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又立功了

第13章 又立功了

随着康熙十二年年末一天天的臨近,京城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已經很久沒有進後宮了,即便是進來了也只是在懷孕身孕的幾位那裏略微的坐坐,基本上是不在後宮過夜的。

沒有了康熙這個罪惡之源,諾敏病好後的請安日子好過了很多,尤其是某些自以為“了解”事情真相的嫔妃們,更是對諾敏投以憐憫的目光,沒得到皇上的寵愛還好,諾敏倒黴的得罪了鈕祜祿妃,她的日子以後難熬了。當然皇上不可能因為朝廷的事情,一直不進後宮,不然禦史和太皇太後又要着急了。

也就是因為某些嫔妃是這麽想的,導致了很多嫔妃都覺得諾敏沒有前途不理會諾敏,她們不理會自己作為僞冰山的諾敏自然不會去主動理會她們。

諾敏可是知道,別看皇上裝作一副後宮的事情皇後管,他不插手的模樣,事實上以皇上多疑的性子他怎麽可能沒有在後宮裏安插釘子,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或者裝着不知道而已。

年末的京城已經下了好幾場大雪了,因為皇後娘娘懷孕的緣故,太皇太後怕她從坤寧宮到慈寧宮請安中途出事,因此已經免了皇後的請安了。如今皇上後宮的女人分位都低,唯一除了皇後能擺得上臺面的鈕祜祿妃又被禁足了,其他人除了還給皇上生孕過子嗣的,太皇太後一概都不放在眼裏,因此便直接免了她們早上的請安。

外面冷得很,屋子裏好歹還有黑炭可以取暖,又沒有了早上的請安,因此諾敏最近早上起來的有些晚。

這天諾敏閑着沒事,叫身邊的宮女碧雲去禦花園插了幾支臘梅回來,臘梅本身花朵和枝幹都沒有梅花好看,因此插臘梅花瓶是最考究手藝的時候,一個不小心那份美景就沒有了。

諾敏坐在圓凳上,小心翼翼的拿着剪刀修剪這臘梅的枝幹,将其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後,又見修剪好的枝幹小心翼翼的插入花瓶裏,略微的調整了一下,然後諾敏露出滿意的笑容來。

說是在的諾敏最大的本事恐怕就是背佛經,幾十年的佛經不是白讀的,但她上輩子禮佛只是求一個心靜而已,并不是真淡泊要出家。因此其他手藝,比如插花女紅琴棋書畫等等諾敏都有涉及,還被說諾敏其實還有些書畫天賦的,胤裪的書畫在康熙的一衆兒子中最出色也有遺傳到她的天賦。

只是這個時候天實在是太冷了,她是庶妃每日冬天能有十斤黑炭,可別嫌多包括白天晚上你和伺候你的奴才的取暖、用熱水都是算在裏面的,每日十斤也只堪堪夠用而已。雖然內務府有人本身的份例不會被克扣,甚至于還能用銀子多買一些黑炭,可諾敏還是冷得不想動彈,插了兩個花瓶的臘梅後,就靠在火炕上坐着不動彈了。

然而諾敏不動彈,有人動彈呀!

才閉目養神沒有多久,就聽見外面傳來一聲尖細洪亮的聲音“皇上駕到——”

諾敏聞言連忙睜開了眼睛,讓守在一旁的碧霞伺候自己起來,也沒時間換上一身新衣服,只整理了一下儀表,諾敏就快步走到明間大門處站着,等着看見康熙的身影過來後,便福身請安道:“奴才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愛妃不必多禮。”康熙一臉笑意的将諾敏扶了起來,然後攜着她的手來到的東暖閣坐下,環顧了四周一下變瞧見了諾敏插的兩個臘梅花瓶,不由地笑道:“朕卻不知愛妃還有這等手藝。”就是以康熙挑剔的眼光來看,這兩個臘梅插花都是上等之選。

諾敏嘴角有幾個弧度的上揚,但臉色還是淡淡的說道:“皇上謬贊了,奴才只是在屋子裏閑着沒有事做而已。”

康熙瞧着諾敏的嘴角也跟着不由自主的上揚“愛妃可知道,你弟弟又立大功了!”

“哦!”諾敏先是非常平靜的應了一聲,還沒等康熙奇怪了,就看見她端着茶碗的手一頓,慢慢的放在康熙手邊後,才貌似什麽事情都沒有的說道:“奴才的弟弟還小,能立什麽功,皇上是在哄奴才吧!要說奴才的堂哥們在綠營裏立功了,奴才還相信些。”

的确考慮到諾敏親弟弟費揚古的年紀,還有說話人的身份對事情的看法,這話要不是從皇上的嘴裏說出來,十有□□的人都會認為是騙人的。畢竟能從皇上口裏說出來的“立功”這可不是什麽小事,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能幹什麽大事呀?

“哈哈哈!”康熙瞧着諾敏這副言不由衷明明內心很想知道但又開不了口詢問的模樣,哈哈大笑起來,若是平時康熙絕對認為諾敏在裝,可他今天心情太好了,便無視了這些細節,有些興奮的說道:“你弟弟派人将楊起隆給活捉了!”

諾敏瞧了一眼康熙,擺出一副你在說什麽我沒聽懂的模樣,潑冷水般的問道:“楊起隆是誰呀?奴才可不知道,他很厲害嗎?”

“額……”康熙被諾敏這話堵得差點一口氣沒有提上來,正準備發火了,突然想到諾敏是後宮嫔妃,後宮不得幹政她家裏又沒有人在朝廷上,唯一做官的不是侍衛就是在綠營,就是像傳話進來也沒那麽快的速度。

&n

nb 因此諾敏不知道楊起隆是正常的,相反她要是知道楊起隆是誰,那才不正常了!

梁九功果然不愧是康熙身邊的第一得用人,瞧見皇上一副被哽了個半死的模樣,連忙在諾敏的身邊說着楊起隆的來歷。

楊起隆,一名楊起龍,為人果敢,文武兼備。康熙十二年年底,吳三桂叛亂,京師氣氛非常緊張。楊起隆決心利用這一時機,他假借明崇祯皇帝三太子之名在京師起義。是時,佃戶和八旗奴仆倍受壓迫,楊起隆決定以他們為反清主力,并以宗教為掩護,形成了李株、黃裁縫等人的骨幹力量。

康熙十二年,這支待機而起的隊伍已近千人,“八旗下無家不遍!”是十二月十日,他與黃裁縫等三十餘人在正黃旗承恩伯周全斌子周公直家中密商舉事。他自稱朱三太子,建年號“廣德”,參加起義的人俱稱“中興官兵”,定于兩天後的五更時分,以頭裹白布,身束紅帶為标志,同時在京城內外放火起義。後被明珠、圖海、祖承烈等率兵鎮壓,起義失敗後,楊起隆奪路逃走,黃吉與陳益被殺。

等着梁九功說完後,康熙在一旁不悅的說道:“真不知道圖海和祖承烈是怎麽想的,這兩個蠢貨也不多用用腦子,還以為楊起隆仍在那裏呆着沒走了,最後竟然只抓到數十名起義戰士回來交差。

還好,你弟弟從城外打獵回來,正好遇上了将楊起隆給活捉了,不然又不是要引起多少波折來。讓朕說呀,你弟弟這運氣還真不是一般的好,是有福之人呀。”

康熙此番感嘆是真的,他在得知這事後就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立馬下令嚴審黃吉陳益等,緝拿楊起隆和其他起義者。同時,他又密遣清軍,捕殺了李株等二百餘人。京師百姓,惶恐至甚,紛紛準備逃到西山等處。康熙帝為了盡快局勢,全力平定吳三桂叛亂,接連頒布了“撫安百姓”谕。命将被捕的起義者淩遲、處斬,其親屬免罪。

結果诏書才出了皇宮沒多久,就有人來十萬火急的入宮來,說抓住楊起隆這個罪魁禍首了,讓康熙整個人都松了一口氣,不只是康熙,辦事不利的圖海、祖承烈等人亦然,要是因為此事導致後面皇上沒有打贏吳三桂,他們幾個就是大清的超級大罪人呀!

康熙一問這立下大功的是誰,詢問後樂了,竟然又是萬琉哈費揚古那小子,這運氣也實在是太好了。當時在場的人都是康熙身邊的親臣,之前吳世璠那事,衆人雖然羨慕但也只覺得這小子運氣好,可沒有想到這小子運氣那麽好,這又立功了。

若不是因為他三伯桑格在皇上這裏任着頭等侍衛,再加上之前吳世璠那事在皇上面前露了臉,還有前不久後宮裏突然傳來消息說皇上将這小子的親姐姐收入後宮了,這次這小子的功勞肯定會被其他有權有勢的人冒領的。

諾敏雖然不知道這其中的曲直,但她卻能聽得出康熙話裏的深意來,為什麽明明是明珠、圖海、祖承烈三人去辦的這事,結果事情辦漏了,康熙只說圖海、祖承烈的不是,而不說明珠的不是了?

原因就在于明珠支持康熙削藩,而圖海和祖承烈不支持康熙削藩,因此康熙現在是各種的看這兩人不順眼,各種的找茬,當然了找出茬來了,要不要報複就得看康熙的意思了。

諾敏裝作自己不知道此事一樣,擡起頭來,一臉目瞪口呆的看着康熙“皇上……皇上不是在哄奴才吧,奴才的弟弟平時看着也沒多厲害呀!至于運氣好,皇上反正奴才是不相信的,他要是再出一次門将真的朱三太子抓住了,那奴才才會真信他運氣好。”

顯然諾敏對康熙的嗤之以鼻,要不是自己給費揚古通風報信了,他能抓住這兩條大魚才怪了!至于真的朱三太子,還別說諾敏還真知道他現在大概在哪裏,只是這人的逃跑功力太強了,若不是晚年老了腦子轉的不快了,加上康熙演戲演得好魅惑住了天底下所有的人,遲疑了一下逃得慢了那麽一步,不然他肯定不會是家破人亡滿門抄斬的下場。

康熙顯然被諾敏的回答,整得一愣,要是其他嫔妃聽他誇自己的親人,即便是嘴上謙虛可眼睛裏迸發出來的喜悅那是騙不了人的,包括一向以知心大姐姐溫柔的形象面對世人的納喇氏,每次康熙誇她堂叔明珠的時候,別以為他沒有看見納喇氏眼睛裏的自豪和開心。

可康熙仔細的看了一下諾敏,她是真的平靜,仿佛費揚古做的事情真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一樣,這讓康熙有一拳打倒棉花裏被棉花裏的針戳了一下的感覺。不由地奇道:“你不為你弟弟高興,他立了大功。”

“有什麽好高興的。”諾敏瞧了康熙一眼很是平靜的說道:“就像皇上剛剛說得奴才的弟弟即便是立了功,您也只覺得他是運氣使然,顯然您也知道那不是奴才弟弟的真本事,不過是借着外力來立功的。

他若是能憑着自己的真本事立功,奴才自然高興。外力始終是外力,而自己的才永遠是自己的,想用就用,若是外力的話指不定哪一天就不能用了,那麽真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不是奴才的弟弟活捉了那罪犯,而是那罪犯将奴才的弟弟捉住了,因此奴才并不是特別高興,奴才就怕他養成了這樣的性子,日後終難成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