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獨家首發

第32章 獨家首發

庶妃馬佳氏不愧是跟着康熙最早的女人, 在拉仇恨這一點上絲毫不比康熙差,縱然因為她前面幾個兒子都夭折了後宮沒有醋意熏天, 可面對她懷孕的事情, 還是有不少沉不住氣的嫔妃心酸不停的鬧酸水。

康熙在後宮扔下了兩個炸彈後就拍拍屁股閃人走了,留下一群深宮怨婦, 可人家康熙也是有理由呀, 因平定“三藩之亂”, 京師禁旅遣發頗多。因此康熙處理政務去了, 他命令副都統鄂泰率盛京兵一千名至京, 副都統安珠瑚率吉林兵七百名赴盛京, 巴海調寧古塔兵鎮守吉林。

還沒等大家回過神來了察哈爾的首領布爾尼叛亂, 康熙又得分心布爾尼叛亂的事情, 因此來後宮的時間自然少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佟氏和庶妃馬佳氏被後宮的人嫉妒上了,皇上原本來後宮就沒有多少時間, 你們這兩人勾//人的小妖精還要占去一大半時間, 實在是欺人太甚。很快庶妃馬佳氏就在自己的吃食裏發現了紅花的蹤影,仗着自己的肚子大鬧了起來,後宮又是一場波瀾。

很快時間就到了端午節, 端午節不但是漢人的傳統節日也是滿人的傳統節日, 漢人是在端午節當天賽龍舟,而滿人在金代就有在端午節這一天騎馬射柳的習俗。縱然前朝局勢緊張,但該過的節日還是要過的,只是規模沒有盛世的時候那麽大而已。恰好皇宮裏就有柳樹, 康熙和太皇太後商量後就決定在禦花園樂一場就行了。

這一天後宮所有嫔妃都是旗裝出席,在這個時候滿人還沒有漢化嚴重,滿洲婦女還能騎馬射箭,因為前世的緣故諾敏也會騎馬射箭,雖然馬術和箭術不敢說天下無敵,可在女子當中也能稱一聲中上水平。

為了不傷着人,給皇上和後妃們準備的箭支都是削了鐵頭的,即便是有人箭術不好也不會誤傷他人。

太皇太後雖然年紀上去了,可手感還在,拿着特制的弓箭站在原地象征性的射了一箭後,端午節的射箭比賽就開始了。後妃們雖然都是女子但還是有馬術箭術不錯的,比如庶妃博爾濟吉特氏和庶妃郭絡羅氏。

庶妃博爾濟吉特氏來自蒙古馬術箭術不出不讓人意外,庶妃郭絡羅氏之前一直都在盛京生活,見平時她行事說話的做法是個活波的,馬術箭術不出也不讓人驚訝。

然而這其中讓康熙驚豔的卻是諾敏,只見諾敏一身火紅的旗裝,騎馬彎弓射箭時臉上的自信和高興是康熙之前從未見過的,整個人看起來魅力四射極了,簡直勾/人/心/魄。一向平和約束的諾敏竟然在騎馬射箭後會這般的耀眼,既然康熙驚豔也讓康熙驚奇。

旁邊的嫔妃沒有眼瞎見康熙一個勁的盯着諾敏看,滿肚子的酸水,為了贏的皇上的關注一個兩個包括最不擅長騎馬射箭的佟氏都下場了。

諾敏見人多了起來,自己也露了一手不怕被人之後恥笑了,便下了馬往自己的位子上走去,準備休息一下,好久沒騎馬射箭了,猛然一上場時間久了她還真感覺腰酸手痛的。

還沒走到位子上坐下了,康熙身邊的太監副總管劉進忠就滿臉笑意的來了,說皇上請諾敏過去了。小心翼翼的往康熙那邊看了一眼,見他也在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諾敏頗為有些害羞的低頭,謝過劉公公後才向着康熙走去。

“愛妃竟然還有這手,朕倒是不知道。”康熙笑眯眯的看着諾敏說道。

諾敏微微擡頭說道:“奴才的弟弟好讀書,奴才怕他讀傻了以前在家的時候就經常拉着他去莊子玩,奴才的馬術和箭術都是在哪個時候學的。入宮後,皇上又不成讓奴才陪同去塞外自然不知道奴才會騎馬射箭了。”

康熙臉上的笑容不變,腰稍微彎了一下,頭靠近諾敏,暧昧的說道:“愛妃這是在暗示朕以前去塞外要帶上愛妃嗎?”

“皇上……”諾敏只覺得自己的雙頰火熱火熱的,很是不好意思,雙眼不敢看向康熙,只得側頭雙目四射到處亂瞟。

康熙很喜歡看諾敏臉紅的樣子,這是他發現的一個小秘密,平時諾敏都是恭謹守禮的,半點規矩都不會錯,可看着就像是陶瓷娃娃一樣冷冷的。但是康熙發現只要自己靠近諾敏的耳垂說話,諾敏的雙臉就會緋紅起來,很有意思。

又靠近了諾敏一些,康熙正準備進一步的調//戲諾敏了,卻突然覺得自己的腰部一疼,然後就看見諾敏轉頭撞倒了,将自己撞倒在了地上,還趴在自己身上一動不動的。

康熙的怒氣還沒有升起來了,就聽見梁九功那聲遲來的驚呼聲“皇上小心……”

怎麽回事?!

等着康熙被人扶起來,看見諾敏背上的那支箭羽的時候才猛然明白過來,有人在禦花園裏準備刺殺他!!!

從諾敏背上中箭的部位來講,那支箭就是朝着自己的胸膛射來了,康熙成功的臉黑了。作為一個一天到晚都有幻想症,之前還解決了鳌拜這個權傾朝野的權臣,在然後如今還在和三藩進行大戰,康熙對于自己的自身安全還是挺在意的。

後宮的侍衛已經被打臉了一次,自然不會給那罪魁禍首第二次機會,雖然之後陸續有箭支飛來,但已經威脅不到康熙的性命。

瞧着一旁一臉強裝着鎮定的太皇太後和臉色即便是慘白也依然□□着的皇太後,在看看自己後宮那些嫔妃,除了鈕祜祿妃、庶妃納喇氏、庶妃易氏和庶妃博爾濟吉特氏臉色縱然花白也依然強撐着之外,其他人包括佟氏在內都是一片的花容失色,驚叫、暈倒什麽的戲碼都上演了。

真是上不得臺面,康熙滿臉都黑了,第一次發現自己的眼光的确不如太皇太後。

這個時候能當上後宮侍衛的的确是有兩把刷子的,很快他們就将刺客給制服了,康熙顧不得先審問他們,只讓人将他們打入天牢。也顧不得安撫太皇太後和受驚的其他嫔妃,直接讓人将諾敏擡到他的禦辇上,去了永壽宮,一邊又讓人去叫太醫來。

救駕之功呀!

太皇太後瞧着遠去的禦辇眼睛閃了閃,沒有理會一旁正失落外加嫉妒的嫔妃們,只讓皇太後扶着自己上了鳳辇回慈寧宮去了。

鈕祜祿妃簡直是氣炸了,要是之前她不去争那口氣,下場去騎馬射柳,那麽這救駕之功可就是她的了,畢竟只要她離皇上最近。

可事已至此再說這些也無益,鈕祜祿妃狠狠的深呼吸了幾口氣,不停的安慰着自己,庶妃萬琉哈氏不過就是一包衣奴才而已,她即便是有了救駕之功得寵了,也威脅不了自己,總比讓佟氏那種人得寵了要好得多。

不過就是一包衣奴才而已,再說了瞧她那樣子也不知道那箭上有沒有摸毒//藥,是生是死還不知道了,別有命救駕沒命享福。

鈕祜祿妃在心裏默念了很多句後,才暫時的平複了自己羨慕嫉妒恨的心情,瞧着一旁一些心理素質不過關暈倒的嫔妃皺了皺眉頭,沖着旁邊同樣吓得腳軟的奴才吼道:“還愣着幹什麽,還不快将主子們扶起來送回去。”暈倒在禦花園裏,這簡直成何體統。

一旁沒有暈倒強撐着的庶妃納喇氏,看着皇上離開的身影眼睛也是暗了暗,她之前今天她強撐的模樣是入了皇上的眼的,可惜一旁有鈕祜祿妃和其他兩人比着她并不是唯一,更何況還有一個庶妃萬琉哈氏更是救駕之功,可想而知要是庶妃萬琉哈氏挺過來了,還不知道會有多得皇上的寵愛了。

在有了大阿哥胤褆後,縱然庶妃納喇氏沒有再生一個孩子的打算,她只想讓胤褆平平安安的長大,可皇上的恩寵對她同樣重要,後宮雖然講究“母憑子貴”可更多的卻是“子憑母貴”,額捏不得皇上的寵愛,兒子又怎麽會有機會在皇上面前露臉争寵了。

“也不知道萬琉哈妹妹怎麽樣了,鈕祜祿姐姐您看我們要不要去永壽宮……”還沒等庶妃納喇氏将話說完了,鈕祜祿妃就很是不客氣的打斷她的話“要去納喇妹妹你自己去,別怪本宮沒有提醒你,如今這事可不是小事,這可是刺殺皇上的大事,還不知道會牽扯多少人了,這段時間大家最好都安分些。”

庶妃納喇氏被鈕祜祿妃弄了一個沒臉,當場有些尴尬起來,鈕祜祿妃自然不知道庶妃納喇氏日後的英勇戰績。現在的庶妃納喇氏她壓根就瞧不上,讓人守着現場後,就派人去給梁九功遞話,然後鈕祜祿妃也沒管其他人自己施施然的回承乾宮去了。

誠然鈕祜祿妃某些時候嚣張得很,也經常仗勢欺人,可不得不說在大事上她還是很懂分寸的,明知道這個時候皇上會憂心庶妃萬琉哈氏的傷勢,會憤怒禦花園刺殺的事情,在這個時候趕着去不是自己趕着找罵是什麽?

鈕祜祿妃表示自己還沒有那麽賤,再說了庶妃納喇氏打着什麽主意她豈會看不出來,想拿自己當槍使,她納喇氏一個區區的庶妃還沒有這個資格了。

鈕祜祿妃幹淨利落的走了,庶妃納喇氏更尴尬了,她雙手死死的握緊拳頭,若不是還有理智在,或許庶妃納喇氏真想給鈕祜祿妃一拳頭。

佟氏這個時候緩過來神來,對于自己剛剛的表現她的确是不滿意的,心裏也窩着一團火,見鈕祜祿妃給了納喇氏一個沒臉,一下子像是找到宣洩口似的,似笑非笑的盯着庶妃納喇氏看了幾眼後,也走了。

剩下的嫔妃相互看了看,縱然有庶妃李氏、庶妃董氏這些仗着皇上之前的寵愛想要去永壽宮的,可更多的嫔妃卻想着鈕祜祿妃警告她們的話,這個時候大家都還是安分一些得好,不少嫔妃都找了一個借口離開了。

剩下的也就那麽三五只小野貓,還是因為争寵相互看不順眼的那種,自然沒有抱成一團的意思,相互對視了一下,很有默契的什麽也沒有說閃人了,只留下臉色越來越猙獰的庶妃納喇氏一人。

***

皇上叫太醫,太醫自然是來的很快的,再加上太醫們又在半路上聽說了皇上遇刺的消息,那速度就更快了。等着康熙抱着諾敏進屋安置好她後沒一會兒,太醫院擅長毒/醫、婦科和全科的太醫們都到齊了。

這會兒康熙也顧不得讓太醫們請安了,甚至于顧不得後宮規矩直接讓太醫給諾敏把脈了,當然中間隔着一張帕子。

諾敏的情況很不好,因為那射向康熙的箭支在箭頭上面是塗了毒//藥的,雖然沒有傳說中見血封喉那麽厲害,可毒素也不容小視。好在這裏的太醫不是某些小說裏沒用的廢物,很快就拿出來方案來,唯一需要顧及的就是拔箭的時候怎麽辦?

按照清朝的規矩,太醫是不能見到嫔妃肌膚的,平時把個小脈都要隔着簾子拿一塊手絹隔着。遇見有關要見到肌膚的事情,比如痔瘡、疤痕之類的,都是由醫女上場的。

另外大清朝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女醫生的,一般在古代技術什麽的都是傳男不傳女的,所謂的醫女也就是見識比別人多一點而已,在太醫的眼裏看來醫女還沒有學徒厲害了。

太醫這種生物是最會看皇上臉色行事的,在沒有其他人插手的情況下,他們會老老實實的執行皇上的命令,他們來永壽宮之後也沒有接到某些家世雄厚的嫔妃的消息,說不讓保住庶妃萬琉哈氏,因此自然他們如今的想法就是怎麽樣保住庶妃萬琉哈氏的性命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醫們自然不敢讓醫女去拔那箭,明擺着皇上還是要保住庶妃萬琉哈氏的。太醫們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拿着這個“天大”的問題去問康熙。

從某種程度上講,康熙是一個不安常規出牌的帝王,有些事情他會打破常規,哪怕那規矩是他制定的,比如歷史上冊封衛氏為良妃。這次面對太醫的問題,康熙大手一揮,挑選了太醫院的一個五十幾歲的老頭子來動手,既有經驗又能避嫌一舉雙得。

諾敏的運氣不錯,或者是那老太醫的醫術過關,箭支□□的時候雖然諾敏噴了老太醫一身的血,可是噴出來的卻是毒血,至于失血過多什麽的,只要人沒死,對于太醫來說這就不叫事。

老太醫站在床外面,指點着床上的兩個醫女,讓她們小心翼翼的在諾敏的傷口處撒了止血的藥粉,然後纏上紗布。根據傷口的不同這纏紗布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好的大夫可以讓筷子那麽長的傷口一點也不化膿的痊愈,可沒兩手的大夫哪怕釘子那麽小的傷口也會讓你悲劇。

拔了箭收拾好了傷口,又灌諾敏喝下了解毒要,過了一會兒太醫才戰戰兢兢的給諾敏把脈,脈象倒是讓太醫松了一口氣,藥效已經開始奏效了,只要一切往設想的方向發展下去,他們頸上的腦袋還是能保住的。

等到得了太醫的準信,确定諾敏沒有事後,康熙才乘坐禦辇回了乾清宮。再踏出禦辇的那一刻起,康熙就陰沉着一張臉,梁九功幾乎是雙手雙腳打擺子戰戰兢兢的伺候着康熙換了衣服,又伺候着康熙用膳。

梁九功只覺得今天自己可以去死了,身為皇上的貼身太監,他今天竟然失職了,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有人刺殺皇上,好在庶妃萬琉哈氏給力撲倒了皇上,沒有讓刺客傷了皇上的龍體,不然他萬死難持其咎。<

其咎。

“梁九功!”

康熙突然出聲,讓一直緊繃着的梁九功心裏一跳,差點就蹦了起來,好在以往額沉着冷靜救了他一命,趕緊上前一步“奴才在。”

“叫費揚古來。”康熙的話雖然平靜,可梁九功卻聽出來了底下暗藏着的波濤洶湧,去年皇上為了京城安全才設立了九門提督這一職位,結果才不到一年了就被人打臉了,竟然有人在後宮刺殺皇上,梁九功覺得剛剛才升官坐上九門提督的費揚古要悲劇。

事實證明梁九功只能做太監首領,而康熙卻是千古一帝,康熙的确很窩火自己被刺殺的事情,但他的理智壓制住的憤怒。與其坐在永壽宮生氣,還不如趁着事情才發生了不久趕緊調查兇手了,雖然康熙在心裏已經隐隐約約的有了一個答案。

皇宮裏的事情要傳出去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端看坐在龍椅上的那位爺是怎麽想的。出了在禦花園刺殺一事,別看康熙當場就抱着諾敏走了,可該幹的事情他一點都沒有偷工減料,消息是直接讓人封鎖了的,以至于費揚古見到康熙之後才得到了這個驚天大消息,當場費揚古就腳軟了。

不管是哪一個朝代,事實上刺殺皇上的事情都不少,只是因為清朝離現代近,歷史資料齊全因此看起來多一些而已。

費揚古得了康熙的旨意就立馬出去調查此事了,他和康熙的看法相同,此事不是反清複明那一群人幹的,就是吳三桂幹的。介于康熙殺了吳三桂的兒子孫子現在又和他在“搶江山”局勢緊張,這事是吳三桂幹的幾率高達七成,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人渾水摸魚。

朝廷上面的事情後妃們是暫時管不着的,而且事關刺殺皇上的事情,她們也不敢管。但後宮的事情這些嫔妃膽子就大了不少,有點野心的嫔妃都讓人盯着永壽宮和慈寧宮,準備看情況行動。

同樣的慈寧宮的人也在盯着乾清宮和永壽宮,這次的事情不小,一個不小心處理恐怕會讓皇上記恨。

“主子……”太皇太後身邊的大宮女塔娜一臉急切的從外面疾步走來,來不及對着太皇太後行禮,便說道:“主子,永壽宮的那位醒了。”

“醒了!”太皇太後端着奶茶的手一頓,随後笑了起來“還真命大呀!”

聽說那箭支上還摸了□□,竟然還能活下來,可不是命大嘛!

“主子,再怎麽說她可是救了皇上。”塔娜小心翼翼的勸道,只從皇上将後宮的蒙古勢力洗清後,主子就變得古怪起來了,這幅摸樣塔娜沒有見過,可聽以前伺候太皇太後的老人說,太皇太後這幅模樣第一次出現還是在當年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剛剛得寵的時候。

太皇太後低頭一笑,将奶茶放在了炕桌上“讓蘇麻喇去準備賞賜的東西,叫人來伺候哀家更衣。”為了科爾沁,為了她手上的保成阿哥,太皇太後還不能和康熙撕破臉皮。對于諾敏這個救駕功臣,即便是因為家世低的原因太皇太後瞧不上她,如今也不得不屈尊降貴去永壽宮一趟。

***

諾敏是爬在床上醒來的,才一醒來就覺得自己背後痛得很,眨了眨眼睛又在床上半眯了一會兒整個人才回過神來。

她看見了一支箭支沖着皇上射去,因此奮不顧身的撞到了皇上救了駕,自己似乎中箭了日後當場就暈倒了,如今看來是自己命大活了過來。

諾敏的身子已經兩天沒有動過了,這會兒醒來後諾敏覺得四肢都不是自己的了,忍不住動了動,又因為牽扯到了背上的傷呲牙咧嘴起來,這一動驚動了一旁正在小憩的碧雲。

見諾敏醒來了,碧雲高興極了,她和碧霞有覺悟,既然皇上最初的是別人去伺候了庶妃萬琉哈氏,可之後又打發她們兩去伺候,那就說明皇上并不是讓她們監視諾敏的。縱然她能感覺到諾敏并沒有正在信任她們,可碧雲卻沒有做對不起諾敏的事情來,她只是老老實實的安安靜靜的做好自己的本職而已。

之前見諾敏中了箭被皇上送了回來,還中了毒,碧雲和碧霞都覺得天塌下來了。沒有經歷過失去,就無法在得到的時候有多深刻得體會道“得到”有多珍貴。她們是在後宮衆位主子面前過了明路的奴才,也就是說要是諾敏沒了,她們也回不去乾清宮了,而是會被內務府重新分配,一般而言像她們這樣跟過一次嫔妃的奴才是不可能跟嫔妃第二次,當然這是指她們在諾敏出事後還能保住性命的情況下。

沒有主子的奴才在皇宮裏是凄慘的,其他的不說,就是飯菜有時也吃不飽,衣服什麽的在冬天也是薄薄的,壓不住風寒。要是你再不小心得罪了人,皇宮裏不留痕跡的折磨人的手段,能讓你不到兩個月就沒了性命,但從軀體上一點也看不出來是被人故意害死的。

碧雲和碧霞見諾敏昏迷不醒還發起來高燒,要沒了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有諾敏的好處,當下驚恐不已,可她們再怎麽的驚恐也只能在心裏默默的祈禱諾敏平安,第一次她們明白了以前那位教導嬷嬷所說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思。

“主子您醒了!”碧雲是真高興,諾敏醒了就代表着她們不用回內務府被重新分配了,而且你別瞧着皇宮裏的奴才沒人權,可她們依然有自己的小心思。碧雲是個聰明的,不然也不會被選為康熙安插在皇宮裏的釘子,她知道主子之前那可是救駕,別說皇上對主子還有幾分真心,就是沒有憑着救駕之功,主子只要日後不出昏招也能在皇宮裏好好的活着,主子過的好,她們自然也跟着過的好。

碧雲連忙叫來碧霞,兩人一起合力,艱難的給諾敏喂了蜂蜜水之後,才讓人去通知皇上和太醫。

“我昏迷了多久了?”

碧雲一邊小心翼翼的給諾敏擦着臉,一邊回答道:“回主子的話,已經兩天了,您之前被皇上用禦辇送回來的時候,可吓了奴才好一大跳,之後皇上讓太醫給您拔箭解毒後,您又發起高燒來,太醫說要是明天還醒不過來恐怕……還好主子多福蘇醒了過來。”

諾敏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皇上沒事吧!”

“主子救駕及時,皇上連一根頭發絲都沒損傷了。”碧雲笑着說道。

碧雲這話倒是讓諾敏側目,以往她可沒這麽親密的和自己說過話“好奴才,連皇上你都敢打趣,還不快住嘴。”

諾敏話是這麽說的,可臉上卻絲毫沒有怒容,碧雲仔細的觀察了一下,見諾敏并沒有生氣才接着打趣着。沒說幾句,守在永壽宮側殿的太醫們就趕來了,碧雲趕緊的放下簾子,然後才請太醫進去。

太醫的診斷結果很喜人,諾敏身上雖然還伴有失血過多等等一系列病症,可最要命的毒卻已經解除了,剩下的病症日後好好調理就行了,唯獨諾敏背後的那個傷口,日後恐怕會留下疤痕來,不過這對于沒了小命來說,已經算是幸運了。

“這背後的傷口,還是煩惱太醫多想想辦法,碧雲。”諾敏并不想在身上留下一個疤痕,并不是因為她是完美主義論的忠實擁護着,而是那疤痕就是自己救駕的證據,皇上看個一兩次或許會感到,可要是看多了,或許就變成厭惡了,厭惡她拿這個疤痕暗示自己的功勞。

太醫接了碧雲遞過來的荷包,微微低頭說道:“微臣自當盡力而為。”皇宮裏去疤的東西不是沒有,只是什麽東西都有一個度,某些傷疤不是能用藥能去除的。

康熙是和太皇太後幾乎是同時到的永壽宮,在外人面前康熙一向面子工程做的很足,不但親自扶着太皇太後下鳳辇,還一直用手攙扶着太皇太後。

“這次萬琉哈庶妃立了大功,皇上可想好獎賞她了嗎?”太皇太後貌似不經意的問道。

康熙同樣不經意的說道:“她救了朕,若是不給獎賞難免寒了忠臣之心,可她身份低微若是獎賞大了恐怕會寒了衆大臣之心,朕想着不如将她擡旗。”

“擡旗!?”太皇太後先是吃了一驚,随後點了點“皇上考慮得極是,她原本是包衣出生,如今立了大功擡旗也是天大的賞賜。”

按理說諾敏救駕成功封妃都不為過,可奈何現在皇上還沒有這個心思。有心獎勵諾敏的阿瑪兄弟,可人家本身就足夠出色,現在在南邊戰場上掙着軍功。

皇上這種生物都是愛屋及烏的,如今他對諾敏很是滿意,自然是一股腦的想着對諾敏好,諾敏的家世的确是低微得很,可她的阿瑪和兄弟卻又什麽出色。康熙并不是一個眼睛放在頭頂上的人,他不會看不起包衣,既然諾敏的阿瑪和兄弟有真本事,他也願意扶持他們一把。

因此康熙就準備給諾敏全家擡旗,擡旗後諾敏家就是正經的族人了,就能享受族人該有的待遇。日後他們能爬到什麽地步,那就得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當然康熙還是有理智的,對于包衣來說擡旗已經算是天大的恩澤了,因此在自己母族都只是漢軍鑲黃旗的情況下,康熙是不準備将諾敏一家擡入滿洲旗的,擡入漢軍正黃旗就足夠了。

既能顯示出自己的恩典,也不會在朝廷上引起動蕩。

對有功的包衣之家,進行擡旗的賞賜,對于包衣來是一個天大的恩典,可對于皇上來說簡直是一毛錢都沒花費的好買賣,也就浪費一張聖旨而已,也難怪太皇太後會在思索片刻後欣然同意。

諾敏雖然此時蘇醒了過來,可身子還是嬌弱無力的,只能軟趴趴的趴在床上。見太皇太後和皇上聯袂來了,掙紮了幾下也起來床,只好趴着失态的給兩人見了禮。

“好孩子,你可是對大清有功之臣,快別那麽多禮了,趕緊養好身子才好了,你的福氣還在後面了。”太皇太後難得一見和藹的對着諾敏說道。

諾敏聽了太皇太後的話,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話說這還是兩輩子以來,她第一次見到太皇太後這般親切。聯系到上輩子的事情,諾敏頓悟了,或許不是太皇太後不能如此這般親切,而是她見識少,這般親切并不是對着她的。

“太皇太後謬贊了。”諾敏低下了頭,貌似害羞的說道,她不想和太皇太後扯上關系。上輩子太皇太後沒被戳穿真面目的時候,跟她扯上關系的嫔妃都沒有什麽好結果,更何況這輩子太皇太後的的真面目還被她給戳穿了。

太皇太後就像一顆被蜜糖包裹着的毒//藥一般,看似甜美無比,可事實上卻暗藏着致命殺機。除了至高無上的權勢和自己之外,她誰也不愛,哪怕是對她一向忠心耿耿的貼心丫鬟蘇麻喇。

康熙見狀眼裏出人意料的柔和了不少“太皇太後說的是,朕已經決定将你全家擡旗,別多想好好養好身子。”

“皇上此話可當真?”諾敏雖然心裏有這個猜測,可在聖旨沒有下達之前,還是不敢想象這事的。

擡旗,對于皇上來說只是浪費一張聖旨,可對于包衣來說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天大恩賜。

現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成為皇上的寵妃後就能讓全家擡旗,因此現在主流擡旗的方法只有兩個。一就是家族裏有子弟出息了,在科舉場上考上進士;二就是立軍功,當軍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也能擡旗。

諾敏讓娘家走的就是第二條路,第一條路不說要天賦還要人脈,只是她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這麽順利,自己救駕了,然後娘家就被擡旗了,前世阿瑪追逐一輩子的事情就這麽輕易的完成了。

“金口玉言,自然是真的。”

諾敏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泣不成聲道:“奴才謝主濃恩。”

康熙接過一旁碧雲遞過來的手帕,輕柔的擦拭着諾敏臉上的淚痕“快別哭了,太皇太後可是說了你福氣還在後面了,別哭了,仔細着身子。”

太皇太後瞧着康熙的動作,眼睛閃了閃,一旁的梁九功碧雲等奴才,更是将頭低得恨不得貼到地上去。

“奴才是高興。”諾敏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真誠的說道。

她是真高興,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永遠無法想象,擡旗對于包衣來說是多麽的重要。N多包衣苦苦追求一生卻不得的事情,她實現了,這份滿足,不僅僅是因為娘家因為她擡旗了,更多的還是因為她成功了,之前所有的算計都成功了,她證明了歷史并不是不可以改變的。

她成功的搶在烏雅氏前頭被擡旗了,很多事情第一總是有優待的,而第二卻是困難重重,上輩子她因為包衣的身份而被人看低,還有其他嫔妃因為烏雅氏封妃對包衣嫔妃的歧視和重視,在這一刻她通通還給了烏雅氏。

烏雅氏想複制上輩子的奇跡,難了!

而且她也不會給她機會的。

不過,這還不夠,這還遠遠不夠,她對于烏雅氏母子的恨不是因為這一件小事就能消除掉的,她還要繼續算計下去,讓烏雅氏母子也嘗嘗斷子絕孫的痛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