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講道(下)

杜司年心有餘悸,陡然轉頭,正對上聞清徵淡淡瞥來的目光,又是低下頭去。

聞清徵見他神色古怪,頗有局促不自然之意,啓唇問道,“司年,你怎麽了?”

“不、不怎麽。”杜司年雖然看不到沈昭的樣子,卻感覺身後如芒在背,倉促回道。

聞清徵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片刻,沒有再問,在弟子們都到齊之後開始今天的講道。

端坐在正首的青年微阖雙眸,神色冷寂,如萬年不化的冰雕,唯獨那雙形狀優美的唇微動吐出詞句,聲音如泉水悅耳,“太上老君曰:衆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沈昭坐在下首,認真地看着青年,把他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字都牢牢記在心裏,來回咀嚼數次。

聞清徵慣常接受旁人尊崇敬慕的目光,不覺得什麽,只是繼續慢慢道,“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萬物。既着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若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淨矣。”

斷情宗弟子皆修行太上忘情道,修道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抛卻七情六欲,故而每月都會有幾次像這樣的講經。

沈昭很喜歡師尊在為他們講經的時候,因為每當這時候,其他師兄弟們都昏昏欲睡。

就像,師尊是在為他一個人講經一樣。

斜日漸漸升起,明亮的日色透過忘情殿前的樹影投下來,細細碎碎的光柱給地下鋪上紋路。

聞清徵正講完一經,看到底下的弟子們茫然的表情,見怪不怪,站起身,道今日的講道結束。

弟子們都舒了一口氣,每月例行的講道是他們最為難熬的時候,在他們看來講道與修為增進毫無關聯,不知道為什麽宗內每月強制他們必須參加。

而沈昭卻是自一入宗便泡在清淨峰的藏書閣裏的,把斷情宗宗訓背得滴水不流,知道千百年留下來的祖訓是有道理的。斷情宗弟子所習太上忘情道,只有抛卻情欲五感,達到講道中的境界時才能使靈力發揮到最極致。

故而,師尊這樣專心修道,不理世事的人才能成為斷情宗最為強大,護佑一方宗派的修士。

Advertisement

沈昭是被聞清徵帶回來的,所以管理藏書閣的周師叔待他很好,每次見到他都會由着他在藏書閣第一層看書。

沈昭自從被檢測出沒有靈根存在之後,每日不能跟着師兄師姐們一起修煉,但他當時小小年紀,卻不甘心就這樣長大後在宗內當個沒有靈力的雜役,便泡在藏書閣,幾年的時間內翻遍了一層所有的藏書。

清淨峰的弟子們常常羨慕沈昭進階快,不知道他是怎麽修煉的。

他們總是常見聞清徵前一天教了什麽法訣,沈昭過幾天總是可以學會,而且那手法如出一轍,沒有絲毫錯漏。

他們以為沈昭是生來天賦使然,就算靈根不及人也能夠進階很快,卻不知那些進步背後是多少不眠的夜晚。

沈昭在藏書閣閱遍藏書,自己按着一本破破舊舊的低階靈書,有實在不會的就問周師叔,竟真地慢慢走上了修仙之路。

以前和沈昭同住的師兄是不以為然,說他不必修煉如此認真,畢竟進入內門的只是少數,他們只需要在外門混一輩子也可衣食無憂。

但沈昭卻從未停止修煉的腳步,他只有變得足夠耀眼明亮,才能換得那人一個不經意的贊許。

若是默默無聞,恐怕師尊永遠不會看他一眼吧,沈昭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