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提婚事
提婚事
祁徽當真帶着林黛玉去了豬圈,帶她瞧了豬崽子,告訴她這些豬的重要性。
随後,他牽着黛玉的手,慢悠悠到了紅樓綜合學校裏逛了逛。
他們玩了好一會兒,才重新回到了客棧之中祁徽同陳覺有事商量,便送黛玉到了林如海身邊。
沒多久,林如海就讓林黛玉把靈玉取了,親自送去給康熙觀看。
林黛玉有些擔憂的蹙眉,看了眼賈敏:“母親,此事應該順遂吧?”
涉及到皇上,不能口說皇上的壞處,林黛玉只含含糊糊問了這一句。
賈敏鎮定的将黛玉攬入懷中:“無事的,有你祁叔叔在,什麽事情都不會有。”
她雖然也擔心,但也沒擔心到哪裏去。賈敏雖只是深宅之人,但她也知道皇上忌憚祁弟身份手段,皇上不會将玉私下裏占了去。
林黛玉卻是無比相信祁徽的,一聽賈敏提到祁徽,她立即放松了下來,白裏透粉的面上還帶了笑容。
對啊,有祁叔叔在,她又有什麽好擔心的?
林如海将玉用一跳新手帕包了,親自一路捧着玉到了康熙住的客房裏。
客房有康熙,還有太子和四阿哥。
林如海一一行禮之後,才在康熙的賜座下,坐到了一旁空的沙發上,呈上了靈玉:“這便是之前祁弟贈予小女的靈玉。”
康熙一觸到那玉佩,便能明顯感覺到一股舒适輕松的感覺。
這效果也太好了!
Advertisement
康熙微微一怔,随即拿過靈玉。
他小心翼翼的掀開手帕,果然見到一塊清透碧綠,觸手生溫的美玉。這玉越是靠近,越是讓人感受到一股溫柔舒适的感覺,好似心中煩躁之感,一下子被消弭了。
康熙用手拿了玉,細細看了一番:“這靈玉果真是個寶貝,雕刻成平安扣的形狀,這手法卻有些粗疏了。”
林如海不敢隐瞞,只能實話實說:“回皇上,祁弟說此玉乃他從仙界取得,因為玉質性天然,形狀天然,所以他就自己雕刻了一番,然後才贈送了小女。”
這事胤禛早回禀過了,康熙摩挲着靈玉:“祁掌櫃倒是喜愛你家女公子。”
林如海笑了一下:“說來慚愧,祁賢弟說,微臣和他眼緣,又因微臣氣質有點類似他的至交好友。偏偏他如今暫不能回仙界,見不到他的好友,故而才對我移情一番,認我做了兄長。知道小女身子弱,他心生憐惜,故而賜下此玉。”
康熙依依不舍的摸着靈玉,道:“林愛卿真有一番福氣。”光憑長相氣質就贏得了祁掌櫃的一番善意,還得了他的那些好東西,真是讓人羨慕得不得了。
林如海連道:“全托皇上的隆恩,皇上命臣守着兩淮鹽道,這才讓臣遇到了仙人。如今仙人下世游歷,正是因為皇上勵精圖治,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民阜繁盛,才吸引了仙人。如此一看,皇上果真福緣深厚啊。”
康熙輕笑了一下:“林愛卿倒會說話。”
他壓着心裏不舍和可惜,重新将玉用帕子包好,還給了林如海,突然道:“不過你家玉兒,朕看着倒是實在喜歡。可惜她年歲尚小,不然朕倒是願意與愛卿做個親家。”
康熙一看到祁徽疼愛林黛玉的模樣,将林黛玉娶回皇家的這個想法,就自然而然的生了出來。
取了祁徽疼愛的小侄女,這是同祁徽拉進關系的最好辦法了。
林如海聽了康熙的話,心裏一沉,只能道:“承蒙皇上厚愛了,只是我那祁弟格外疼愛玉兒一些。”
他面上十分為難:“皇上也瞧見了,祁弟日常就拉着抱着小女,帶她玩鬧,教她道理,他比我還疼玉兒一些。這事關小女終身大事,微臣定要與他商量的,否則他發起火來,微臣心裏也發怵啊。”
之前祁徽已經同林如海商量過了,若是情況不不對,林如海可用他擋一擋皇帝。
畢竟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得罪祁徽。
康熙聽了這話,心裏想想也是,他就沒見過誰想祁掌櫃這樣疼愛小孩的,真是含嘴裏怕化了,捧手裏怕掉了。
康熙只能暫時摁下了這個心思。
他沉吟片刻,對林如海笑道:“林愛卿說得極是。原本朕還想過,朕膝下的老十七胤禮,如今剛剛七歲,他生得聰明伶俐,孝順溫厚,模樣也好,倒是與玉兒極為般配。”
林如海也不停誇贊:“十七皇子年歲不大,但他勤學善思,孝順仁厚之名,微臣也有聽聞。只是祁掌櫃疼小女,恐不肯早早将小女的婚事定下。”
康熙也沒為難林如海,只道:“那就等小十七和玉兒年歲再大一些,再看看這事兒吧。”
林如海心裏松了一口氣,心道幸好不是現在就定下。
他大半輩子就只有得了這麽一顆掌上明珠,所希望不是她嫁了什麽位高權重的夫婿,而是希望她身體康健,一生和樂美滿。
那皇宮裏明争暗鬥太多了,壓根不是什麽好去處。
林如海根本不想把自家姑娘,往那裏面送去。
出了康熙的客房,林如海走過轉角,這才擡起袖子擦了擦出來後額上生的細汗。
他面色冷靜的摁開了電梯門,然後往四樓客廳而去。
走到可疼,見到玩樂玩累的自家玉兒,正窩在賈敏懷裏睡得香甜,他才忍不住真切的露出疼愛溫柔的笑容,輕聲道:“她睡得倒香甜,可是害苦了我。”
賈敏低聲詢問:“老爺,可是出什麽事了?”
林如海搖搖頭:“回家再說,這事不算什麽大事。”初初一聽皇上的提議,他關心則亂,吓了一大跳,但現在全然冷靜了下來
至少這事兒還有解決的餘地,皇上也不敢強行就下了賜婚聖旨。
祁徽忙完後,請了林如海一家用了晚飯。
等用完晚飯,林如海才将康熙所說的事情告知了他。
祁徽初初一聽,覺得不可置信:“讓玉兒嫁給十七阿哥胤禮?玉兒如今才多大,怎麽能提這種事情?”
實在是林黛玉年歲太小了,雖然是在封建的古代社會,祁徽壓根不想在黛玉年紀小小的時候,就為她定下一門婚事。
萬一她以後不願意呢?或是以後她自己有了心儀的人,或是現在定下的男方,日後長歪了怎麽辦?
不過,祁徽也很容易想到康熙的心思。
他對林如海道:“文會已經結束了,再過幾日,皇帝他們也要啓程回京了。關于玉兒的婚事,兄長不用再說了,等我找個機會拒絕了皇帝就行了。”
這個年代娃娃親很是正常,祁徽還站在這個時代的立場,他一開始也沒有立即拒絕這個婚約,而是替黛玉深思熟慮了一下,才對林如海說出了上面這番話。
祁徽想過,如果老實說的話,這個十七阿哥胤禮還真的算是個好人選。
十七阿哥胤禮,也就是未來的果親王。
未來的果親王在歷史上,是個清廉正直,也算有本事的人。他現在七歲,比黛玉大了兩歲,因為他年紀太小,所以根本沒有卷進奪嫡之争。
胤禮得到重用和進爵為果親王的時候,是在雍正朝,那是他管着苗疆事務。到了乾隆朝,他甚至成了總理事物王大臣,成了真正的輔政大臣。
祁徽一開始還想着,若是黛玉日後長大了見見他,她也喜歡的胤禮的話,那這門婚事也還不錯。
雖然身份地位上有差距,但只要有他在,就是皇帝也欺負不了黛玉。
可惜的是,祁徽仔細查一查,發現這位十七阿哥胤禮,未來的果親王,他身體較弱,他在41歲(乾隆三年)的時候就死了。
無論怎麽樣,這樣短命的人,黛玉可不能嫁!
于是,在康熙啓程前一天,祁徽同他告別時,語氣很是淡然,但将婚事拒絕得很是徹底:“皇上的提議只能作罷了。我已經算過,玉兒和十七阿哥命格不太相配。”
有他護着,黛玉是要美滿長樂的,他不會讓黛玉嫁給一個未來短命的王爺。
康熙聞言,心裏直到可惜,但依舊不死心,只對祁徽笑道:“玉兒年歲小着呢,這些事情不着急,等她長大看看,萬一有皇孫與她合适,那就再好不過了。”
祁徽思索了一下,點頭:“這樣也好,日後還是要看看玉兒自己的意思。”
他沒有理會康熙訝異的神态,只往後退了一步,目光看向山下,道:“祝皇上此次回京,一路順風。若下次再有文會,還望皇上再來參與。”
“榮幸之至,若祁掌櫃下次再辦文會,朕比當親至。”康熙笑了笑,同祁徽告別之後,坐上了禦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