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孟正不動聲色地,盡量用玩笑般的不會讓人覺得尴尬的語氣說:“我們已經不是小學生了,難道你還需要我陪你一起去上廁所?”
“不、不是。”沈獨清趕緊搖頭否認。他其實也覺得這個“廁所外交方案”有些不上檔次,他也搞不懂為什麽班上的同學喜歡約着一起上廁所啊!
沈獨清忽然想起了什麽,趕緊轉移話題用以消除尴尬,說:“哦,你還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叫沈獨清,沈括的沈,舉世皆濁我獨清的那個獨清。”
“我叫孟正。孟子的孟,堂堂正正的正。”孟正說。
沈獨清和孟正怔愣地看着對方,一時間都覺得對方的名字聽上去很耳熟。兩秒鐘後,兩個人恍然大悟地說:“你是徐老師的外甥/你是養龍小……”
沈獨清趕緊把嘴巴閉上了。
孟正沒能成功領會沈獨清話中的意思,迷惑地問:“養龍小什麽?”
“咳……沒什麽,那個,我知道你,你們家的梨很好吃。”
作為一個自诩體面的大人,孟正在面對小朋友時總是非常體貼——除非小朋友主動作死,想做一些類似于互相比雞兒的掉節操的事情——見沈獨清不想說,他就沒有追問,道:“其實那梨是我外公家種的,他給嫁接過,所以味道和普通的野梨不一樣。你要是喜歡,今年再多給你們送點。”
笑了一下,孟正又說:“我也知道你,我有你的課堂筆記複印件。”
沈獨清有些震驚,這樣的震驚讓他的腦子裏一片空白。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圖書店小弟弟”和“孟正”竟然是同一個人。他們之間也太有緣分了吧!
見沈獨清遲遲說不出話來,像孟正這種自诩體面的大人,當然不會為難小朋友啦,主動起了一個新話題,問:“我去年給你推薦的書,你弟弟喜歡嗎?”
一提到弟弟,沈獨清就不自覺地笑了,說:“他特別喜歡!”
“那就好。你推薦的那家舊書店,我媽媽也很喜歡。她現在就在那家舊書店裏看書。”孟正笑着說,“我……額,我要過去找我媽媽了,你接下來有什麽安排?”
沈獨清猶豫了一下,說:“我、我和你同路,我也想去舊書店淘些書。”撒謊,其實他根本沒有去舊書店的計劃啦,他只是想要和孟正多相處一下而已。
孟正還挺喜歡沈獨清的,這種喜歡很明顯是長輩對後輩的一種喜歡,可以歸結到父愛的範疇裏去。試問,一個既聰明又漂亮還很懂禮貌的小男孩,哪個做長輩的會不喜歡他呢?他欣然邀請沈獨清同行。
在去書店的路上,兩人順便又交換了一下其他的基本信息,比如說年齡。
只算生理年齡的話,孟正和沈獨清竟然是一樣大的。
孟正跳了兩級,本該讀五年級的他卻馬上要讀初一了,沈獨清卻沒有跳級,也是馬上就要讀初一了,按說孟正應該比沈獨清小兩歲,但孟正的入學時間比沈獨清晚。孟正八歲才上一年級,沈獨清卻走了關系,六歲就上一年級了,這就把兩歲的差距抹平了。
知道孟正和自己一樣大後,沈獨清悄悄地翹了一下嘴角。
随着兩人越聊越多,沈獨清心裏的緊張漸漸消失了,整個人放松了很多。他非常機智地找到了一個合适的話題,為孟正介紹起了雅和初中的情況。
沈獨清畢竟有個在雅和當教導主任的舅舅,雖然沒有正式入學,知道的卻比一般人要多。從學校冬夏兩季的作息安排到食堂中飯菜的口味,從學校內的社團構成到每個學期的獎學金梯度,他都說得很詳盡。
沈獨清指着西邊的一排房子說:“喏,那邊是宿舍樓。你以後是要住校的吧?”
雅和高中是全寄宿學校,但雅和初中不是。
雅和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在中考後根據成績擇優錄取。雅和初中的招生對象卻是自己學區內的學生,每個年級只有實驗班中的少量學生是像孟正這樣考進來的,否則都是因為學區自動入學。當然,因為實驗班有些特殊,學區內的學生想要進實驗班,那也要經過考試,就好比沈獨清。因為學區的劃分規則,大部分學生的家就在學校附近,他們都無需住校。
但孟正肯定是要住校的,他的家離學校太遠了,于是點了點頭。
沈獨清說:“我聽我舅舅說過,雅和初中的住宿條件還不錯,是四人寝,每個寝室都有獨立的衛生間。每個樓層的最右邊是洗衣房,最左邊的那個房間裏住的是老師,老師會盯着寝室裏的衛生和紀律。”最左邊的房間是套間,住一個老師進去綽綽有餘。這樣的安排既為單身的老師解決了住房問題,又因為學生們都生活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大幅度減少了寝室淩霸的現象。
孟正對這樣的住宿條件非常滿意。在他重生前,他大學的住宿條件也不過如此了。沈獨清偷偷觀察着孟正臉上的表情,見孟正表情愉悅,好像很喜歡自己說的內容,嘴角又忍不住翹了翹。
學校旁邊的那個舊書店店名就叫“雅和舊書屋”,據說是學校裏某位老師的親戚開的。當他們走到舊書店時,孟媽媽正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張小板凳上,全神貫注地看着一本書。孟正掃了一眼封面,看清上面寫的書名後,他簡直要控制不住自己抽搐的嘴角了。
《戀愛讀心術:看穿他,讀懂他,套牢他》???
見兒子來了,孟媽媽偷偷把書塞到了自己身後,然後微笑着朝沈獨清看去。這孩子一看就是“城裏人”,難道是兒子新交的朋友?這麽快就交到朋友了?孟媽媽忍不住在心裏感慨了起來,兒子這交朋友的本事肯定是随了他奶奶了,他奶奶就特別會交朋友。
孟正為媽媽介紹沈獨清,說:“媽,這是徐老師的外甥,沈獨清。”
徐老師的外甥?孟媽媽的眼睛噌得亮了起來。她看向沈獨清的眼神頓時變得更加親切。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孟媽媽對沈獨清的好感度在瞬間爆棚了。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沈獨清是徐老師的外甥,而徐老師幫助了孟家很多,孟家長輩一直當徐老師是個熱心的好人,平時沒少念叨他,俗話說得好,外甥肖舅,徐老師這麽好,徐老師的外甥肯定也不會差了,孟媽媽相信沈獨清一定是個好孩子!
第二,徐老師當初送給孟正的資料是從沈獨清這裏拿走複印的,把沈獨清寫在試卷上、筆記本上的名字一同印進去了。孟朵和孟欣華平時沒少拿着沈獨清的筆記感慨,覺得這個叫“沈獨清”的人太厲害了。孟媽媽因此知道了沈獨清成績很好。在很多老師和家長心中,成績好的孩子自然是有加分的。
第三,沈獨清長得很符合家長的眼緣,尤其是他這會兒并不像在學校裏表現得那樣高冷,臉上的表情甚至可以說是軟萌的了,孟媽媽當然會喜歡他了。
孟媽媽看向沈獨清,笑意滿滿地說:“沈同學,小正這半年看的資料都是你整理的呢,我們要好好謝一謝。你這會兒有安排嗎?要是沒有,我看現在也快中午了,要不和我們一起吃飯吧。阿姨請你吃飯。”
孟媽媽想要對一個人好,就會請那個人吃飯。要不是孟家離這裏太遠了,孟媽媽真想把沈獨清請到家裏去,做一頓豐盛的食物招待他呢!
沈獨清又有些緊張了,眼神不自覺地飄向孟正:“我、我……”
“學校附近有什麽好吃的?你給我們推薦一家?”孟正笑嘻嘻地問。
沈獨清就知道孟正和孟媽媽想法一致了,也跟着笑了,說:“我請你們吃吧,我是東道主嘛!那邊拐過去有家面館,特別好吃。”關鍵是價格還不貴。
“哪有小孩子請客的。今天阿姨請了,不許和阿姨搶。”孟媽媽說。
因為答應了要和孟家母子一起去吃飯,沈獨清就從筆袋裏取出了一支小靈通,給舅舅打了個電話,告訴舅舅自己遇到了一個朋友,中午不回家吃飯了。
徐老師還想追問到底是哪個朋友,沈獨清把電話挂了。
孟媽媽的視線從沈獨清拿在手裏的小靈通上一轉而過。她知道這個東西,葉剛就有一個,功能和電話差不多,但小巧玲珑,拿在手裏真的很方便啊。
孟媽媽帶着兩個孩子一起去了面館。
因為孟正和沈獨清下午還有考試,所以孟媽媽沒讓他們點刺激性的食物,一人叫了一碗清湯牛肉面。沈獨清說得沒錯,這面的味道确實好,分量也很足。
孟媽媽看出來沈獨清不是特別喜歡說話,因此把聊天的節奏放得很慢。沈獨清就覺得和孟正、孟媽媽聊得很開心。面吃完後,孟正去了一趟衛生間。
等他從衛生間裏走出來,他聽見自己媽媽對沈獨清說:“……小正還硬不起來……”
孟正:“!!!”
孟正絕望而震驚地看着自己的親媽。
孟媽媽見兒子回來了,笑着對兒子說:“我和小沈說你小時候的事呢。你從小就喜歡讀書,四歲的時候,你姑姑送你一個小書包,就巴掌大,背着好玩的,你特別喜歡,假裝自己是小學生,到晚上睡覺時都舍不得把書包脫下來。我幫你脫了,你就不高興了,賴在竹席上硬不起來……”
孟正:“……”
————————
孟正那一瞬間的心理活動:我的親娘哎,你在說什麽啊!十二歲的身體硬不起來不是很正常嗎?不不不不對啊,我娘不可能和小朋友聊這種話題,肯定是我誤解了。所以我到底誤解了什麽啊。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做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