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沈非濁一手牽着親哥哥一手牽着孟哥哥,洋洋得意地回家吃飯了。

午飯是在徐家吃的。

吃過飯, 孟正和沈獨清兩個人待在廚房裏, 一塊兒把碗筷洗了。沈非濁在他們的腳邊轉來轉去。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見哥哥們如此勤勞, 沈非濁舉着肉乎乎的小手表示,他也想參與到洗碗這項偉大而又光榮的任務中來。但非濁小朋友身高不夠,實在夠不上水池,就被徐老師抱去客廳裏玩兒了。

徐老師把沈非濁舉高高。沈非濁就在徐老師懷裏嗚哇嗚哇地叫。

孟正朝客廳看了一眼,見沈非濁已經注意不到這邊了,小聲對沈獨清說:“恐龍奶不能騙一輩子啊。”小非濁那麽聰明,恐龍奶這個招數肯定不能長久, 孟正覺得很有必要開發出一些新的辦法來讓沈非濁乖乖吃水果蔬菜了。

沈獨清問:“你有什麽主意嗎?”

孟正就附在沈獨清耳邊說起了悄悄話。

“這樣管用?”沈獨清問。

“你瞧好了吧, 八成是管用的。”

“那就試試吧。”

“我等會兒有話要和你舅舅說, 我們說話時, 你正好可以把水果準備好。”

洗好碗, 孟正擦了擦手, 走到客廳對徐老師說:“徐老師, 我想和你聊聊, 可以嗎?”因為徐家長輩幾乎都是老師,孟正平時就一直稱呼他們老師。

徐老師愣了一下,說:“當然可以了。”

見孟正臉上的表情有些嚴肅, 徐老師猜到他應該有很重要的事情想說——不過徐老師的腦子快速轉了兩圈,實在想不出來孟正到底想要和自己說些什麽——徐老師就把非濁從膝蓋上挪到了沙發上,然後起身朝陽臺走去。

陽臺那裏擺着茶幾和小椅子, 還有綠植遮掩,是個聊天的好地方。

兩個人在陽臺坐下。

孟正組織了一下言語,說:“徐老師,我之前在龍山小學念書,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學校。我們達河縣一共有三十三所小學,龍山小學一直是墊底的。但在不久前的模拟考試中,龍山小學卻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排名提升了很多。”

徐老師微笑着說了一聲恭喜。哪怕孟正已經說了個開頭,他依然沒能猜出孟正和自己聊這些的目的,但出于尊重,他還是做出了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

孟正繼續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功勞應該都要算在徐老師送給我的那一份複習資料上。這話也不是我說的,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是這樣說的。”

咦?徐老師聽得更加認真了。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在利用資料自我學習的同時,還根據資料中的內容編了好幾份試卷,本來是想讓我兩個姐姐跟着做一做的,後來被我們學校的老師知道了,他們就把卷子刻印了出來,讓全年級的學生都跟着一起做。”

在給姐姐們出着卷子時,孟正根本想不到,他出的卷子竟然會給龍山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的成績帶來如此大的變化,平均分竟然會提升得這樣顯著。

可見這一份學習資料對于龍山小學的學生來說有多麽重要!

而這也是孟正此時和徐老師對話、向他尋求幫助的原因。

孟正怕自己的言語不到位會有道德綁架的嫌疑,因此很努力地組織言語:“徐老師,你送給我的那份資料就好比是一根蠟燭。在燈火明亮的地方點一根蠟燭,這根蠟燭或許沒什麽用。但在黑暗之中點上一根蠟燭,它卻能照亮很多人前行的路。我并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我出的卷子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依靠你給予的資料,這些卷子還是給我們學校帶來了如此重大的變化。我、我有一個想法,也許……我是說也許,也許這樣的資料援助可以更多一點。”

徐老師頓時明白孟正的意思了。

在每屆中考中,紅旗鎮的升學率都很低,真的是因為那裏的孩子天生比城裏的孩子笨嗎?不是的。像孟正,像孟欣華,他們最終還是從那片貧窮落後的地方走出來了,這就證明他們的能力并不差。可是,這條路實在太難走了。

城裏的孩子踩着柏油馬路奔向明天,山裏的孩子卻只能在泥濘的小路上艱難行進。如果能給這條泥濘的道路鋪上一些碎石頭,即使這條路依然不如柏油馬路那樣好走,但會有更多的人走出來。他們走出來了,他們的父母,他們的下一代的命運都會随之改變。徐老師贈送的各類資料就好比是這些填路的石頭。

孟正說:“當然,這只是我一個小小的建議。也許我有些理想主義,這個計劃要是真的施行起來,難度應該也不是很大吧?我們可以聯系當地的教育局,然後再面向社會吸納捐款,捐款的數額甚至不需要很多……”

但這個事情需要一個牽頭人。

如果徐老師願意當這個牽頭人,他的人脈基本上都在市裏,市裏各個學校裏還分布着他的親戚,工作還是比較容易展開的。而且,底下鄉鎮的小學初中和市裏的小學初中之間基本上不存在競争,徐老師真牽頭做了這件事,讓市裏的學校給予鄉下學校一定的資源援助,比如說分享課綱、分享複習資料、分享教學方法、甚至分享上課的影音資料等等,這并不會引來市裏同行的不滿。

聽孟正說到這裏,徐老師臉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一方面,二分之一個徐老師被孟正感動了。他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來描述自己此時的心情,只覺得心裏忽然湧出了一陣熱流,這股熱流直沖腦際,沖得他的眼眶都有些濕。教育資源不到位應該是成年人失職,卻有一個孩子站了出來,想方設法為自己的同伴們謀求一線光明。他既感動,又覺得慚愧。

另一方面,剩下二分之一個徐老師依然保持着理智。

他忽然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機會。像他這種主管行政工作的老師,他的升職方向是教育局。雅和高中每一任校長在當了幾年校長後,都會高升去教育局,這已經是慣例了。而從教導主任到校級其他領導到校長再去教育局,這一直是徐老師的升職目标。只要徐老師能做好孟正提出的這件事,這就是他的政績。也許這就是他進入教育局的契機。

既能做實事,又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益,徐老師心裏已經拿定了主意。他鄭重地對孟正說:“你放心,你的提議,我會重視的。”他已經在琢磨這件事情該從哪裏入手了,如果真要試行,別的地方暫且管不到,他的手還伸不到那麽遠,但瑞陽市下面的鄉鎮都是要重視的,要把每個鄉鎮都照顧到。

孟正起身,對徐老師說了一聲謝謝。

孟正想要給徐老師鞠一躬,徐老師卻按住了他說:“你把你剛剛和我說的這些話組織一下,寫成一篇文章 遞給我。字數不限,把你想說的話都寫上。”

“啊?這就不用了吧?”孟正有些傻眼。

“用的用的!”徐老師笑眯眯地說。

這個事情的第一位提議者是孟正,徐老師還不至于占了小孩子的功勞。再有一個,徐老師已經意識到了,孟正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典型。你想想,他從偏遠的鄉下走出來,考了雅和初中招生考試的第一名,這個成績是多麽驚人啊。如果鄉下還藏着像孟正一樣的好苗子呢?如果不給這些好苗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萬一好苗子隕落了呢?孟正的存在能讓各界人士更為重視這件事。

孟正答應徐老師會寫文章 的,徐老師才放他離開。

客廳裏,沈獨清正陪着弟弟看電視,注意力卻放在了陽臺這邊,見孟正回來了,也不問孟正都和徐老師聊了什麽,只是指了指茶幾上的果盤。

果盤是沈獨清剛剛從廚房裏端出來的,上頭擺放着的水果都是已經洗好、切好了的。孟正和沈獨清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位哥哥已經達成了默契。

孟正走到沙發邊坐下,對沈非濁說:“非濁,你已經是大人了,是嗎?”

“是噠!”沈非濁驕傲地挺起了胸膛。

孟正用牙簽挑起一塊蘋果放到沈獨清嘴邊,說:“大人從來不挑食的。沈獨清,你是大人了。來,吃一塊蘋果。”

沈獨清非常配合地低頭從孟正手裏吃掉了蘋果。

然後孟正又挑了一塊蘋果放進自己嘴裏,對沈非濁說:“我也是大人。你看,我也不挑食的。”

最後,孟正挑起一塊蘋果遞到沈非濁嘴邊,說:“非濁,你哥哥是大人,他吃蘋果了。我也是大人,我也吃蘋果了。現在輪到你了,大人吃蘋果。”

沈非濁驚呆了,閉着嘴傻傻地看着被遞到自己唇邊來的蘋果。

如果現場只有沈獨清,孟正不在,沈非濁這會兒可能已經開始耍賴了,他再也不要大人的頭銜了,他還是小孩子啊!可是,當着孟正的面,沈非濁是不願意耍賴的。他再怎麽喜歡孟正,他和孟正到底不如和自己親哥哥那麽親密。

在親哥哥面前,光屁股摳腳都沒有關系。

在孟正面前,必須是個體面人。

沈獨清把弟弟往自己懷裏帶了帶,故意說:“孟正,非濁還是小孩子啦,小孩子不吃蘋果的……你不要為難非濁了。非濁,你還是孩子,對不對?”

孟正一臉失望:“啊?原來非濁還是小孩子啊……那算了,蘋果我自己吃吧。”他一邊說着話,一邊慢騰騰地收回手,假裝要把蘋果遞到自己嘴裏。

沈非濁急了,連忙抱住孟正的手,說:“我吃!我吃!我是大人!”

沈非濁忍辱負重地吃掉了一塊蘋果。

————————

“你的方法竟然真的有用!”

“我早就看出來了,你弟弟他有沉重的偶像包袱啊!”

自認為是個體面的大人的非濁小朋友,在哥哥們的算計下,被迫扛起了原本不屬于他的足足四十斤(他的體重)的偶像包袱,太沉重了,真是太沉重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