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荷花道觀明月
荷花道觀明月
一個美奂絕倫的小世界。
說美,是因為這裏的風景極好,說小,是因為整個空間一眼就可以看到盡頭,從感覺上來說,應該不會比大雪山那座百花園大上太多。
首先入目的,是一大片荷花,無窮碧色,接天連地。
有些荷花婀娜地開着,恣意地舒展自己的裙擺,有些仍是含苞待放,似在靜待時機。有些中心點點白,好似天上的星星,有些略施粉黛,猶如晚霞漫天。荷花一朵段就像好看的姑娘一個個。她們各有各的美,或豐韻,或苗條,或羞澀,或大方,或似少女以扇掩羞,或似婦人眉目含情,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光是這一片千姿百态,珠圓玉潤的荷花,也足以讓來者駐足,就連李秋雨那顆躁動的心也在這絕美的風景中漸漸安靜了下來。
人與天地,豈不是本就可以互相影響?
荷花中央,有一座古樸的石拱橋,拱橋不長,不過區區三十步就已走到了盡頭。
盡頭處,是一座道觀。
道觀很小,前後兩進而已,且只有正對大門的這一邊有間屋子,所以只需站在門口,便足以望到底。
大門敞開,門框左邊上書“人間惆悵兩百年”,另一邊書的是“黃泉孤影八萬天”,中間陽刻三個字——“三缺觀”,除此之外,便什麽也沒有了。
這實在是一座很奇怪的道觀。其一,莫說道觀了,就是普通人家大門左右的對聯也往往是借吹捧自家主人來表明主人身份,起碼也要圖個吉利;其二,道觀的大門也好,影壁也好,往往都會繪上自家祖師或觀主的像,最起碼也要雕一些仙禽祥瑞,但這座小道觀卻很幹淨,除了幾個字外什麽也沒有。
邁步走進這間道觀,裏面更是幹淨,并無世間道觀該有的香堂,神像,祖師殿等物,進去就是一個天井,中間放着一個大水缸,裏面養了荷花,下面游着小魚兒,再往裏走,就是一張床,一個桌子和一個放滿了書的書架,和一般人家的起居之所沒什麽分別。
李秋雨看向書架,上面放着的書也是千奇百怪,上到道家玄籍儒門經典,下到才子佳人江湖小說,什麽都有,想來這裏的主人絕不是一個嚴肅的老古板,而應該是個不拘一格的人。
簡單看了兩眼,李秋雨便退出了道觀。
地上是荷花、石橋與道觀,天上則唯有明月一輪。明月缺了一些,并不算圓滿,但月光明媚,極盡溫柔,照得整片天地亮堂堂。
Advertisement
李秋雨環顧四周,并未發現他人的蹤跡,頓時明了這應是已經入了仙府,只不過這座仙府的主人設置了考驗,要想真正進入其中,還需要費一番功夫。
與此同時,其他先後進入荷花仙府的人也到了一模一樣的地方,所有人都面臨着同樣的謎題——找出一條路來。
有人跳進了荷花池,随便尋了個方向,或是算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對的方向就開始游,試圖找到這方小世界的邊界。
這的确是一個好辦法。
就算是外面的大天地亦有邊際,像這種洞天小世界的邊界自然更容易找到,而一旦找到了邊界,就有很多方法可以跳出這裏。
只不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失敗了,因為荷花仙府的主人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這裏放了一個小法術。它會迷惑進入這裏的人的感官,你以為你一直在朝正确的方向走,實際上你只是在繞圈,一個大圈,如此一來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循環。
何況,就算是找到了邊界,也不是那麽好穿過它的。
有人認定了那座道觀是最關鍵的,于是開始在裏裏外外敲敲打打,或是研究書架上的各式書籍。
這也是一個辦法。
因為既然是一個謎題,那麽在這裏出現的一切就都應該是有意義的。
很可惜,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失敗了,因為這裏只是按照荷花仙府主人的一段記憶建造,記憶裏有什麽,這裏就會有什麽。不過,道觀裏的确有一條路,只是需要窮盡心智才能找到。
還有一些人在橋上爬上爬下,或是也跳進荷花池,想要找到一朵特別的荷花或是隐藏起來的什麽。這些人無疑是最蠢的,所以這裏的主人沒有給這種人留下路,當然,也沒有絕了他們的路。
最後一種人沒有試着去尋找什麽線索,也沒有去認真地思考什麽,而是用心去感受,這樣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李秋雨。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條路,或者說這條路讓他找到了它。
一條由皎潔的月光凝結而成,半是虛幻半是真的臺階從月亮上落了下來,甚至貼心地直達李秋雨的腳下。
他沒有多想,便順着臺階一步步往上走去。不過,就在他走到中間的時候,石橋忽然一晃,險些崩塌。在這一刻,李秋雨似乎聽到了一聲嘆息,但因為這聲嘆息太過細微,消失得太快,以至于連他自己也無法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幾乎同一時間,一個渾身都籠罩在一件厚厚的黑袍下的人拿出了一枚古舊的發簪。這枚發簪的造型很普通,表面上了層漆,從漆剝落的地方可以看出,這枚發簪的材質應該是木頭的。
如果它不是法寶的話,那麽在凡間任何一座城池的街上都可以找到一大堆差不多的東西。
不過,這世上的許多東西本就是人賦予了它們價值,換句話說,只要它對某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那麽它就是無價之寶。
在黑袍人的面前,有一道修長的虛影,虛影伸手一攝,便将那枚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發簪握在了手中。
“嘿嘿,沒想到您真的還記得它,憑這個,應該可以得到您的......”
這道虛影模模糊糊的,甚至是男是女也分不清,而就在虛影收下這枚發簪之後,忽然一揮袖,那黑袍人話還沒說話便直接碎成了一團血霧,再一揮袖,甚至連血霧也不見了。
一位星海境的修士,就這麽死了,死的幹幹淨淨,連點渣滓也沒剩下。
有些錯誤可以犯,有些錯誤不能犯,很顯然黑袍人犯了一個他絕不應該犯的錯誤——太單純。
虛影低下了頭,看着手中的發簪,然後發出了一道輕輕的嘆息。
這就是李秋雨剛剛聽到的嘆息聲。
這聲嘆息中包含了太多的東西,既有着跨越三百年的遺憾與悵然,也有三百年未曾熄滅的恨意與怒氣,那些遺憾與悵然留給了早就逝去的自己,而恨意與怒氣則留給了與三百年前別無二致的客人。
因為這枚發簪的緣故,這座仙府的主人關上了原本留給來客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