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 20 章

奧委會日志0818*

我是地球奧委會主席何應,今天輪到我寫日志。

今天也是一個普通的一天,即使是我轉達了我們的新想法,讓所有設計公司都哀鴻遍野地修改他們的方案,但我也不覺得我是一個無良甲方。

因為我指出了一條明路,找一個代表動物舉着蒲公英就完事了。

根據多年的經驗,沒人不喜歡毛茸茸,大眼睛可愛的生物。

比方說,表情包中大部分被熊貓頭和貓貓狗狗占據,萌寵博主幾乎全網通殺。

但是不能是龍,有毛的龍也不行。

他們只要從上億種地球生物選出一個最讨人喜歡的就行了。

希望他們能交出令滿意的答卷。

但我們現在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我們聰明的秘書長提出了一個非常能暢銷宇宙的方案。

現在我們要找到一個廠家實現它。

——何應

但實現仿制蒲公英是一件簡單的事嗎?

顯然是否定的。

或許有人聽說過,千年以前初代宇航員登月的航天服材質設計十分巧妙,他的表面材質借鑒了荷葉的表面結構,用于防塵。

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不論是多麽重的灰塵天氣,荷葉永遠是幹淨的,這得益于荷葉的表面絨毛微結構,疏水疏油有自潔功能。

那麽宇航服仿制這種微結構成本需要多少?

答案是天價。

仿生永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大自然給了你現成的答案。

何應想的可沒那麽偉大,沒有什麽“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宏偉目标,他只是想賺一筆。

但是商務部打了衆多電話過去,幾乎問遍了地球廠家,答案都是“做不了”。

雖然利潤很誘人,但也要考慮研發成本。

“不然我們換一個方案也行,不然就做個大號一點的。”盧德贊建議道。

何應戳着桌子,他還不想就這麽放棄,“也許還能再試試。”

他打開了航空公司的網頁,買了一張明天到上海的機票。

“我明天休三天假。”

從瑞士到上海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何應下了飛機都不去倒時差直奔上海高分子研究所。

“何主席,有何貴幹?”徐賀是所裏最年輕的博導,也是何應的同學。

他見了何應嘴角抽動,這個狗人畢業跑去第一星域就了無音信。

何應從背後拿出了一朵白色絨毛的地球特産,“見面禮,你拿着。”

“聽說你們這有最精密的3D打印?”

徐賀狐疑地接過何應讨好地拿過來的蒲公英,“幹嘛?打什麽?這要錢的啊!”

“只要你能打,絕對是筆大生意。”何應打着保票。

徐賀清了清嗓子,“打什麽?”

既然是大生意,姑且這同學還認一下。

何應的眼神落在了蒲公英上,徐賀也跟着落到了蒲公英上。

“?”

“你不會是……?”徐賀的眼神在何應和蒲公英之間徘徊。

何應點點頭,“做個玩具,能吹的那種,你知道海關不能讓種子過去。”

他跟徐賀講了一下他宏偉的周邊布局,生動形象,可以說是投資商聽了當場就想加倍投資。

但是徐賀不是投資商。

“玩具?!”徐賀翻了個白眼,說什麽也沒用,他知道何應是那種不見黃河不死心的。

他打開了中央操作臺,把那個蒲公英放了上去,系統自動掃描了蒲公英的結構。

“我們現有的技術只能達到納米級,你說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但是我們的所有的材料只能是金屬、碳納米和有機矽。”

“我給你看一下金屬和碳納米管做出來的效果。”

徐賀模拟出金屬和碳納米管的蒲公英構型,看起來都很相似。

“你看确實是這種形狀,分子級也是夠的,但是金屬的會傷人,碳納米的你吹一下。”

何應輕輕吹向那個碳納米的蒲公英,紋絲不動,宛如銅牆鐵壁。

“蒲公英能随風飄不只是有那幾根羽毛就行了,跟你說個能懂的,葡萄糖的密度1.53g每立方厘米,碳纖維的密度要在1.7以上,金屬則是更重。”

“所以差一點點都是對這種微結構有相當大的影響,而且種子部分結構做不到生物結構的力學一致,所以你吹不動。”

“而且就算我們優化模型,根據蒲公英能飛那麽遠主要是因為傘部産生的渦旋氣流,但是碳納米管相對于纖維素剛性太強……”

“停!說人話。”何應立刻叫停了這種師傅念經的對話,科學小狂魔講起話來就是這樣的。

“做不到。”

“也不是說非要一模一樣。”何應降低了要求,“碳納米的那個就挺好,塗個顏色就行……”

第一星域的人他覺得還是好糊弄的。

“首先,你需要一個精細化生産線,然後,這個生産線能夠給你改造成做這個一點沒有社會價值的商業産品!”

“是的,實驗室可以達到,但是你要量産,你要銷量遍布全星域,全星域也沒有納米級的生産線,你懂這是什麽産量嗎!建築白癡!”

這裏補充說明一下,何應是建築工程學畢業,主修太空基地建造,簡稱搬磚的。

他和徐賀做了六年室友,每天就是這種互罵。

全星際連通訊商都不需要納米級的生産線,更別說給何應造蒲公英了。

“我知道!不然我為什麽找你!材料廢物!”

材料科學與工程,三大天坑專業之一,等了一千年也沒和生物工程等來他們的時代,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簡稱是——造磚的。

何應解開了領帶,拿起廢紙煽起了風,他平靜了下來,“我聽說……有葡萄糖聚合打印機。”

如果能改裝糖廠,他甚至覺得可以買一個下來。

“葡萄糖類的有機打印确實可以做到……但是我們做不了。”

這也是他們一直沒辦法像《星際迷航》裏一樣做出複制機,如果能夠做出有機物3D打印那麽他們完全可以直接打印出食品。

如果有這種打印機,別說是打蒲公英,就是打一個現成的梅菜扣肉都能打出來。

“但是我聽說……有這方面發展?”何應注意到實驗室裏一直放着一個機器蒙着厚布。

“那你說的是第一星域吧?”徐賀提起來第一星域有些悶悶不樂。

“這項技術一直被他們壟斷,最先發明出來的是第二星域的,後來被他們搶走了。”

“葡萄糖類的不僅僅是操控葡萄糖,他的原料來自于空氣,屬于原子級別,我們達不到。”

“我們所去年想買一個,但是人家不賣給我們,賣給鹽碧都不賣給我們。”

這就是第一星域,不知道為什麽一直提防着地球。

“就差一個關鍵器件,怎麽也調試不好,總是差一點,項目已經停止了。”徐賀坐回了椅子上,提起那個項目總是有點心痛,怎麽他們就做不出來。

“我們也想突破第一星域的封鎖,但是沒辦法。”

“我……”何應也想說些什麽,但是說不出口,他在第一星域這些年體會是最深的。

無論怎麽追趕都追趕不上的痛苦。

“也許讓我看一眼核心器件,就看一眼,就能知道我們缺什麽。”

“但恐怕我這輩子都見不到了。”徐賀看向了那個被蒙住的機器,有些對自己失望。

何應在這個時候想起了申奧失敗時的窒息,徐賀可能像他一樣。

“何應,放棄你那個不切實際的方案吧。”

最終還是有人來告訴他這句話。

*

“你說他們想仿制蒲公英?”奧姆迪弗遠在第一星域就聽說了何應的動向。

“他們也要有那個技術。”

這個地球人總是有些離譜的想法。

但是這一次,他們絕對不會成功。

“議員,我們這個季度在地球的銷量又增長了。”

“看來他們很喜歡,繼續壓低價格。”

“是。”

*

何應沒有立刻離開上海,好不容易來一趟,他也會到處轉轉。

他在自然博物館前的公園坐着,前面就有投放gg的光屏,還有一群來享受周末的孩子。

“……你還在吃自然産物?”

“3D打印食物幫你杜絕任何有害物質,更安心、更健康、更便捷。”

呵,又是第一星域投放的gg。

一群學校組織來活動的小學生手裏甚至拿的都是第一星域的打印食物,互相交換着不同的味道。

這很早以前就是一種潮流了,不僅地球是,別的地方也一樣。

這時他身邊坐下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指着那gg說,“又來害人了。”

“誰讓他壟斷了技術。”何應嘆了口氣,他也無能為力。

老人看了他一眼,“年輕人,還是年輕啊……”

“他現在低價賣給我們絕對沒有好心,那就是第一星域的尿性。”

“你知道他賣的都是多少錢嗎?八塊,八塊一餐,因為他們的成本太便宜了。”

“這遠遠低過了地球的種植成本,那麽就沒人選擇買農民的菜了。”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種地了。”

這還不是最讓何應後背發涼的。

“你說,那時候他們發動戰争,又不賣給我們合成食物了怎麽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