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環城火車(13)

環城火車(13)

趙湛恩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了一些,緩緩地分析道:“乘客和乘務員的守則裏與食品有關的規則提到的都不止一條,這就證明在普通車廂裏購買食品是一件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事情,而且必須吃完的要求也是真的,這點和一等車廂的規則有相似之處。

這幾條規則真正想說的是,從乘務員那裏購買的過期食品且吃完是普通車廂乘客的護身符,它可以幫助乘客避免污染的危險。但這件事情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一節車廂裏只要有人有這個食品空袋就可以保證這一節車廂乘客的安全。”

她說到這裏忽然怔了一下,腦中忽然閃過了一道驚雷,目光立刻轉向了車向後方的車門,猛地喊了一聲:“糟了!第五屆車廂裏,你們的人手裏也有包裝袋!”

說着她站起來就要往第五屆車廂跑去,卻被柯景明一把拉住:“他沒事,你不用去了。”

看着趙湛恩坐回座位上,他才道:“你發現包裝袋不對的時候我們已經通知過他了,那節車廂的污染物出現的比我們這裏晚,他已經及時把包裝袋處理掉了。現在第五節車廂裏的情況,可比我們這裏穩定多了。”

“那就好。”趙湛恩松了一口氣,像脫了力一樣的靠在椅背上,深吸了幾口氣,這才慢慢平靜了下來。

柯景明安靜的等着她平複了心緒,這才問道:“如果是這樣,那麽買東西的乘客不就成了犧牲品了嗎?”

趙湛恩搖搖頭:“按照規則制定的法律規定和倫理要求,規則的制定者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制定這種用犧牲一部分人來保全其他人的規則的,他們一定是盡可能的用規則保全所有的人。我們現在知道的規則是不全的,“它”删掉了其中重要的條目。”

““它”删掉了規則?”柯景明知道污染在有些時候會改變規則,來這裏的時候他也做好了心裏準備,知道這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沒想到規則會是不全的。

“修改規則內容會讓規則之間很容易産生前後矛盾之處,大多數的“它”智商都不是很高,達不到一個正常成人的水平,做像修改規則這樣複雜的事情很困難,遠不如直接删除規則簡單易行。”

柯景明點了點頭,稍稍的思索了一會:“按照你的說法,如果它删除了某些關鍵的規則,那麽被删掉的內容我們就不可能提前知道,原本是用來保護我們的規則,反倒是成為了增加我們被污染可能的工具。”

“除非不同的規則中存在矛盾,否則很多關鍵的點确實毫無痕跡。”

趙湛恩說完,見他們眉間的沉色更深,想了想道:“不過這列火車上的事情發展到了現在,我也已經掌握了很多線索,也許可以試着還原出這裏的它是什麽樣子的。”

杜巍奕聽到這裏也擡頭看向了他,後面的駱和暢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轉過頭來看着她。

趙湛恩擡眼掃過了他們的臉,頓了頓開始分析:“影響人被污染的可能性大小的主要條件就是精神力的穩定,而精神力決定了人的認識。但被污染控制的“它”的認知和正常人的認知是不同的,而當車內任何事物的情況和它的認知産生差異的時候,就會引起它的注意,非常可能吸引它的靠近,極大的增加了這個事物被污染的可能。”

Advertisement

三個人瞪着三雙眼睛認真的望着她,但除了駱和暢明白她話中的意思之外,柯景明和杜巍奕的眼中全是茫然,完全沒聽懂她在說什麽。

柯景明回頭看了一眼駱和暢,暗暗思索了一下這段話,最終還是放棄了,直接問道:“那這裏的那個“它”是什麽樣子的?”

趙湛恩完全沒有注意他們的反應,在腦海中認真的拼湊了一下“它”的形象,這才擡起頭道:“就看現有規則中寫的,乘客可以購買食品,過期了不重要,但一定要吃完。而我看過那個推車上售賣的食品的情況,全是過期的,而且生産日期都在兩年之前。那些食品我們也嘗過了,沒有壞掉。那麽那些食品應該不是真正兩年前生産出來的,而是故意為之。

那麽由此可以推測出,在“它”的認知裏,兩年前生産的東西才是正常的時間,也就是說“它”很可能認為現在的時間還在兩年前。如此看來,這個“它”應該是一個兩年前在這列火車上的人。

而這列普通車廂裏沒有任何能表明現在的時間是兩年前的東西,所以才需要過期食品袋上的日期來向“它”表明現在的時間是在兩年前。

“它”在火車經過隧道的時候可能會在這列火車上的任何一個地方游蕩,在“它”經過的地方一定要有能證明現在是兩年前的東西,“它”會在注意到的時候上前查看。這也就是為什麽,規則會建議的乘客購買食品。但規則少了一條,沒有告訴乘客空的食品袋不能留在手上。”

杜巍奕聽到這裏,忽然問了一句:“既然食品袋是避免污染必要的東西,規則為什麽不寫明,而且也沒有要求所有人都要買?”

“規則一般都不會的寫的太明确,這些規則“它”也能看得到,看明白了就會改的。出于這種考慮,規則大部分都不會寫的很直白。”

趙湛恩頓了一下,瞥了一眼車廂前方裝着食品袋的那個垃圾桶:“食品袋有一個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如果所有人都有,那麽多的食品袋不好處理,還可能會引起別的麻煩。”

駱和暢點點頭:“從污染的數據來看,剛才出現的污染源确實是直接沖向那些食品袋的,沒有在其他地方停留。”

柯景明想了想:“那麽“它”為什麽只在火車過隧道的時候會在全車游蕩,是“它”和隧道有什麽淵源嗎?”

趙湛恩搖搖頭:“如果我推測的沒錯,“它”可以活動的關鍵條件不是隧道,而是光。”

她擡頭看了看他們周圍的座位燈:“現在是白天,車窗外能透光進來,車廂裏是亮的,“它”就無法在車廂裏活動。只有等到火車經過隧道的時候,車廂裏一片漆黑,“它”才可以在車廂裏活動。其他時間,“它”應該只能停留餐廳。”

““它”如果一直在餐廳,為什麽乘務員進去就不會出問題?”

杜巍奕又問了一句,這一次不等趙湛恩回答,駱和暢就先試着問了一句:“是時間吧?十分鐘之內“它”注意不到餐廳裏的人。”

“我想應該就是這樣。”趙湛恩點點頭:“無論是乘務員還是乘客進入餐廳其實都不會有問題,只是乘務員人數少,比較方便管理。畢竟餐廳只要有人進入,十分鐘的時間就會開始計算,進入餐廳的人越少風險也就越低。”

她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眉間微微的颦了起來:“說起乘務員,我覺得常舟,就是那個男的乘務員,好像不太對勁,我懷疑他有問題。”

常舟在這次的列車上并沒有從車廂裏經過幾次,也沒有做什麽事情,車廂裏的乘客對他并沒有什麽印象。

柯景明認真的回憶了一下常舟經過他們身邊時候的細節:“和暢這裏有很多儀器,各種各樣的,幾乎能檢測到整節車廂。你說的這個叫常舟的人經過的時候沒有任何儀器發出了警報,不過他如果真的有問題,可能也不是普通的污染問題。”

趙湛恩聽懂了他話中的意思,常舟大概率不是被污染的人。可如果與污染無關,那他會是什麽?

柯景明觀察了一會她的神色,問她:“你覺得他有什麽問題?”

趙湛恩搖了搖頭,她其實也說不準常舟到底哪裏不對,就是直覺上感覺這個人有問題。可如果不是污染的問題,那還可能會是什麽?

柯景明想了想,側過頭瞥了一眼後面的駱和暢,問趙湛恩:“這列火車上的乘務員是不是還有一個女孩?”

“是,怎麽了?”趙湛恩擡起頭,立刻警覺起來:“她有問題?”

“不知道,我們沒有和她接觸過,連她是誰都不知道,怎麽可能知道她有沒有問題。”柯景明話雖這樣說,但看她的樣子卻隐約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

趙湛恩覺得他們應該是掌握了什麽,但大概是不能告訴她的。她和他們本來也不是一夥人,只是順路一起走而已,最多也就勉強算是一個合作關系。第二支小隊手裏說不定握着很多機密,是她不能知道的事。

她沒有多問,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現在的情況最重要的還要保證這一列火車上人都能夠安全的離開火車站,只有活着,要查的事情才有可能繼續查下去。

柯景明和杜巍奕對視了一眼,還是對她說道:“你小心一點。”

“老師的事情還沒有一點線索,我肯定會讓自己活到下車的。”趙湛恩笑了笑,沒在意他這一句聽起來只是普通客套的話。

但她還是好心的提醒了他們:“你們也要注意安全吧,不過普通車廂上的乘客應該是這列火車上危險最小的人了。食品袋的事情已經解決了,你們只要一直保證在燈光下不離開,應該就不再會有其他危險了。普通車廂的規則雖然有坑,但總的來說還是在保護你們。不像其他的規則,尤其是……”

她說到這裏忽然停住了,像是被什麽東西卡住了一樣。下一刻她的眼睛陡然睜大,擡頭猛地向對面的人喊道:“不好!一等車廂的乘客有危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