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非一般的感覺
非一般的感覺
-17-
時榮和宋書兩個人順風順水的談起了戀愛,原本時歡還擔心會不會出現極品婆婆、奇葩小姑子等劇情,甚至還準備了幾套方案備戰,可後來兩家人聚在一起時,時歡發現自己完全多慮了。
單看宋書的為人就知道他家風不錯,宋書的父母都是知書達理的人,他們就這一個兒子,老大不小的早就到了結婚的年齡,如今有了喜歡的人,他們自然跟着高興,況且時榮溫柔敦厚,他們當然滿意。
也許是時榮上一段婚姻太坎坷,老天爺都不忍心再拿她開玩笑。
于麗麗跟宋書表白過幾次,宋書都明确拒絕,于麗麗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幾次下來覺得沒意思,也就斷了念想。
宋家本打算好好辦個婚禮,可時榮覺得自己是二婚,就決定一切從簡。宋書倒是沒覺得二婚有什麽不妥,可看時榮堅持也就尊重她的意見,倆人去鎮上的派出所登記,然後兩家人在一起吃了頓飯,這婚就算結了。
時林自打九月份開始就每天跟着時宇時歡一起上學,一晃到了冬天,時林總算明白為什麽他哥每個周一的早上都無比痛苦。
因為真的起不來啊!
天寒地凍的日子,早上天還沒亮就要起床,又冷又困,那感覺別提都難受了。
時林又開始了日常不想上學,一大早就跟楊柳芳耍賴。
時林委屈臉:“媽,我不想去上學……”
楊柳芳一人給盛了一碗粥,看都沒看他,說道:“不上學鹹魚怎麽翻身!”楊柳芳雖然沒文化,可她一直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時宇這麽多年一直不想上學,所以他并不同意楊柳芳的說法,咬了口馍馍,含糊不清的說道:“可鹹魚翻身了還是鹹魚。”
時林看了眼他哥,忽然認真說道:“不行,我要認真學習,就算當鹹魚我也要做最鹹的那條!”
楊柳芳遞給時林個馍馍,不耐煩地催促道:“行了別立志了,再鹹的魚遲到也要挨手板!”
Advertisement
時歡早就樂得不行,這一家人一天天就跟說相聲似的。
楊柳芳最近張羅着去鎮上買豬崽。這個時候養豬還是傳統養法,有什麽喂什麽,還不知道有科學配方的飼料,這樣一來,養一頭豬從買豬崽到出圈就要十四、五個月的時間。楊柳芳每年一入冬先去買豬崽,回來之後豬崽散養着,等大豬出了圈,再把小豬抓到圈裏養,這樣第二年的年底前才能育肥出圈。
原本時歡還好奇,這都冬天了也沒有鮮草,豬崽買回來吃什麽?可楊柳芳自有辦法,春夏秋三季打回來的鮮草她曬幹了不少,分批粉碎後摻上紅薯、土豆等等細料,就是豬一年的主食。
和田村的冬天白雪皚皚,一片寧靜,河上早就結了厚厚的冰,這片天然的冰場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一放寒假,白天冰上就聚了一幫孩子,帶着自家的玩具玩的不亦樂乎。
時林掏出時大海給他做的冰嘎,鞭子一甩獵獵作響,威風得很。
時大海做的冰嘎很講究,木頭削成圓形尖底,底部嵌着鐵釘或者圓鐵珠,中間有一圈凹刻。玩的時候把纓鞭繞在凹刻處,放在冰上一甩,并不時抽打,冰嘎便飛轉起來。
外面天寒地凍,時歡也不愛出門,就窩在家裏的熱炕上。
冬天屋子裏主要靠火炕取暖,火炕遵循煙往高處走的規律,老話講“七行鍋臺八行炕”,鍋臺進煙孔比炕洞子底面低一層坯高度,經房上煙筒出口,風力一抽,不但炕洞內煙在流動中熱量傳給了炕面坯,還抽得鍋下火着的很旺。
做飯的時候鍋熱了炕也就熱了,屋子溫度自然就上來了。和田村多種植玉米大豆,所以稭稈就成了生火做飯的主要燒柴,不夠的時候再到草甸子打點柴草。晚上睡覺之前在竈下續上兩塊大柴禾,一直到早上炕都是溫熱的。
秋收的時候時歡還跟着家裏人一起去隊上收稭稈,時家人多力量大,這一冬天燒火做飯的原料就不用愁了。
和田村的冬季家家都有火盆,把燒到不冒煙的稭稈放到火盆裏,從外面回屋的人可以用它暖暖手腳。
時歡最愛用火盆烤土豆,在火盆裏扒個坑,把土豆埋進去,沒多久就傳來一股清香,等土豆熟了挖出來,剝了皮後咬一口香香軟軟的,好吃得很。
時家的自留地裏,楊柳芳種了不少土豆,這年頭油水少,人們飯量大,時家領糧票的人又不多,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吃飯問題。種土豆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産量高不說,還扛餓,吃的花樣也多。
時歡小心翼翼的拿着木棍扒拉着火盆裏的土豆,前幾次她沒經驗,土豆烤的不是太軟就是太硬,這次她有信心,一定能烤出完美的土豆!
終于聞到土豆散發出的香味,時歡正準備把土豆拿出來,時宇和時林呼啦啦的回來了,門一開一合,把風雪關注了門外,帶進來一股子涼氣。
“好香啊!”時林直奔火盆旁,“謝謝四姐!”說着就要去撈火盆裏的土豆。
時宇玩了這麽久也餓了,倆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分吃着剛烤好的土豆,時歡眼巴巴的瞅着,氣得直嚷嚷。
楊柳芳看她閨女的小臉都皺成了一團,笑呵呵的安慰道:“少吃一個不打緊,你今天都吃了四個了,土豆吃多了不好消化,回頭漲了胃又該難受。”
時歡聽楊柳芳這麽說也只好作罷,可心裏還琢磨着回頭再去挑個大個的土豆放火盆裏。
楊柳芳打一入冬就覺得的奇怪,從前時歡像個假小子似的,一見到雪玩的比誰都瘋,大白天連個人影都見不着,平時更不愛吃土豆,每次吃土豆都龇牙咧嘴的像是灌她吃藥一樣。
可這個冬天時歡就像變了個人,一冬天就守着她沒咋出屋,還和土豆置上了氣,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眼看着小臉圓了一圈。
可楊柳芳心裏卻樂呵,閨女跟她親她當然高興,再說胖點好看,圓鼓鼓的多招人稀罕。
時家雖然不富裕,可家庭和諧沒什麽糟心的事,眼下時榮也有了歸宿,家裏就數時華年紀最大,楊柳芳盤算着,等明年開春她也該考慮考慮時華的婚事了。
時家這兩天就要殺年豬,在七十年代的農村,殺年豬可是件大事,從進入臘月開始,大部分人家都要殺年豬。
時宇和時林天天盼着殺年豬這天,因為有肉吃,至少一兩天內管夠。
到了殺豬那天,楊柳芳已經三天沒喂豬,為的就是讓豬清清腸,到時候好收拾。
一大早時林就跟着時宇來到豬圈前,這豬早就餓懵圈了,看到人就哼哼的上前要食吃。
時林正扔雪球逗豬玩呢,時宇慫恿他,“想不想騎豬?”
“騎豬?”時林猶豫,“沒試過啊?啥感覺?”
“大概就跟騎馬一樣吧。”時宇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豬:excuse me?
一聽到“騎馬”二字時林瞬間來精神了,騎馬好,他要騎馬!
時林在時宇的幫助下成功的爬到了豬身上,這豬雖然三天沒吃食,可力氣還是有的,他馱着時林在圈裏直轉圈圈,時林忽然雙腿一夾,狠狠怕了下豬屁股,大喊一聲:“駕!”
都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可豬的屁股就能随便拍?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這頭200多斤的豬突然發飙,馱着時林直接沖出圈門,奔向自由的遠方。
時林從來沒感受過豬的速度,顯然被吓傻了,他抓着豬耳朵吱哇亂叫直喊救命,時宇在後面追着豬跑,不好了!他弟弟被豬綁架了!
時林騎着豬狂奔了半條街,終于看到時大海領着一幫人迎面走來,還沒等他開口喊人,時大海就看見時林騎着豬鼻涕眼淚狂飙。
時大海旁邊站出個人,直接伸手抓住豬耳朵,那豬也跑累了,哼唧一聲摔倒在地,還好是冬天,路邊的雪深,時林摔進雪窩裏沒有受傷。
時宇終于呼哧呼哧的跑過來,時大海一言不發的瞪着兩個人,吓得倆人撒丫子就往家跑。
楊柳芳早上把院裏的臨時竈壘完,回個屋的功夫就發現豬丢了,剛要去找豬,就看時宇倆人跑回來,沒一會時大海領着一幫人趕着豬回來了。
幾個大人當笑話一樣把時林騎着豬跑的事講了一遍,時歡笑的上氣不接下氣,也就是時林好糊弄,時宇說什麽是什麽。時林羞的一張大紅臉,直往楊柳芳身後躲。
楊柳芳把豬關好,招呼一幫人進屋先吃早飯,一會吃完飯還要忙乎殺豬的事哩!
殺豬是個技術活,技術好的一刀下去豬也痛快不遭罪,可要是遇上了技術不好,捅了半天,那豬看着不動了,可解開繩子後豬又跑了,免不了要鬧笑話。
從前和田村的楊二嶺是個殺豬的好手,刀又快又利落,可這幾年歲數大了,眼神不太好不說這力氣也跟不上,家裏只有三個閨女,本以為這殺豬的手藝要失傳了,可他二閨女楊二花從小就展現出了對豬非同尋常的興趣,又天生力氣大,一個人能輕輕松松按住上百斤的豬,再不老實的豬見了她也走不動道。
楊二花今年二十,殺了三四年的豬,在十裏八鄉也算出名,每到年底就挨村挨戶的幫忙殺豬,當然也少不了給她個辛苦費,不過她給時大海殺豬從來都不要錢。
楊二花十三歲那年冬天在冰上玩,不小心掉到了砸魚的冰窟窿裏,大冬天的是時大海把她撈了出來,又把自己的棉襖脫下來給楊二花裹上,抱着她一路跑回家。
楊二嶺感激時大海對二花的救命之恩,非逼着二花磕頭道謝,認時大海當幹爹,有了這麽個幹閨女,時大海殺年豬倒也省事了不少,就算楊二花再忙也要抽出一天時間過來幫忙。
一屋子人熱熱鬧鬧的正吃着早飯,時歡就看見楊二花頭頂飄出一根紅線,紅線纏纏綿綿的伸向了飯桌對面的青年。
楊二花,真.美少女壯士
PS:今天入V,各位老爺今天評論前五十名有紅包降落!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