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宗師
第118章 大宗師
剛赤府百姓熱火朝天地幹着活。
另一頭, 金瑎也收到了顧璋的回信,還有随之而來的回禮。
金瑎哼哼道:“還有回禮,算你有良心。”
不過他東看看, 西看看,這麽一車子用油布蓋着的東西,怎麽和他送去的糧食有點像,他邊拆信邊嘀咕:“總不能傻到把送去的糧食還回來吧?”
嘀咕完他又搖搖頭:“也就早幾年的正慎會做這種傻事了。”
顧璋要是會做這種事,那他金瑎名字倒過來寫。可若不是糧食,這個模樣的一車東西, 會是什麽?
金瑎這麽想着,拆開信件的速度都加快了, 等翻開信封一看,臉頓時一皺巴, 而後眉頭一挑。
在看到顧璋筆下要把人饞哭的美食, 本以為那車禮物會是這麽多好吃的, 最後卻看到一句“只可惜沒法送那麽遠,靈瞻無福消受了。”金瑎氣得跟河豚一樣膨脹起來。
可惡!
絕對是故意的!
他這就花大價錢,派人去剛赤府一趟, 連廚子帶食材一起拉回來!
大號河豚在看到信件最後一部分時,變化的豐富表情, 頓時化為驚訝的表情停滞,怔住半晌。
璋弟竟有這番本事, 這可是千裏之外!!!
金瑎愣了一小會兒後,飛快跳起來往外跑。
沒多久,整個縣的百姓都收到了消息, 并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向四面八方。
Advertisement
“那可是整整一車良種!”
“我那天也看到了, 是一群特別彪悍的漢子和女人送進城的,那女人的胳膊比我家隔壁書生的腿還粗!”
“我也想起來了,吓人得很,不過當天就出城走了,竟然是來給我們送良種的嗎?”
原本還有些百姓心存抱怨,那可是他們上一任老縣令,辛辛苦苦十多載,才攢下的那麽點家底,就是生怕遇到點天災人禍,到時候有口救濟糧,不至于讓他們餓死,或者當流民。
就這麽随便地送出去了,多少有些心中不平,衙門裏許多當地的官員、衙役在行事上都有些敷衍抵觸。
如今得了消息,他們許多人都面露懊惱,又忍不住激動欣喜:“還是縣令大人有遠見!”
周圍十裏八鄉的村子,聽到消息後,也紛紛用最快的速度奔向縣城——要是去晚了,良種都被別的村搶走怎麽辦?!
沒多久,府衙大門口就被圍了個嚴嚴實實,水洩不通。
“金大人!”
“我們村想求見金大人。”
村民們不敢造次,更不敢亂闖,便在衙門前努力往前擠,又一聲聲試圖把縣令喊出來,得個皆大歡喜的說法。
但是村民與村民之間,相互讨論就沒有這麽多顧忌了。
“給寧都增産的小農神,竟然和咱們金大人是知交好友!”
“我聽說是有一車,也不知道夠不夠咱們分。”
“早知道當初就多送點了,也不知道這個良種,能有多大的效果?”⑧
越讨論越激動,好多人仿佛看到了滿滿的糧倉在向他們招手!
金瑎就是這時候準備好了公文和分配辦法,命人打開縣衙黑色厚重的大門,而後他就對上了一群眨也不眨的锃亮眼神,其中期盼和激動……金瑎摸摸自己的臉,怎麽感覺他好像變成寺廟裏的金像了?
從來沒這麽多,如此熾熱的眼神一起看向他過。
璋弟給他送政績啊!
金瑎心潮澎湃,當即靈感迸發寫下千古名篇《酬顧農神對民感時見贈》
***
顧璋還不知金瑎這個好兄弟,以好友的身份,親自給他來了個“農神石錘”迷信版黑歷史。
給往後數代史學家、農學家研究他時,帶來了許多撲朔迷離的色彩,硬生生高舉農神大旗,與科學大旗分庭抗禮,一代代糾纏吵得火熱。
他這會兒正琢磨着匈奴情況,又對着一點點成型的森林帶不斷優化、補充,以期待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大價錢砸下去,效果确實顯着。
草籽灑在地上,在溫暖濕潤的春泥中飛快發芽,穩固住了飛揚的泥灰,風沙。
許多地方冒出了生機勃勃的樹苗、灌木群。
現在看起來還稚嫩幼小,但是很快灌木等低矮的植物會紮下根,豐富這片水土,緊接着一年生的樹木會越長越高,在最高處承接陽光雨露,也為其餘生物遮風擋雨。
若維護的好,在顧璋離任前,多年生樹木也會慢慢生長起來,占據最高的位置,整個森林帶會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為整個剛赤府遮風擋雨,調節生态,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力有窮時,但不僅能改變腳下的土地,還能改變身邊的空氣,更能改變頭上的氣候。
不過這會兒,百姓們誰也沒法預見未來,只琢磨眼下的活還能幹多久。
剛赤府內許多百姓看到大片大片的地方都被種上了樹苗,心裏都有點舍不得。
甚至有點失落,這才一個多月,怎麽這麽快就要種完了呢?有的還眼饞那些占地面積大的森林帶,那些地方的村民還能繼續種樹掙錢,他們眼看就沒錢掙了。
這種能帶着家裏十二三歲小孩掙錢,掙得又多的活計,還有哪裏能找得到?
要知道去給人出重力的活,一天也才只能掙十幾文,還大多不管飯!
可誰也不敢墨跡,畢竟是按棵算錢,自己做活拖拖拉拉的話,那錢都讓人家賺走了!
搶着幹、幹得熱火朝天的結果,就是:種完了,再沒這筆輕省的外快掙了。
有老實肯幹的村民問:“咱不嫌遠,能不能自己走去那些沒種完的地方繼續種?”
當然是不行的。
因為每個地方人都很積極,特別肯幹,陸陸續續都要完工了。
賀家來的老師傅,這活幹得也高興啊,往日裏哪有這麽多人尊重他們這行的?說話好聲好氣不說,還都說什麽就聽什麽,雖然嗓門大了點,力氣大得吓人了點,但是更有成就感了啊!
他道:“我還要在這兒留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澆水、修剪、看管也許要些人,到時候會留幾個人幫忙,看顧大人怎麽說。”
雖然有些舍不得這份外快,但是百姓們也明白,這已經花了很多錢了。
想想就心疼,顧大人可太會花錢了!
“顧大人說種這些樹,能讓
田裏增産,你們都知道是怎麽回事?”領了最後一天工錢,有賀家的師傅終于忍不住問了出來。
這也幾乎是每個賀家人心中的疑問。
種的這些東西樹木,少說距離田地也有好幾裏路,遠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十萬八千裏。
“隔得這麽遠,怎麽還能有用呢?”負責當技術人員的賀家人,十分好奇為什麽所有百姓,人人都兢兢業業,幹得仔細。
賀家老師傅不明白,但是賀家家主和嫡系子孫,倒是明白了點為什麽自家會被選中。
自顧璋和餘慶年的文章相繼登報後,又有諸多位置的官員,都紛紛寫文章,以自己轄地內的實際情況,來支持顧璋的觀點。
賀家主想,他們家能被選中,多半是合了顧大人的心意。
這段時間的報刊上,“環境”“邊關戰事”可謂兩大熱門的話題。
其中環境穩勝一頭。
今天來個《論山洪》——這是一個轄地內有經常發山洪的山,怎麽都止不住,最後失意落魄無路升遷的官員寫的。
下一期又出現一篇《酬風雨》——這是個有記錄寒食天氣習俗的地方,縣志上有很多年落雨的記錄,本來只是想寫篇文章露個臉,結果一翻縣志,卻發現當地雨水真的正在逐年變少,再不加以幹預,日後指不定會形成小旱災!
當然不全是力挺顧璋的,各有各的心思,有的想蹭蹭政績,有的文人想打響名氣,還有的是想在京城上官處露露臉。
但最後結果顯然是好的,刑部正緊鑼密鼓地推動環境保護的法條。
這天,顧璋在賀家家主的随行下,帶辛少昌、宗鄉、護衛等一幹人馬,去查驗森林帶完成的情況。
森林帶的存活率、最後的效果,竟然比他想的還要更好,顧璋笑道:“賀家果然出衆,沒有辜負本官的期待。”
賀家主不敢居功,只奉承道:“還是您居功至偉,百姓不僅幹活積極,對很多賀家要求的小細節,都做得很好,從不因為要搶時間多掙錢,就随便糊弄,這都是顧大人您有號召力。”
顧璋挑眉:“還有這事?”
要是真的增産了許多,他覺得可能有這種“言出必信、信之必尊”的效果,但是現在百姓就這麽心悅誠服?
顧璋總覺得哪裏有些怪怪的,多種幾棵樹苗可是能掙錢的,他還沒自信到比錢還受歡迎。
顧璋正思索着,就看到了後面跟着的辛少昌微微得意的表情,一副“問我,等誇”的模樣。
顧璋:?
他有些好奇地問道:“辛大人,此事與你有關?”
鹹魚居然也爆發了?
辛少昌一笑:“不敢居功,不過是盡心做好您吩咐的差事罷了,也是托您的福。”
居然真的是辛少昌這家夥,深藏不露啊!
“那你說說,怎麽個托我的福法?”顧璋問道。
辛少昌朝天拱手道:“顧大人您讓我們四處勘探,查探金、木、水、火、土之氣脈,又借天下五行之力,設計出能化解邊關煞氣之大陣……此法之精妙,一則可聚五行之氣與陣眼,讓各村田地溢出生機而至增産,二則可凝生生不息之循環,化解寄于洶洶風沙之煞氣,三則……”
顧璋聽得滿頭黑線。
造謠式執政,可還真是個大忽悠型人才,原來用這一套忽悠來摸魚,現在又用這一套忽悠百姓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地幹活。
但是怎麽一句句聽着,竟然好像有點道理?
金,他是探查避開礦脈,木水土,他是想确定适合的栽種地點,火,這估計就是辛少昌這家夥自己腦補加上去的了。
他當然不可能把剛赤府變成真的森林,耗費巨大,也不是短短幾年能完成的,所以選了些地方,這就變成陣法了?
還什麽田地在陣眼上,平息的風沙是煞氣?
顧璋木着臉道:“你倒是挺會說。”
辛少昌微微挺起胸膛:“下官深耕此道數年,也不能完全參透顧大人所設五行大陣之玄妙,還是顧大人您更勝一籌。”
顧璋:“……”
上次還說你根本不精于此道,今天就變成深耕數年了。
每天分享你新編的故事是吧?
顧璋揉揉眉心,行吧,不論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就是好貓,森林帶的完成度,确實超出預期,可稱得上是完美。
再擡眼的時候,就發現一道道崇敬的目光朝他投來,仿佛在看一位——能布下生死大陣,左右一方氣運的大宗師!
顧璋嘆氣道:“別聽辛少昌瞎說。”連辛大人都不叫了。
宗鄉恭敬道:“顧大人實在是太謙虛了。”
賀家主笑道:“顧大人深藏不露,自然不願意誇誇其談,吾等佩服。”
随行的衙役、一衆精兵強将們,那眼神也明晃晃地寫着“我們都知道顧大人您的厲害,您真是太謙虛了。”
顧璋:微笑臉.jpg
他的名氣和名號,似乎在以一種難以控制的勢頭,撒丫子奔向越來越離譜的方向。
顧璋覺得他還要掙紮一下。
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産力啊!
顧璋越發覺得,一個《十萬個為什麽》的影響還是太小了,也就在大海裏掀起一點點小浪花,還是要有系統的理論和知識,才能讓科學立足,站穩腳步。
他要是教出幾個聰明的,日後說不定還能當甩手掌櫃!
顧璋給賀家主結了第二筆錢,約好最後一筆尾款,在賀家人撤離剛赤府的時候付清。
賀家主笑得臉都開了花,連聲笑着拜別了顧璋,顧璋則是騎着踏風飛快回到府衙內,他當即提筆,寫下一冊《與農歌》
雖然并不短小,但是又如兒歌般朗朗上口,其中講述道理包括但不限于“風沙平息是因為穩固了水土”“樹木成林後能降低風速”
而後顧璋宣布,他要在整個剛赤府範圍內,評選年度文明村落。
村落內幹淨整潔,外無遺糞,內有植被,少裸土,最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會背誦《與農歌》
他要抽查的那種!
評選上的村落,能得到一頭牛的獎勵,盡管這是相對不缺牛羊的邊關,但是也是足夠讓人眼熱的獎品了。
顧璋對小姑娘道:“都說三人成虎,我還不信了,每天背一遍,人人都在背,還不能把道理說明白,記清楚。”
燕芷捂着嘴偷偷笑,發現顧璋瞧過來,又放下手,只餘一點嘴角未散去的笑意,一雙圓溜溜的澄澈大眼睛,看起來乖巧可人極了。
“芷兒笑話我?”顧璋伸手捏捏她的發包,還有上面靈動精巧的頭飾。
“要掉了,”燕芷忙伸手護住自己的頭發,歪着腦袋躲過了顧璋的手,帶着笑意的聲音軟乎乎的:“只是沒想到顧璋哥哥這樣厲害聰明的人被誇了,也有這種小脾氣呀,真可愛。”
哪有誇男人可愛的,顧璋氣笑,不由她躲,繼續伸手追她的發飾和軟乎乎的發包。
燕芷笑聲連連地潰逃,最後都躲到角落了,笑得有些濕潤水汽的聲音更甜軟了,“顧璋哥哥再欺負人,我要還手揍你了哦!”
被小姑娘笑着說可愛的法子,在外頭實施起來的效果十分不錯。不僅半點不可愛,還伴随着哇哇大哭的委屈聲。
一頭牛!
文明村落,聽起來就是個好名字!
各村的村長,村裏的積極人士,都摩拳擦掌,一定要拿到這個榮譽和獎品!
村長天天在村裏喊:“每個人都要背啊,都要背熟,誰要是不會背,全家受罰打掃全村。”
平日裏一點皂角、一塊布料都要省着用的老人,都爆發出了強大潛力,這可比排隊領雞蛋的都管用!
在田裏幹活、揮灑力氣的漢子們,想到有頭牛歸村子裏,激動得不得了。即使不認識字,也日日念,夜夜念,晚上上床都要和媳婦你一句,我一句地背一遍,生怕沒有記牢,到時候被抽中考問,害村子裏丢了響亮的名頭,丢了一頭牛這樣大的獎勵。⑤
就連調皮的小孩,都在父母的“鐵砂掌”威迫下,暫時放下了到處去玩木矛、木劍,打仗游戲,老老實實地背起來。
大約五天不到的時間就背完了。
但是無論村長、村民都不放心啊,天天抽查、天天組織人聚在一起大聲背誦,各種花裏胡哨的法子齊齊上陣,勢必要拿到獎勵。
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天天背,天天聽,剛赤府的百姓們似乎真的隐隐有些明白,為什麽在距離田那麽遠的地方,種下一片樹,可以增加他們田地的産量。
顧璋滿意。
四頭牛,便宜!
效果堪稱洗腦,起碼科學的理論,已經與根深蒂固的神鬼煞氣之說能分庭抗禮了!
唯一苦惱的就是,出門後遇上的熾熱目光,怎麽好像沒怎麽減少?
***
天氣緩緩炎熱了起來。
顧璋站在北城門那塊“毒地”邊,臉上的表情寫滿了糾結,半天沒能說出話了。
“顧大人你看,樹長成這個樣子,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賀家一位老師傅也窘然道。
顧璋有點不敢相信,看清了對面黑色葉片、形狀奇怪的樹之後,神色更加奇怪:“當初種下的……榆樹?”
當初巴蠱烏退兵之前命人射來的毒囊,中毒的人都救回來了,但是地裏的毒不知為什麽沒能化解,只是不會路過都中毒,但是毒還是在地下。
顧璋得知這個消息後,擔心土裏的毒素随着下雨沖刷,水土流失擴散,便在春日種樹的時候,讓賀家挑選了一批強壯健康的小樹苗種下。
賀家老師傅語氣也有些遲疑,帶着點說不出口的艱難:“雖然很奇怪,但是當初種的……真的是榆樹。”
顧璋沉默一瞬:“那只能是當初毒液的問題了。”
真不是他倆大驚小怪,而是這棵本該樹葉碧綠的榆樹,如今樹葉全是黑色!
顧璋也不是沒見過黑色樹葉的樹,比如栾樹、黑麥冬、黑葉接骨木的葉子都是黑色的,但是眼前的這些樹,實在有些奇怪了。
這片被鮮血浸染過的土地,先是被劇毒的毒液污染,後來又被埋入了解藥的藥渣,emmm……這樣想好像也不算奇怪了。
不奇怪個屁!
樹葉是黑色,樹枝也變得黑黢黢,甚至樹枝都看起來與尋常樹木不同,透着股冷硬銳利的鋼鐵銳刺的感覺。
顧璋這會兒糾結了,賀家的師傅請他來,就是希望他拿個主意,看看要怎麽處理。
顧璋道:“咱們先弄一截樹幹、帶着些樹葉研究一下,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樣也好。”
如果只是變了顏色,樹枝樹幹變硬一點的話,那就順其自然好了,自古也有種榆樹為塞,變成這樣似乎防禦力更強了。
不說能不能擋住什麽,光是這個外形,都能狠狠吓唬來犯的匈奴一跳了。
不過如果太奇怪,研究不清楚,顧璋還是傾向于高
溫焚燒毀掉,畢竟自己都摸不清楚的東西,肯定是毀掉更安全。
很快就有一個全副武裝,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醫官,拿着刀朝着一截樹枝砍去。
“砰—”
短促的撞擊聲響起,竟然沒砍斷!
很快又來了第二刀,“咔嚓”厚刀重重落下,總算看到了樹枝斷裂的聲音。
很快,從傷口處流出汁液,黑色的!
沒有任何氣味。
荊蒼站出來道:“我在城內找一處僻靜的石屋,帶人用家畜先研究一番。”
顧璋:“荊大人對此也有興趣?”
荊蒼讓弟子去買一個長條木盒,又回答顧璋道:“這看起來像是毒,吃了匈奴那麽多虧,總要研究一番,讓他們也試試自食其果是什麽滋味。”
這個顧璋是知道點的,在巴蠱烏上臺前,和上一任單于交戰的時候,雙方的武器都是不加料的,但是後來巴蠱烏用上了,荊蒼嘆息道:
“我們要是還老老實實地講什麽正義之師那套,豈不是蠢?只可惜毒比藥更貴,所以用得少,平日裏多用些随手可見的髒東西,全憑将士們自己發揮,效果可比匈奴的差多了。”
那根被砍下來的木條,綴着許多黑黝黝的樹葉,被放到木盒裏鎖起來。
荊蒼滿意道:“這下好了!”
他看向顧璋,感慨道:“顧大人果然運氣好,當得起‘其運貫鴻’一言,随手為之,就能有如此收獲。”
說着說着,荊蒼忽然頓了頓,有些懷疑地看向顧璋:“顧大人不會是早有猜測,能以此法将地中之毒化為己用,所以才命人在這裏種樹的吧?”
顧璋嘴角抽抽:“荊醫官您想象力很豐富。”
兩人一同去了軍營,打算将這件事,與薛将軍彙報。
若真能從這個樹裏得到些殺滅匈奴威風的毒液或者其他好處,那可真是大快人心。
有什麽能比用敵人自己送上來的刀,捅敵人一刀,更讓人舒心呢?
等到了軍帳中,聽到這個消息,果然帳內傳出開懷地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巴蠱烏這老小子沒想到吧,不僅沒坑害成我們,竟然還送了好東西到我們手上!”
“我看着這個樹枝也不錯,能不能做成箭杆、短矛之類的?”
“荊大人您快研究,要是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我都可以幫忙。”
“哈哈哈,要是真的,到時候宣揚出去,氣死巴蠱烏!”
顧璋聽着帳內暢快的朗笑,忽而也覺得,若真能用此對敵,那真是爽快至極!
等講完了這個消息,薛将軍伸手攔道:“顧大人留步,今日探子有一事要報,你也留下來與我等一同商議。”
顧璋坐下來就聽到消息,“據查探,巴蠱烏得一神器,其身巨大,使用起來高聳入雲,威力駭人,所有知情的人語氣間都有極嚣張的自信,不過口風都很緊,探聽不出一點消息來,巴蠱烏防護得也很嚴密,我們的探子最多只能聽到,一聲巨響,宛如地龍翻身。”
“此武器威力巨大,不知是何物,但有一疑點,巴蠱烏全草原征集壯碩青牛,有運送巨石的痕跡,懷疑是投石車一類的攻城武器,但按理說,投石車威力應該沒有這麽大。在探到更多的消息前,還判斷不出是什麽武器。”
顧璋一聽,就知道是那個威力巨大,疑似被改進過的投石車了。
他正想着,耳邊忽然傳來一道熟悉的系統提示聲【叮——】
【系列任務:守衛疆土】
【任務進度:40%】
【該階段任務關鍵詞:勝無定在,制勝在人】
【叮——支線任務:救出/誅殺林青柏,接受or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