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正如朱厚照近來四處顯擺的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言,小孩的日子過得飛快,一轉眼朱厚炜便四歲了。

盡管張皇後覺得他年小體弱,想将他再拘在宮裏将養,不知是他早慧的印象深入人心,亦或者朱厚照每日進學辛苦,嫉妒弟弟整日無所事事,總歸在太子的強烈要求、朱祐樘的欣然默許、皇後的百般無奈之下,朱厚炜要開蒙了。

大明太子和普通皇子之間的差距有如天塹,比如朱厚照八歲就出閣讀書,由大儒教導,而朱厚炜出閣必須等到十五歲,此後才能得到俸祿。在此之前,大多數皇子童年均由後妃以及宦官代為教育,只有較為受寵的,才能提早出閣或者有翰林額外教導。

毫無疑問,朱厚炜作為現存唯二的皇子,自然也能享受此等殊榮,聽聞朱祐樘為他挑選了兩個德才兼備的年輕進士,日後待他就藩,這兩個進士極有可能會随他離京,成為王府長史。

一想到兩個年輕俊彥因為自己再無可能入閣拜相,失去仕途通天正道,朱厚炜心中頗為過意不去。

他的伴讀人選早已定下,待過了六周歲便會送入宮內,于是在見未來幾年的師父們之前,朱厚炜只有一件事要做——為自己挑選兩個貼身小太監。

作為生在春風裏、長在紅旗下的新時代好青年,朱厚炜對太監這個群體可謂心情複雜,身體殘缺大多數時候都會導致心理變态,故而從東漢以降,唐與明宦官之禍登峰造極,除去蔡倫、鄭和、懷恩等寥寥無幾的賢宦,宦官專權對中華文明禍害遠大于貢獻。

遠的不說,過去的明英宗寵信王振,搞出了堪稱國恥的土木堡之變,未來的明武宗可不就是寵信劉瑾,弄得吏治腐敗、朝政黑暗。

殷鑒不遠,就算做個鹹魚藩王,他也不想将什麽十常侍八虎之流放在身邊。

顯然覺得兒子選貼身太監此事不小,張皇後竟然親自駕臨撷芳殿,見殿內冷冷清清,朱厚炜小小一個人在宮婢乳母的簇擁下顯得格外孤單,不由嘆了口氣——撷芳殿是皇子居所,前些年熱鬧場景猶在眼前,如今朱厚照長居東宮,正經皇子只有朱厚炜一個,她與朱祐樘子嗣還是單薄了些。

朱厚炜禮數周全地行了禮,才到張皇後身邊站定,“也不是什麽大事,怎麽好意思讓娘親自過來?”

張皇後忍不住捏捏他的小臉,“現在你還小,怕是不懂其間厲害。日後你自己也要就藩開府,彼時就曉得身邊得用之人是何等重要了。今日你哥哥本想跟着一塊來,可巧碰上儒師日講和騎射考校,便不來了。”

雖對她和朱厚照用人眼光深表質疑,但她一片慈母之心和朱厚照友悌之義還是讓朱厚炜心裏一暖,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做了個揖,“謝母親和兄長為我籌謀。”

張皇後笑着摸摸他頭,“本是一家人,客氣什麽。”

說話間,外頭有幾個太監匆匆而來,其中有一人服色似乎還是個大太監,只見此人文質彬彬,并不如多數太監那般谄媚。

“高公公。”張皇後對他也很是客氣,還對朱厚炜解釋道,“聖上常說,從前在東宮時,高公公對他的課業最為關心,每日侍講官走後,都陪着聖上複習到深夜。”

高鳳謙遜道:“聖上篤學不倦,老奴不過是幫着磨墨掌燈罷了。”

“不必過謙,誰人不知當年內書堂裏高公公論學問無人能出其右,多少翰林怕都不如呢。此外高公公用人眼光頗為毒辣,讓高公公為你掌眼,聖上與本宮也就能放心了。”

朱厚炜至今也未搞清楚太監的具體職級,只知高鳳如今在司禮監,來為他挑內侍,實在是大材小用了,便也客客氣氣地對高鳳道:“有勞公公。”

高鳳也恭敬還禮,之後點了點頭,便有人引着十餘名小宦官魚貫而入,各個都看着眉清目秀、細皮嫩肉。

一想到他們因為各種原因身體殘缺,朱厚炜難免心頭還是有些不舒服,又聽張皇後道:“都擡起頭讓本宮看看。”

于是一排小宦官們紛紛擡起頭,卻又不敢直視貴人樣貌,只敢看着自己的鼻尖,看得出都被調教得頗有規矩。

張皇後頗為滿意,低頭看兒子正木木地看着他們,不由好笑,“炜哥兒可有話想說?”

朱厚炜悶悶道:“他們是如何入宮的?他們的父母家人呢?”

張皇後還在感慨兒子心善,高鳳卻多了個心眼,緩緩道:“這裏十五人中,有四人為罪臣之後或被株連,有三人是叛亂邊民幼童,有五人為家人販賣,有三人不明父母,或為孤兒、或被拐騙而來。”

朱厚炜思忖:不少太監得勢之後,其家人都會狗仗人勢、為非作歹,為家人販賣的肯定不能要;罪臣之後雖出了懷恩這樣的賢宦,但萬一他對天家心懷怨恨,像嘉靖就差點被宮女勒死,這樣的隐患也不能留。

實事求是,他對邊民是有些動心的,大名鼎鼎的鄭和、汪直都來自西南叛亂少數民族,明初也有不少出使的宦官來自外藩貢閹和閹割戰俘,比如藏族侯顯、蒙古族海童……

小小的一個人低頭沉思了許久,張皇後和高鳳卻都未覺得不耐煩,直到朱厚炜擡頭:“邊民應從很遠的地方來吧?”

“正是呢。”張皇後點頭。

朱厚炜拽住她的袖子,做出副委屈兮兮的神情,“我從生下來就一直在宮裏,我想聽聽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的。”

高鳳點了點頭,于是便有三個小宦官上前一步,“一是安南人,一是朝鮮人,一是女真人。”

孰不知一聽這三個地方朱厚炜的眉心就是一跳,越南和朝鮮在後世是出了名的白眼狼,明朝更是間接亡于女真之手,雖然成祖和宣宗時期安南太監忠心耿耿,有明一朝朝鮮人也頗為老實,亦失哈、王彥等女真人戰功赫赫……

他摸摸鼻子,對高鳳道:“女真是哪裏呀?”

也沒指望四歲幼童分得清這些地方,高鳳解釋道:“女真在大明疆域東北,此子來自建州女真。”

朱厚炜不假思索,“那我就要這個建州女真的。”

“奴巴揚阿請殿下賜名。”小宦官撲通跪了下來。

朱厚炜蹙眉,“你的名字是什麽意思?”

“富有的。”

朱厚炜搖頭,“這不好,你們女真話勇士怎麽說?”

“巴圖魯。”小宦官有些顫抖。

朱厚炜點頭,“那你就叫巴圖魯吧。”

他轉頭又對張皇後道:“還有一個娘親為我挑吧。”

于是那日,他擁有兩個貼身小太監——來自于建州女真的巴圖魯,還有不明來歷的孤兒丘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