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拜師
第23章 拜師
母女倆先回了趟家,然後八點鐘的時候準時抵達慕華單身教師宿舍外。
童老師博士畢業後來到慕華教書,這是第二年,還是個大小夥子呢。所以平時他也不太方便找女學生私下溝通。就是今天他也是讓夏菡帶着家長過來,而且也沒往自家帶,直接就往目的地帶了。
“下午你的總分一出來,我已經和穆師兄交流過了。他是我複旦的老師兄,歷年帶出不少數學尖子和CMO一二三等獎的獲得者。他還曾經是CMO命題組的成員,也參與過高考的命題和閱卷。我是覺得才高二,以夏菡你的能力競賽那邊也可以再努力一把,所以才想把你推薦過去。”
狄音趕緊道:“真的是讓童老師費心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我們為人師表的人的夙願。雖然我和夏菡同學的師生緣分估計很短,但畢竟是一場緣分。”
童老師頓了一下又道:“如今穆老師周末在帶的有兩個層次的學生。第一個層次只有四個學生,都是今明兩年CMO的種子選手。另一個層次就是120到140這個分數段的數學尖子,有十六個。後者如果有所提高,是可能換到前面一個班的。他是退休回老家來的,兒女還在北京。也是因為北京房價太高,所以才能發揮餘熱,再幫襯一把。已經六十五歲了,所以他一周只講周六、周日兩天課。一天也只有兩個小時。對了,季揚也在他班上。”
夏菡的事他半個月前就和穆老師說了。穆師兄開始怎麽都不肯,之前慕華關于夏菡的熱帖他也看到了,他孫子在慕華讀初中。所以生怕夏菡去了會影響季揚學習。而且夏菡之前在一些金牌輔導班名聲也很不好。(基本是被那個帶她去酒吧的朋友故意連累的)
最後好說歹說他才答應給個機會,如果夏菡期中考數學考到120分以上,總名次進到前四十名,他就收下看看。但如果還是像之前那般頑劣依然要被勸退。
老師兄是不好把小師弟的面子一把抹到底,這才提了這個堪稱苛刻的條件。實際上他壓根沒覺得夏菡能達到。
狄音道:“童老師是複旦數學系的啊,那您水平應該也很高啊。”
童老師苦笑,指指夏菡道:“你問她就知道了,我是屬于茶壺裏煮餃子,心頭有數不太倒得出來那種。估計也是我教學經驗還不足的緣故。也是因為這個,所以我的教授才建議我去老師兄那裏取經。我有事沒事的也去蹭個飯,這才會混熟了。”
狄音由衷地道:“您是個為學生着想的好老師。那120分的條件因為題目格外難降低了,但年紀前四十名我們菡菡達到了?”
童老師半開玩笑地道:“夏菡這回是年級第三十六名,明早布告欄就會貼出來。不過,按照校規,她還是得期末考試之後才能去火箭班。夏菡啊,老師今年的‘先進教師’稱號可就全指望你了。有了這個榮譽,年底分房子老師都要多加五分的。”
夏菡道:“老師,我争取期末還能再上一層樓。”她這次考試其實有些取巧,而且數理化的難度加大也幫了她一把。但再有兩個月,基礎肯定就紮實了。
狄音道:“童老師這麽關心菡菡,她能給您争光最好不過了。我問一下啊,穆老師這個班是怎麽收費的?”
“一個小時一百元。”
狄音心道:那性價比真挺高啊。這可是北京那邊最好的高中退休的金牌數學老教師,高考和全國奧賽的命題組成員。感謝北京的高房價!
而且,要沒有童老師這個關系,估計人家也不肯收菡菡。
狄音思忖自己的禮是不是準備輕了。主要之前童老師也沒說這麽具體,她以為就和那些金牌輔導老師差不多級別的。補習費之外她再送一兩套狄氏服飾的兌換券就足夠了。狄氏的一套冬裝可能達到一兩千,這還是訂制以外的價格。這券是答謝VIP客戶的,可以專門量身訂制。
想了一下,她身上還有張夏氏商場可抵五千元的購物卡,兩套狄氏新款的衣服加上這個應該合适了。另外給童老師的謝禮也得再加點。他這個年紀應該有女朋友了,多送他一張服飾券好了。他不都在惦記學校分的房子了麽。
穆老師住的地方離慕華不遠,兩條街就到了。他和老伴住的是一個高檔小區的底樓,加上後面的花園部分足有300個平方的大套四。平時就他們祖孫三人,周末多20個學生。
狄女士開的車,童老師坐副駕駛位和她交談。夏菡就在後座給穆老爺子算了筆帳。20個學生,一個小時一百,一周四個小時就是八千,一個月三萬二,一年四十萬。
在本地相當于顧叔叔那樣的金領了。估計顧叔叔以前在北京年薪不只這個數,地域差別嘛。
果然是知識經濟時代啊!這樣好,省得造導彈的掙得還不如賣茶葉蛋的。
“到了——”停好車,童老師就領着她們過去,然後敲門。
開門的是一位頭發花白、氣質很好的老太太。她笑着把人往裏讓,“小童來了啊。”
“是啊,老嫂子。這就是我學生夏菡和她的家長。”童老師和穆老師是同一個老教授的關門弟子和開山弟子,是真的有師承的那種師兄弟。
“裏面請吧,小姑娘真精神。”
路上童老師介紹了一下,老太太姓周,也是同一所高中退休的英語老師。退休後二老覺得北京沙塵暴重,不宜居。這才回了穆老師老家這邊養老。不過周老師身體沒穆老師的好,所以她并沒有帶班。
進去之後,夏菡恭恭敬敬的給穆老師和周老師行禮,然後被穆老師叫到跟前出了三道題給她做。
“沒有超綱,你做來我看看,給你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童老師看看他老師兄,不是都說好會收下了麽。怎麽還給下馬威啊?
夏菡接過題坐到桌旁去做。
童老師就陪着手拿紫砂壺的老師兄在屋檐下說話。狄音見周老師沙發扶手上擱着織到一半的毛衣就挪過去和她聊起花樣來了。
她做服裝的,自身還是設計師,對這些花樣自然有獨到的見解。周老師很快就來了興趣,一邊織一邊和她聊到了一處。
聊熟絡了,她去洗手間回來,狄音還拿過來幫她織上了。她的速度可比周老師快多了,又快又好。
“哎呀,我自己來好了。”
“沒事,我也是聊得起勁了,想動動手。”
童老師小聲道:“老師兄,我學生真不是帖子裏寫的那樣的。反正日久見人心!”
“我既然答應收她,只要她有心向學,我就會一視同仁。倒是你,上課還是那樣?”
童老師一臉的苦惱,“我倒是跟您學了不少招,可如今在慢班我也用不出來啊。所以啊,我還指望夏菡給我把班裏的成績尤其是數學成績往上帶一帶。這樣下一學年我申請調去平行班才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我這裏一個周末才四個小時,都是沖着我曾經參加高考和CMO命題組來的。我也更多是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的給講講。既然你對她指望這麽深,那平日自己多教教。”
童老師點頭,“師兄,我跟你講。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真的很強。如果我教的都是這樣的學生,根本就不存在什麽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
“都說有教無類了,你還指望能只教天才不成?”
穆老師戴上老花鏡在燈光下看夏菡半期考試的試卷,這是童老師拿來的。
“還行,解題思維沒有被框框套套。你說她這回考了年紀三十六名?”
“對對對。”
“如果真是一個月趕上來的,這丫頭有點潛力。”
夏菡那邊拿到三道題其實感到有些吃力。雖然沒有超綱,但真挺難的,比半期考試的大題還難。要不是柳敏帶着她專門練了兩個星期的難題,她還真有些一籌莫展。
最後她超時了,做了一個小時四十分鐘才全部做完。
穆老師看過道:“雖然超時了,但是三道題都做對了。比我預期的好,我以為你只能做對兩道,用不到一個半小時呢。”
那邊狄音和周老師已經聊得非常熟了。她還把兩張狄氏的服飾券外加夏氏的購物卡都送出去了。
“都是自家的東西,您別嫌棄。”
周老師推辭了幾次沒推掉,便收下了。這個家長分寸還是挺好的,拿的都是自家生産的東西。那就可以用成本價來衡量。
“你姓狄,這狄氏服飾是你的?”
“對,是我開的。夏氏是我婆家的企業。”
“這兩家我都知道,尤其夏氏更是幾代人的産業了。不過這個狄氏,是不是以前做鞋的?我看地址差不多。”
“是啊,在我爺爺和我爸手上都是做鞋的。但如今純手工的鞋做不下去,我就把大廠關掉了,只保留了一個工作間接一些老客的單。也是給那些老的手工技師一條路子。”
周老師道:“我們以前在北京就穿你們狄氏的鞋啊,很舒服。我說如今怎麽買不到了。回頭我去你們工作間訂做兩雙,不過你得按市價收錢。”
衣服她倒不是很感興趣,回頭給女兒和兒媳好了。狄氏服飾在北京也有門店,讓她們拿去按自己的尺寸兌換。
“行,我收錢。不過就不用您去訂做了,我明天就讓老師傅上門來給您二位量尺寸。”
“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