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
“是,皇阿瑪。”幾個阿哥齊齊起身,太子上前,“皇阿瑪過來是看兒子和四弟六弟的嗎?”
康熙眼神似是不經意掃過貴妃,“算是吧,你們幾兄弟吃過貴妃送來的飯菜後,該忙的就忙去吧。”
太子眼神落到李沐身上,同胤禛對視一眼,“是,兒臣明白了。”
胤禛順勢将胤祚拎到一邊,看樣子皇阿瑪是過來找額娘的,那他們幾個兒子待在一旁确實不太對勁,總有一種自己十分晃眼的感覺。
“兒臣這就告退。”胤禛默默帶上食盒,“兒臣給皇阿瑪、額娘告退。”
于是,由太子帶頭,三兄弟又往阿哥所折回了,仿佛方才因額娘的到來激動一場的心情已經徹底平複下來了,至于回到書房裏,彼此間争奪起額娘帶來的飯菜就是另一回事了。
李沐将女兒抱在懷中,望着皇上,眼神有幾分不解,“皇上,您是來找妾身的嗎?”
“朕就不能來找愛妃嗎?”康熙眉頭皺得更厲害了。
“那皇上一定是有事吩咐妾身吧。”李沐搖了搖頭,皇上主動來找她跟皇上會不會為她破例是另一回事,她看時辰,覺得是剛下朝時,皇上從來都是在下朝時在乾清宮辦差事,不可能破例過來找她,難不成是特別重要的事?
李沐的疑惑被康熙看在眼裏,心裏突然間就沒有那麽不爽了,他僅僅是目光柔和的看着她,主動牽起她的手,很是耐心問道:“沐沐,這些時日可是朕哪兒做的不夠好?”
作為一個皇帝,這還是他頭一次以這樣近乎低聲下氣的言語同一個人說話,說話的對象還僅僅是後宮中的一個妃子,這着實難得和令人震驚。
至少在一旁跟着伺候的梁九功,在聽到這話後趕緊領着其他奴才後退幾步了,免得皇上這話被其他奴才聽見了,傳到外面去,那可就不得了了。
“皇上為何會這樣想?”李沐讓柳月抱走小格格,反手握緊皇上的手,這是皇上頭一次這樣叫她,她有些新奇。
“那沐沐為何不理朕?還将朕送你的東西都撤了。”一個威儀并重的皇帝在自己面前頭一次顯示出溫聲細語、好聲好氣一面,李沐心裏有些觸動,面上笑了笑,“妾身不是說了嗎,孩子們的心意總不好辜負,再者,老是擺着禦賜之物,日子久了,就不好珍惜了。”
“你用壞了,朕還可以再賞。”康熙理直氣壯道,“那幾個小子送來的東西有朕送來的珍貴、精巧?”
Advertisement
乾清宮用什麽樣的東西,在永和宮也同樣安置了同樣的物品,他絕不會虧待愛妃。
李沐望向他,那雙眸子沒有以往的情意綿綿,卻多了幾分潋滟、迷霧,似是在理解一個自己不理解的東西。
她有些不明白,皇上為什麽可以一邊對她百般好,一邊又能用同樣的态度面對其他後宮妃子,她是不求一生一世一雙人,可皇上不應該盼着她還在原地等候,誰都會變的,皇上的情意在她看來有些虛假。
而先前他們濃情蜜意,皇上有了一心向着他的‘德妃’,而她也利用皇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當然,期間付出的真心是真的,只是她也會有膩的一天,“可是皇上,妾身覺得自己配不上那些禦賜之物。”
“沐沐,這話是誰跟你說的?”
康熙收斂了笑意,面無表情,氣氛逐漸安靜下來,身後的奴才敏銳的察覺到不對勁,于是離皇上和貴妃更遠了。
李沐低下頭,“妾身不知自己在皇上心裏還是不是從前的包衣宮女,妾身只知道這些年過來,皇上給了妾身無盡榮寵,妾身本應該高興的,可妾身不知為何高興不起來,還請皇上不要怪罪妾身。”
崛起太快,必有反噬。
現在紫禁城、京師內有不少說她出身之人,說她出身低微,但偏偏一身惑人的本事讓皇帝心折,連帶着她烏雅氏的女兒在京城也被一些有心之人求娶。
李沐當初就猜到有這個後果,只是她承擔得起這種風險,也有心理準備,可她并不想皇上也将這種‘風言風語’看得雲淡風輕,這就意味着,她之前以為的真心只有她的為真,皇上的情意只是連自己都騙過的假意,若是一天兩天的還好,這都幾年了,孩子都有了幾個了,皇上還看不出來她遇到的事?
她看着皇上越發難看的臉色,也學着皇上将假意填充上,化為對皇上的真意,她對皇上給不出真心,就只能學着皇上在她心中的模樣罷了。
包衣宮女!他們怎配!
康熙如何想象不到,是怎樣一群人在愛妃耳邊傳着流言蜚語,說愛妃德不配位,說愛妃僅僅是包衣宮女的出身,說愛妃是蠱惑帝心的妖精,他以往不會将這些事情同愛妃聯系起來,是因為愛妃在他心目中與這些話沒有任何關系,只是為何這些事會特地傳到愛妃面前。
這讓皇帝沒法克制住心底的怒火。
“沐沐,你是朕的貴妃,除了你,還有誰能配得上朕的賞賜,你在朕心裏絕不是宮裏的奴才,你是朕心愛之人。”康熙眸帶笑意,安撫眼前的心上人。
李沐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将頭埋在他懷裏,罷了,不管皇上是真心還是假意,總之,既然皇上主動過來找她了,那便順便解決這事吧,她看着這些年佟貴妃和溫妃及其家族都在宮裏宮外傳着她的出身,心裏早就受夠了,只是這一個是皇上表妹皇上外家,一個是大族大枝皇上妻族,她要是想法子對付這兩個家族,怕不是猖狂的名聲傳的更遠。
“有皇上這句話,妾身什麽都不怕了,即便妾身不為貴妃的身份,妾身也要一輩子跟在皇上身邊。”悶悶的聲音從懷中傳來,康熙動作輕柔的安撫,眸子沾滿厲色,嗜血的欲望似是要從他眉宇間溢出來。
梁九功看得膽顫心驚,硬着頭皮跟在皇上身後,他估計,這宮裏得有人要倒黴了,得罪誰不好,偏偏要得罪貴妃娘娘,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這宮裏哪個妃子不是被皇上封起身份的,貴妃娘娘不過其中之一,那些人還要分個高低貴賤,非得說貴妃娘娘曾為宮女的身份,往上追溯幾代,那些妃子還未必尊貴到哪兒去,而且,都說高低貴賤、高低貴賤。
貴妃娘娘作為宮裏除了佟貴妃以外身份最高的妃子,那些妃子有什麽資格指點貴妃娘娘,莫不是吃飽了撐的?
梁九功滿心不解,卻也只能将其認定為那些妃子腦子犯渾了。
……
李沐回了永和宮,小格格被奴才抱到皇太後身邊,陪她皇瑪嬷度過這嚴嚴深宮的寂寞。
李沐不會将自己的孩子交給旁人來養,但要是皇太後偶爾想将小女兒抱過去看看,她是沒什麽意見的,按照既定軌跡,皇太後确實撫養了原身一個女兒,還将其養大留在京城出嫁。
她不能保證皇太後能讓小格格也留在京城裏,但哪怕皇太後對小格格比其他格格多出幾分偏心,都足夠小七受用了,在她還不是獨攬後宮大權時,她沒法徹底保證自己女兒一定會嫁給想嫁或是值得嫁的人,過上幸福的日子,有皇太後把關,就足夠了。
接下來幾天,李沐照舊練字看書,将小女兒接回來後會專心陪小女兒玩,永和宮裏漸漸恢複以往的擺設,皇上大抵還在介意這事,在“說開”後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将兒子們的心意撤走,換上自己賞下的物品,還反複觀摩,似是滿意了。
李沐也由着他來。
日子看似又恢複平靜。
只是有一天,一則聖旨下達,讓宮裏好些人變了臉色。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之貴妃幼妹烏雅氏,今已及笄,行端儀雅,恭謹端敏,又聞散秩大臣、一等公鈕祜祿·阿靈阿今及弱冠之年,尚未娶妻,二人良緣天作,朕特賜烏雅氏為一等公阿靈阿之嫡妻,望二人今後夫妻恩愛,切負朕意。”
這先是一道聖旨,一道用來打破朝中平衡的聖旨。
鈕祜祿氏在朝中影響力慣來厲害,而這鈕祜祿阿靈阿還是繼後、溫妃親兄弟,同貴妃親生妹妹成親後,烏雅氏跟鈕祜祿氏也成了姻親了。
烏雅氏雖人口大族,但介于當初皇帝只擡了烏雅威武這一旗,因此在身份上有資格跟這些名門聯姻的也只有烏雅威武的後人,這些年下來,烏雅威武這一支崛起的同時,還得罪了赫舍裏氏、佟氏和鈕祜祿氏這三大族,盡管只是一些面子上的事,像是胤祚起名一事,還有并列貴妃、壓在溫妃頭上的事。
這些都是在後宮中發生的事情,即便這些家族再在意這種事,也不能太過計較,畢竟哪個有出息的家族光靠女兒在後宮得寵啊,還不得靠自己家男兒建功立業,而赫舍裏氏随着太子的态度發生改變,也跟着緩和了跟烏雅威武的關系。
但鈕祜祿氏和佟氏還是隐隐跟烏雅氏對上的,姻親一事更是想都不用想。
可皇上今兒這聖旨一下,就徹底打破了這平衡。
畢竟貴妃也緊緊只有一個嫡出弟弟一個庶出妹妹,這弟弟早些年成親了,就剩這妹妹還沒結親,可想而知這妹妹的婚事有多重要,當下同鈕祜祿氏的嫡系子弟結親,這何曾不是給了雙方緩和的機會。
有了緩和的機會,鈕祜祿氏一族發現這烏雅威武也沒有那麽糟糕,這人在朝廷好歹也是正二品官員,被皇上多年重用,還有女兒為後宮得寵的貴妃,貴妃身下有兩子一女,這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動搖得了的。
若是兩家能結親,這好處可比結仇好太多了。
鈕祜祿氏之所以三番四次針對烏雅威武,還傳播貴妃曾經的出身,也不過是因為自己族的女兒被壓低身份了,既然已經跟貴妃結成怨了,那再多一點怨也無礙,可若是彼此間矛盾得到緩和,利益也有了關聯,很多問題都不算問題了。
因此,這則聖旨一下,鈕祜祿氏一族是不會像從前那樣暗地幫助溫妃推波助瀾了。
而這則聖旨給宮裏宮外的震驚還沒過去。
皇上突然吩咐內務府整頓後宮,後宮中出現胡作非為、胡謅亂道之人,都會得到相應的懲罰,後宮妃子們本不應該感到害怕的,畢竟張良計、過牆梯,在宮中行事的人哪會沒有一套應付的法子。
只是這次皇上看似突然,卻是将她們釜底抽薪了。
皇上認真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