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剛蒙蒙亮, 夜幕還未完全收攏, 穆華榮急匆匆的踏入禦史大夫的府邸。“小婿……”

林樂賢不等他全了禮節, 直接開口打斷。“昨日嚴威回京,今日本應商談江寧郡之事。不曾想陛下卻突然罷朝, 而且直接罷朝六日。陛下此次命令, 着實令人生疑。”

如果只是罷朝一兩日, 還有可能是因江寧郡官員的作為惹怒了郁承淵。六日,時間太長了。郁承淵繼任起向來勤政, 縱使盛怒也不可能因此耽擱六日早朝。

林樂賢看向穆華榮, “你可從嚴威口中得了什麽消息?”

在接到罷朝的消息後,林樂賢便讓人前去查探了一番。昨日陛下随嚴威入了嚴府,聖駕直到夜幕沉沉方才離去。回宮之後,便下達了罷朝的命令。

嚴威縱然不知道全部因由,也總會了解幾分。

“我正是因此而來。”穆華榮神色嚴肅。“嚴威在江南赈災期間,結識了一位宗師。這位宗師也是京師人士, 昨日随車隊一同返京。陛下聽聞有宗師至京師,第一時間前去拜訪, 交談期間有所感悟。如今陛下應在閉關突破!”

林樂賢猛地站起身來, “此言當真?!”

“千真萬确!”穆華榮鄭重點頭,“若非是宗師親臨, 陛下怎會将江南之事暫且壓後,親自出宮拜訪?!”

“如此說來, 陛下此次閉關, 有望成為宗師級武者?”林樂賢聲音有幾分悠遠。

“以陛下的天資, 應該八九不離十了。”穆華榮見林樂賢并無喜色,不由開口。“崇國連出兩位新宗師,江山越發穩固。岳父大人您位極人臣,可保此生富貴榮華,應開心才對。”

穆華榮貪戀富貴權勢,卻無謀反之心。

郁承淵即位之前,崇國便有過一場大亂。

皇室子弟奪權期間削弱了國力,原國、周國借機在邊境發動戰争,接連拿下了崇國邊境數個城池。

諸位皇子離奇隕落,衆大臣聯手推郁承淵上位。左豪親自拜訪了數位隐居的宗師,共同出手。齊心協力,這才将那場大亂平息。

如今不過數年,朝中的大臣大多心有餘悸,難以生出謀反之心。

Advertisement

不說謀反名不正言不順,就算成功也保不住那個位置。崇國仍在恢複之中,經不住再來一次動亂。動亂的結果,只會被虎視眈眈的鄰國吞入腹中。

“我所願便是保此生榮華,就怕陛下忘恩,讓老夫晚年難安!”林樂賢也是當初推舉郁承淵為帝的大臣之一。

林樂賢當年推舉郁承淵為帝倒不是因為他對郁承淵多麽滿意,而是當時已經沒了其他選擇。

幾乎所有成年皇子都摻和進了那場動亂之中,最終剩下的皇室成員只有郁承淵這麽一位名正言順的繼位者。縱然當時的他還未成年,但大臣們顯然也沒了別的選擇。

“陛下平日對您也多有尊敬,應不是忘恩之人。”穆華榮這般說着,心下卻有幾分不确定。

郁承淵越來越有明君之相,對百姓極為看重。若是他們這些年所做之事被其察覺,郁承淵極可能不顧他們這些老臣當年的推舉之恩……

林樂賢面上卻無擔憂,“若我們也有一位宗師作為依仗,便能安心不少。”

“您說的是随嚴威來的那位宗師?”穆華榮眼眸先是一亮,随後便暗了下來。“宗師難以拉攏,在此之前崇國宗師知名的也有五指之數,卻只有左太尉與朝堂有幾分牽絆。其餘宗師,多是閑雲野鶴,對各方示好不屑一顧。”

“那幾位宗師的确如此,眼前這位卻是不同。”林樂賢坐回到座椅上,“宗師若想從江南回返京師,可是輕而易舉。這位沒有自行回返,反倒是随嚴威的車隊而來,可能與嚴威等人有所牽絆。當然,他也可能只是尋個方便。若是後者我們只能盡力而為,若是前者……”

林樂賢沒有繼續說下去,從他面上卻不難看出他的期待。

“我這便傳信給嚴威,詢問是何緣由。”穆華榮随後又想到了什麽,面上有幾分擔憂。“嚴威之前傳訊,并未提及這位宗師。他與這位宗師縱有牽扯,恐怕不會太過深厚。”

“傳訊于他,請他引薦這位宗師。”林樂賢放在扶手上的手微微一頓,“情況如何,見面後自會知曉。”

“好。”穆華榮連忙應下。

接到來信,嚴威第一時間将信件交給了郁承淵。

“不出所料,他們果然想要嚴威引薦師尊。”郁承淵看到信中的內容并不意外。

他平日裏對林樂賢的态度也稱得上友好,對其的提議也時有支持。但他對百姓的看重,卻一直是林樂賢心中的一根刺。得知他突破宗師,林樂賢一脈必然會有些警惕。此時出現的另一個宗師,怎麽也不會的被忽略。

“嚴威可以安排一下時間,我與他們見上一面。”穆靳面上的笑意收斂。

這兩人之中,讓穆靳有幾分興趣的倒不是這次邀請他前去的禦史大夫林樂賢,而是必然在一旁作陪的穆華榮,他這具身體的生父。

林樂賢因自身問題子嗣艱難,膝下只有三女,并無男嗣。三位女婿裏,又數穆華榮成就最高。據他所知,林樂賢一直将穆華榮當做接班人培養,平日行走常将其帶于身側。

原身與穆家的因果,穆靳通過原身的記憶與‘逝世’後的見聞得知了一些,但并非完全了解。剛好借着這次機會見上一面,探尋一二,他也好斟酌日後下手的輕重。哪怕同樣是死,亦有極刑和緩刑。

“師尊,我自身是宗師又有一位宗師支持,也只是讓他們多幾分警戒以他們的能力還翻不了天。您不必親自前去與他們虛與委蛇。”郁承淵忍不住開口。

他還未正式拜師入門,穆靳便已經為他做了不少。

這一次還未等他們開口,穆靳便提前告知他們,若是林樂賢與穆華榮要嚴威引薦,他願意前去與他們見上一面。

以穆靳對百姓的看重,想必最讨厭林樂賢這樣的貪官污吏。穆靳的身份,本可以毫不猶豫的拒絕與他不喜的人見面。如今不僅不拒絕,反倒親口提議,顯然是不想提前引起林樂賢他們的警惕。有穆靳的配合,對他們來說更為有利。

只是……郁承淵看穆靳為了朝堂清明,亦或是為了他這個弟子,做自己不喜的事。心下便有些複雜難言。

不等他梳理自己的情緒,勸導的話便已經說出口。

“世人對宗師向來恭敬,帝王都無法成為特例,禦史大夫更是如此。我只當是換個地方喝杯茶水。”穆靳随意的很,像是只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聽穆靳這麽一說,郁承淵有瞬間的怔楞。他很快反應了過來,微微垂下眼簾掩下自己心中複雜的情緒。

他在做什麽?

引谪仙入凡塵,讓穆靳這位有能之士為崇國謀利,不正是他最開始的打算?

如今得償所願,他為何卻成了開口阻撓的那個?

穆靳為國為民的心态動搖了他?還是弟子這個身份讓他對‘師尊’有了發自內心的尊崇?不勉強、不違逆,這樣的心态,實不該為一個帝王所有。

郁承淵将眼底的情緒壓下,面上恢複了那淡定自若的姿态。“這次便有勞師尊了。”

穆靳的視線在郁承淵身上停駐了片刻,随後便若無其事的離開。“嚴威,準備回信。”

嚴威看了郁承淵一眼,見他點頭,方才應下。“是!”

将之前準備好的言辭書于信上,随後交由郁承淵審閱。

郁承淵卻未翻看,而是交于穆靳之手。“師尊,您看這樣可好。”

穆靳從信上掃了一眼,将其放回到桌案上。“有理有據。”

在描述之中,穆靳與嚴威之間的牽絆依舊極為淺淡,卻是着重提起了柳譽。信件中稱穆靳和柳寧縣柳譽交好。

在赈災之中嚴威對柳譽多有看重,與柳譽關系也不錯。故而柳譽得知穆靳要回返京師之時,便将人托付于嚴威。穆靳随車隊而來,是因不願意拒絕柳譽的好意……

縱是有人前往江南查證,也不會察覺到不對。

柳譽在外人面前對穆靳的稱呼一直是‘穆兄’而非‘前輩’。和一位宗師平輩論交,這若不算是親近,什麽才能算得上親近?!

這個說法不僅可以完美的解決眼前的境況,更是為柳譽進京後要做的事鋪路。有了穆靳這個宗師作為定心劑,柳譽日後行事也會方便許多。

郁承淵從桌案上拿起信件,良久都沒有放下。

“陛下,可是有不妥之處?”嚴威連忙問詢。

郁承淵将信件交給嚴威,“并無。”

嚴威有些疑惑,既然信件的內容并無差錯,為何陛下剛剛會看那麽久?!

郁承淵對嚴威的疑惑視而不見,“将信件上殘留的味道處理一番,送于迅鷹。”

“是。”嚴威忙放下了心下的疑惑,接過信件離開。

郁承淵目送嚴威離開,久未言語。

穆靳飲盡了手中的茶水,方才擡頭看了一眼身旁的郁承淵。“宮外已無他事,你該回宮了!江南數日,想必會有一些要事堆積。”

郁承淵下意識的起身,向前走了兩步便停了下來。“師尊可知帝王心術?”

話一出口,郁承淵便想要收回。

自相識至今,穆靳表現的太過全知全能,以至于他失了分寸。

帝王心術?若非帝王哪個敢研究?縱然研究了,又有誰會當着一名帝王說出來?他所習得的教導,多是帝王私庫裏存下的書籍,乃是歷代帝王所書。

“識人善用?禦下之道?亦只是帝王心态?你想要知道什麽?”穆靳卻語氣如常的說了句。

郁承淵轉身對上穆靳的視線,眼眸中有震驚之色。

穆靳絲毫未被他影響,不疾不徐的繼續開口。“還是說,存疑之論?”

看着那始終古井無波的眼眸,郁承淵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你不是已經有了選擇。”

郁承淵眼眸有幾分閃爍,他的确早有選擇。有時選擇很容易,卻難以堅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