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課堂設在堂屋。堂屋裏開了天井,透過天井能看到點點星河。
孟爸爸舉起手,表示自己要發言。孟朵裝模作樣地說:“爸爸請說。”
身為普通學生的孟爸爸試探着說:“我記得學校裏好像有課代表這個職位的……小正一年級時不就當過數學課代表嗎?”課代表是孟正“仕途”的起點。
孟朵若有所思。
孟爸爸挺了挺胸膛。
孟朵看向孟奶奶,說:“奶奶,能者多勞,要不你兼任一下課代表吧!”
孟奶奶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好,我兼任。”
孟爸爸:“……”
孟正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教學計劃,依然打算從拼音教起。不過,在正式上課前,他把全家人的名字都寫在了紙上,好歹讓長輩們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哪幾個字。孟奶奶姓姜,叫姜秀慧,據說這個名字是孟奶奶的太奶奶起的。孟爸爸的名字是孟滿倉,很符合那個時代人們期盼自家谷倉堆滿的樸實願望了。孟媽媽娘家也姓孟,孟在他們這塊地方算是大姓。孟媽媽的名字是孟可梅。
孟正指着孟奶奶的名字說:“這個字念秀,有很多種解釋。古時候誇人清秀,就是贊美那個人美麗而不俗氣。同時,秀也有聰明、靈巧、特別優異的意思。這個字念慧,智慧的慧,也是聰明的意思。奶奶的名字寓意很好呢!”
孟爸爸、孟媽媽、孟朵高調鼓掌。
孟奶奶低調而謙虛地說:“都是我太奶奶起得好。”
孟奶奶的太奶奶,早在孟奶奶十二三歲時就過世了,但因為孟奶奶自小跟在太奶奶身邊長大,她的性格深受了太奶奶的影響。太奶奶是舊社會的丫鬟出身,她不是個懂鑽營的,等到家人為她贖身時,她只是小姐身邊的二等丫鬟,根本沒有混上一等。但就算是二等丫鬟,那也比普通農戶家的女孩子有見識。
孟奶奶會用豬油混着一些草藥做護膚的面油,會繡帕子,會一些簡單的養身方子,那都是從她太奶奶那裏學來的。可惜沒等她學到多少,太奶奶就去世了。但就是只學了這麽一點,也讓孟奶奶變得和村裏那麽多老太太不一樣了。
孟正教得認真,長輩們聽得認真,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孟正嚴肅地說:“這張寫了我們全家人名字的紙,我就貼在牆上了。你們有事沒事多看幾眼,盡快把家人的名字學會。至于我們今天晚上學的拼音,這個是一定要記住的。明天中午,我會抽半節課的時間檢查你們的學習成果。”
孟爸爸用全家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地對孟媽媽說:“你兒子這老師當得還真是有模有樣的啊。不錯,非常不錯!”
孟朵敲了敲桌子,說:“爸爸,請不要拍老師馬屁。阿谀奉承要不得,我們靠真實成績說話。你就算把老師誇出花來,明天檢查功課時也不會放水。”
孟爸爸:“……”
孟奶奶和孟媽媽笑得肚子都疼了。
第二天,孟正早早起來,把一家人的早飯做好了。他們這兒窮,孩子就養得不嬌氣,基本上到了腳踩小板凳可以夠得上竈臺的年紀就該學做飯了。哪怕孟正沒有重生,十一歲時的他也是會做飯的。反而因為孟正是重生的,有好些年沒燒過竈了,煮粥時的火大了,米粥喝上去有點糊味。
孟媽媽嫌棄地喝着粥,問:“豬喂了嗎?”
“……沒有。”
孟媽媽嘆了一口氣,覺得兒子幹活不利索。
因為做了全家人的早飯而得到媽媽的表揚?不存在的,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耿直的媽媽根本沒有這麽細膩的心思,更不懂什麽鼓勵教育法。
吃過早飯,孟正找了個借口跑去前山村,腳下不打彎地去了小賣部。
這個小賣部已經開了很多年了,最開始的老板是孟千江,現在的老板是孟千江的兒子孟百江。孟正沖着孟百江喊了一聲“叔”,孟百江笑着點了點頭。其實孟正和孟百江之間并沒有親戚關系,但不管有沒有關系,既然兩人同姓,輩分又正好差了一輩,那喊一聲叔是不會有錯的。
“叔,聽我奶說,你們家有小寶寶了!”孟正笑眯眯地說。
孟百江一副有子萬事足的樣子,整個人顯得特別高興,說:“對對對,我媳婦上個月給我生了兒子,叫十江。在屋裏呢,你要不要去看看?”
十江小朋友剛出滿月。重生的孟正很清楚,十江有先天性疾病,再過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征兆了。等到明年的春天,具體什麽日子孟正忘了,可能是在二三月裏,也可能是在三四月裏,孟百江正為了兒子的醫療費焦頭爛額,孟建就會在那個騙子的提點下把孟家的古董箱子騙走。
孟正裝作對小寶寶很感興趣的樣子跑到了裏屋。孟百江的媳婦正給孩子喂奶呢。孟正鬧了個大紅臉,哪裏敢多看,只好四下打量屋子裏的擺設。也是孟正運氣好,那個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清朝黃花梨官皮箱就擺着這間屋子裏,和其他幾個大大小小的箱子壘在一起。官皮箱擺在最上面,箱子上搭着一塊尿布。
孟正把尿布拿下來放在一邊,又圍着官皮箱走了兩圈,然後發出了一聲誇張的驚嘆,說:“叔,你家這個箱子是古董啊,老值錢了!”
孟百江對于孟正說的話半點不信,不以為意地說:“屁個古董!這是我奶奶當年的陪嫁,她們家幾代貧農,哪裏會有古董。”
孟正恨不得能指天發誓:“真的!這個絕對是古董。我上回去我姑父家裏玩,他帶我去了市裏的博物館,我在博物館裏看到一個箱子,和你家這個箱子基本長得一樣。他們說,那箱子是清朝的古董,用好木頭做的,可值錢了!”這是臨時編出來的經歷,葉剛并沒有帶孟正去過博物館。
孟百江知道孟正的姑父是“城裏人”,城裏人有見識啊,但他依然不覺得自家的這個箱子是古董,遲疑地說:“長得像也不能說明什麽……我還覺得我長得像電視裏的明星呢,人家唱一首歌賺幾十萬,我就守着小賣部賺點零錢。”
孟正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說:“叔,你反正要出門進貨的。下次進貨時,你把箱子帶去城裏找個靠譜的人問問呗!要真是古董,你們不就發了嗎!”
孟百江的媳婦已經給孩子喂好了奶,她輕輕拍着孩子的後背,孩子就懶洋洋地打了個奶嗝。孟百江的媳婦笑着說:“哎呦呦,那以後我可不能把孩子的尿布搭箱子上了,萬一它真是個古董,這不是糟蹋古董嗎?”
孟百江就跟着笑了起來。
孟正也跟着笑。他沒有再多說什麽,略逗了逗孩子就離開了。他今天把事情挑明了,就算孟百江現在不信,等到他兒子病發需要醫療費時,再想起今天的事,也許會抱着“萬一這箱子真值幾個錢”的想法帶着箱子去鑒定。再或者,等到孟建來找他買箱子時,他也會心生警覺。
孟正想,無論如何,這回孟十江小朋友的救命錢肯定有着落了。
回到後山村時,孟正遠遠瞧見了孟建,正待在不知道是誰家的地裏掰黃瓜吃。孟正心道,孟建的發家并不是靠孟百江家裏的古董,那個古董被騙走後,孟建一分錢都沒有拿到,他這會兒把事情挑明了,肯定不會影響孟建的發財路。
再過個十五六年,當孟建成為了億萬富翁,不知道他會不會回想起今天在別人家的地裏掰黃瓜吃的經歷。如果有記者去采訪他,不知道會不會寫出一篇“當年家裏窮,一粒米都沒有了,只好去地裏弄了根黃瓜吃,那時候,我一邊啃着黃瓜,一邊看着小溪裏的水,我就想,我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的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主題的心靈雞湯文來。
這麽一想,孟正竟是忍不住笑出了聲。
孟正并沒有湊上去和孟建打招呼,反正孟建也沒瞧見他,他就一路跑回家了。
中午檢查功課時,孟奶奶和孟媽媽都順利過關,孟爸爸卻把頭天晚上學的內容忘了一半。孟正對這樣的結果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在他重生前,他給家裏的長輩們買了智能手機。只用教上一回,媽媽和奶奶就迅速掌握了用微信發語音、發視頻的功能。而爸爸怎麽都學不會!
孟朵不知道這一茬,詫異地說:“爸,我媽和我奶都是沒念過書的,你好歹還是小學畢業啊……”
孟爸爸支支吾吾地說:“我們上小學那會兒,天天喊口號,沒正經上過什麽課。”
“爸,你不用解釋了。”孟朵躲在孟媽媽身後說,“我總算知道為什麽我成績不行了,原來爸你讀書就不行啊!我肯定随了你,弟弟随了媽媽。唉!”
孟爸爸:“……”
孟爸爸起先還有些不服氣,但當家庭小課堂的課程漸漸深入,他不得不承認,他确實不是讀書的料。明明他娘和他老婆都學得不錯,他卻是個學渣。
孟正嘆着氣說:“我覺得我媽可惜了,我媽當年要是有機會念書……”
“哎,我小時候……其實你們外公外婆是願意讓我去念書的,可是學校離着家太遠了,要走五裏多的山路,想要準時趕到學校,那半夜就要爬起來……”孟媽媽一臉感慨地說,“所以,我只去了兩天,然後無論你們外公外婆怎麽打我,我都不願意去學校了……”
孟正頓時覺得非常心酸。他只這麽聽着,就覺得他媽媽小時候太不容易了。其實他媽媽很有學習的天賦,如果她生在城市裏,也許她能穩穩當當地讀到畢業,說不定還能在那個時代考上大學,那她的人生際遇就和現在截然不同了。
“你是因為路遠,所以才不去上學的?”孟爸爸問。
“關鍵還不是路遠。”孟媽媽非常耿直地說,“當時我們家一天中最好的夥食就是中午那頓,早晚都是稀的,就中午那頓能吃幹飯……我那會兒就想,我要是去了學校,中午那頓不在家吃,我不就虧了嗎?那可是一頓幹飯啊!但我沒敢對我爸媽這麽說,只用路遠這個理由對付過去了。現在回想一下,我當時真是自作聰明。要是我對爸媽實話實話,他們還能不讓我帶着幹飯去學校嗎?”
孟正:“……”
媽,快把我的心酸感動還給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