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
然而就跟佟貴妃斷定的那樣,皇上的動作很快,像是早就期待這一幕的發生了。
只是在正式頒布聖旨之前,皇上終于定下六阿哥的名字了,為胤祚,祚取自福祚,寓意祥福、保佑,康熙思來想去斷定這個名字給六子,也是花費了好一段時間,要不覺得這個字與六子不相匹配,要不就是覺得那個字不足以呈現貴重之意,選來選去才定下胤祚這個名字。
但傳到宮裏宮外後,這個名字就引起軒然大波了,祚字可不僅僅指福祚,還指祚命,意為傳承帝位的意思,皇上難不成偏愛德妃偏愛到連太子的地位都不顧嗎,一時間有不少大臣暗地裏指責烏雅威武,罪名為烏雅氏一族都有惑亂帝心之舉!
他們是不敢在皇帝面前提起這事,畢竟皇上都說了,遠六兒子有平生有祥福庇佑,他們心裏這般猜測,若是真說出來,就算皇上本來不這麽想,這假的也成了真的。
烏雅威武哪可能任人污蔑自己和宮裏的女兒外孫,且不說他這一身本事是女兒帶給他的,單說他女兒成了皇上寵妃,他在朝廷越發得到皇上倚重,德妃在宮裏已經成了烏雅氏的象征,他豈會自毀根基。
于是朝廷上有多少臣子反駁他,他就一一反駁回去,反正他在成為朝廷命官之前,就是與上頭難纏的官員打交道,下有不講理的混混,論刁蠻不講理,在場的臣子都不是他對手。
然後朝廷上就發生這樣詭異的一幕,烏雅威武以一人之力扛起其他人的嘲諷,還将對方數落得狗血淋頭,連一旁想幫自己阿瑪的烏雅博啓都沒有發揮的餘地,只得看着對方落敗的模樣,尴尬的笑了笑。
而康熙見到這一幕也全當作看不見,只是在落敗的大臣目光實在可憐時,給予幾分慰問。
反正他有太子在,怎麽想都不可能将皇位傳給六子,這些臣子聯想的實在太多了,他早就有心想整治一番了,難不成一個父親想給自己兒子取個用心的名字也得被朝廷臣子指指點點?
他給胤禛取的名字取自“以真受福也”,都蘊含求得被庇佑的福意,只是趕在六兒子這會兒,他跟愛妃感情更好了,這取的名字就尤為用心了,這在大臣們眼中居然成了天大的問題。
康熙沒心情理會這些大臣,繼續給郭貴人生下的孩子取名字,這下子可能是汲取到給六子取名的經驗,就顯得低調許多了,九阿哥名字為胤禟,禟為福佑,庇佑這孩子平平安安長大。
果然到了九阿哥這裏,大臣們就沒有能指點的地方了,只得憋着一口氣,不服輸的認為皇上就是偏袒六阿哥了,但那又如何,皇帝都不将這事當成一回事,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至少從明面上看,六阿哥除了在名字上尤為特殊點,其他方面與那些阿哥別無二致,都一樣的待遇,這才勉勉強強讓以赫舍裏氏為代表的大臣們失了探究到底的心思。
至于原先還想嘲笑德妃的六阿哥遲遲不被皇上取名的佟貴妃,在得知事情的前因後果後,臉皮都僵硬了,她抱着懷中的胤禟是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這叫她今後怎麽面對德妃。
就算是她抱養了孩子,也不足以讓皇上将更多心思放在她身上嗎,皇上仍舊是重視德妃,乃至連德妃的阿哥都被愛屋及烏了。
Advertisement
佟貴妃愣在原地許久,直至懷中孩子啼哭的聲音傳來,她才冷臉将小阿哥遞給奶娘。
也就現在讓德妃得意一會兒了,有太子在前,德妃的兒子有這個名字,最好別因承受不住這個名字帶來的福氣早早夭折了,就算能平安長大,後宮不少人盯着六阿哥,德妃真的能庇護六阿哥長大成人嗎?
佟貴妃心裏突然就不覺得皇上過于重視德妃是件壞事了,她只需要等待皇上的冊封到來,德妃不過跳梁小醜,蹦跶不了幾天。
而在之後,便是正式的下達聖旨了。
一時間,頒布聖旨的太監忙前忙後,趕去各宮頒發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此起彼伏的聲音在各宮響起,最令人矚目的便是繼後親妹鈕祜祿氏的冊封了,畢竟是一進宮就能跟佟貴妃打交道的人物,還有這鈕祜祿氏一族作為依靠,若不是鈕祜祿氏進宮太晚,這宮裏掌權的還未必是佟貴妃呢。
只是不少人得按耐住打探的消息,關注起宮裏最先被冊封的妃子。
先是宜嫔郭絡羅氏,被皇上冊封為宜妃,為四妃之末,當時那聖旨傳達到翊坤宮時,郭絡羅氏險些喜極而泣,她這些日子忐忑不安,就怕自己只生養一個阿哥,又只撫養一個格格,怕是籌碼不夠,原來皇上心裏還是有她的,讓她封妃,即便為四妃之末,她也覺得百般幸運了。
畢竟她又不像榮嫔惠嫔那樣有了養子,能升為妃位,全看皇上以往對她的情分,這份惦記足以讓她感動了。
然後就是榮嫔馬佳氏,被皇上冊封為榮妃,居于四妃之三,這結果在馬佳氏心裏是早就猜測到的,畢竟這些年下來她陸續給皇上添了六個子嗣,雖然現在只活了三阿哥和三格格,可她對皇家的功勞又不是假的,更別說她現在已經撫養了七阿哥。
為四妃之二的不用多想只能是惠嫔了,惠嫔是大阿哥生母,有資歷有子嗣,被皇上封為妃位在合理範圍內。
至于為何不是妃首,烏雅氏早早被封為德妃,就算有嫔位封為妃位,也得排在她身後,如今烏雅氏算是板上釘釘的四妃之首了。
當然,在三妃地位奠定下來後,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鈕祜祿氏和佟貴妃了,也不知道誰是博得頭籌的那位,接下來就看奉旨太監先去儲秀宮還是承乾宮了。
反正最後落定身份的,就是這後宮之主沒錯了。
好些妃子已經聚在一起商量此事了,以惠妃為代表的三妃甚至都不顧及自己剛被晉封的高興,都派去手底下精明能幹的奴才,好最先知道結果如何。
而儲秀宮的鈕祜祿氏已經吩咐好底下的奴才準備迎接宣旨太監了。
這是她踏進後宮迎接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這決定了她将來數十年在後宮的話語權。
宣旨太監如約而至,“鈕祜祿氏接旨——”
“奴才接旨。”鈕祜祿氏深吸一口氣,屈身行禮。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咨爾太師果毅公遏必隆之女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氏,篤生勳閥,秉德恭和……茲仰承太皇太後慈谕、以冊寶、封爾為溫妃,欽哉。”
“奴才接旨……”鈕祜祿氏下意識應聲道,想着皇上給她貴妃的身份,雖說比她預想的還要低,可初封為貴妃,也不下于佟貴妃了,但她話語剛落,才發現皇上給她定下的位份不是貴妃,而是溫妃。
她頓時僵在原地,渾身發冷了,皇上這是什麽意思,四妃已滿,她鈕祜祿氏還得要成為四妃之外的五妃嗎,不對,皇上不會這麽做的,明明宮中還空出一個貴妃位。
鈕祜祿氏立馬意識到什麽不對勁了,臉色鐵青,若是她初封為妃,那為貴妃的是何人?
她久久愣在原地的模樣讓宣旨太監有些不耐煩了,“還請溫妃娘娘接旨。”
“……妾身多謝萬歲爺,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鈕祜祿氏勉強接下聖旨,這種壓根不在她想象中的發展将她打得措手不及,她堂堂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居然只是妃位嗎?
那貴妃是誰?她下意識想起當初出現在儲秀宮的德妃,又立馬搖頭,不會是德妃的,德妃僅僅為包衣奴才的出身,即便現在被皇上擡旗了,也抹不掉這個印記,退一萬步來說,就算皇上有意将德妃封為貴妃,德妃又如何與她相比。
而且她也不認為包衣出身的德妃能越到她頭上,只能說皇上的安排太過讓人不明不白的了。
溫妃神色複雜,嘆了一口氣,果然,皇上表妹的身份才是佟貴妃在宮裏屹立不倒的原因嗎。
……
而遠在承乾宮的佟貴妃如願以償得知鈕祜祿氏僅僅被封為溫妃,這些時日被鈕祜祿氏影響到的心情一下子得到釋放,心裏真是快活極了。
原來繼後親妹妹進宮後也跟繼後當初一樣初封為妃,與她一進宮就是貴妃的現實完全比不得。
佟貴妃想起自己這些時日的愁緒,頓時更覺溫妃的不識相了,“好在皇上是站在本宮這邊的,不至于讓本宮被一個新人越了臉面,溫妃也不過如此。”
“不過接下來就輪到本宮了吧,那宣旨太監到了何處?”佟貴妃心裏無不含期待道,這一刻她等了不知多久,在這期間還受了不知多少委屈了,如今能苦盡甘來,她想那些受過的苦也算是老天爺的歷練吧。
奶嬷嬷跟她一樣臉上盡是期待,“奴才不知,不過娘娘,這是件大喜事,就沒必要理會傳旨的何時過來了,給承乾宮留個驚喜又如何?”
“你倒是會說話。”佟貴妃笑的甜蜜,覺得她說的在理,便不再追究此事了。
只待那些奴才前來承乾宮時,她能揚眉吐氣,也算是彌補她這些時日的不快了。
但在半個時辰過後,佟貴妃都沒有等到宣旨太監的到來,她終于忍不住了,命人去打聽,“本宮倒是看看那些奴才去幹了什麽,讓本宮等了如此之久,表哥養這群人不是讓他們白吃飯的。”
奶嬷嬷點頭,“奴才這就去打聽。”
饒是這主仆二人将該想的情況都想到了,就是沒想到那宣旨太監不過來承乾宮,反倒去往永和宮的可能。
當奶嬷嬷打聽到消息後來時,似是難以說出口,無比艱難道:“娘娘,那傳旨的去了永和宮,德妃成了貴妃。”
“然後,那些人便回去了。”
這每一句落在佟貴妃耳中,她都聽得清楚,就是不能理解,什麽叫傳旨的将德妃冊封為貴妃,還在德妃被冊封為貴妃後,就不過來她的承乾宮了。
她絕對不明白,也絕對不願意明白!
佟貴妃愣在原地好一會兒,猛地甩了奶嬷嬷一巴掌,“你給本宮打聽消息,就打聽出這種荒唐的事?德妃才進宮多少年,哪有資格被封為貴妃,且中宮之主未定,鈕祜祿氏被封為溫妃,只有本宮有資格執掌後宮,你記住這點,烏雅氏沒有資格跟本宮并肩!”
可是、可是她打聽到的就是這樣啊,奶嬷嬷委屈的捂着自己半張臉,上面的巴掌印紅透一片,清晰可見,她對主子絕對是忠心耿耿的,德妃身上發生這種事是她不願意見到的,可主子也不能因為不能接受将她打了啊。
不信邪的佟貴妃繼續派人去打聽。
而彼時,李沐已經領了聖旨,目送那些太監的身影徹底消失了。
剛才宣旨太監的到來确實是将他們永和宮的人吓了一大跳,畢竟他們永和宮的主位娘娘早就被皇上封為德妃了,該提拔的身份早就提拔了,宣旨太監趕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過來,是不是想着貶了他們家娘娘的妃位。
不怪這些奴才這麽想,前一刻柳月還在興致勃勃跟自家娘娘說起儲秀宮傳來的動靜,說是儲秀宮之主被封為溫妃了,跟自家娘娘一樣的妃位,沒有越過娘娘,就是這四妃之位已經超了,宮裏光是被冊封為妃的妃子,就有五指之數了。
她心裏唏噓着,也覺得怪怪的,萬歲爺怎麽一下子就冊封了四個妃位,這對他們娘娘來說多不好啊,物以稀為貴,柳月不懂什麽大道理,卻也明白多出一個妃位,自家娘娘就有些權力被分走了。
可正當她這麽想時,或者說正當永和宮的奴才都這麽猜想時,下一刻這宣旨太監就悄聲過來了,直接将一群心虛的奴才吓了一大跳,畢竟他們本來就猜想多出一個妃位的事,一看到宣旨太監,就冒下冷汗了,這宣旨太監過來是不是來解決這多餘的妃位。
那他們娘娘該怎麽辦?
只是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宣旨太監不是過來解決此事的,而是高高興興過來宣旨,一通“咨爾德妃烏雅氏……動諧珩佩之和、克娴于禮。敬凜夙宵之節、靡懈于勤。茲仰承太皇太後慈谕、以冊印、進封爾為貴妃,欽此”的話語砸下來,直将他們砸的頭暈腦脹,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家娘娘成了貴妃娘娘。
而自家娘娘遠比他們更要冷靜,直接行禮接過聖旨了。
他們這些奴才能幹什麽,自然在接受事實後,連忙給娘娘慶祝此事,那可是貴妃娘娘啊,他們宮裏的娘娘居然成了貴妃娘娘,這天大的喜事不好好慶祝一下都對不起娘娘現在的身份了。
于是永和宮裏,大大小小的奴才都忙碌起來了,柳月直接帶着四阿哥在房檐底下挂上紅燈籠。
李沐則是陪着小的,又看着大的,坐在院子的石凳上,若有所思。
當然心裏面也有喜悅,對她來說,皇上能将她冊封為貴妃就是意外之喜了,本來她想着自己生下胤祚後,宮裏面還有那麽多妃子也有孕生子了,皇上已經不大可能将她冊封為貴妃了。
現在這結果,讓她驚喜。
她唯一沒有預料到的是皇上竟然沒有冊封皇貴妃,還将皇貴妃的欽定人選給滅了一個,鈕祜祿氏被皇上冊封為溫妃确實是她沒想過的,而佟貴妃的位份不動也是她沒有想過的。
她想的是兩人之中必定有一個被皇上選出來挑大梁,才能空出一個貴妃的位置給她,但沒想到一個都沒有被皇上看中,反而是她,成了宮裏面目前位份最高的妃子之一了。
所以皇上是想兩貴妃掌權四妃輔佐的後宮平衡之道?
李沐神色有些困擾,但希翼的位份已經攬到手了,而接下來永和宮可以低調了,之前胤祚的名字風波,還有她被皇上冊封為貴妃的事,足以将永和宮推到風口浪尖了。
宮裏還有一個太皇太後在呢,因此李沐打算當個甩手掌櫃,不将宮權要到手了,還是讓佟貴妃自個兒管着,不然後宮之中得有多少人看她不順眼了。
……
而宮裏,德妃被封為貴妃的事情讓不少妃子直接愣住了。
一種難以言說的羨慕妒忌心思湧上心頭,原本無論是看着好戲的還是高高興興被晉封的,都一下子覺得自己得到的快樂索然無味了。
皇上想冊封哪個妃子是皇上的自由,可讓皇上将成為妃子最多不過五年的庶妃一路封到貴妃之位,這放在哪兒都是讓人側目的。
讓人難以相信又不得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