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坐在月亮上釣星星的小女孩

坐在月亮上釣星星的小女孩

何方宇知道賀千回找到了琴房,常常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去練琴,也就沒有強求她回家住。看見賀千回一天比一天更加快樂起來的樣子,何方宇暗暗埋怨自己粗心。

他對賀千回說:“妞妞,咱們自己買一架鋼琴,好不好?你可以回家來彈,什麽時候都是你的,請你的朋友也來,你們想怎麽練就怎麽練。”

賀千回看了看他,目光裏一片意外的受寵若驚。她還沒有來得及說什麽,何方宇又接着說:“本來我是想自己悄悄去買了給你個驚喜,可惜我不懂鋼琴,不知道怎麽挑才合你的心意。我認識的會彈鋼琴的朋友也不多,還都已經不在北京。”他有點懊惱的表情,清清楚楚寫在臉上的情緒,怨自己小的時候偷懶,沒有學一門樂器,以致永遠失去了同他的妞妞琴瑟和鳴的機會。

賀千回說:“謝謝。不過,還是不用了吧。一臺鋼琴挺貴的,咱們用錢的地方還多。”

她說“咱們”,聽在何方宇耳朵裏便是說不出的受用。咱們用錢的地方還多,好像是在說,先把錢攢着結婚吧。

賀千回和張璟練琴的時間的确常常在晚上,這并不是她為了不回家住而專門編出來騙何方宇的。北京的夏夜,悶熱得像一口正坐在爐子上小火焖蒸的大鍋,而這個時空是倒過來的,扣在了鍋裏。但沒有雨也意味着沒有雲彩,晚上的夜空,同傳說中污染嚴重的北京并不一樣,還是能看見晶亮的星星在遙遠地凝望。

張璟是天文系的學生,一路上總是給賀千回講解,這是什麽星,那是什麽星,這是什麽星座,那是什麽星座。賀千回忽然想起了《冬季戀歌》,那個還好好的俊相在荒山裏找到迷路哭泣的友真時,指着天上的北極星說:那是波拉利斯,別的星星位置永遠在變,而它無論什麽時候,永遠都在那裏,将來你若再迷路,只要找到它,就能找到回來的路。這句話在以後的十年裏,一直都在友真的心裏。

俊相是友真的波拉利斯,清清楚楚地一直都是,死亡也好,失憶也好,都不能改變,而誰又是賀千回的呢?在那本漫畫之後,賀千回和張璟誰也不曾開口說過愛情,就好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他們只是一見如故的好朋友而已。

賀千回順着張璟的手指看星星的時候,心裏有一點凄傷。俊相是友真的初戀男友,她再怎麽情深不渝都是應當,可張璟并不是,雖然她覺得本來應該是他的,如果他的出現再早一點的話。

可是其實張璟出現得已經夠早了不是嗎?在她剛剛上大學還不到一個月的初秋,只因為有了一個從賀千回一出生就不能撼動的人,他出現得再早也是晚了,一切從一開始便已落空,枉然。

這到底是一個錯了的時空,還是一場錯了的生命?

有一天晚上,賀千回獨自彈了一首她最愛的《星空》。她因為自己認為水準不夠,一直不肯獨奏給懂音樂的張璟聽,但那首曲子彈了,張璟的眼睛裏竟然亮亮地閃出淚光來,賀千回就知道,他是真心喜歡,不管是因為她,還是因為她的音樂本身。張璟請她再彈一首,她想了想,說:“彈個簡單的吧。”

賀千回擡手準備,然後下定決心地按了下去,樂音如月光落在了流水上,汩汩地四下流淌,竟是那首前幾年唱碎了無數少女芳心的,《雨蝶》。

愛到心破碎,也別去怪誰,只因為相遇太美。

相遇之最美便是一見鐘情,但如若是在錯了的宿命裏,也就只好任這顆心碎去。

Advertisement

那天晚上滿天星鬥,并且星光極亮,表示着空氣清朗,可見度頗高。小星星們清燦燦的柔光好像托在水滑綢緞上的純淨鑽石,天幕上更貼有一彎瘦瘦的下弦月,清亮亮的,好像裹得太滿的薄薄的夜空終于被撐破了一角,漏出沉沉欲墜的小半輪清澈水光。

月畔另有一顆璀璨的星星,令賀千回心醉神迷,指着那邊的天空說:“太漂亮了!”

張璟低頭看看她,說:“還不夠,如果把你放到那月亮上去,這幅畫才算完美。”

賀千回看着他,感動莫名,卻說:“夢工廠的那個釣星星的小女孩麽?可惜那是電影,電影都是假的,不會發生。”

賀千回說完這話,滿懷哀愁。張璟,張璟,你知不知道月亮上有多冷多寂寞?如果我被放逐到那裏去,只希望你來救我,而你怎麽卻竟然要親手把我放上去呢?

“流星!”張璟忽然抓起賀千回的手,指着另一邊的天際。賀千回也馬上看見了,立即閉上眼睛捧起雙手,催促張璟說:“快許願!”

倆人虔誠地靜默了一會兒。賀千回滿心紛亂,不知該許個什麽願好。少女的心事,竟是同流星也不敢說的。她遲疑地對流星默念:請讓我幸福!

至于由誰來讓她幸福,她不知道,也不想決斷。

暑假的校園,顯得有些空空蕩蕩的寂寞,草坪上也是空空蕩蕩的,畢業生大多走了,只留下他們歌聲的幽靈,還在這裏徘徊,夜夜不肯歸去——

找不到堅強的理由,再也感覺不到你的溫柔,找不到星空在哪頭,那裏是否有盡頭。

就向流星許個心願,讓你知道我愛你。

後來吳恺軒推薦給賀千回看一部他很愛的動漫《校園迷糊大王》,雖然仍不感冒,但賀千回還是堅持着看完了。一直看到結尾,她才明白了吳恺軒想對她說的話。

那是烏丸在深夜背着天滿回家,夜空裏星光點點。烏丸對天滿說,青春就像一場夢,回憶則像天上的星星,夢總會醒來,回憶卻會永遠在生命裏閃耀。

賀千回為這個比喻而震驚。真的,回憶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擡頭就能看見,并且無限美麗,卻遙不可及。每一段回憶都變成一顆永恒的星星懸挂在你再也夠不着的地方,每一顆星星之間都是以光年計算的距離,假如你執着地要乘一艘飛船過去,到達終點的時候,生命或許早已完結。

所以許多事情,看似剛剛在上一秒鐘發生,如果要回去,卻除非今生已矣輪回流轉。所以戀人們心心念念想要實現的永遠,其實只存在于過去;所以現在與過去之間所隔着的,原是一生的距離。

在北京的夏夜裏輾轉難眠,賀千回就不稱它作失眠,因為睡不着的原因,僅僅是熱得太厲害而已。賀千回的宿舍朝西,日日逃不過夕曬,一到晚上,吹着風扇一動不動也滿身水淋淋。有很多男生索性跑到校園裏的長椅上去露天睡一夜,反正熱成這樣子,也沒有了蚊蟲。

跟賀千回一樣留在學校實習因而沒有回家的還有伊露,兩個小姐妹相依為命。伊露自己熱得難受,也心疼賀千回,想起來就說她:“你這個傻瓜,有裝了空調的家不回,偏偏陪我在這裏受罪。”

賀千回笑着摟住她的肩膀說:“咱們窮學生,不搞特殊化!”

在睡不着覺的夜晚,賀千回就一遍一遍地問自己:我為什麽不能跟方宇哥分手,和張璟在一起?世界上有那麽多愛了好多次的人,我為什麽就不行?今生今世,只換這一次男朋友,難道也不行嗎?

可是真的就是不行,因為那是方宇哥。賀千回知道,跟他分了手就永遠失去了他,不知道為什麽,明明不是血親,卻感覺好像是要背叛自己的家族,丢掉這整整20年的生命一樣。如果初戀真的是張璟,一切好像變簡單很多,最終跟何方宇在一起,自然得就跟回家一樣,拖一副心力交瘁的身體,就此長憩。

可是跟張璟走掉,就好像放棄了名節去私奔,從此浪跡天涯颠沛流離,再也不會有悠然心安的日子。

英語裏沒有緣分這個詞。有時候中國人把connection或者coincidence翻譯成緣分,總不大對。聯系和巧合,都太小太小,配不上緣分。

有時候中國人又把destiny翻譯成緣分,但那也不對。命運大于緣分。

吳恺軒這個暑假也沒有回家。他找了一家博物館實習,在中午休息時間,會給賀千回打電話聊一會兒。他極力邀請她:“來我們博物館參觀吧。我來做導游,有很多故事可以講給你聽。”

賀千回總是幹幹脆脆地答“好”,但她一次也沒去過。日子久了,好像這種邀約和接受是一種牽挂,一定要進行了才能把生活完成。吳恺軒心想,這就是他的賀千回,并不是不把美麗展現給他,只是展現給他的,再美麗也只是一個幻影。

而這個在開水裏慢炖着的漫長的暑假,終于也有結束的時候。

賀千回變成了大四的學生。大四的開始便是保送研究生的時候,文科院系保送研究生的名額本來就比理科院系少很多,法學院更是少。賀千回并不是沒有機會,但她想想,還是不去争取了吧。

她覺得胸臆間有一股勃勃欲發的激動,想要沖出去開始終于獨立的人生。不知道為什麽,她覺得等她變成了獨立的小女強人,就能更加知道怎麽選擇和決定。現在的選擇和決定,對于她來說只是權利,而等她獨立之後,就變成了權力。法學院的學生,于這兩者最是分得清。

張璟升入了研一。P大同很多其他高校一樣,有一套研究生帶本科生的班主任制度。張璟本科時就是學生幹部,管理大一的孩子不在話下,于是就成了新入校本科生的班主任。

所以,這個學年開始,走在路上,賀千回偶爾會聽見有毛頭小夥子叫他“張老師”,就覺得有些忍俊不禁。當着人的面,她拼命忍着不笑,好維護張老師的權威。但小夥子們一走開,她就笑得一塌糊塗,弄得張璟也只好跟着她尴尬地笑,而他心裏,再不記得還有過更開懷的時刻。

北京的秋天一開始,時間就過得快了,一天緊一天地涼下去,空氣變得凄迷灰暗。賀千回已經修夠了學分,什麽課也不用再選,只要下學期寫出論文踏踏實實等待畢業就好。

大四剛開始的那些日子裏,象牙塔裏的高材生們還沒有開始感到社會競争與選擇的壓力,更還沒有陷入畢業的悲傷,只是覺得前所未有的自由。賀千回把這段自由時間利用在旁聽課程上,那些她在之前的三年裏一直想要選、卻因為各種原因沒能選上的課程。張璟陪她一起去一切他能夠去的課,他們很自覺地坐在最後一排,把前面的座位盡可能多地讓給真正選了課的學生。

有一些課,實質并沒有它們的名聲那麽動人,遇到這樣的時候,他們倆也不免悄悄說小話,反正在最後一排,誰也影響不到。有些時候他們索性中途便輕輕從後門離開,趕在就餐高峰期之前,到各個食堂或學校周邊的飯館大快朵頤。

而其它的時間裏,除了面試,賀千回幾乎哪兒也不去,只是坐在宿舍裏上網找工作,然後一趟一趟地跑郵局寄簡歷。她的實習經驗、專業成績與口才應變,使得她要找到一份律所的工作并不太難。所以她很早就同一家律所簽訂了聘用意向書,這不算合同,靈活性更強。正是因為這點好處,賀千回從衆多律所裏單單選了創立不久的這一家,給自己留有餘地,還可以繼續尋覓。

這樣不由自主的選擇,讓賀千回有時候覺得自己是不夠執着的人,因為實習的時候已經做了律師的工作,就對這一行有一點厭倦,想要辟一份更廣闊的天地,留給自己驚喜的可能。

吳恺軒保送了研究生,每天更加清閑,幾乎時時刻刻都挂在QQ上,同賀千回聊天。賀千回有一句沒一句地不停說着自己若有若無的煩惱,說多了又免不了自嘲幾句:“我已經老成了祥林嫂啦!”吳恺軒只打過一個笑臉來,沒有話。她若願意跟他說這麽多的話,就是祥林嫂也無妨。

何方宇也給賀千回的求職充當參謀,不時通過自己的關系網絡,發過一兩個招聘啓事來。賀千回卻并不積極,常常推說不太合适。領了何方宇的情,就無所謂獨立,雖然她欠何方宇的,早已還不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