第98章 就一點點

第98章 就一點點

這個患兒的意義很大,是他們在市醫院進行的第一個中西醫合作治療範例。

若這個危重患兒轉危為安,那就可以直接套用高源先前的經驗了,剩下來的事情也就簡單了,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袁海局長壓力很大啊。

反倒處在旋渦中心的高源,顯得輕松無比。

兩劑藥下去,患兒仍然高熱昏迷,喘急,氣促。

見患兒沒什麽改善,袁海局長覺得自己的呼吸也跟着氣促起來,他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也得病了。

朱主任看向了高源。

其他大夫也都看高源。

只是這一次,卻沒人敢質疑和嘲笑高源了。

高源上前檢查患兒,雖然主要病症沒有明顯改善,但患兒周身皮膚微潤,抽風也減少了。舌頭仍紅,苔轉微黃,脈尚浮數。

“怎麽樣?”韓岱詢問高源,他都這緊張的氣氛弄得言簡意赅了。

高源說:“原方去桔梗蔥白,加鈎藤一錢,用以息風,萊菔子一錢,炒蘇子八分,用以降氣,再進一劑。”

袁海趕緊吩咐人去煮藥。

此刻,夜已經深了,患兒的情況是否能得到好轉,要等到明天早上了。

大家陸陸續續回去了。

只是這一路上,衆人都在讨論高源,這個鄉下冒出來的土郎中,話題度很高。

袁海局長走到高源身邊,想詢問些問題,又想鼓勵一下,沉默了半晌,最後袁海只蹦出兩個字:“加油。”

高源深深點頭。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李院長和王漢章才走到高源身邊,三人相視,而後紛紛搖頭而笑。

市裏這些人緊張的不行,但他們卻很清楚,他們縣醫院接診轉過來的危重患者,情況比這孩子嚴重多了。還不是被他們給救起來了,眼前這個真不算什麽。

李院長說:“我倒是很期待明日看見他們的反應。”

王漢章指了指他,可自己也笑了。

……

次日,那些中醫大夫又跑來市醫院,在門口衆人就讨論起來。

“萬老,你怎麽看?”

其他人都看萬老。

萬老把拐杖往地上一杵,有些無奈地說:“我現在還有資格看嗎?”

衆人都替萬老尴尬起來,萬老一世英名算是栽了一半在高源身上了。

韓岱催促他們:“別在門口杵着了,什麽情況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衆人這才上去。

病房門口已經等着不少人了,市醫院的醫護人員就有好幾個等在門口的。袁海局長來的很早,見他們來了,袁局長對着他們點點頭。

韓岱反正沒什麽壓力,跑過去問:“局長,情況怎麽樣了?”

袁海道:“還在裏面檢查呢。”

韓岱又看後面中醫。

便是此時,病房門開了。

高源和朱主任走了出來,後面還跟着滿臉堆笑的病人家屬。

一看到病人家屬表情,衆人心裏皆咯噔一下。

高源看着衆人,對朱主任露出詢問之色。

朱主任卻是搖搖頭,朝着高源伸了伸手,示意高源來說。

高源颔首,對衆人道:“患兒退燒,喘平,神清。”

只是簡單幾個字,卻如山呼海嘯般刮過一樣。

又救起來一個危重患兒,又是一個啊!他們不由想到自己之前接診之時,每每弄得焦頭爛額,也未必能把人救下來。

高源治這些危重患兒跟鬧着玩似的,都沒有超過一天的,一個晚上過去,人就脫險了。

這也太強了!

大家都傻了。

萬老神色也晦明晦暗起來,他有點慶幸昨日沒有跟高源辯論到底是不是熱入心營。

因為從今日的結果來看,高源才是正确的,他要是昨日死争不下,怕是今日又要丢一次臉了。

一時間,萬老有些挫敗。從最初的輕視和不屑,到後來自己的質疑不停,再到現在對對方的高山仰止。不知不覺間,這個從鄉下來的年輕人,已經用他高超的醫術站在了所有人的頂端。

他想起了李院長勸他的話,是啊,自己惹他幹什麽呢?

萬老別提多後悔了,丢了一大堆臉,還落不得什麽好。

萬老搖搖頭,剛一擡頭,卻發現高源站在了自己面前。

萬老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皺眉看向高源道:“你要幹嘛?是想來奚落我嗎?”

其他中醫也皺眉。

韓岱正想勸高源得饒人處且饒人。

誰料,高源卻說:“萬老,我是想來請您幫忙的。”

萬老疑惑:“請我幫忙?”

高源點點頭:“患兒的脫險,實屬僥幸。但後續治療才最為關鍵,是患兒能不能痊愈的關鍵,因此我很希望萬老能參與進來,幫我出謀劃策,畢竟老前輩的經驗不是我們這些莽撞的後生晚輩能比的。”

此言一出,全場一呆。

萬老更是上下看高源,驚問:“你……你什麽意思?”

高源先看向了韓岱,怎麽,自己是染上韓老師的壞毛病了?繞來繞去,搞的別人聽不懂了?他問:“是我沒說清楚嗎?”

萬老難以相信道:“你想邀請我參與治療?”

高源搖頭:“是請您坐鎮。”

萬老這回真詫異了,高源明明已經徹底占據上風了,居然沒對他冷嘲熱諷,反而以低姿态邀請他來坐鎮,要知道之前他可一直在以老前輩的姿态質疑和輕視高源啊!

袁海局長也很驚愕地看着兩人。

王漢章湊到了袁海邊上,悄悄問:“是不是感覺自己的工作被人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感覺都能被人替代了?”

袁海局長轉頭看王漢章。

王漢章苦笑,他也是老受害者了。

袁海局長也突然苦笑一下。

萬老也被高源的寬闊胸襟感動到到了,他道:“高源大夫,我……我實在慚愧和佩服萬分!”

高源看看萬老,又看了看朱主任,他認真道:“為了孩子。”

朱主任也慎重點頭:“為了孩子!”

萬老拄着拐,挺拔身軀:“為了孩子!”

袁海局長給他們鼓起掌,市裏的危局終于有解決的辦法了。

王漢章露出了微笑,只要有高源參與,各種難題總能迎刃而解。

袁海局長深感欣慰說:“你們能精誠合作,實在太好了,我代表全市的患病孩童感謝你們。”

朱主任經過一晚上的思考,也琢磨明白了,他道:“高大夫說的對,我們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就像那個病了二十多天腺病毒肺炎小孩,我們怎麽也治不好,可高大夫兩服藥就拿下了,咱們得承認中醫的優勢。同樣的,對于某些需要生命維持或者需要緊急搶救的病人,這就是我們占優勢了。”

萬老看向了高源,他問:“高大夫昨天說搶救也會一點的。”

朱主任看了過來。

高源客氣擺手:“真的就只有一點點,不值一提。”

朱主任開玩笑道:“我本來還以為有機會可以開開眼界呢。”

高源連道:“別,等到時候鬧了大笑話,我可沒臉再來市裏了。”

旁邊人都笑。

王漢章和李院長對視一眼。

朱主任也搖頭而笑。

便是在此時,樓下突然傳來急聲:“救命啊,醫生救命啊!”

上架感言

又到了上架時間,回顧《中醫許陽》的上架,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年前,因一時氣憤,遂有了《中醫許陽》。沒想到兩年過去,疫情仍舊沒有平息。中醫人抗疫的故事,自然也不會結束。寫完了中醫許陽,又寫了中醫高源,中醫的故事也沒有結束。

其實敏銳的讀者已經發現了,在寫中醫許陽的時候,許陽每次穿越,都是在建國後,其中多次都在五六十年代,因為我是真的很想寫在那段最為困難的時期,醫者的不易與堅守。

中醫許陽沒有寫痛快,遂有了中醫高源。

我們不應該忘卻那段在艱難困苦中激情燃燒的歲月。

新書寫了兩個月,也有24萬字了。

一路走來,點點滴滴,實在不易。

明日中午12點,就是上架的時候了。

很多人問我,準備什麽時候爆發,我的回答是上架後。

寫這樣專業性很強的書,是非常難的,注定寫不了很快,但我會盡我所能,努力抽出更多時間,寫更多更好的內容出來,去認真記錄那個時代。

我很希望能把這樣的故事寫給更多人看,我很希望把那些我們已經忘卻掉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我希望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還有人願意了解那個曾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