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商量

商量

恢複高考通知下來的第二天,軍嫂們分批組團去了舊貨市場和新華書店,把她們能搶到的書都買了。

反正這種時候不怕多買,就怕錯過。

也有人約程蔓一起去,但她高中課本都在,而且已經複習了近一年,就沒跟着一起去。

周日,程蔓跟陸平洲回了趟程家。

經過兩天的發酵,恢複高考這事在機械廠已經傳遍,王秋梅看到夫妻倆別提多興奮了,上來就說:“蔓蔓你可真是神了!全給你預測準了!”

程樹偉更理智些,蹙眉提醒道:“別太大聲,讓人聽見了不好。”

雖然大運動結束已經一年,但搞封建迷信總歸不是好事,而且這事不能太高調。

高考定在一個月後,複習時間可以說分秒必争,要是傳出去程蔓早預測到了,街坊鄰居裏孩子參加高考卻落榜的,指不定會反過來怪他們瞞得緊。

王秋梅反應過來左右看了眼,伸手接過女婿手裏提着的東西,輕聲道:“咱們進屋說。”

臨江天氣變得很快,前幾天出太陽時大家恨不得穿短袖,這幾天又狂風驟起,溫度直降,王秋梅連毛衣都套上了。

于是進屋後,她随手就帶上了房門。

程蔓擡頭大量一眼,問:“大哥他們沒過來?”

王秋梅回答說:“你大哥帶你大嫂去醫院做檢查了,明明跟劉小胖一起出去玩了。”

因為第一胎早産,之後一直沒懷上,所以懷上二胎後,程進夫妻格外慎重,羅文欣月份大了後,夫妻倆每個月都會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程蔓點頭說:“挺好。”

Advertisement

這年代女人懷孕不容易,鄉下女人臨近産期都要幹活,城裏女人可能稍微強點,但産期不進醫院也是常有的事。

家裏人大方的,生産時可能會進醫院待幾天,碰上摳門且不拿女人命當命的,可能會直接找穩婆接生,到難産出問題才送去醫院。

至于産檢,絕大多數人沒這概念。

羅文欣懷程明的時候,程家人就是沒什麽概念,那會程蔓還沒恢複記憶呢。

從懷孕到生産,羅文欣就進過兩次醫院,一次是查是否懷孕,一次是生孩子,因為早産在醫院住了一星期左右。

因為難産傷了身體,生下程明後羅文欣養了兩三年。

雖然國家早幾年就在宣傳計劃生育,但還沒被定為國策強硬實行,這時候的主流思想仍是多子多福。

羅文欣和程進心裏也想再要個孩子,只是備孕好幾年一點消息沒有,兩人才不得不淡了心思。

這次懷上後,夫妻倆都很重視。

之前程蔓在家提了嘴産檢的事,羅文欣就上了心,特意讓程進去打聽有沒有這樣的檢查。

打聽後自然是有的,只是醫療器械昂貴,他們之前去的醫院沒設備,所以除非懷相特別不好的,醫生會提醒他們再去市裏最好的醫院做檢查,在其他人面前基本不會主動提産檢的事。

提也沒用啊,這時候的國營廠職工,一般的小病小痛,懷孕生子,費用單位都會報銷。但産檢不算固定費用,廠裏不管,且費用不便宜。

別說那些懷相好的,就是妻子懷相不好,甚至瀕臨流産的,都不一定樂意花這個錢。

但如果孕婦家屬有心,找他們打聽,他們不會刻意隐瞞。

羅文欣這胎懷相不差,但因為生程明時早産,她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就跟程進商量定期去産檢。

之前羅文欣補貼娘家的行為雖然讓程進很不高興,但他并不摳門,也希望羅文欣能順利生下孩子,就同意了這件事。

夫妻倆商量好了,王秋梅自然不會不樂意,她也盼着孩子能平安出生呢。

別說夫妻倆沒朝她伸手,就是借口手頭不寬裕,找她要錢,她也不會小氣。

但普通人對進醫院這事總有點怵,雖然羅文欣只是去做檢查,可王秋梅每次都忍不住擔心,嘆氣說:“希望檢查結果是好的。”

“大嫂懷相不差,檢查結果肯定也不差。”程蔓安慰完問,“二哥今天上班?”

“對,本來我說讓他不要上班了,請一段時間假在家裏安心備考,但他沒答應,說上班也能複習。”王秋梅忍不住抱怨,“這孩子就沒個聽話的時候!”

王秋梅在國營飯店幹了二十多年,一直盡心盡責,要是平時她肯定不樂意兒子請假,可這不是特殊情況嘛。

程蔓卻沒有母親的話順着譴責二哥,而是說道:“我也覺得沒必要請假,國營飯店一天忙也就四五個小時,其他時間能見縫插針地看書,不耽誤複習。而且飯店前廳就兩個人,二哥請長假,王主任肯定要為難的,心裏不免對他有意見。”

王秋梅說:“只要你二哥能考上大學,王主任對他有意見也不算什麽。”

盡管大運動期間,很多知識分子被扣帽子下放,但能上大學誰會不願意?看看機械廠裏那些領導就知道了,沒一個真是文盲。

所以在王秋梅看來,上大學比工作可重要多了。

只要程亮能考上大學,就算丢了國營飯店的工作,她都不會擡一下眼皮。

程蔓明白王秋梅的意思,說道:“等二哥回來,我跟他談談吧。”

以前王秋梅總覺得閨女沒長大,還是個小姑娘,但年初程蔓分析那麽一通後,她就不這麽想了。

再等到恢複高考的通知下來,現在王秋梅覺得她閨女可厲害了,對她的話不說言聽計從,肯定比以前更信重。

見她願意跟程亮談,眼睛一亮說:“那感情好。”

兩點十分不到,程亮拿着課本習題回來了。

剛進二十七號院,他就被程蔓叫住:“二哥,我們聊聊吧。”

恢複高考的通知剛下來,程亮并不意外程蔓想跟他聊,點頭問:“成,去哪邊屋?”

“去你房間吧。”

程蔓說着,率先推門進了程亮房間。

這房間最開始是兄弟倆一起睡,後來程亮下鄉,程進結婚,這屋子就成了他跟羅文欣的婚房。

所以這間屋子面積相對大一些,裏面的家具也更新,床也更寬。

進屋後,程蔓直接在書桌前坐下,伸手翻了翻程亮的課本,并檢查他最近的試卷。

這時候參加高考,主科是語文、數學和政治,程亮政治不錯,試卷基本都能做到八十分以上。

但這沒什麽可驕傲的,早幾年大家見面說話都得先對語錄,工廠招工政治也是必考科目,換句話來說,這時候的人政治都不差,試卷能做到八、九十分的一抓一大把。

最薄弱的是語文,程亮記憶力可以,拼音默寫古詩詞大部分能對,但閱讀理解和作文不太行,成績一直在及格線徘徊。

數學比語文強點,考過八十多,但那次試卷給初中生考都不會覺得難,一個超綱的題目都沒有。正常難度下,他數學一般在七十上下徘徊,難度高就要降到六十左右。

理綜兩門,也都談不上好。

究其原因,是基礎知識太薄弱。

因為讀書比較晚,再加上留過級,停課鬧革、命那年程亮剛上初一。

早幾年看這是一種幸運,因為六八、六九年上山下鄉最嚴的時候,他初中還沒畢業。差不多他前腳上完初中,後腳高中就重開了,雖然成績一般,但王秋梅夫妻願意供,順利升入高中。

高中讀完,程亮就沒這麽好運氣了,家裏沒條件弄到工農兵名額,于是他只能收拾行李下鄉。

所以看起來程亮好像初高中讀全了,實際上他根本沒學到什麽。

停課的那兩年裏,大量到學齡的孩子沒辦法上學,所以複課後一年級新生人數暴增,而當時知識分子很多都被扣了帽子,教師資源緊張,上面沒辦法,只好讓學生們按原計劃升學。

于是,程亮這個初中沒上兩個月趕上停課的人,兩年後再回到學校,稀裏糊塗就成了初三學生。

而給他教課的老師,也才初中畢業。

那會上課,半天學習,半天學農,課程非常輕松,而輕松就意味着學不到東西。高中也差不多,老師自己學歷都不高,教學生十分勉強,大家也沒什麽心思上學,反正也弄不到工農兵大學生名額,成績再好也得下鄉種地。

所以程亮雖然上了高中,但知識儲備其實不如大運動以前的初中生。語文數學和政治還好說,其他科目是真沒怎麽學。

這會複習起來也不容易。

因為程蔓高中學的是理科,教不了程亮歷史地理,所以這段時間他複習的重點是物理化學。

只是物理化光記憶力好沒用,而且想在一年時間裏,把不止三年的內容全塞進腦海裏也很困難。程亮沒開金手指,所以到現在這兩門都沒法及格。

看過試卷,再将一些難點挑出來跟程亮講一遍,程蔓才說起王秋梅的抱怨。

說完後,程蔓卻沒有開口勸程亮聽父母的話,只問:“二哥,你想考大學嗎?”

“我現在不就是在努力考大學嗎?”程亮沒太明白程蔓的意思,語氣有點疑惑。

程蔓解釋道:“我的意思是,你想上大學,還是有學上就行。”

明白後的程亮有點吃驚,指着自己問:“我?上大學?考不上吧?”

“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年前你做這樣的一份試卷,單門成績只有二三十分,但現在,公共課單門能考到兩百左右,加上文科綜合,考上專科不是問題。”

被誇獎雖然很高興,但程亮腦子沒太暈乎,很有自知之明地說:“這試卷才初中難度我都才考這麽點分,高考難度再低也不會這麽容易,專科我還能搏一搏,大學,太遠了。”

其實程蔓也拿不準高考難度,只前世聽人是初中難度,偶然也上網搜過卷子,确實不難。

但一來這一年高考各省都是自主命題,別說高考試卷,連考試時間都不同,早的省份十一月下旬就考試,晚的要到十二月下旬,歷時一個月。

二來這個世界是架空的,而原著中燕敏芝沒有參加高考,所以沒有相關描寫,臨江的考題難不難,程蔓真沒法确定。

可另一方面,她又覺得高考中斷的這十年裏,小學到高中階段的教學情況怎麽樣,省教育局的人心裏應該有數,題目不會出太難。

考題大概率還是初中難度,可能會摻一些高中題目。

而高中內容程亮過過一遍,基礎雖然很不紮實,考起試來慘不忍睹,但剩下一個月好好複習,鞏固鞏固,未必不能考取一個相對好的成績。

程蔓分析完這些,又道:“而且高考恢複了,肯定不是只考這一次,以前是夏天高考,說不定今年沒考上,明年夏天還能報名。如果你想上好點的大學,也有這個恒心,辭掉工作在家好好複習也未嘗不可。”

“這……不了吧。”程亮聲音猶豫,但話裏的意思又有幾分堅決,“我這成績,一個月時間學到死,估計也考不上大學,明年再考……我可能沒這個恒心。”

真不是程亮對自己沒信心,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斤兩。

小學留級可以說是心思沒放在這上面,初高中什麽都沒學到也可以說是大環境不好,但這半年他已經很努力了,成績仍然平平。

再看他妹,讀書時也不見多用功,但每次考試排名都不低。離開學校三年,教他時仍說得頭頭是道,基礎非常紮實。

程亮不得不承認,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在讀書上他可能确實沒什麽天分。

要是他對讀書有執念,辭職拼一把也就算了,可他考大學本就是半推半就,主要目的是躲避母親催婚。

都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年參加高考,他說不定能走大運考上,到明年什麽樣真不敢說。

其實程蔓想法跟他差不多。

程亮成績如何,她是最清楚的,不算差,但也沒多好,屬于不上不下那種。

只要高考難度如程蔓所料,程亮又沒掉鏈子,好好把握填志願的機會,上個中專不難。但想上大學,卻不是潛心複習一兩個月能辦到的,除非天上下紅雨,又或者他像她剛才提的那樣,多複習兩年。

可多複習兩年就一定能考上嗎?

七七屆高考簡單,是大運動十年裏上面不重視教育,師資力量差,學生們上課也不用心,且參加高考的很多是知青,離開學校多年,基礎薄弱,以及通知下來一個多月就要考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通知下來後,高三學生肯定會全力備考,這次沒考上的,也有更多時間複習,明年的高考難度肯定會往上提。

之後幾年,高考難度會一年比一年高。

程亮這兩年考不上大學,多複習兩年也未必能考得上。而随着年齡變大,他的壓力肯定會越來越大,再加上改開,可供選擇的路多了,心思更容易亂。

所以程蔓覺得,與其等兩年盼一個未知數,不如趁現在一鼓作氣。

這年代專科學歷夠用了。

但程蔓不可能一來就對程亮說,你別努力了,反正都考不上大學,認命上個中專吧。

那樣不僅傷人心,還有點大包大攬,萬一這一年試題非常簡單,程亮的成績離大學只有一步之遙,以後他想起來可能會後悔自己沒有請假。

這決定是他自己做出來的,他可能只是懊悔,可要是別人替他做的,時間長了難免生怨。

因此,程蔓沒替他拿主意,只問:“所以你想好了,接下來一個多月不請假,站好最後一班崗?”

程進肯定點頭:“對,主要是我們現在請不了假,小楊也要參加高考,我請假她肯定也要請,到時候飯店就沒人了。”

程蔓并不意外楊玲參加高考,她去年才高中畢業,比絕大多數考生有優勢,只沉吟道:“估計王主任也不會讓你們請假。”

“沒錯,今天王主任說了,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自由複習,但請假他不會批,不去單位一律按照曠工處理。”

“其實還有個辦法,找個人代班一段時間。”

程亮搖頭:“估計不行,我跟小楊要輪流收銀,找人代班王主任很難放心。而且就算他勉強答應了,心裏肯定有想法,這次我能考上還好,考不上以後就難了。”

擔心考不上,是程亮不肯請假的主要原因,他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雖然國營飯店的工作是鐵飯碗,但他不打算一輩子端着這個飯碗,參加高考之餘,一直在想辦法調走。

調走的去處又兩個,一是機械廠,大單位,工資高,但國營飯店和機械廠離得再近也是兩個單位,想進去的渠道除了招工就只能買工作。

前者機械廠已經好幾年沒有大範圍招工了,後者工作更不好買,反正他爸媽等了幾年,也沒有等到機會。

好在機械廠領導常到國營飯店上班,他在這上班,能在他們面前混個臉熟,等到招工或許能托關系謀個崗位。

第二個去處是食品公司,這是上級單位,能直接調動過去,問題是王主任幹了二十年都沒等到調動,他才剛來,更難。

但他運氣不錯,前段時間食品公司領導下訪,正好是他接待,他表現不錯,後來還受到了表揚,算露了個臉。

後來他找時間去食品公司外面晃悠了幾圈,跟那位領導碰上了面,托這張臉的福,對方記得他,跟他聊了幾句。

程亮打算這幾個月多去轉悠幾次,看能不能搭上關系,争取調崗。

如果能等到機械廠的招工機會,王主任對他有沒有意見不重要,可如果是調崗,他肯定不能得罪王主任。

聽完程亮的計劃,程蔓大感驚奇,口中直呼沒想到。

程亮臉皮不算薄,但被妹妹這麽盯着,仍忍不住摸了摸鼻子,說道:“我就是瞎想,能不能成都不一定。”

程蔓當即道:“這怎麽能算瞎想,你太有行動力了。”她在國營飯店幹了三年,也沒跟食品公司領導搭上話。

而且程亮的這些想法,聽起來很缥缈,但細想不是完全不可能。

她能去婦聯上班,不就是因為認識了吳舜玉,被賞識才得到的機會嗎?

對普通人來說,可選擇的路少得可憐,想出頭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在領導面前露臉,展示自己的能力。

程亮走的就是這條路,只是他沒有程蔓那麽幸運,努力那麽久仍處于露臉階段,沒到展示能力的時候。

但他又沒那麽倒黴,他還有別的途徑改變命運。

跟二哥聊過後,程蔓就去找了王秋梅,告訴她程亮的想法。

王秋梅聽完後幾乎被說服,但又有點擔心程亮雞飛蛋打,到最後高考沒考好,換工作也遙遙無期。

“媽您放心,這一個多月只要二哥不偷懶,考試不掉鏈子,應該能上中專。”程蔓安慰完見王秋梅仍蹙着眉,話音一轉道,“而且我們在崗考大學,上學後說不定能繼續領工資。”

王秋梅眉毛一動:“怎麽說?”

不止王秋梅,客廳裏坐着的其他人也看了過來。

“那些工農兵大學上,上學前是工人的,上學後不是能繼續領工資嗎?沒工作的學校也會發補貼。”程蔓沒說得太肯定,語氣裏帶着幾分猜測,“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考上大學後政策不變,大學期間說不定能按在職算工資。”

雖然王秋梅打定主意,只要程亮能考上,她和丈夫就會一直供下去。但三四年的生活費不是小數目,王秋梅知道,如果他們真要供二兒子上學,以後家庭矛盾不會少。

別人不确定,羅文欣知道了肯定有意見。

她跟老大是夫妻,耳旁風吹多了,就算程進剛開始無所謂,時間長了也可能有想法。

而且懷上二胎後,羅文欣要吃好的補身體,還要花錢産檢,開銷比以往大很多。

這還只是剛開始,程明出生那會羅文欣就沒奶,二胎出生後估計還是要吃奶粉,一家四口,吃穿住行,哪怕工資夠花,手頭也會變得拮據。

手頭一拮據,心裏就容易有想法,繼而引起矛盾。

如果老二考上大學後,能繼續領工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程樹偉也有些心動,但又有些遲疑:“你們上大學的政策,跟他們工農兵大學生會一樣嗎?”

“我也不太确定,但我是這麽想的,政策變了,上大學肯定需要家裏人供,可要是政策沒變,二哥站好最後一班崗,考上大學以後領工資也能不心虛,你們說是不是?”

“理是這個理,”王秋梅被說服了,“但要是考不上……”

“他一沒請假二沒辭職,考不上工作還在,王主任也不會對他有意見,他還能繼續努力換工作,”程蔓像是剛想起來,哦了聲說,“你們還能給他介紹對象,複習一年連個中專都考不上,我想他也沒臉再拒絕相親,二哥你說是吧?”

程亮:“……”

他能說什麽?當然是點頭說是啊。

雖然恢複高考的通知下來後,王秋梅有點頭腦發熱,對程亮抱有很高的期待,但聽完兄妹倆的話,她不得不承認他們考慮得比她更全面,也更實際。

她是盼着兒子考上,可要是真考不上,這日子肯定還得過下去,不能沖動之下把後路給斷了。

王秋梅沉吟道:“你不想請假就算了,但這一個多月你必須得繃緊神經,好好複習,考不上就給我相親去,知道嗎?”

程亮:“……知道了。”

母子達成一致,時間也快到四點了,程亮趕着上班,帶上課本和習題集又出門了。

幾乎程亮前腳走,程進和羅文欣就回來了。

因為夥食不錯,懷孕後羅文欣臉龐圓了不少,不過她眼睛大,長胖了也不醜,老一輩說起來還總誇她長得有福氣。

因為檢查結果良好,羅文欣心情很不錯,進院子時臉上挂着笑,等看到程蔓和陸平洲,臉上笑容更濃。

倒不是他們關系有多好,而是程亮和陸平洲回來從來不空手。

程蔓剛結婚那會買東西回來,羅文欣的心情總是很複雜,一方面她帶回來的東西,他們一家子多多少少能沾光分一點,一方面又心虛,怕被比下去。

但可能是時間長了,羅文欣已經習慣,歇了比較的心思,也可能是不管錢了,給不給公婆買東西她說了不算。

現在程蔓夫妻再提東西回來,羅文欣心裏高興更多。

打過招呼,得知檢查結果良好,王秋梅臉色也松快不少,問她累不累,累了就回去休息。

羅文欣的确累了,但更關心程蔓他們回來的原因,便撒謊說不累,坐下聽他們聊天。只是聽了半天,也沒聽他們聊高考的事,不得不主動開口問:“你們聽說恢複高考的消息了嗎?”

程蔓知道這話是問她的,點頭說:“聽說了。”

羅文欣繼續問:“你要參加高考嗎?”

“嗯,我打算參加。”

羅文欣不意外程蔓的回答,她跟程亮提前大半年複習的事瞞得住別人,卻瞞不住她這個當大嫂的。

她也不在意程蔓參不參加高考,雖然她覺得沒必要,但也知道小姑子主意大,她左右不了她。

她在意的是小叔子,卻又不好問得太直接,只佯裝感慨道:“真好,你和二弟都能參加高考。”

程蔓微笑着說:“你和大哥也沒到年紀,想參加也可以報名。”

可能恢複高考這件事,程蔓并沒有瞞着程進夫妻,只是兩人對此将信将疑,沒有像程亮那樣狠下心來複習。

當然程進也沒有考大學的想法,他不像二弟讀書晚,也不像小妹年紀小,是實實在在離開學校十年了,初中學過的東西基本已經忘光。

更重要的是他既不像二弟沒結婚,也不像小妹不用負擔家庭,他有妻有子,工資占家庭收入的大頭。

更不要說他媳婦懷上了老二,預計年前生産……一家四口,負擔只會更重。

這種情況下就算能考上,他也要掂量要不要去上大學。

被程蔓提及的程進擺手說道:“我還是算了,沒這個能耐,也沒這個想法,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

程蔓又看向羅文欣:“那大嫂呢?”

“我?”羅文欣指向自己,幹笑道,“我懷着孩子怎麽參加高考?而且我讀書那會成績不太好,還是算了吧。”

程蔓哦了聲,語氣淡淡道:“剛才大嫂那麽感慨,我還以為你是後悔了,既然沒有就算了。”

說完程蔓不再搭理羅文欣,側過頭輕聲跟陸平洲交談起來。

二更合一,有紅包,明天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