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
“要牛百葉嗎?行,拿兩斤出來。”
“有香菇丸嗎?我想吃……”
“有,什麽丸子都有。蟹棒要不要來一點……”
……
單單聽這樣的對話,簡直就像普通的日常那般普通。但是,在當下的環境,能夠進行這樣日常的交談,也是一種幸運。
林蘇一邊從空間往外頭倒騰着各種丸子,一邊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今天已經是9月5日,距離紅光漫天已經過去了五天。這五天的日子,對于很多人來說,一點兒都不日常。
首先就是突然飙升的氣溫。
超過六十度帶來的高溫,直接讓人類無法在室外自由行走。除了配備特殊裝備的工作人員,目前戶外并沒有普通民衆。
再有一個,也是更讓人害怕的,就是接連不斷出現的水泡病人。
這個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專家教授還在研究當中。只能确定一點,就是不能直接讓太陽直射皮膚。
但是光是知道這一點,并不足以阻擋住水泡病的蔓延。
主要還是因為很多人家,根本不具備長期生存在無自然光的環境裏面。就好比太陽一出來,如果家裏的窗簾不夠遮光,人就有可能出現水泡病的症狀,就看症狀的大小。
目前,關于水泡病的一些處理情況,林蘇都是從收音機知道的。
是的,收音機。
Advertisement
9月1日太陽升起後不久,全國陸陸續續就開始出現大範圍的斷電。電斷了不久,因為擔心水泡病能夠通過水傳播,有些沒有停水的城市,也開始停水了。
停水、停電,加上白天室外高達六十多度的氣溫。直接加劇了人們生存環境的惡劣程度。
像林蘇家這樣的,有太陽能發電機,有一空間食物可以吃。這種生活成為當下最讓人羨慕的日子。
當然,林蘇他們也不會去跟人炫耀就是了。
林蘇這頭從空間掏出各種丸子。那頭,溫時雲則是把這些丸子用塑料盆裝好。
兩人配合默契,讓不遠處正在洗菜的三位長輩,看得臉上露出迷之微笑。
“吃完飯我看要不跟時雲先回家?”
溫父看自己父子兩人在林家住了五天,就想着要不要趁着待會兒太陽下山後直接回家。
林爸林媽一聽,連忙阻止:“哎喲,咱都是這麽多年的老朋友了。你就是在我這裏住一輩子。我也不帶眨一下眼的。”
“就是……”林媽接過自家老公的話頭,繼續:“再說,你們不也是響應國家號召,這才不出門的嗎?那個什麽水泡病,現在還沒完全清楚染病的所有途徑。你們父子要這樣直接回家,怕是要出事了。”
溫家父子本來是準備跟林家一起度過末世的第一天。之後直接回家過自家日子的。畢竟,再好的關系,也不能賴在人家家裏不走。沒想到因為詭異的紅光。然後水泡病病人一個接着一個出現。
他們都看過水泡病人的照片,是何家人發過來的。為的是告誡他們要小心。只不過這水泡病實在太惡心了。他們看完照片後,都有點受不了。
試想,一個人好端端的手臂上,皮膚本來是光滑的。但現在,光滑的皮膚上長了一行行排列整齊、大小一致的大水泡。水泡裏面還充滿了渾濁的膿水。誰看誰惡心就是了。
林蘇也聽到那頭三位長輩的對話,不由地白了溫時雲一眼:“要回家也不急着這個時間。”
說實在話,林蘇也不知道那惡心的水泡病怎麽發病的。但如果可以,她是真的不想看到這個東西出現在眼前。
兩家人說說笑笑,很快就把打火鍋的材料準備好了。
沒錯,今天的晚餐是火鍋。吃完火鍋後,一家人會繼續把林蘇空間的食物煮熟。
過了這麽小半個月,林蘇空間還有不少食物需要加工。
——
于此同時,安市人民醫院。
不同于林家的悠閑日常,這裏已經成為抗擊水泡病的第一線。
水泡病人發病的概率目前看來不大,但架不住安市人口基數龐大。這不,五天過去了,人民醫院這裏已經接診了兩百多例水泡病人。這些水泡病人,無一例外,全都是曾經接觸過紅光或者陽光。
在一片哀嚎慘叫聲中,何榮軒這個骨科大夫被叫過來,給水泡病病人做會診。
主要是這個病在不同人身上,症狀深淺不一。
就好比眼前這個,一號水泡病病人,聽說是個知名網絡主播。在五天前被官方搜救人員送過來後,全身luo露的皮膚已經長滿了水泡。
随後,短短五天的時間,病程進展迅速。先是水泡一一破裂,露出已經被灼傷的真皮層。随後真皮層出現感染,在那之後就是皮下組織出現壞死。
壞死的肉自然要祛除,到最後就剩下生生白骨。
何榮軒就是過來看看這骨頭還有沒有的救。
在病人深深淺淺的哀嚎聲中,何榮軒會診完畢出來。剛準備跟管床醫生交流,就剛好看到他老爸走過來。
“給你爺奶打過電話沒?”
他們家全都是醫生。水泡病一出,自然除了爺奶這兩位退休人士,其他人都要來醫院幫忙。
何榮軒聽到老爸的話,搖頭:“我忙着給病人會診,還沒給爺奶打電話。”
父子兩人說着就準備給家裏打電話。偏偏這個時候,又有新的病人被送了進來。這一次不是水泡病,而是熱射病。
停了五天的電網一直都沒能修複過來。自然,中暑、熱射病病人的數量暴增。能打120的,都是家裏還有點條件的。更多的人,可能都在這一場突如起來的大停電中,失去求救的可能。
目前,像醫院這樣的保障單位,用的電都是靠柴油發電機輸送的。何榮軒想到這裏,就覺得心裏發緊。但再多的感受,在病人出現後,他跟自己老爸自動進入了救死扶傷的角色。
自然,給家裏打電話只能延後。
——
醫院的緊張林蘇暫時并不知曉。
在吃過一頓豐盛的火鍋後,林蘇就打開筆記本電腦,繼續用室外安裝的攝像頭查看外面的情況。
攝像頭在9月1日那天出現過故障。但這兩天莫名其妙又好了。
晚上八點的室外空無一人,周圍靜悄悄仿若空城。要不是有太陽能路燈的燈光照射,林蘇覺得這裏肯定會像一座死城。
別墅區這裏有不少房子都有燈光透出。而高層去那邊,則是零零散散幾乎看不到光亮。再遠一點的小區,幾乎也是同樣的情況。
可以想見,很多人家裏都沒有發電設備。
林蘇在心裏琢磨着電到底什麽時候來。如果再不來,怕是這些被困在家裏的人,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比如,沖向有燈光的人家。
就在她考慮這之中的危險性時,忽然別墅的後窗傳來一陣嘈雜聲。在這樣寂靜的環境下,這聲音顯得格外得刺耳。
“求求你,開開門,救救我兒子……”
男人粗狂的聲音之後,又是一陣陣女人尖利的哭聲。雖然能夠聽出他們都在壓抑着自己的聲音。但周圍太安靜了,這聲音就被別墅區不少人家聽了個正着。
“出事了嗎?”
林媽第一個從廚房出來,朝後門走過去。
後門打開有一個後院,後院之後就是一條兩車道。車道再往後,就是第二排別墅。
“媽,別開門先。”
雖然覺得水泡病應該跟空氣沒有關系,但林蘇還是讓媽媽小心一點。随即她看向溫時雲,示意溫時雲攔住她媽媽。之後,兩人拉着自家父母,直接走到一樓雜物間裏。
雜物間有一個玻璃窗,透過玻璃窗就能看到第二排別墅的情況。
等看清那邊的情況後,林蘇就忍不住皺起眉頭。
“他們堵在何家門口是想做什麽?”
林媽對于別墅區的人很熟。一下子就認出了那頭的人正是程家那個老程,以及老程的媳婦。
“求求你,救救我家大寶。大寶可是也跟着喊你們爺爺、奶奶的……”
林蘇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心中隐隐有一個猜想。
何家有她送的太陽能發電機,自然,電話肯定能打通的。
這不,林蘇一個電話打過去,林奶奶就把事情說了出來。
“一來就在門口喊着讓我跟老頭子救命。官方不是說了不能随便開門外出嗎?”
“對,林奶奶,你別出去。把門窗從裏面鎖好,不會有事的。”
程家說是說救命,但誰知道到底真還是假?外頭隐隐有了亂象,何家爺奶不敢開門是正确的。
而且,官方在9月1日就公布的求助電話。市民有事求助可以撥打。程家也有一個柴油發電機,打電話不會出現手機沒電的情況。
不過,林蘇也不是鐵血心腸。見這夫妻兩人好像很着急的樣子。她還是給社區那邊打了個電話。
社區是有人值班的。隔一天就有人上門來查看小區居民情況。送水送糧甚至是幫忙送人去醫院。這些都是有在做的。
老程跟他老婆兩人這會兒還蹲在何家門口。
“老公,咱還是回去吧!裏頭的老不死不肯開門,我們也進不去。晚上雖然沒有太陽了。但我怕我們呆在外頭久了,也會得水泡病。”
老程何嘗不想回家。要不是唯一的兒子出事了,就是打死他他都不敢出來。
夫妻兩人小聲嘀咕了一會兒,接着繼續按何家的門鈴。
社區的工作人員就是這個時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