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章
按照大家目前的平均收入看, 布料已經是村裏人能夠消費的天花板。
至于更貴的自行車,得找更大的售賣平臺。
所以鐘蓮暫時略過自行車,開始一心選購布料。
在村裏做了一番市場調查, 發現大家更青睐于棉布。
棉布厚實,再往裏面塞上蓬松軟綿的棉花, 一件可以抵禦冬天寒冷的棉衣就出現了。
還有被子被面什麽的, 用棉布可以更快傳導熱源。
村裏人對于布料沒什麽花裏胡哨的審美, 只追求實用性。
就這樣, 鐘蓮定下的布料大都是棉布,大貨車把棉布送過來的時候, 大家紛紛圍觀,還沒等車上的貨卸下來,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金花,你家布料多少錢一米?”
“一塊錢一米。”王金花道。
大家震驚, “居然這麽便宜, 要是這樣,那我們今年就能多要些了。”
“還好現在買東西不需要票了,要不然有錢沒票也是麻煩事。”
還是老規矩, 有現錢的給現錢,沒現錢的拿糧食來抵,總之保證能讓大家今年都能買到布。
不光是河東村的人,還有樓家村、韭菜王莊, 甚至更遠的村子及鎮上的代銷店,知道這個消息後,也紛紛前來。
因為河東村代銷店的布料價格便宜的出人意料, 現在市面上和河東村代銷店同樣的布料,價格在一塊五一米, 河東村代銷店這邊直接少了三分之一,大家夥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誰能不心動。
當然心動之餘大家也留了一個心眼,那就是看東西的質量,東西質量要是不好,那他們……也不是不能忍受的,畢竟河東村代銷店價格便宜那麽多,足夠讓人容忍它的一些瑕疵。
Advertisement
卻沒想到,等他們親眼見過那些布料,親自上手拉扯撫摸一番後,棉布的質量出乎意料的好。
更便宜的價格,買到質量相同或更高的東西,他們這是撞了什麽大運啊。
頓時大家心情激蕩,買了比原計劃更多的布料。
布料是剛需品,不管是做衣服還是做棉被都能用到,加上儲藏時間長,今年用不完還有下一年。
大家就怕等明年了布料漲價,紛紛囤貨。
一時間,鐘蓮家的布料爆火,徹底碾壓下其他産品的風頭。
沒兩天鐘蓮又叫貨車送了一批貨,這次的棉布全都是大紅色的,馬上就要過年,大家都青睐紅色的棉布。
就連王金花給鐘蓮、鐘荷兩個做的新棉衣,也是大紅色的。
還有百貨商場系統的界面,也十分應景的出現了新年皮膚,玉青禾身上也穿上了紅色馬甲和長褲,配合着紅彤彤的界面,喜慶極了。
就在新年倒計時來臨,百貨商場系統裏突然臨時解鎖了一樣物品:煙花。
煙花是有購買期限的,僅限新年期間。
小到摔炮,大到飛天煙花,種類應有盡有。
當然考慮到大煙花的價錢,進的比例肯定比小煙花少。
“昌明,你們代銷店居然進煙花了。”趙光明過來代銷店,看到煙花驚訝道。
“僅限過年這段時間,圖個喜慶。”鐘昌明笑道。
可不是,過年放煙花,意味着紅紅火火一整年。
當然考慮到大家目前的收入水平,最後是大隊出的面,買了幾箱大煙花,等過年的時候放。
還有一些生活條件水平不錯的,買的是挂鞭。
至于小煙花的受衆,不出意外是小孩子們。
因為過年,難得的好日子,孩子們手裏也握了一點零花錢。
小煙花一出現,就牢牢吸引住了他們的目光。
“我去看着他們點。”見有孩子買了小煙花,鐘荷眼珠一轉,就也摸了一盒摔炮迅速跟上。
王金花把這一幕看在眼裏,顧慮是過年,就随鐘荷去了。
他們正準備着過年所需要的年貨,鐘昌明特地去鎮上割了二十斤豬肉回來。
這時候的肉便宜,豬肉七毛四一斤,牛肉八毛九,羊肉九毛八,都在鐘蓮一家能夠消費的範圍之內。
除了肉,還有用面粉炸成的素丸子,蒸出來的白面饅頭。
家家戶戶都忙碌着,除了做自家吃的東西,還有過年走親戚要用到的禮品。
就像代銷店一直沒開過張的罐頭和綠豆糕,迎來了第一批主顧。
這些東西大家舍不得自己吃,都是用來走親戚。
家裏的東西做好以後,連帶罐頭等禮品,鐘昌明就給老院的父母送過去,碰巧在老院遇到鐘昌雄和鐘昌遠的時候,鐘昌明只沖他們點頭示意,基本沒話。
而經過不少事,鐘老漢和老太也不再強求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就當看不見兄弟幾個的冷淡,熱情的招呼他們坐下。
“爸媽,過年了你們去我家用飯吧。”鐘昌明向父母發出邀請道。
“二弟你這說的什麽話,你又不排行老大,按輩分,爸媽得該到我家吃年夜飯才對。”鐘昌雄嗆聲道,他這次過來也是請老兩口去他家吃飯的。
鐘昌遠沒有說話,論輩分,他最小,論本事,沒有,跟鐘昌雄、鐘昌明兩個沒法比。
再說他也不想邀請父母去自己家,他自己都還過得緊巴巴,哪還有招呼父母的精力,樂的看老大老.二的熱鬧。
鐘老漢和老太兩人互相對視一眼,很快有了決斷,“今年我們去二小家吃年夜飯。”
鐘昌明笑了,鐘昌雄臉色直接耷拉下來。
等回去,鐘昌雄媳婦知道這個消息後很是高興,“老.二家的願意當冤大頭正好。”
鐘昌雄不滿,“那可是我親爹娘,你怎麽說話呢。”
“還有我爹娘去了別的兄弟家,你讓那些外人怎麽看我?”
他未必真心想招待父母,可是父母不來而是去了二弟家,鐘昌雄只覺得父母是在打自己的臉。
是不是就因為老.二有出息,以至于連父母都越來越偏向老.二?
不管鐘昌雄怎麽想的,都不耽誤老兩口去鐘昌明家吃年夜飯。
而鐘昌明家的年夜飯怎麽說呢,出乎意料的豐富,白面饅頭就不用說了,還有大量的肉,炒菜裏面放了足夠的油,吃起來噴香,更不用菜色之豐富,是老兩口吃到的平生之最。
對鐘昌明一家來說,這次過年的飯菜可能很尋常普通,可對于老兩口卻不是,老兩口平時的飯菜是玉米粥、窩窩頭和鹹菜,也就是鐘昌明家開了代銷店以後,他們的夥.食待遇才起來。
就這樣他們平時也以節省為主,就算鐘昌明送去米面也不舍得吃,基本都是屯着。
所以可想而知這段年夜飯對老兩口內心的沖擊力,這讓老兩口對鐘昌明很是擔憂:“二小,聽說你們過完年要還銀行的錢,不更是該省點吃嗎?”
“你們放心,撇去還給銀行的錢,我們還能剩不少呢。”鐘昌明給老兩口夾菜道,随後稍微跟老兩口透露了一下代銷店掙到的錢,安老兩口的心。
聽到鐘昌明說代銷店這段時間已經掙到三四百塊錢,老兩口不禁睜大眼睛,很是不敢置信。
三四百塊錢是什麽概念?這麽說吧,他們兩口子加起來,一輩子都沒積攢下那麽多錢。
可是鐘昌明的代銷店才開了多長時間,這麽快就掙到了那麽多錢。
老兩口相信鐘昌明不會騙他們,畢竟代銷店的規模擺在那,代銷店做的不止河東村本村人的生意,還有樓家村、韭菜王莊,以及更多村子,想到這裏,老兩口心裏釋然,對鐘昌明一家的生活也徹底放心下。
沒有了心事,老兩口難得的過了個好年,不僅如此,老兩口還給了鐘蓮、鐘荷姐妹兩個一人五塊的大紅包。
鐘昌明和王金花想推辭,老兩口道:“你們給老院送了不知多少東西,跟別家比起來我們基本沒有花錢的地方,過年還不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五塊錢的壓歲錢是很多,可對于不需要再發愁生計的老兩口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花錢辦法。
“對了,給你們的壓歲錢數量可千萬別說出去,省的你們堂兄弟知道了心裏不平衡。”想到什麽,老兩口叮囑鐘蓮、鐘荷道。
這就意味着同為孫子、孫女,鐘志強以及鐘志文兄弟幾個,收到的壓歲錢數量和她們不一樣。
雖然讓他們知道顯得更解氣,可大過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鐘蓮和鐘荷兩個乖巧點頭。
之後就是其他長輩給壓歲錢,其他長輩們給鐘蓮、鐘荷姐妹兩個壓歲錢,鐘昌明和王金花再把壓歲錢回給他們的孩子,有時候孩子數量一樣,就相當于左手倒右手,可卻添了喜慶的氛圍。
等輪到鐘昌雄和鐘昌遠兩家長輩了,鐘蓮和鐘荷一家收到五毛,兩人合起來就是一塊。
而鐘昌明和王金花兩個回給他們的孩子同樣是五毛壓歲錢,雙方誰也不占誰便宜。
可是在某些人看來,沒占到便宜就相當于吃虧。
這不,大娘的臉當即不好起來。
“哎呦,二哥家大業大的,大過年的怎麽不多給孩子們點壓歲錢啊,你看大嫂這臉沉的。”四嬸在一旁看熱鬧道。
他家四個孩子,無疑是占便宜的一方,此時得了便宜還賣乖,想挑撥鐘昌明和鐘昌雄家的關系。
可她哪知道,就算她不挑撥,兩家人感情也好不到哪去。
“他四嬸,大過年的可不興不吉利的話啊。”大娘面色一變,連忙假笑道,心裏恨不得撕了四嬸這個隔房妯娌的嘴。
對方哪裏是為她出頭,分明是想看她笑話。
不提過年時的暗流湧動,等過完年,餘韻未消之際,鐘昌明家一件事提上日程:去銀行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