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萬民傘

第126章 萬民傘

秋收了!

即使還在收割, 還沒有稱量收成具體有多少,但是所有剛赤府的農戶,都無比清醒, 無比肯定——今年肯定是個大豐年!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好看漂亮的麥穗。”‖

“一把握在手裏,我都感覺沉甸甸的。”

“才三年多時間,我竟都有些想不起來,原來咱們種的那種麥穗長什麽樣了。”

現在的剛赤府村落,早就和原來大不一樣。

在田地裏的幹活的百姓,個個又高又壯, 明明只是農具,卻在他們手裏被使得虎虎生風, 看起來威風極了。

這些高壯的漢子臉上都帶着笑,再也沒有那種死氣沉沉, 埋頭苦幹的寂靜, 田邊總傳來帶笑的讨論聲。

“你家今天吃什麽?”

“小雞炖蘑菇, 我娘說秋收辛苦,可得吃好點補一補,特意和我爹一起去摘蘑菇去了。”

想想家裏老人挎着竹籃去摘森林帶裏摘蘑菇, 不少人都忍不住吸溜一下口水。

那滋味,可鮮了!

如果再炖到雞湯裏面, 那更是千金都不換,好吃似神仙!

“夏天的時候, 我家那群小兔崽子,跑去摘了好多杏子,味道也好, 後來吃不完,還做了杏脯。”

“我上次也去了, 還發現了李子,還有野兔的蹤跡,就是沒逮到。”

說着,他們忍不住朝遠處望去,隐隐能看到離他們最近的森林帶,森林被風一吹,輕輕搖動,看起來可真是生機勃勃,也十分威風。

他們都去過,裏面每一個大樹看起來都十分精神,即使是地上随便一株青草都郁郁蔥蔥。

這兩年他們都發現了,地裏真的跟顧大人說的那樣,存得住水了,熱風也小了,甚至冬天好像都沒有往常那麽冷了。

這樣神奇的森林帶,竟然是他們的雙手一顆顆種下去的!

而且裏面還有好多吃的,甚至長出了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的菌菇,更有杏子、李子……都不是什麽稀罕水果了,也不會像原來一樣,活一輩子都沒嘗過水果的味道。

顧璋也沒去發展這些農副産品,這點三瓜兩棗的錢難掙,還不如豐富一下老百姓的菜譜。

吃得好了,人心情肯定舒服,幸福度不就嘩嘩地漲嗎?

多好,大家都開心,他摸魚玩樂、到處旅游才會更開心!

随着收割陸續結束,一村村的曬谷場都熱火朝天的擠滿了人。

“三石六鬥!”

“我家的上等田有四石三鬥!”

“哈哈哈哈,真的翻倍還不止,顧大人說的都是真的!”

距離田地那麽遠種一批樹,竟然真的能讓田裏的增産這麽多,要是放在原來,他們肯定不信。

這未免也太離譜了,宛如隔空施法一樣,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的不相信。

農人們一個個排隊稱糧食,然後又興高采烈的開始掰着指頭算起來。

算不清的,甚至用上了全家人的手指。

“一畝地就這麽多,咱家有十八畝地,今年收獲的糧食,每個人頓頓細糧吃到飽也吃不完!”

“我家也是!”

“我家小花娘前兩天就吵着,想要試試面粉做的吃食,等會弄一點給她試試,小孩子嗓子嫩,吃不來沒脫粒殼的麥

米飯。”

曬谷場熱熱鬧鬧的,唯有村長急的滿頭汗。

雖然惡補了許久,但是整整一個村的糧稅,無論什麽時候,算起來都太折磨人了。

好不容易算完,他心裏對顧璋的敬佩又多了一層,是什麽樣的算學水平,才能做到顧大人那樣?太讓人佩服了。

村長大手一揮:“走,交糧稅去!”

他這一吆喝,一呼百應。

“走走走,咱們村争取第一個去,在顧大人面前露個臉。”

“村長你可千萬別算少了,我都聽說了,這都要算進顧大人的政績裏的。”

村長趕緊應道:“肯定不會算錯!”

這可是代表顧大人政績的東西,他算得可仔細了。

百姓們都積極的運着糧食去繳稅。

若從天空上往下看,能看到廣袤遼闊的土地上,成片成片金黃色草,還有點綴在其中的如茵綠樹。

在成片成片的碧樹間,有成群被驅趕的牛羊,有馬隊在不斷奔跑,還有數不清的人,如勤勞的小螞蟻一樣,帶着糧食向最近的縣城彙集而去。

顧璋正在整理糧稅。

一年到頭,總是要忙碌幾天的。

不過幸好的是,剛赤府下四個縣令,都已經經歷了新稅法的改革,現在用的都是新稅法記錄,他整理查驗起來,輕松多了。

正寫着,聽到下人通傳,說是力蠻來了。

顧璋:?

要是田豐這個有周扒皮之稱的錢糧官來,他還能理解,畢竟看到這麽好收成,田豐不可能不心動,但力蠻這家夥,不是一向不愛往衙門跑嗎?

說這裏墨水味太重,他聞着頭暈。

“請他進來。”顧璋道。

很快外堂的黑石板上,傳來铿锵的腳步聲,十分有力,正是力蠻。

人還未至,聲音先行一步傳來:“顧大人,後日可有空閑?”

顧璋看到了他手裏的請柬,猜到了什麽,笑問道:“你媳婦來了?”

力蠻高興道:“不僅我媳婦來了,聽說剛赤府百姓的日子,我們全家都來了。”

顧璋也放下筆,接過請柬,笑眯眯道:“那就恭喜你心願達成,全家團聚了。”

他翻開一看,居然是力蠻這家夥親手寫的,字跡很粗,還顯得字很大,看出來是努力控制的成果,指不定還寫廢了好幾張。

“我後日有空,定按時赴宴。”

力蠻高興了,他坐下來牛飲牡丹般大口喝了好幾杯茶水:“我就知道你有空!”

天天在外面陪媳婦玩,怎麽能沒空呢?姚總兵果然是騙他的,還害得他親自動筆,寫了好多張請柬,才選出來這一張,說什麽這樣有誠意。

力蠻想到家裏人都來了,還有早上用偷偷學顧璋的辦法哄媳婦,媳婦臉都紅了,心裏高興得緊,他一副哥倆好的語氣道:“還是多虧了你,我勸了好久,媳婦才勉強松口,後來聽說這裏田地的産量,我爹娘立馬就心動了,又聽說這裏工廠的工資,我媳婦也馬上很快就答應了。”

顧璋:?

合着全是我的功勞,那你呢?

力蠻的妻子,真沒想到還是個事業腦。力蠻這麽頭腦簡單的人,在家鄉的時候會娶個冷靜事業腦妻子,還這麽多年都喜歡得很。

顧璋想了想,提醒道:“最近新開的棉花籽煉油制保濕膏的廠快開業了,你可以讓你媳婦去試試。”

力蠻高興道:“還有這種好事!”

這幾個月時間裏,剛赤府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之前的激烈,好像都在最後一年齊齊爆發出來。

糧食産量節節攀升,好多都不止翻了三倍,靠着草原,有數百萬頭牛羊,這些牛羊即使是副産品,也能源源不斷給剛赤府帶來巨大的收益。

地廣、田多,人少,掙錢容易。

原本最大的威脅都沒了,對富有的人來說,肯定是不願意來的,但是對許多窮苦人家來說,這簡直是人間仙境。

更別說有些地方鄉紳地主強盛,世家豪族占地多,家中沒有田地,只能租用田地的佃戶了。

每年辛辛苦苦種地,要被抽去五成、六成、甚至七成。

若遇到心善的老爺,也算是有口飯吃,能活下去。

若只能找到黑心肝的,最多也只能算是不餓死了。

他們這樣的人最沒有牽挂,聽說剛赤府如今的情況,幾乎是一收獲,就去衙門申請路引,拖家帶口地往剛赤府趕來。

跟匈奴近算什麽?不是都被打趴下了嗎,說是幾代人都別想恢複。

有這樣的産量,開荒的地都是自己的,就算匈奴還在,他們也要去!

匈奴有什麽好怕的,能有窮可怕嗎?會比飯都吃不飽更可怕嗎

原本從剛赤府搬家到隔壁幾個府城的百姓,也陸陸續續找關系牽回來了。

剛赤府已然成為周邊好幾個府城中,最富饒的一個。

雖然跟京城、江南這些地方的富裕程度沒法比,但是如果是比底層百姓的生活質量,誰輸誰贏還真未可知。

剛赤府百姓如今的日子,即使在整個大宣,也能排行前五。

但凡外面聽了,誰不羨慕?

當然這也和顧璋大量花錢投入有關,這世上要說有什麽東西絕對不會辜負你,那絕對是錢。

反正有錢就花,顧璋一看到每個月的分紅,就琢磨要怎麽用,今天把毛線廠單獨分出來,明天建立一個保育院,收留無父無母的孤兒,後天又高價給學堂請個舉人回來。

等到下個月工廠給衙門的分紅一到,他又如法炮制。

錢嘩啦啦地砸,效果能不好嗎?

誰也沒見過顧璋這樣的花錢方法,田豐羨慕得流口水,只心情激蕩地仰天長嘯:“我田豐什麽時候也能這麽潇灑啊!”

顧璋聽聞後,輕哼一聲:“他這個周扒皮加守財奴,這輩子就別想了。”

即使手上有這麽多錢,田豐也絕對舍不得這麽花,這都是刻進骨子裏的性格,哪那麽好改?

不過這樣的人,确實适合做軍隊的錢糧官就是了,要不跟個大漏勺一樣,才叫人害怕。

改變越多,名氣越大。

各地百姓本來就特別渴望,特別想要顧璋到他們那兒當官,等今年的糧食産量一出,接連擴建的廠房等等一連串消息傳出來,聽到別人過得是什麽日子,百姓們更繃不住了。

“大人!!!你使使勁兒啊!!!”

“顧大人要是能來,我都不敢想我們能過上什麽樣的好日子。”

“我聽說剛赤府的百姓,頓頓吃細糧,隔三差五就吃肉。那可是細糧和肉啊!!”

“咱們村裏最富裕的地主老爺,過的也就是這樣的日子吧?”

有了報紙,顧璋的這些事傳播得比原來更快,大宣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地界,都開始瘋狂搖人。

百姓想要顧璋。

官員看出顧璋不是獨的,願意分功勞給下屬,甚至稱得上是大方,也想要顧璋這樣的上級。

而且指不定就撿漏,得了個名垂千古,在史書上留名的機會呢?

吏部的官員都懵了。

走在路上,有人塞信封。

回到家裏,有好友拜訪。

甚至根本不記得的人,拉出不知道隔了多久的交情,硬是想給他們送禮。

他們原來可從來沒有這麽受歡迎過!

這些人無一例外,全都是因為顧璋來的。

吏部官員看着這個情況,又看着顧璋在剛赤府一筆筆的政績,哪裏敢下筆?怎麽敢做決定?

這要是稍有不慎,不會被一群人圍上來生撕了吧?

在顫顫巍巍,猶豫不決之時,明盛帝親自把這事攬了過去。

吏部官員松了口氣。

然後就聽到明盛帝沒有選任何一個地方,而是召人回京城述職。

聽到這個消息,許多人都有些失望,又覺得還有希望。

美其名曰述職,但是看流水一樣送進顧府的賞賜,這分明是覺得人在邊關受苦了,要回來好好修養一番,親自看看才放心。

把人當寶貝疙瘩護着呢!

***

顧大人要走了。

剛赤府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如遭雷擊。

之前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裏,來到剛赤府的官員,要麽走得飛快,根本沒有存在感,要麽就是一留好多年,到年紀大了才離開。

剛赤府百姓完全沒有官員一任就要離開的概念。

得知此事後,剛赤府上上下下頓時炸鍋了。

顧璋收到通知,也挺意外。

其實他也沒想好下一任去哪兒,還在挑呢,不過有回京的機會,肯定是好的,小姑娘也能回家看看。

燕芷也确實很想家了。

即使出來玩很自由很開心,但她終究是沐浴在親人的愛意中長大的女孩,離開家這麽久,怎麽會不想念?

她高高興興收拾行李,什麽都想帶走。

“等回京城了,我們去馬場騎馬狩獵,我現在騎馬可好了,穿騎馬裝也飒爽,爹娘肯定都要吓壞了!”

“這個小弓也要帶回去,這可是顧璋哥哥你親手給我做的第一把弓。”

……

小姑娘跟花蝴蝶一樣高興地在府邸裏跳躍,又很快跑去她的寶貝廚房。

顧璋也笑着一起收拾行李,來的時候趕路一切從簡,回去就無所謂了,帶多少東西都行。

他算了算日子:“我們到京城的時候,師父和祖父前後腳要過壽了吧?”

“是啊,”燕芷苦惱的嘆了口氣,“我可愁了好久,今年該送什麽壽禮。”

外人來做客,送些貴重的、合适的禮物就好。

但是自家人,肯定要多花些心思的。

顧璋也想了想,剛赤府的特産、廠裏賣的那些東西,能送的他早就送過了。

顧璋在腦海中搜索,忽然靈光一閃道:“不如做個生日蛋糕?”

“顧璋哥哥又有好點子了?生日蛋糕是什麽呀!”小姑娘擡起頭,雙眼亮晶晶的看向他。

看着燕芷仰着頭,驚喜地看着自己的樣子,顧璋也從心底泛出細密的喜悅:“是一種香軟可口,甜滑綿軟的糕點,裝裱在外面的奶油,和羊奶廠出品的奶油有些相似。”

燕芷開心地笑彎了月牙,顧璋哥哥總有好多好多靈感,她簡直太喜歡了,好像在全新的世界探索,征服一座座高山。

顧璋沒吃過生日蛋糕,但是他想,即使在食物和調料十分豐富末世前,那份香濃的美味都讓許多人難以忘懷,在這個時候,多半也是會受人喜歡的。

顧璋簡單說了下他記得的材料,比如面粉、雞蛋,羊奶、糖,又說了大致的制作過程。

吃播和美食博主的視頻,大概是末日裏最溫暖又殘酷的美好遺跡,給人活下去的力量,撫慰人心卻又帶來得不到的絕望。

顧璋時不時也看,他原來在末世時還覺得,只要有沒被污染的食材,他就能做出美味品嘗。

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他才明白什麽叫眼睛會

了,手不會。

等總和媳婦交流廚藝之後,他又明白一點,這些制作視頻也是有bug的,有些步驟沒有,還有些劑量不說清楚,甚至幹脆成品作假,靠剪輯來補!

他現在只說大致思路了,燕芷自由發揮起來,那簡直厲害壞了,整個人都好像在發光!

燕芷聽完了顧璋描述的大致過程,有點想不出來是什麽味道。

顧璋道:“可能有點難。”

“不怕!”燕芷自信滿滿地拿出工具打算在離開前嘗試幾次:“我肯定能做出來的,有顧璋哥哥幫我,我龍肝鳳膽都能做出來。”

顧璋刮刮她的鼻子:“那可不,咱們明天就燒只鳳凰吃一吃。”

“好呀!”燕芷踮起腳飛快親了一口顧璋的側臉:“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夫君啦。”

總會給她帶各種好吃的,若她做了什麽奇奇怪怪的吃食,無論是酸到掉牙,還是比苦瓜還苦,都願意試吃,再奇怪都不會嫌棄,還認真地吃完給她需要的評價。

他們一起做好吃的,一起吃各種好吃的,還總是出去玩,騎馬、射箭、放風筝、釣魚、野炊、采蘑菇……

他們甚至一起爬樹去摘果子!

這樣自由又快活的日子,她以往想都不敢想。

他們在廚房搗鼓了半天。

搗鼓到兩人滿臉白花花的奶油,看了對方一樣,都忍不住笑出聲:“哈哈哈哈——”

顧璋拿帕子給小姑娘擦了擦手:“等會兒我把這個蛋糕畫進剛赤府版的《食神鬼斧》裏,然後就寄出去給書局雕版。”

燕芷乖乖把小手放在他掌心裏:“可是制作過程還沒寫。”

顧璋:“就這個吃食不寫做法,只描寫它有多好吃,饞死他們。”

燕芷抿嘴笑:“你又壞心眼。”

“怎麽能叫壞心眼呢?這叫符合這一冊的風格!”

從小就向往自由,喜好也離經叛道的小姑娘,多少也是有些這樣的玩心在骨子裏的。

正所謂什麽鍋配什麽蓋,能和顧璋每天開開心心相處的小姑娘,即使嘴上說“你又壞心眼”,但是根本不帶一點阻止的。

這一冊滿是大儒文士被饞到又得不到的“抓狂”“恨不得隔空打人”的描述和詩詞,因為制作周期長,所以美食萌圖都更精致。顏色更鮮豔了,抓特點的能力更強了,總之比之前的看起來都更饞人了。

顧璋離開前,将其寄出給龔家書局。

終于,到他們離開的這天了。

他們的行李很多,還準備了一個豪華版的大馬車,在裏面兩個人可以直接躺着打滾的那種,車廂足足要用四匹馬來拉。

顧璋最愛的踏風也要帶回去,除了踏風之外,顧璋這幾年還養了好些駿馬,不過在離開之前,顧璋去了一趟草原,把它們身上的所有束縛都放開了,他說:“我要離開這片大草原了。”

駿馬有靈,喜歡野外的蹭了蹭他的脖子,然後回歸草原了,顧璋給他們馬尾隐蔽處做了記號,讓武安大營的兵若日後抓到他們,就放歸草原。

踏風倒是舍不得他,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沒離開,親昵的貼貼顧璋的臉頰。

此刻幾匹駿馬,就跟着車隊溜溜達達地散步,吃吃草,散散步,好不悠哉。

馬車滾滾駛出城門。

不少剛赤府的百姓聞訊而來,硬生生将廣闊的城外土地,用數不清的人,夾出了一條僅供單輛馬車行駛的道路。

百姓們想着這四年發生的事情,許多人眼眶都紅了。自從顧大人來到他們剛赤府之後,隔三差五就有新鮮事從軍營裏傳出來,日子都快活不少。從第一年開始,每年糧食都有增長,如今四年過去,他們不僅再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飯,家家戶戶都能掙到錢,即使是身體有殘疾的,也能養家糊口,過得體面。

原來他們每日想的是,吃什麽,怎麽進軍營,匈奴今年會不會又來?

現在他們想的是什麽?快要發月錢了!今天買什麽肉吃?要怎麽換着花樣做面食吃,最近又有什麽好玩的……

日子美得就跟做夢一樣。

但是現在,顧大人要調任,離開他們剛赤府了。

人群中響起了接連的嗚咽和抽泣聲。

盡管壓得很低,捂着嘴聲音有些霧蒙蒙的,但人一多,聲音難免就大起來了。

顧璋原本是沒有太多離別的傷感的,收拾行李的時候還樂呵呢,這會兒卻也忍不住有些觸景生情了。

這會兒一些顧璋熟悉的村長、族老代表大家走出來,由一位已經八十多歲的老人站在頭前,給他送萬民傘。

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當初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百夫長,殘了腿才從軍中退下來,後來三個兒子,兩個孫子,都犧牲在抵抗匈奴的侵略中。

他親手送幾個兒媳婦改嫁之後,便孤身一人。但在整個剛赤府,也是很有威望的。

他道:“顧大人,我們都是粗人,想不到您這麽聰明又會賺錢的人還能缺什麽,就找學堂裏的夫子打聽過了。夫子說官員離任的時候,百姓為他送傘,就代表着官員像傘一樣護佑一方百姓。大夥就合計着,要給您送一把。”

他撐開傘,細細地介紹道:“大夥都覺得普通的油紙傘不太行,配不上您,您除了當文官,還有滅敵數萬的功績。這是咱們找了薛将軍親批的好鐵,又找城裏最擅長打鐵做武器的鐵匠,給您做的兵器傘,每根傘骨轉動起來都跟刀一樣鋒利,傘柄裏也能抽出細長刀,傘柄就是刀把……”

是武器,顧璋也覺得心裏鼓鼓脹脹的,剛赤府百姓可是把武器看得比什麽都重要,那次邢威主持的小拍賣會上,大夥買殘損的武器,可比買牛羊都熱情高,出手闊綽。

“希望以後這把傘,帶着咱們剛赤百姓的氣勢,能為您鎮壓所有邪氣,破開所有險阻,日後一路康莊,前途似錦。”老人收起萬民傘,輕輕放到顧璋手上。

傘上寫滿了字跡似初學者粗笨卻一筆一劃格外認真的名字,還有許多紅色的手指印,那顏色一看就是用血蓋的,整張傘面密密麻麻地擠滿了,竟然再找不到一絲空隙。

顧璋道:“有心了,我定會珍藏。”

他笑着對兩道的人說:“哭什麽,我可是要回去升官的,該為我高興才是。”

“顧大人我們舍不得您啊,大夥肯定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的。”

“以後要是有人敢欺負您,我們肯定不饒他。”

“就是。”

“咱們日子現在跟神仙似的,您跟我們再造父母沒什麽差別。”

“顧大人,我會好好念書的,以後去京城找您,幫您幹活!”

馬車在百姓的夾道和不舍中行駛,緩緩朝着京城的方向而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