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那實際就是一種鹽漬的腌魚, 以魚葉鬥成牡丹狀,即熟後呈微紅色,在錢塘确是一道常見的菜品;方獻亭舉箸夾了一塊入口, 鹹腥之氣沖得他接連咳嗽了好幾聲,這回便是再如何誠懇地誇“好吃”也決計無法取信于人了。
宋疏妍卻又笑起來, 大概她那天實在過得很快樂、在他面前也不願再端着板板正正的架子, 尚不足十六歲的少女總還有些孩子氣,明亮的眼睛會在凝視心上人時泛起粼粼的波光;她又給他斟了酒,趁他喝的工夫将其面前的牡丹鮓換成了脍羊肉,這便更合他們中原人的口味, 兩人各自用着晚膳, 氣氛有種微妙的甜蜜。
暮色四合落日隐沒, 過不多時便見華燈初上,宋疏妍緩緩擱下筷子, 心說二哥應已料理好了墜兒的事、他們也該去石橋與他會面了, 只是悄悄再看一眼方獻亭、心底裏卻還舍不得他,她想自己的确變得貪得無厭了,都被人家贈了玉梳卻竟還感到些許不滿足。
隐晦的一眼全然不着痕跡, 落在他眼裏卻還是清清楚楚,也許不僅因為他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 更因為他同樣……對她戀戀不舍。
“膳後可要去游湖?”
他斟酌着問她, 聲音裏仍帶着那種令她鐘情的微微的熱意,她心弦已動,只是顧慮道:“可我二哥哥那裏……”
“我讓人去同他打聲招呼,”這回他接得很快, 深邃的眼睛正一錯不錯地盯着她看,“就說……我已先送你回去了。”
這話有些風流引誘的意思、同他一貫肅穆冷清的性情很不相符, 她卻因此心跳得更快,垂眸間短暫的沉默并不意味着猶豫、而只是貴女借以掩飾情思的矜持。
“這……會不會不太好……”
幾個字說得為難極了,其實本心裏只怕他會當真退卻,幸而他連她的假意都能看穿,此時已緩緩起身走到她身邊,彎腰低頭與她說話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情人耳語。
“我自不會傷着你……”他幾乎已在哄慰她了,“……也還有些話要同你說清。”
石函湖三面環山,水面又被幾道堤岸分割成幾片,湖心零星有幾座小島,白日裏多見游人往來熱鬧非凡,入夜後便多少冷清一些,或許是因今日過節人群都擁去了岸上,湖心處便越發人跡罕至幽靜無聲。
船公将兩人送至島上,下船時只見一片極繁盛的梅林,如今時入二月已是孤芳最後的花期,大抵到月中便會凋謝殆盡,它卻在末路處開得尤其熱烈繁盛,彤雲似染瓊英勝雪,清風拂過暗香撲鼻,月映之下恰似人間仙境。
宋疏妍與方獻亭同行于花間,白日裏輾轉迂回的許多不安不知何時已徐徐退去,那時她的心很靜又很輕盈,不覺又起了與他閑談的興致。
“三哥可知我的名字便是取自一首寫梅的詩?”
Advertisement
她忽而輕聲問他。
他低頭看了她一眼,湖岸上蜿蜒的華燈隐隐照亮了她美麗的面容,浮翠流丹亦不足以形容那含蓄的驚豔。
“是山園小梅?”
他以問作答。
她點點頭,倒不奇怪他能猜到,畢竟連有關“平蕪春山”的秘語對方都能解開,這等擺在明面上的典故就更容易懂了;可這世上一定也有他不知道的事,她輕輕笑起來,走在他身邊時快活得連步伐都在變得輕盈。
“我還有一個乳名呢……”
她像撒嬌一樣細聲細氣地同他顯擺,明明方才并未沾酒卻似已然薄醉。
“……這你肯定不知道。”
“三哥”變成了“你”,她對他的親昵已在不惹眼處變得昭彰,他亦有所覺,此時一邊心神搖晃一邊仔細提防她被什麽花枝樹根絆倒,嘴上則問:“哦……那是什麽?”
那時他一定笑了,只是夜色太暗她看不清,低沉的聲音是醇香的陳釀,令她益發如同滿飲;她像蝴蝶一樣在花間輕快地飛,答他的聲音也甜蜜,說:“……是‘莺莺’。”
“莺莺?”
他重複了一遍、大抵只是為了确認,可又分明像是在叫她,一個最私密的名字就那樣被一個男子喚出口,她羞怯得忍不住悄悄捂住了自己發燙的臉頰。
“為什麽叫‘莺莺’?”
他又問了,聲音離她特別近,梅花的香氣令人目眩神迷,她聽到自己回答的聲音已變得有些飄忽。
“是我母親為我起的……”
她偷偷告訴他。
“她不喜歡‘疏妍’這個名字,覺得太清高寡淡了……‘莺莺’就很好,熱鬧又有活氣……”
他“嗯”了一聲,不知道是不是表示贊同,默了一會兒又說:“是很好。”
她不知是不是自己喜歡他喜歡得太過了些、以至于只聽到如此一句簡單的應答都感到心緒翻湧,下一刻他的擔心果然被驗證、她的确被腳下橫生的枝蔓絆倒了,墜落的莺雀跌進情人的懷裏,他摟住她後腰的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熾丨熱。
“……看路。”
他像在責備她又像在寵愛她。
甜蜜原來是沒有窮盡的,歡喜之上還有更多的歡喜,她已上了瘾,沉迷在他柔情的眼波中不能自拔;他也是有些忘情了,竟徑直将她打橫抱了起來,柔美的少女正如一只莺雀栖息在他身邊,被他輕輕抱到花樹下靠着枝幹坐着時還要對他戀戀不舍。
“坐一會兒吧……”
他慢慢松開了環抱住她的手,人卻還單膝點地半蹲在她面前,那時有一陣涼風拂過、吹落幾朵枝上皎潔似雪的白梅,偶有一朵落在他的鬓間,立時便讓她回想起了那晚昭應縣的落雪。
過去毫厘千裏的距離似乎已在不知不覺間消彌無蹤,她的心跳得特別快,手卻不受控制地慢慢慢慢伸向他;他并沒有動,只由她輕輕為他拂去那朵像雪一樣的落花,那一刻他們都曾在虛幻中看到天長地久,以為會就這樣同眼前這個人度過漫漫餘生。
“那你呢?”
她像醉了一樣含糊地問他,纖細的手指還停留在他鬓邊。
“什麽?”
他難得未解其意,大概也終于後知後覺地感到了江南酒釀綿長的勁道。
“你的名字……”她輕輕笑起來,人半靠在樹幹上,莫名顯出幾分醴豔,“……又是什麽意思?”
他的名字?
方獻亭。
方贻之。
“是我父親所取……”
他回答她,聲音隐約變得更沉郁了些,恰似那時低垂的夜色。
“平孝二年我生于西都長安,彼時父親正随祖父于隴右血戰突厥,當月大捷,于甘州奪回氓谷關,氓山之頂有一古跡號‘望東亭’,相傳是前代守關将領所築,父親為賀大勝而将我定名為‘獻亭’……意獻捷于陛下。”
夜風溫柔,遠處湖岸上的歡歌笑語似乎就在耳畔,升平盛世華燈璀璨,她卻在那一刻忽而無言。
“獻亭”……
……“贻之”。
過去她便曾覺得奇怪,明明方家大公子和四公子都從“雲”字輩,為何偏偏他與他們不同……原來背後還藏着這樣的曲折,是他被寄寓了太多旁人負擔不起的東西。
獻,奉也。
贻,贈也。
他的父親将自己的一生都敬奉給了這個國家,而他自一出世便同樣被貫上了這樣的使命……颍川方氏風骨無雙,世人皆崇之敬之,她卻……
片刻前的情熱忽而退去,此刻她不再能看到落雪卻只隐隐聽到江潮之聲,那時他一身血衣負手站在船頭,總令她感到他下一刻便要乘風歸去。
“對不起……”
她的聲音同樣低下去了,比他更加愁腸百結。
“我……”
他卻搖了搖頭阻止她再致歉,過去清冷疏遠的男子此刻正以柔情的目光注視她,也許他的一生注定要捐棄許多東西、正如那沉重的名字一樣被掠奪殆盡,可他其實也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被許多層層疊疊的不得已牢牢遮蔽着……一顆小心翼翼的真心。
“疏妍……”
他忽然又以陌生的稱呼叫她,比此前的“四小姐”、“四妹妹”更親密,又比方才那聲“莺莺”更得體,短短兩字便抽掉了她一身的骨頭,她想她這一生都絕不會忘記這個男子此刻在她耳邊說話的聲音。
“我知道有些話現在說會顯得太急,你我相處時日尚短,婚姻大事又絕非兒戲……”
“但……”
“但中原諸事冗雜,我或将返長安複職,近來總深恐有些話若再不說清便要致使你我失之交臂,所以……”
他到此微微停頓、氣息已難得有些不平,明明是在骊山深林中挽弓射虎都面不改色的人,那時卻竟也被逼得手足無措了;她卻分不清自己是更愛他的穩健還是更愛他的局促,盡管深知那時他必也十分不好過,卻更篤定他的悸動絕比不上她的十之二一。
“先考長逝不過一載,我尚有大孝在身不能婚娶……”
“可我的确對你起心動念未能自已……倘若……”
他再次停住,那雙深邃的眼睛卻好像漸漸離得與她更近,她從未那麽清楚地看清過他右眼尾處那點漂亮的小痣,正如她從未那麽清楚地感受到過他溫熱的呼吸;滿樹瓊英都在一夜間開滿,原來“青霜玉樓”早就是與她不相幹的事,往後他只會是一陣獨屬于她的雪風,每一絲每一寸都令她無可救藥地癡心着迷。
“倘若你對我也有幾分喜歡……”
他幾乎就要吻上她花瓣一樣迷人的嘴唇。
“……能否,便容我在兩年後迎娶你做我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