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畢設(1)
21 畢設(1)
“有時候,我只想被安放在河底,一條讓人毫無印象的河流的底部。我可以看所有的樹葉和木棍飄過頭頂,沒有一個會煩擾到我。”——漢娜·甘博
**
說到畢設,唯一值得欣慰的點,就是沒有限制主題,表達方式以及表現手法都是可以自主選擇。
何夕最終決定選稍微熟悉點的工筆人物來進行創作。她其實早在暑假中旬就開始想着創作內容的大概方向,着手起筆畫小稿,指導老師也催促同組同學要抓緊時間早點定下來,就怕最後會因為時間不夠而潦草對待。
何夕想表達的主題很簡單:大學的四年以及情緒變化,也就是抑郁症。
最初暑假的時候,她想的是好多幅不同尺寸的小畫,采用不同方式的拼接擺放,形成一整幅完整的大畫,就像過電影場景般,将印象深刻的場景描繪出來,不用全是人物,也可以有很多場景。
她随即就開始在網上尋找相關畫展畫作,一趟搜索下來,寥寥少數,僅存的幾張畫,也大多使用寫意的方式來制造朦胧的場景。
能不能畫出自己的一套東西?
她不想就這麽放棄掉這個想法,于是開始構思畫的內容,用一根線來串起所有的畫,但該怎麽用工筆的形式來畫場景?
她一頭霧水。
地基還沒打牢就開始幻想摩天大樓了。
“陸鹿,你說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很難啊?”何夕電話裏問陸鹿。
“嗯……聽你這麽一說,感覺很有想法,但是我也很少看見有這樣形式的畫。”陸鹿也很驚訝。
“那我再想想吧。”
問老師?
Advertisement
算了。
她幾乎四年裏就沒有和專業課老師怎麽打過招呼,聊過天,微信和Q.Q也只有在班群裏見過。
何夕記得在大三時,有段時間強迫症犯了,會在老師點完名之後溜回寝室或操場,去跑步或者跟着視頻跳操,一整個上午的四節專業課,在最後一節時跑回去。
有次被老師抓住一次,也可以說被連續觀察了幾日,發現她經常神出鬼沒。
後來,老師實在忍不住,輕聲問她身邊的陸鹿,“何夕是不是讨厭我,不喜歡上我的課呀?怎麽經常看不見她人?”
……
何夕那天聽到陸鹿把這對話說出來時,覺得又好笑又心酸。
她當然沒有讨厭那位老師,她只是犯病了,強迫加焦慮。每天非得盯着運動手環,把上面的數據加起來,只有超過某個數值才能安心去做接下來的事。懷着擔心上課被老師抓包的恐懼,與自己內心的“你必須”“你一定要”作鬥争。
不過她也并沒有把課上布置的任務以及課後作業給落下分毫,在別人出門social的時候,她就會選擇待在畫室裏,默默地紮在角落完成。
何夕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但是她說服不了自己。
有時嘴上說着,要不就這樣,算了吧,管他結果怎麽樣,但心底裏一百個不願意。
她曾經看到一句話: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快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于是,我漸漸地脫離凡塵,疏遠世人,結果便是一任憤懑與羞恨日益助長內心那脆弱的自尊心。
在大一時,何夕只是一個人默默學習,沒有參與學院裏的學生會,也沒有與老師打交道。有次因為一件事需要輔導員的簽名,剛踏進辦公室,何夕看到輔導員正和一位帶班學長在聊天。
輔導員見她走進來,聽到一聲問候,直起身,轉身問帶班學長,“這是我們學院的?”
帶班學長笑眯眯的和輔導員解釋,“這是我們學院的第一名啊。”
情緒複雜,不知悲喜。
全院同年級只有一百多位同學,不多。
何夕的笑容僵在臉上,手足無措。說她渺小,但又強大,說她平凡,但又燦爛。
“第一耶,你可是第一名!滿分績點是4分,你居然有3.85!”
這是她在每個學期選舉獎學金,看到群裏發的成績單排名時,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不過好像也沒有也別開心,只是短暫的舒坦了一下。
不是謙虛自負,只是沒什麽好說的。
畢竟她在生活上縫縫補補,破碎不堪。
……
後來開學了,何夕又想了第二種創作形式。
還是跟随着大衆主流吧,一整幅完整的畫作。參考群裏統計的尺寸大小,最終定下來是1.8cm×1.5cm,豎版放置比她人還高出一大截。
那就畫一個主心人物。
突地,她想起了佛手,不同形态的佛手。
“嘶……”她糾結了下,手真的太難畫了,很容易畫成雞爪,“那就畫一圈相同手勢的手,只是不同方向罷了。”走在路上散步,何夕被自己的想法驚豔到,蹦跶了起來。
《敦煌手姿》
她挑了一個中指與大拇指相交觸的手勢,還拈着一朵小花。
中間的女孩就是她自己吧,盤發低頭,目光無神,盤腿靜坐,面部平靜,雙手垂直放着,好似哭泣,好似麻木,好似隐忍。那一圈的手,是指責,是謾罵,是羞辱?還是人們随意的指指點點?還是嘲諷,譏笑?
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本就是開放思想。
何夕看到過一些關于抑郁症的畫,暗藍色調,無數條消息上不堪入目的文字組成的背景,中心為的主角在忍受着無盡的言語上的折磨。還有一張,主角站在淺海的正中央,周圍伸出無數雙手,像是申請幫助,也像是拖人下水。還有那些看似亂成麻的黑線,半張多的紙被塗繪,割裂但又合理。
有些人看到這畫,唰得一下就劃走,感覺心裏發毛,打哆嗦。可何夕不會,她會認認真真看完一系列,她不覺得這是什麽負面的情緒,因為那對于她來說太尋常了。
繪畫很神奇,可以反映那段時間的情緒和狀态,色彩色調,所畫之物,你可以不說話,但你可以畫,無聲勝有聲。
有想法後,下筆如有神,很快小稿就畫好,何夕拿起畫紙,左右端詳了下,總覺得缺了點什麽。
半響,落筆,在女孩的右肩膀上畫了朵蓮花。
再後來,指導老師的催促,她把這張照片發了過去,等待審判。
她知道,老師大概率是不會理解這幅畫的含義,所以她很忐忑。學校裏更多教的是學院風,老畫派,而她這四年來真正學到手的東西并沒有多少,除了勾線,白描,她很在行之外。
果不其然,半小時後,收到一條語音。
轉文字:[老師覺得呢,你這幅畫有點太空太簡單了,要不考慮再加點東西,或者換一個內容?]
意料之中,何夕乖巧地回了過去:[好的,謝謝老師。]
放下手機,她又看了眼小稿,确實有點空。
想放棄又不舍得。
那就按照這個思路換個內容好了。
**
2021年12月10日。
陸鹿在備考,所以畫在畢設上的時間并沒有很多。
何夕只知道陸鹿不是畫工筆人物,選擇了寫意山水,至于小稿,她說她準備畫前幾年出去寫生時拍的照片的一角。
小紅書的信息追蹤能力是真的很強,一直刷同一個話題後,不出兩天,主頁推薦的筆記就都是類似推薦。何夕現在想休息時打開的界面都是關于工筆人物的作品,無論刷新多少次也依舊彈出。
眼睛學會了,手還沒學會。
不過抓住這個學習的機會,何夕還關注了位同樣是準備畢業展的清華美院的博主,聽着那位博主分享國畫技巧以及作畫步驟,她也有些蠢蠢欲動。
**
2021年12月24日。
平安夜。
早上何夕醒來,寝室裏空無一人。
陸鹿和林英去考試,陳曉薇陪着林英去考場。陸鹿并不是單身一人,還有同畫室的室友一起,何夕這才沒有陪着陸鹿去。
雖說是個節日,可何夕素來是沒有過這個節的打算,以前還在社團的時候,會在這天收到平安果,現在更多是在朋友圈刷到無數條聖誕快樂。
何夕坐起來,把床簾拉開更大。
她想起之前在平安夜那晚,校社聯把迎新晚會和聖誕晚會合并在一起。何夕所在的秘書部的幾個人,需要完成個表演節目。
秘書部部長:“說吧,你們想表演什麽?”
同學A:“我們打快板吧。”
同學B:“說相聲。”
同學C:“詩朗誦。”
同學D:“小短劇。”
秘書部部長思考了會:“好,那就唱跳吧。”
“??????”衆人不可置信。
何夕那時還在努力融入的階段,i人往e人裝。
歌曲是《雲煙成雨》,搭配手語和走位。
這……好像也算不上跳。
她接受,而後跟随者大部隊,整整排練了一個多月。每天晚上晚自習過後,在師生活動中的一樓大廳裏面,11月,12月,刺骨的冷,沒有暖氣,每次凍的手腳僵硬,十點多回寝室,路上只有訓練的小夥伴同行。
最後呈現的效果只能說勉強有眼看,話筒只有三個,輪流交換,磕磕絆絆唱完高音,手語忘記了,往旁邊一瞟,邁着小碎步,走錯的站位。
裝的還行,至少現在回想起來不尴尬,只覺勇氣可佳。
屋內昏暗,陽臺上的窗簾半掩着,如果沒猜錯,這天是個陰天。屋內沒有開空調,何夕掖了下被子,搓搓臉。
轉身拿起枕頭邊的手機,微信上沒有多餘的小紅點,Q.Q上反而有幾個特別活躍的群聊。
[秘書部的小可愛們:前秘書部成員們,祝平安夜快樂!]
[平安夜快樂!!]
[謝謝部長,同樂!]
[快樂!]
……
何夕點開表情包,選了放鞭炮的圖案:[平安夜快樂,永遠快樂。]
收拾了下準備下床,在夢裏,她好像想到了更好的創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