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過中秋佳節
第61章 過中秋佳節
少年忙随着大夫去拿藥,張信給添了靈泉水,讓少年在後院裏看火,出去跟大夫結了賬,并塞了一兩銀子到小女孩身上,然後就準備離開。
不料碰上了過來取藥的林志學,張信躲在後堂門戶的簾子後面,聽到林志學的聲音道:“求您賒我幾包藥,家父的藥不能停,我過兩天抄完書就有錢了,絕不拖欠。”
櫃臺上抓藥的藥童搖頭道:“不行,我們藥鋪不讓賒賬,要誰都像你這樣,我們還怎麽做生意。”
林志學放下了官家子弟的臉面,哀求了一陣子,奈何藥童不為所動,只得失望而歸。
張信不知道林家父子發生了什麽事,日子過得這般艱難,雖然并不想深究,但對于林家父子的知趣及品性倒是高看了一眼。
“恩公,你要走了嗎?”被林志學這麽一耽擱,倒是被那少年給逮住了。
張信尴尬地笑了笑:“放心,藥錢我已經替你付了。”
少年窘迫道:“我...我不是要纏着恩公。只是我還不知道恩公的名諱,煩請恩公告知一聲,日後我...顧伯明一定會報答恩公的。”
見眼前的少年一臉堅定而真誠地看着自己,張信挺欣慰的,幫的不是白眼狼,于是道:“我叫張信,弓長張,人言信。”
“謝恩公告知,伯明一定銘記于心。”
張信笑道:“用不着這麽嚴肅,我幫你也不是為了你的報答。剛才你說,你叫伯明?倒是好個名字,你家以前有人識字?”
顧伯明垂頭道:“先父是個秀才。”
“怪不得你說話文绉绉的。”張信也沒有多問,轉而道:“你現在有地方落腳嗎?”
顧伯明搖了搖頭。
張信思慮了會,道:“這樣吧,你在這等我一會,待會我帶你去個地方。”
Advertisement
“不用,恩公能帶我妹妹過來看病,我已經很感激了。等妹妹好了,我們随便尋個破廟落腳就行,不用麻煩恩公了。”
“你妹妹這麽小,沒個安穩的地方住,萬一再生病了怎麽辦?”
顧伯明聞言沉默了。
“行了,這事你就聽我的。”
顧伯明二話不說又給張信磕了三個響頭。
張信無奈,匆匆出了藥店,尋了個角落從空間裏取出一架空了的水車,并兩石糧食放了上去,還有十壇子藥酒,兩盒糕點和布匹等。推着車回到藥鋪。
待給小女孩喂過藥後,張信從櫃臺上取了足夠分量的藥,小女孩喝的藥和林志學剛才過來要取的藥,就領他們到林家父子那去。
把東西卸下,張信叮囑道:“一會你就跟他們說,有人讓你們過來投靠的,想來他們也知道是誰,這些個東西就當是收留你們的花費,知道嗎?”
張信把小女孩身上的一兩銀子遞給了顧伯明,還多給了一兩。
“嗯。”顧伯明抿唇道。
張信摸了摸在少年懷裏熟睡的小女孩的頭,然後就跟他們揮手告別。
顧伯明深深地看着張信遠去的身影,直至消失在轉角處,這才敲響了林家父子的門。
林志學怒氣沖沖地打開了門,見到是兩個孩子,不由楞了下:“你們是?”
顧伯明緊了緊懷中的小女孩,道:“恩公讓我和妹妹過來投靠你家,這些是報酬,特別是這幾壇子藥酒。”
林志學看到那十壇藥酒,沉默了一會,對顧伯明道:“你們跟我進來吧。”
見那兩兄妹進了林家的門,張信就放心地回家去了。
……
不覺間已臨近中秋,又是一年花好月圓時,城裏難得熱鬧喜慶,張信家也将家裏布置起來。
“爹,明兒個中秋,你可得帶我去看花燈,上次說帶我去坐船都還沒去呢。”小寶算賬道。
張信搓了搓他的小臉道:“行,中秋節就帶你們出去看花燈,猜燈謎。”
最近府城的情況穩定不少,肯定是不比沒鬧災之前,但已不見最初的慌亂。
張信挂好最後一個燈籠,劉氏就喊開飯了。
夜裏挂着的燈籠燃着,伴着天上高挂的圓月,倒是明亮。
大夥早早地睡下,期待着明天的到來。
“都一個個的牽好,別跑丢了。”張信在前面喊道。
難得熱鬧,張信把一大家子都喊了出來,連同青山和何成一家子,不過劉父和何嬸她們年紀大了,就留在家裏賞月。
張信領着一行人往人少的地方去,為了這次出行,他可是特地看過周圍的地形。可惜人太多,錯不開時間,不然都能逛上一遍。
“爹,我要買那個燈籠。”小寶伸手指着盞走馬燈道。
為了防止小寶亂跑,張信一直牽着他的小手,留在自己左近照看。
“這個燈籠怎麽賣?”
攤主笑道:“二十文錢一盞,客官來幾個吧,我這的燈籠最是精美好看。”
“你們有沒有想要的,盡管挑,草兒你們也是,不用拘謹。”張信招呼道。
三丫指着一盞蘭花燈道:“爹,我要那個。”
“我不要花燈,我要買面具。”二丫眼尖,看到另一邊遠處攤位上擺着的面具。
小寶嚷嚷道:“我也要面具。”
張信無奈道:“好好好,咱們先買好花燈,再去買面具。”
“大姐,姐夫可真疼孩子。”楊氏對劉氏道。
劉氏語氣頗為無奈道:“可不是,就怕被他給慣壞了。”
楊氏笑道:“哪就這麽嚴重,我看婉慧小寶他們都是懂事的。說起來大丫也不小了,是時候說親了。”
劉氏感慨道:“是啊,轉眼就這麽大了。只是今年情況不好,我跟你姐夫商量過,來年再給大丫尋親。”
“娘,舅娘你們在說什麽呀?咱們快去買面具,燈籠都買好了。”二丫急哄哄道。
見狀,劉氏不禁搖頭失笑,與楊氏跟了上去。
帶了個怒目金剛面具,二丫急忙讓沈福帶了個妖怪面具,大喝道:“孽畜,安敢傷人性命,看我不收了你!”
說着,做了個揮劍的動作,沈福配合着動作,好不樂呵。
小寶忙掙脫張信跑了過去:“我也要玩。”
一旁跟大丫在一處的草兒羨慕地看向那邊,不由緊了緊懷裏的香囊。
一群小的戴着面具玩鬧了許久,才心滿意足地摟着面具到下一站去看熱鬧。
“舞龍!爹!爹!那邊有舞龍!”隔着明景湖,小寶就喊道。
小來幾個聞聲看去,亦十分激動,興奮得小臉通紅。
張信掐住他的小嘴道:“那邊是中元街,眼下最是熱鬧,人太多了,等晚一些我們再過去。”
小寶扁着嘴道:“哦。”
“青一塊,紫一塊。”好不容易尋了處人少猜燈謎的地,張信趕忙招呼衆人行動起來。
張信答道:“是素字。”
“這是您的獎品。”攤主遞給了張信一根紅繩道。
“不是燈籠嗎?”
“小哥說笑了,若是燈籠我這一會兒就被猜沒了,不過你若是能連猜十個謎語,倒是能領一個。”
張信躍躍欲試道:“那我試試。”
“晴空朗月挂邊陲?”
“是郎字。”
“爹,你好厲害啊。”
張信一臉驕傲,然而第三個謎語就被打臉了,“權向畫裏覓知音?”
“是‘曉浮三殿日,暗度萬年枝’的枝字。”見張信思慮良久都沒有答案,大丫忍不住開口道。
然後幾個小的果斷轉粉,圍着大丫,讓她猜,張信只好黯然退場。
“娘子~”張信牽着劉氏的手委屈道。
劉氏噗呲笑道:“你往日不時常練字嗎?怎麽猜不出這字謎?”
“可能這事需要天賦吧,我不管,我現在心裏頭不舒服,太打擊人了。”而後貼近劉氏咬耳朵道:“你今晚可得好好撫慰我受傷的心靈。”
劉氏哼了一聲:“整日裏想着那些事,我不理你了。”說完便甩了張信,到楊氏那去。
張信摸了摸鼻子,嘀咕道:“我也不想的,這不是男人本色嘛。”
大丫不負衆望,贏了一盞花燈。
又到處逛了一段時間,張信領着一行人尋了處賣湯圓的攤子歇歇腳。
吃飽喝足後,這才往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