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二

梧州城,七月初一,城中繁花似錦綠柳成蔭,正是風光正好的時節。

這個時辰城中最熱鬧的當屬紅雀閣,花魁蘇卿卿正在閣中賞詩。

若是閣樓下的才子們能有詩被她看上,今晚的河中船宴便能參加,屆時便能在宴會上結交江南的年輕的名流權貴。

人聲鼎沸,墨汁橫飛,臺下倒是熱鬧的很。

臺上身着紅裳的明豔女子眼神卻有些放空,瞥了眼紙上的詩便有些不耐,日上三竿後便更是難熬。

她差人喚來紅雀閣的姑姑,悄聲說了幾句,婦人便出聲打斷了底下的書生秀才們,說是時間有些久了,先喝口茶歇歇。

聲音驟然安靜許多,女子緩緩搖着羅扇回到閣中,沒再多看一眼。

半晌過去卻沒出來,人群中便傳來嘀咕聲,猜測是不是紅雀姑娘不願意出來了,又或者今年的詩有些差勁,有人便跑去問婦人為何還不開始,婦人卻只是陪着笑推脫着。

有個華服青年見此哼笑一聲,他用折扇将圍着的人點點圍着的人群,一撩袍子過去提筆在案上書寫,婦人驚詫道:“這,這不合規矩吧。”

他将詩寫完,筆随意扔在桌上,表情有些不屑:“我等苦讀聖人書,豈是一介婦人家能評判的,說出去難道不令人嗤笑。”

人群又騷動起來,接頭交耳地互相詢問這人到底是誰,婦人還未出聲辯駁,便有人将詩讀了出來,是一首精巧的七律:“

朱雀飛來何處去,銜花日暮傍人歸。

可憐紅粉嬌無力,卻笑金籠巧解圍。

春暖莺聲喧綠樹,夜長燈影照羅衣。

相呼只在深枝裏,莫向東風怨落晖。”

這麽一聽便知是諷刺紅雀姑娘身處風塵而哀怨凄苦,那婦人臉都綠了幾分。

雖然他身穿錦衣,但卻并不退讓,“敢問公子哪家人士,紅雀樓賞詞已經是百年傳統,是謝玄感謝相親自開的頭,我們紅雀雖然身處風塵,卻通達詩書,不落俗世,不知公子為何出言諷刺!”

“我乃鹿荷林氏出身,如何?”那青年搖了搖折扇,挑眉笑道。

林憬心正要起身時,便聽到這一句鹿荷林氏,又仔細瞧瞧了這青年,到底是沒找到半分印象。

這下便不是單純為紅雀出頭的事了。

她用手指點了點桌子,還是起身,出聲打斷了正要高談闊論的青年。

“我也有一首詩,不如這位公子聽一聽。”

清越的女子聲音一出,衆人紛紛扭頭看向她,還未問她是誰,便被她的容貌所驚,淺色衣衫略施粉黛,三兩珠飾便将她的溫婉氣質襯得淋漓盡致。

青年被這麽一打斷,臉色有些不大好,但是林憬心氣質不俗,他一時也沒法反駁。

婦人見有人出聲,臉色舒緩幾分,說了句請姑娘留詩,她也不提筆寫,只是把玩着手中的玉墜子,“

朱衣繡額映金錢,來去随風逐彩船。

花底驚飛千萬點,柳間啼向兩三年。

銜将日月同生色,舞破雲霞別有天。

莫怪春深多怨思,東君心事本纏綿。”

這是擺明了給紅雀姑娘解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