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師

大師

察覺到講臺上梁老先生的鏡片白光一閃,似乎朝自己這裏看過來,塔克急忙閉上嘴巴,正襟危坐地開始聽講。

紀明薇已經清醒多了,于是一邊聽梁老師講課,一邊把昨晚那本《機甲構造概述》繼續看。

根據書裏的介紹,機甲的主要部件由某種高致密性、具有記憶功能的钛合金制成。

她随手打開浏覽器一搜,好家夥,這種钛合金1公斤市價居然要400星幣!

一臺E級的小型輕量機甲少說有五六噸重,那麽就需要差不多200萬的材料費,不要說幾十上百噸的重型高端機甲了。

另外機甲不用電也不燒煤油,而是靠一種名叫軟紅晶的天然礦物來驅動。

相對于傳統能源,軟紅晶的優勢在于體積小卻能量高,只需要10克就讓一臺機甲維持一個月的正常運轉。

但軟紅晶數量稀少,且開采不易,所以價格更加高昂,市面上1克就要一萬星幣。

因此機甲越高端,性能越強大,造價也就越高,純粹就是燒錢的機器。

就算聯邦軍部財大氣粗,也沒辦法給軍中所有機甲戰士配備一臺高級機甲,大部分只能開中低級。

一個是戰士本人的能力問題,另一個就是因為高級機甲造價太高,制造難度大,數量也比較有限。

紀明薇看得直咂舌,又上校園網的機甲制造系論壇查了一下,發現本專業的學生即便真的造出來一臺機甲,也不一定能夠拿到軟紅晶,讓自己的機甲開動起來。

學校會首先進行嚴格的評估,判斷機甲各方面合格,有啓動的價值,才會通過審批,給學生提供軟紅晶。

除此之外,只能以個人的名義購買才能得到。

雖然軍校學生可以拿到優惠價,但算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Advertisement

難怪報道的時候那名軍官說制造系有些材料需要學生按照一定比例自己掏腰包,寰宇就算再有錢也難以無限制地無償提供。

另外,制造機甲既考驗動手能力,對精神力也有很高要求。精神力越強,各個零部件融合聯接越流暢,機甲的戰鬥力才會越高。

紀明薇做完手術後才過一個多月,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力目前處于一個什麽水平,聯考沒有這個項目,據說要等過兩天正式開設相關課程的時候才會測試。

看起來問題比自己之前預想的還要多,但紀明薇認準了一件事就不會輕易放棄。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就好了。

這節大課一到上到傍晚六點,下課鈴一響,饑腸辘辘的學生們霎時如同脫缰的野狗一般竄了出去,湧向食堂。

紀明薇拼不過,只能落在後面。

從教室出來後,就看到梁老先生正順着走廊邊沿慢吞吞地往前走。

紀明薇本來想越過這老頭兒快步上前,但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湊過去問道:“老師,請問學校有沒有淘汰不用、可以免費給學生使用的機甲零件啊?”

老先生瞥她一眼:“你要幹什麽?”

紀明薇如實回答:“我想接觸實物學習機甲構造,但我看了下課程安排,要到下學期才開課,現在光看書本太抽象了。”

課程進度太慢了,她實在有點等不及。

“你想得美,所有淘汰下來的零件都屬于學校財産,在課堂以外的時間使用只能付費購買。”

“……那好吧,我知道了。”

紀明薇也覺得自己剛才腦子抽了,這老頭兒古板得很,自己問他不是自讨沒趣麽。

正要失望地轉身離開,不料老先生又說:“我有個小倉庫,裏面有我以前做東西留下來的一些廢棄零件,可以暫時給你用。不過要是期末考試我這門課你不能得個A,那我就要按照學校标準收你的使用費。”

考試對紀明薇來說是小菜一碟,她頓時喜出望外:“好的,沒問題,謝謝您!”

這時,迎面過來一名年輕的助教,十分尊敬地朝老先生說:“梁教授,系裏有個研讨會要開,大家都到齊了,正在會議室等您。”

老先生應道:“知道了,這就過去。”

梁教授?

紀明薇腦子裏一個激靈,想起下午見到的一個牛X的人名也姓梁,忍不住問道:“梁老師,學校陳列館裏那臺獵鷹機甲的制造師梁彥昆大師跟您是親戚嗎?”

“什麽親戚,他就是我本人!”老頭兒霎時又來了氣,看樣子似乎想拿教鞭敲紀明薇的腦袋,“你上完一節課,連我是幹什麽的都不知道嗎,嗯?”

這位老先生正是梁彥昆本昆,三十年前在整個聯邦赫赫有名,做出來的高端機甲萬金難求。

不過他上了年紀後眼神不好了,精力也不濟,還有個手抖的毛病,沒法再親手制造機甲,于是只能退出這個行當回家賦閑。但又實在閑不住,兩年前被寰宇反聘回來帶帶學生的文化課。

如今的學生實在不像話,個個浮皮潦草,不認識他不說,上課都吊兒郎當,不求甚解。

聯邦的未來要是交托在這些小年輕手中,遲早要完!

連那名助教都用一種看白癡的表情斜了紀明薇一眼。

又不是只有我一個,其他同學也不見得知道啊。紀明薇縮縮脖子,忙不疊地送上一頂高帽:“梁大師,您真了不起!我會向您看齊,争取以後也造出像獵鷹那樣高大上的機甲來!”

梁彥昆分明不吃她這套,冷笑一聲道:“不用喊什麽大師,我現在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教書老頭子而已。你也不必說什麽漂亮話,先過了期末考試這一關再說,否則——”

紀明薇腳後跟一磕,敬了個利落的軍禮:“否則就要交錢,明白!”

梁彥昆這才背着手跟着助教走了。

……

開學第一天的晚上,制造系只有一節軍事理論課。

八點鐘下課後紀明薇沒回宿舍,而是來到機甲系器械庫房最裏面不起眼的一個房間外,用梁彥昆給的口令打開電子門鎖。

倉庫的面積倒是不小,有數百個平方,一大半空間都堆着亂七八糟破破爛爛的邊角料和零件,幾乎快頂到天花板,就像個廢品回收站一樣。

這裏應該許久無人光顧了,所有東西上面都落了一層厚厚的灰,紀明薇進去走了幾步就打了兩個噴嚏。

接着她就兩眼放光,雖然倉庫裏沒有一件完整的東西,但這些零部件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钛合金,那就是一座寶山啊,就算賣廢品也能值不少錢!

當然,她不會真的拉去賣廢品,不然那位老教授肯定跟她沒完。

紀明薇打開背包裏的光腦,調出一本《機甲零件大全》,然後把袖子一卷,也顧不得髒,拿起這個看看,撿起那個敲敲,一一對照着光腦裏的圖片研究。

屋裏的零件基本上都殘缺不全,要和完整版對應上比較難,就像進行甲骨殘片拼合一樣。

不過紀明薇憑着以前的工作經驗和天生的敏感度,還是能辨認出來一些。

此外,倉庫裏還有一輛帶伸縮臂有着抓取功能的搬運機和一臺多功能機械加工機床,都還可以正常啓用。

紀明薇以前因為工作需要考過幾種駕照,一般的車都會開,所以這輛搬運機也難不倒她。

至于那臺機床,看标識是藍星五十年前的産品,現在市面上大概已經被淘汰了。但她琢磨一番後感覺相比地球技術仍然先進了不少,進行切割、焊接、銑削、鍛壓等等都輕輕松松,高效便捷,還能連接光腦進行精細操控。

許久沒做過東西,一時技癢,紀明薇就找了一些零碎的邊角料,興沖沖地動起手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