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小族長的小跟班(下)

第62章 小族長的小跟班(下)

梅小八吓了一跳,忙去看桂重陽的手,卻是什麽痕跡都沒有,松了一口氣道:“怪吓人的,被貓抓了可不是好玩的。”

桂重陽道:“元宵是跟我鬧着玩的。”嘴裏這樣說,心裏也疑惑,這元宵大爺怎麽了?好好地,怎麽動起手來?

桂重陽去看元宵,就見元宵輕蔑地看了他一眼,随後一下子從桂重陽将幫跳下去,落到炕沿上,威風凜凜地走到炕桌下躺倒。

桂重陽不忿,湊了過去,道:“我又沒招你!”

元宵還是不理人,換到桌子另外一側躺了。

桂重陽心中,是當元宵是親人,眼見它如此莫名心酸,誘惑道:“小八弟弟會撈魚,明兒我跟小八弟弟過去,撈魚給你吃啊。”

元宵低着頭,聞了聞自己的爪子,竟是扭了頭,一臉嫌棄。

桂重陽驚呆,這是嫌棄自己嫌棄成這個樣子?連挨了自己一下的爪子也嫌棄上。

梅小八卻是先反應過來,指了指桂重陽的手道:“重陽哥,方才你是不是摸過野豬?”

桂重陽看了看自己的手:“是摸了,可是我方才也洗手了。”

梅小八笑道:“貓鼻子麽,肯定比俺們的鼻子靈啊。”

桂重陽即便沒有潔癖,可想一想自己身上帶着野豬味兒,也是犯惡心,道:“你坐着,我去沖一沖!”說罷,便走了出去。

梅小八留在屋子裏,立時又添了拘謹,站在炕沿邊上,坐着也不敢做,看着炕桌上的筆墨紙硯,臉上露出豔羨來。

梅朵端着果盤進來,看了個正着,不由蹙眉。

梅小八聽到動靜回頭,忙移開眼:“九姐。”

“這是後院的香瓜,正好今兒有幾個熟的,小八嘗嘗甜不甜。”梅朵将果盤放在炕沿上,招呼小八吃瓜。

香瓜都是去了籽的,一個瓜切成兩半拉,果盤了總共是六塊瓜。

鄉下人家,瓜果梨桃這些都是自家有的,并不值錢,梅小八便也不客氣,直接拿了一塊,一邊吃一邊點頭道:“甜,還脆,俺家種的是面瓜,也能吃了,明兒摘幾個過來,九姐同姑姑也嘗嘗,還有重陽哥。”

小小少年吃的滿足,臉上沒有半點愁緒,仿佛剛才看着書本滿臉羨慕的不是他一樣。

梅朵也拿了半塊瓜,小口吃了兩口,方問道:“你今年也十歲,你爹還沒說什麽時候送你去村塾?不管如何,總要識幾個字,不能成睜眼瞎。”

實際上,自從梅童生兄弟兩個先後成了童生,梅氏一族子弟多多少少都要念兩年書。等到又先後出了兩個秀才公後,梅氏一族子弟更是見賢思齊,家家戶戶都有子弟讀書。

畢竟村裏有自己的私塾,不用去鎮上去念書,因為是村裏辦的私塾,束脩也不貴,每個小學生一年三百文,這個價格比鎮上便宜多了。鎮上讀書的話,就是束脩便宜的館,每個月的束脩都要一兩百文。

城裏的孩子五歲開蒙,鄉下小子并不指望真的科舉,只是讀書識字,便都七。八歲送村塾。

梅小八今年十歲,卻一天學堂沒見過。

聽梅朵提及上學的事,梅小八立時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沒了精神氣,耷拉着腦袋,小聲道:“俺爹說,家裏大人忙,讓俺在家裏看弟弟。”

梅朵皺眉道:“你後娘讓你看了?”

要是真的留梅小八看孩子,這孩子怎麽還有功夫滿村子瞎跑,不過是借口罷了。

梅小八搖搖頭:“俺娘說,俺弟還小,過幾年才能帶他玩。”

梅朵皺眉:“你那弟弟比你小四歲,今年也六歲了,明年上不上學?”

梅小八雖實在,也不是傻子,臉上帶了幾分委屈:“俺聽俺娘跟俺爹說了,說俺弟弟有靈性,跟四哥小時候一樣,要好好給他贊錢,以後家裏也多個秀才公。”

這“四哥”不是別人,正是已經是秀才的梅晟,在族裏排行第四。

真是有了後娘就有了後爹,梅朵氣惱不已。

偏生梅小八那後娘耿氏是個極會做面上功夫的,不能說待小八如同己出,可也沒有打罵過,吃飽穿暖,看不出有什麽不對之處。可是整個梅氏一族都讓子孫讀書博取功名的時候,耿氏攔着不讓小八讀書,這心就歪了。

為什麽寒門難出貴子,這啓蒙認字沒有太大抛費,可要是一直讀下去,這負擔不是一般重。這耿氏明顯要留在小八在家做牛馬,以後供她自己的親兒子讀書。

梅朵旁觀的,都看出這點,就不信梅小八的老子看不出這點,不過是心偏了。

“以後你有空就過來,姐姐教你識字。”梅朵道。

梅小八聞言,眼睛閃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俺就還能閑一個月,俺爹說俺不小了,以後跟着他學侍候莊稼。”

之前梅小八年歲小,耿氏又是愛好名聲的,自然不願意背個惡毒後娘的名聲,如今十歲了,擱在別人家也跟着下地,自然就心安理得這樣安排。

梅朵心中憋悶,在外人看來,耿氏這後娘心慈,供着小八吃飽穿暖不說,還不指使他幹活,任由他每天河邊摸泥鳅,上山打鳥,成了村裏有名的頑童。

實際上,耿氏是讓她兄弟過來,暗中教的小八摸泥鳅、打鳥,那以後就日日催他出來,但凡有收獲了,不是自家解饞,就是拿去送禮,在外将小八誇了又誇,使得小八不得不将摸魚打鳥之事當成營生。

落到村民眼中,就是梅小八這孩子安靜不下來,太淘氣了。就是梅小八沒有入村塾之事,也沒有人會相信是梅家故意不送他讀書,只當他淘氣坐不住,不肯讀書。

自家姑侄兩個吃了這孩子不少頓泥鳅,之前除了桂家二房,其他村民給他們姑侄都是冷眼,這那丁點兒溫暖,全是來自這個孩子。

梅朵莫名生出一分豪氣來,道:“你想不想去讀書?姐姐送你去村塾好不好?”

梅小八聽得呆住,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連忙搖頭道:“不用,不用,俺笨呢,不是讀書的材料,不用瞎了九姐的錢。”

梅朵皺眉道:“你又沒去過,怎就曉得自己笨?又是你後娘說的?”

梅小八神色黯然,悶聲道:“俺爹說的,前幾年俺爹讓堂哥拿了《三字經》教俺,俺沒記住,俺爹就不讓俺學了。”

試了一次,就安心了讓孩子辍學了?可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頭一次學習,記不住不是很正常?

桂重陽站在門口,将姐弟兩個的對話聽了個全,卻是越來越看好梅小八。

這梅小八性子純良,親爹後娘如此糊弄,也不生怨言,實在是不夠機靈。可是這樣厚道質樸的性子,過繼到梅青竹名下,才會真正将梅氏與梅朵姑侄當親人,而不是只顧着本生親人。

眼見着梅朵忍不住要發作,桂重陽挑了簾子進來,疏不間親,梅朵之前已經說得太多了。梅小八又不是個心機的,但凡有一兩句傳出去,就成了梅朵不安好心挑撥梅小八忤逆。

桂重陽笑着道:“小八,我過幾天就要去村塾上學,正擔心不認識人,不敢去呢,你就去吧,咱們剛好作伴兒。”

去村塾讀書,而不是直接去鎮上,是桂重陽在桂五面前央求了好久,才得到的機會。

不是桂重陽小瞧人,只是他在南京時,跟着讀書的先生都是致仕的老進士、老翰林,四書五經也是早就通讀後,實不覺得一個鎮上的學館先生能教自己什麽新東西。

反而是村塾這裏,裏面有村裏少年一代,桂重陽既想要立足木家村,經營桂家,必須要打破村民與“西桂”之前的冷淡關系。

如今有了桂五,村民因“畏”而不敢再輕視欺負“西桂”,可要說親近,也沒有幾戶。能被送到村塾讀書的,都是各家各戶看重的子弟,說不得能夠作為突破口,徹底緩和“西桂”與村民的關系。

梅小八還是搖頭道:“俺不去,三百文呢,俺爹不會給俺錢。”

梅朵道:“剛才我不是說了,姐姐給你出束脩!”

梅小八連忙搖頭道:“九姐的銀子不能動,那個是做嫁妝的……”說着後一句,卻是忍不住看桂重陽。

這未來的“九姐夫”太小了,再大點就好了,九姐就能早日出嫁,省的老叫人擔心三爺爺那邊使壞。

桂重陽被看得莫名其妙,只當梅小八擔心梅朵的将來,立時豪氣萬千道:“表姐的嫁妝,我預備了,表姐那邊的錢就是體己,想要怎麽花都行!”

眼前兩個小鬼頭,一個十歲,一個十二歲,竟談論起自己的嫁妝來?梅朵哭笑不得,瞪了他們兩個一眼,道:“少磨牙,飯菜該得了,快出去吃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