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挽救蜀漢計劃》/ 殘星

帳內,劉備看着平安無事的龐統,長出一口氣。

“主公,若不是寧昭姑娘來得及時,龐軍師就……”

士兵抱拳禀報,臉上仍有一絲心驚膽戰。

龐統心有餘悸地喘息着 ,表情陰晴不定。

剛剛從鬼門關躲過一劫,他十分感謝寧昭派人拉了他一把。

但寧昭又是如何得知他即将中箭的?

他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寧昭和諸葛亮,兩個人卻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一臉平淡。

劉備負着手看着站立的寧昭和諸葛亮,臉上表情倒是沉着。

看來……四妹真的有着未蔔先知的力量嗎……

只是她為何不說?

如此一來可要更加小心看護四妹,千萬不要讓她被敵軍的人抓住。

劉備眼珠轉了轉:

“來人,把龐軍師扶下去,好好休養。”

很快,便有人把龐統攙扶了下去。

“大哥,我和先生告退。”寧昭見龐統走了,也和諸葛亮抱拳道。

“等等,四妹你留下。”

劉備視線轉到寧昭身上。

“是。”

寧昭莫名其妙,也只得站住。

帳內的所有人都被劉備清出去了,只剩下他和寧昭兩個人。劉備看着面前的寧昭,笑了笑,道:“四妹,你覺得大哥平日待你如何?”

“大哥待我,自然是如同親兄妹一樣,有什麽好事都想着我。”

寧昭道。同時心裏已經猜出了劉備把她留下來是何意,她決定裝傻。

“那麽此次大哥和劉璋的戰争,你看誰能勝利?”

劉備俯下身,凝視着她。

寧昭眨了眨眼:“自然是大哥能贏,大哥軍隊士氣正旺,還有曹司空相助,打下益州不過是早晚的事。”

劉備剛想說話,品味着這句話卻覺得有些敷衍,像是客套,不禁更加疑惑了幾分:“是麽?”

“自然。”寧昭笑得絕無半分虛假。

劉備也不想繞圈子了,單刀直入:“那四妹是如何得知,龐軍師會險些中箭的?”

“寧昭怎麽能知道呢?只不過覺得龐軍師帶出去的人馬太少,雒城城牆又高又厚,難以攻上去罷了。”她睜大眼睛。

劉備将信将疑:“真的?”

寧昭信誓旦旦地點了點頭。

劉備捋着胡須沉吟,也是,他活了半輩子還從未聽過有什麽未蔔先知之事,這種事顯然也不會出現在一個小女孩身上,難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

想到此,便道:“沒事了,那你退下吧。”

寧昭暗籲了一口氣:“寧昭告退。”

她施了禮,便離開了營帳。

寧昭剛走沒多會兒,劉備卻反應過來不對勁了。

按理說方才那樣緊急的情景,寧昭突然提出要帶人去救龐統,任何人都應該來不及反應才對,包括他當時也不明白寧昭為何這樣做,那為何孔明軍師連猶豫都沒猶豫就跟她出去了?

難道孔明知道些什麽?

……這個四妹,莫非是在诓騙我!?

***

夜晚,劉備打算讓軍隊停留在山上紮營。

但是此時劉備麾下的軍備還不足,又剛剛經歷了荊州的戰争,本來耗費得就很多,軍隊中生活用物、帳篷之類的,實際上不剩多少。

劉備、關羽、張飛他們自然是要睡帳篷的,還有其他謀士武将都要住帳篷,這樣一來帳篷的數量就明顯不夠,除了普通士兵,還有很多傷殘士兵是沒有帳篷的。

軍隊停在山上,諸葛亮在指揮安營紮寨的事宜:

“把能省的都省了,盡量讓傷病士兵先住進去。”

“是。”

士兵領命而去。

正在這時,一個士兵前來走到寧昭面前:

“四姑娘,我等該為您搭帳了。”

寧昭畢竟是劉備的四妹,又是女子,自然不好和其它士兵擠,帳篷本來就算寧昭一個人的。

寧昭看着他猶豫了,周圍皆是傷病的士兵,他們還有很多人沒有帳篷,而自己……

想到這兒,寧昭擺擺手拒絕:“不必給我搭了。”

士兵看着她一愣:“可是四姑娘……”您是主公的四妹,不把您照顧好了,主公會拿我是問啊。

“給其他士兵分了吧。”寧昭不由分說。帳篷她一個人占一頂,太浪費,還不如讓給其他人。

“四姑娘,這樣不妥。”

那士兵蹙眉抱拳,不敢退讓。

“快去。”寧昭聲音提高了幾分。

士兵一愣,跟随劉備多年,士兵還從未見寧昭這樣嚴肅,他看着她不容置疑的眼神,慢慢後退,最後抱拳道:“是。”

“我來幫你們。”

寧昭說着,便跟着那個士兵走上來,此時士兵們都在分搭營帳,寧昭俯下身去幫忙,把每個人的帳篷都搭好。

那士兵看着寧昭的舉動,不禁低下頭,道:“寧昭姑娘真是好人。”

寧昭沒說什麽。

這邊,寧昭和士兵鬧出的動靜,終于傳到了諸葛亮耳朵裏。

他原本在忙另一件事,聞聲轉過頭,看見月色下少女忙得滿頭大汗,幫助士兵們搭好帳篷,她讓每個受傷的士兵都住了進去,卻獨獨沒考慮自己。

諸葛亮一怔,随即揚起笑意,連眼角也溫柔了幾分。

很快,所有人的帳篷便搭好了。

寧昭沒有帳篷的,便打算随便靠着眯一會兒算了。正在這時,身後腳步聲傳來。

“先生?”

寧昭回頭,便看見諸葛亮走到自己面前,他淺笑:

“正巧,亮也沒住帳篷,不如我們一同借着今夜的景色,賞賞月如何?”

寧昭的眼神亮了幾分:“好啊。”

他展臂道:“坐吧。”

山坡上零落地栽了樹,二人便靠着一棵樹坐了下來。

先前因為行軍緊急,寧昭總和諸葛亮總并肩走在一起,二人距離離得近,她也不覺得什麽,但一旦靜下來,周圍的氣氛就變了,寧昭心砰砰跳着,卻又不敢多看他。

正在這時,身邊傳來諸葛亮帶着笑意的詢問聲:“寧昭姑娘,為何你每次看見我,都要移開視線?”

“我……”

寧昭欲言又止,卻是又不自覺地垂下視線,“沒什麽。”

此時正是夏天,益州又氣候潮濕,周身都是蟲鳴聲,溫濕的空氣彌漫四周,寧昭坐了一會兒,額頭上便已出了微汗,加之有點緊張,便更是臉頰微粉,連眼神都濕漉漉的。

身旁,傳來諸葛亮的聲音。

“可是熱了?”

“若不介意,亮可給姑娘扇扇風。”

說着,諸葛亮抽出別在腰間的羽扇。

寧昭望着那柄羽扇,行軍這麽多時日裏他都一直随身攜帶。行軍路上都是塵土,但那柄羽扇竟然被他保護得一塵不染,從每片羽毛間的縫隙一直到尖端,都是潔白無瑕,如月光般皎潔,如同她初次給他的那樣。

殊不知,是他每天精心擦洗,才能将這扇子保持得宛若新品。

諸葛亮輕輕揮動羽扇,扇面帶起夏夜微風,吹得寧昭額角的碎發輕輕揚起,月色下,少女漆黑的發尾泛着光澤,白皙的臉頰中透着淡粉。

有他在扇風,很快她便不覺得熱了。“多謝先生。”她道。

諸葛亮搖頭示意無妨,一邊扇扇子,一邊随意閑聊:“寧昭姑娘,你是哪裏人?”

聽到這話寧昭眼眸暗了暗:“我從出生起,就被大哥撿走,我也不知道自己來自哪裏。”

這話應該也不算騙他,畢竟自己一穿越來,就不知道為什麽躺在了張飛的桃莊門口,從那以後一直跟着劉備關羽張飛生活。

諸葛亮笑道:“亮問此話并無他意,只是覺得,寧昭姑娘分明是主公的妹妹,卻待下人親如手足,毫無上尊下卑之別,這樣的人,必定懷有救世仁慈之心,在如今的世道實屬難得。”

寧昭笑了笑。她本就是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即使在東漢末年生活了十五年,但也習慣了人人平等,所以對待下人和劉備關羽張飛不同。

“先生有一點說錯了。”

她道,“其實我并沒有什麽仁慈之心,對建功立業之事也完全不感興趣,只不過因為舍不得,才沒有離開大哥。”

她從一開始就認定了劉備和諸葛亮等人的結局,甚至還想過離開,此時此刻他們在做的這些事情,她都不知道有沒有意義,完全就是跟着。

她知道他們會失敗,但現在她也沒有逃走的心了,她心想,不如就這樣一直跟着他們,即便是失敗了,也只能認命,心甘情願。

諸葛亮瞧着她:“你若沒有仁慈之心,怎能把帳篷讓給傷病士兵住?”

寧昭怔了怔:“這……這不過是我于心有愧罷了。”

他用羽扇尖端點了點她的肩,淺笑:“在亮看來,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保護比自己弱小之人都是異常難得的,這便是仁愛之心。”

她揚起眉。

“時間不早了,你若累了,可在這裏眯一會兒,亮替你守着。”他擡起頭,看着天色道。

寧昭是真的有些累了,行軍走了一天的路,她體力自然不如那些習慣了征戰的士兵,漸漸地,她感到上下眼皮在打架,頭頂的月光也變得模糊了。

她忍不住閉上眼睛,打算休息一會兒。

但這一閉眼還真的睡着了。

漸漸地,諸葛亮身邊傳來均勻地呼吸聲,他感到右肩一沉,偏頭一看,竟是女孩在睡夢中靠在了他的肩上。

她睡得很沉,睫毛長長的在眼睑投下一小片陰翳,小臉被月光照得瑩白如雪。

他垂了垂眸,沒再叫醒她,而是任由她靠着。

夜晚的山間很靜,一片沉靜的呼吸聲中,只剩他擡頭,仰望夜空那輪明月。

***

第二日。

“大哥,大哥!”

一個火急火燎的聲音傳到劉備的營帳裏,劉備剛剛披好戰袍回頭一看,原來是張飛,

“三弟,何事這樣驚慌?”

“我昨天守夜,看見咱們四妹和軍師靠在一起賞月。”張飛湊過來,瞪大眼睛說。

劉備也是一愣:“可當真?”

“真的,最後,四妹還靠在軍師肩膀上睡着了!”張飛說得有模有樣。

關羽在一旁也有點緊張:“你還看見什麽了?”

“沒了。”張飛搖頭,“後來四妹睡着了,軍師就一直讓她靠着,一直到天亮。”

劉備捋了捋胡子:“既是如此……”

“大哥也不必多想,許是四妹累了,我昨晚聽說,四妹和軍師都沒住帳篷,兩個人一塊在外面撐了一夜。”關羽道。

劉備點了點頭道:“如此,便先不說這些事了,曹司空的人要到了,我們快些準備吧。”

關羽和張飛點了點頭,也都走了出去。

劉備這趟來攻打益州,本來就是當時和郭嘉說好,與曹操共同進軍。這一天曹操派來協助劉備的援軍也到了。

關羽和張飛剛走,這時帳簾一挑,諸葛亮後腳走了進來。

“主公,亮已準備妥當,随時可以出迎曹軍。”

劉備點了點頭,眼光卻仍然在諸葛亮身上看。

諸葛亮被看得奇怪:“怎麽了?”

“無妨。”

劉備搖搖頭,軍情緊急,也容不得他再思考寧昭的事了,很快,他便與諸葛亮出了營帳,命令三軍肅整,向着曹軍迎接而去。

大軍前進,寧昭照例騎馬走在諸葛亮身邊。

走了一會兒,軍隊便停了,只見對面的軍隊當先有一黃羅傘,傘下一人,明紫色戰袍,華貴逼人,他向劉軍這邊看了過去,眨眼的剎那間,眉目生寒。

“那就是曹司空?”

寧昭雖然跟随劉備在北方,但曹操已經貴為一方諸侯,劉備就是個馬前卒,她也還真沒見過曹操。

她悄悄問諸葛亮,後者點了點頭。

曹操身旁一人,一襲青衫,斯文儒雅,正是許多日不見的郭嘉。郭嘉在曹操耳邊說了什麽,而後,曹操目光向着寧昭看來。

寧昭猝不及防與曹操的目光對視,落在那深淵般的眸光裏,險些打了個寒戰,細細看去,卻覺那目光蘊含深意。

郭嘉這是跟曹操說什麽了?

諸葛亮當先勒馬上前:“曹司空此番遠道而來,我家主公十分感激,還請共同協力,讨伐劉璋。”

被諸葛亮這麽一說,曹操的視線也收回來了,道:“那時自然,”轉向劉備道,“劉将軍,請。”

***

曹劉兩軍就此會合。

雖然曹操和劉備表面上是聯軍,但實際上是各走各的,雙方都各懷異心,劉備早就提醒過全軍的每一個人小心曹操,所有人都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注意。

***

這天,寧昭正在營地歇息,眼前一個黑影閃過,一個小孩探頭探腦的走了過來。

那是一個幾歲的男孩,身上穿的華貴綢衣,倒不像是軍中之人。

寧昭一愣,悄悄來到他背後:

“你在找什麽?”

小男孩聽到聲音轉過身,眨着大眼睛打量着她,卻沒有絲毫的懼怕生怯之意。

寧昭疑惑地看着他:“你是……”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傳來:“丕公子,你怎能跑入他人的營地?”

只見一個曹軍侍從模樣的人急急忙忙跑了過來,攬過了小男孩:“你若是跑丢了,司空追問下來怎麽辦?”

說着,對寧昭抱歉地施禮:“這位是曹司空的公子,公子年幼不懂事,竟然跑到劉将軍的營地來了,讓姑娘見笑。”

曹丕?

寧昭偏頭看着他,原來他就是接曹操将來的班的。

寧昭搖搖頭:“無妨,你們快回去吧。”

那侍從正想攬着曹丕回去,卻見曹丕站着不動。

他站子原地望着寧昭,眼睛睜得大大的:“你就是郭祭酒說的那個神女?”

郭祭酒?神女?寧昭一愣,就聽曹丕說:

“郭祭酒對阿翁說,有神女在營地,我果真見到了!我要回去告訴司馬先生。”

寧昭怔大眼睛,便見那侍從道:“什麽神女,丕公子是不是又聽誰信口胡謅了?”

然而曹丕畢竟是公子,侍從又不好過分斥責,說了兩句,又對寧昭賠笑臉:“公子年幼,請姑娘不要怪罪。”

寧昭搖搖頭。

好說歹說,侍從總算把曹丕勸走了。

寧昭看着二人的背影出神。

她倒不是想着曹丕說的什麽神女,而是另一個人。

司馬先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