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在太史令回鹹陽複命時,嬴政也跟着回去了。走之前他和顧衍說當今王上身體日漸不好,他得盡快回去侍疾病,讓顧衍多待些日子再啓程去鹹陽。
顧衍知道他的意思,在心裏感慨終于要到這個時候了。
顧衍受官後幾天,顧憫在一次朝食結束後将他留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兒子終于還是走向了鹹陽那個此時并不太平的地方,雖然他自己确實被公子政許下的利益所誘惑,但心裏還是存在對次子的愧疚,前些日子對阿衍避而不見也是因為不知如何勸說他在年幼時接受家族的重任。
可,有些話再不說他也不知未來還有沒有機會。
看着習慣性摩挲着手杖,安靜端坐堂下的次子,顧憫微不可聞的嘆了口氣。他注意到往日對聲音非常敏感的次子這次竟然像是沒有發現他的聲音一樣,依舊沉默的低着頭。
“阿衍,你的眼睛好些了嗎?”
顧衍終于擡起頭,對着他一拜然後給予了肯定的答案,“是的,多謝公子幫助。”然後在顧憫疑惑的眼神中自嘲的笑笑,“自從去往鹹陽教導公子政後,我就發現自己的眼睛能看的越來越清楚,剛開始很疑惑,後來思來想去只有要将公子政教成明君,就能恢複光明這一個理由。恐怕天命也希望我能助公子完成千秋大業。”他隐去了眼盲的原因和更嚴重的後果。
他邊說,顧憫的神情變得有些猶豫,甚至帶着後悔。
“公子政看重你,若是日後榮登大寶,你的仕途必然順暢。但你兄長和我說過,昭襄王命你教導公子政,但薄性寡義,只是見他不似常人便擔心你無力擔任學官,一點面子也不留的厭棄你。就是當時繼承之事不穩,昭襄王不想你卷入其中給公子政帶來災禍,也不該如此無禮。”說着,顧憫還生氣的拍了拍案幾,“我本不願你再回鹹陽,我家有你兄長也可保百年安好。”
“可公子政說服您了。”顧衍溫和的說。
“是,他用家族未來說服我了,但我現在後悔了。”顧憫用不贊同的眼神看着顧衍,“你從未和我說過,你的眼睛和公子政有關。若是早知如此,就算他說的天花亂墜我也不會同意的。”顧憫擔心的說,“若是你的健康被他人掌控,必然為其盡心竭力,可那是你自己的決定嗎?仰人鼻息的日子不好過,更不要說你是侍奉君王了。”若是顧衍與嬴政沒有什麽冥冥中的聯系,憑借顧氏存留的那點官爵,不論他有什麽招惹到秦王的事情,大抵是能保全的。可,現在呢?難道真的要顧衍犧牲自己成全家族的榮光嗎?
他看着自己看重又寵愛的次子,深深的嘆了口氣,“為父失毀啊。”在這一刻,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族人出頭的機會,家族的昌盛,族長的責任都比不過他預見的未來裏,小兒子可能會受的委屈。
顧衍這才真正的直視父親,绛色的深衣穿在父親的身上,神情端莊可又晦澀的落在他的身上。他沒有移開視線,因為他知道就算自己不看自己的孩子,艱難的責任也終于被自己親手放在他聰慧的小兒子的身上。
父親擔憂發愁的模樣讓人忍不住嘆息,顧衍抿了抿嘴,最後平靜地問父親說,“其他人都覺得我很好。”族人們,母親,甚至知道自己志向的兄長都認為自己的狀态很好,一個能為家族帶來榮光的少年太保,有哪裏不好呢?
“是啊,他們都認為你很好。”可他們不知道這天命讓你無法掙脫,未來也終日難安啊!
Advertisement
“可我讓大人為我擔憂了,是我哪裏還做的不夠嗎?”顧衍嘆了口氣,最後說道。
顧憫被他的問題問的皺了皺眉,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小兒子竟然有這樣的想法。人備九德,不以私欲撓意(1),為萬民求索。如果他不是顧衍的父親,他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在背負什麽樣的命運,他當然也會覺得他很好。
“我只是希望你能輕松些。”他的孩子脊梁一直都是挺直的,可物過鋼則易折。
顧衍溫和又沉靜地看着自己的父親,他好像從未認真的端詳過他。如今是他的眼睛狀态最好的時候,也是他第一次這樣擡頭看向這位顧家族長,他的父親。明明是武将出身,但顧憫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身上的謙和完美的掩蓋了他作為武将的氣勢,但貴族的氣度又讓人不敢真的放肆。白面長髯,隐約間還能看到南方楚人的模樣。
顧衍想起自己攬鏡自照時看到的樣子,心裏笑嘆,我是我父之子啊!
“大人。”顧衍笑笑,“您為我憂心,我同樣為兄長,母親,族人憂心。每當想起楚人在秦的處境,我就夙夜難眠。若我今日不去,日後家中只會更加艱難。而且,公子政不似歷任秦王,我和他自幼相知,就算真的到了無可挽回的那一步,他也不會真的要我的命。至于卑躬屈膝,人活在這個世上,總要對什麽低頭的,不是嗎?”
邏輯通順,顧衍覺得自己回答的很好。
顧憫又嘆了口氣,“這也是我難過的地方。我家千年傳承,自周王起便是肉食之輩,我知道有人為了主君奉獻自己,有人為家族利益不擇手段,也有人為了複仇卑躬屈膝。你能做的事情,我們的祖輩幾乎都做過,——包括你想成為萬世聖人的理想。”他看到顧衍詫異的眼神,哈哈笑了出來,“你不會真的以為,你兄長會為你保守秘密吧?”
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息,顧衍笑不出來。自己說是一回事,被父親指出來還是有些許羞恥的。
但很快,顧憫又恢複了平常的語氣,“但無論是做什麽選擇,那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他直視這顧衍的眼睛,“我們自出生,學禮明智,讀書游學,一步一步的了解自己,體會自己的思想,最後才真正的清楚自己究竟想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我不否認家老的教導會讓他們大多都選擇成為一個真正的貴族,但那至少是他們想走的路。”
“你自出生,巫師就說什麽‘天生貴子’,大家當然很高興,我也一樣。可如今看來,你要背負的太過沉重,我實在不知道你所作的那些事是你自己的意志,還是被迫做出的選擇?如今你的身體看似好了很多,可更大的危險還在前方。道美則美矣,高則高矣,若天然似不可及也。如若哪天你真的走到那步,我痛心的不是你早逝,而是你還不知何為人生啊!”
“是我自己的選擇。”顧衍笑着對父親說,“我想百姓安康,想家國昌盛。起初我不知道自己會目盲,但後來知道了也不後悔。其實我完全可以不去做任何事,在家裏做米蟲,至少還能做一條健康的米蟲。”他看向被他的形容逗的忍俊不禁的父親,繼續說,“但我看到百姓困苦,聽到戰亂不斷時,我才是真的憂心。我知道自己能為天下做些什麽的,如果不去做,我寝食難安。”
“就算沒有公子政,我也會為百姓盡心盡力。只是如今有了能幫助更多人的機會,我沒理由拒絕。孟子有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我當行之。(2)”
顧憫沉默了良久,最後終于微笑着出聲,“楚莊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是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3)。我家有俊才,胸有丘壑,當立萬世功。”至于對孩子的擔憂和不舍,也只能按捺在心中了。
顧衍再拜,但沒有再說話了。
“公子,有仆役問我能否教他們做豆油。”剛剛從父親那裏回到自己的書房,越丫就過來詢問。豆油這東西雖然工序複雜,但成本不知要比動物油少了多少,顧衍讓越丫給學生們用豆油做飯菜,而孩子們吃到好東西大多會回家和家裏人談起,一來二去的周圍幾個裏的人都知道了顧衍能用菽做食物和油,性子急的自然就找到越丫這裏來問了。
“本就是為大家做的,若是有人願意學當然是好事。”顧衍點點頭,然後又擔心先學去的人回到裏中以此盤剝其他人,想了想告訴越丫,“你直接把做法讓學生們抄多些,交給裏正們,讓大家都知道如何做吧!也不用讓他們專門來岐東了。”
“諾。”越丫領命出去了,顧衍這才放松自己枯坐在床上。
父親在對他回鹹陽任官的事情上,态度非常複雜。他能感覺到父親對自己志向高遠的贊同和欣慰,又擔心自己。
然後又想起最後父親對自己說的話,“我和你阿母本想着你能和誰結為婚姻,若是不喜女子也可招些美人在身邊,不過是希望你能感受為人的樂趣之一。雖然顧家子嗣不豐,但你兄長之子阿熙聰穎,也可頂我家門楣,也不用你為顧家增子添孫。如若你心已定,我和你母親也不再多言,你心中有定數就好。”
“是我讓父母擔憂了。”顧衍搖搖頭,但他不後悔。
如果一個人的志向能被輕易撼動,那就不是志向了。
作者有話要說:(1)引自《典略》,《三國志荀彧傳》裏用來形容荀彧。
(2)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上·第四十二節》
(3)一鳴驚人:成語出自《韓非子·喻老》,但故事已經流傳了很久了。感謝在2021-12-0919:26:04~2021-12-1015:56: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懿今8瓶;微風5瓶;天涯舊路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