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三餐飯

第43章 第四十三餐飯

在這個夏季結束之前, 馥娘的小飯館火紅開業!

開業前幾天,也是羅老太正式喬遷之日,馥娘帶了許多吃食過去為羅老太暖房。

盧二的那群朋友們, 等到菜上桌,張口一嘗就知道是平安坊小宋娘子的手藝,雖然一個個面上都還穩重的很,但是心底早就樂開花了!

這次果然來的沒錯!

木匠兩個徒弟,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還好他們眼光好和盧二成了朋友,這一次他們要怎麽吃就怎麽吃,再不會像上次一樣, 還有一個師父在旁邊虎視眈眈了!

等到馥娘小飯館開業的那一天,暖房那日的客人無一例外的都來了。

馥娘的小飯館,做的是快餐,牆上還挂了菜單, 寫了菜名,如果不想吃現成的, 也可以照着菜單點菜吃小炒。

她按照現代快餐店的模式, 畫了圖紙, 叫木匠師父打了一套保溫餐臺,裝菜的底盤外面包了稻草和棉花做保溫層, 內膽馥娘花重金打造了一個大銅盆。

往銅盆裏倒上熱水,再在槽子上放上配套的裝菜的帶蓋菜盆, 保溫效果十分好。

為了方便換水, 還在底部做了出水口。

打菜餐臺做好之後,馥娘還親自試驗了一下, 至少在二三個時辰的時間裏,不會讓盆子裏的菜冷掉。

餐臺下面還賺了輪子和剎車, 方便移動這個沉重的大家夥。

“這東西還怪方便的,還能保溫的話,推出去在外面賣也不怕菜涼了!”徐慧芳誇贊馥娘,說她的腦子就是聰明,要換做她,怎麽就想不出這玩意。

“我也是聽別人說過的,要不我自己也想不出來。”

Advertisement

馥娘有些不好意思接受這個誇贊,這也不是她自己的智慧,後世的快餐店,那家沒有配備一臺這樣的餐臺?

不過後世的更先進一些,都不用換水,冷水加進去,直接就能加熱,還能控制溫度。

“我們平安坊還有這樣的人才?”徐慧芳驚嘆。

馥娘怕再聊,就要問到是平安坊那個能人想到的這個話題,緊忙打了個哈哈,把這茬話題給扯了過去。

徐慧芳自從那日說過來一起幫馥娘的忙之後,幾乎天天都來幫忙,後來馥娘準備開店的時候,她也幫着忙裏忙外的。

于是徐慧芳就順利成章的成為了小飯館的員工之一。

另外的員工還有之前在豆腐坊叫嚷的最大聲,說要來幫忙的大郎家的那位嬸子。

也是羅老太同馥娘說過的,勤快嬸子裏的其中一位。

大郎家的這位嬸子平時在平安坊裏大家對她的稱呼都是大郎家的、周大郎家的,出嫁前的閨名金桂倒是少有人叫。

馥娘平時碰見也是叫她周嬸子,也是等她來了小飯館做活,才知道嬸子名叫金桂,就改了口稱呼金桂嬸。

金桂嬸除了自己來上班,還如同那日所說帶了家裏兩個大些的兒子。

大兒子周方和二兒子周圓,老大十二歲,老二十一歲,都是半大的小子,個頭都和瞧着一米四左右的金桂嬸差不多高了。

出去說是個小點的十五六小少年也有人信,可是真要找活計的話,人家聽說才只有十一、十二,就算願意給活,工錢也給的少。

周家人丁興旺,周大郎雖然在碼頭商會做個小賬房,但也沒錢送兩個兒子去當學徒,學門手藝。

讀書也是勉勉強強幾年前讓兩兄弟跟着平安坊裏的宋先生念了幾年。

對,宋先生,平安坊裏姓宋,又能被稱之為先生的只有一位,就是馥娘他爹。

平安坊許多小孩的開蒙老師都是宋兆巍,只有這幾年宋兆巍跟着同窗好友去做師爺了,才沒有繼續收學生。

兩兄弟跟着宋兆巍念了幾年書,不至于是個睜眼瞎,但要再進一步,就難了。

一是他們兄弟倆要說讀書天賦,那肯定是沒多少,二就是家裏也确實沒錢送他們再進一步。

周家上面四個老人,下邊四個小孩,就指着周方周圓他爹一人在碼頭掙錢,壓力可想而知。

金桂嬸出來做活,周家的老人也沒有不同意的。

馥娘也沒有真和金桂嬸那天在豆腐鋪子說的那樣一分錢不給,就給母子三人包個飯。

馥娘給金桂嬸開的工資和徐慧芳的一樣,至于金桂嬸帶來的兩個小孩,馥娘還沒考慮好給多少工資,不過飯肯定是一頓不少這母子仨的。

知道自己也有工錢的時候,金桂嬸就已經心滿意足了,她原本的想法就是蹭個飯而已,要知道家裏孩子們的胃口真的大,老大才十一歲,個子才和她一般高,可這飯量都快趕上她爹了。

若要是把這孩子送到碼頭去扛包,別說碼頭要不要,她自己還先舍不得。

兒子也識字,算數也還行,送去給他爹打下手,當賬房?

可這賬房也不算平白就有人要的,再說了這個時代也講究一個“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周方才十一歲,有毛沒毛都不會有東家放心。

要是犯了錯,沒準還要把他爹的活計都搞砸了。

如此想來,馥娘這裏倒是最好的了。

跟着她做幾年雜活,馥娘心善,做菜還好吃,她這裏包了夥食,給家裏壓力也小些。

過幾年孩子大了,也可以出去做工了。

除了金桂嬸,馥娘還招了一個能說會道的嬸子,姓朱,姓名不詳。

這朱嬸子也是羅老太推薦的一個嬸子,雖然嘴巴上油滑些,可人品也不錯,做活也算的上勤快。

不過這朱嬸子馥娘不算熟悉,她住在隔壁平康坊,一嫁的時候在平安坊,生了個兒子,後頭丈夫被拉去打仗沒了,她就二嫁去了平康坊。

她二嫁的時候,馥娘還是個小孩呢,所以馥娘對這嬸子只覺得有幾分眼熟,但并不認識。

如此一個小飯館的人員也差不多齊全了,前期還不知道生意如何,馥娘也沒打算多招人。

小飯館後廚的大廚,肯定當仁不讓就是馥娘。

小飯館不做早飯,所以早上的時候,幾個嬸子幫着馥娘一起洗菜,做中午的準備。

切菜除了馥娘自己之外,還有徐慧芳以及正在跟着馥娘學習廚藝的小湘榆。

湘榆年紀雖然小,但已經熟練切各種蔬菜了。

切絲、切片還是滾刀,都能切的十分漂亮。

而徐慧芳則是這幾天在馥娘家幫忙的時候現學的,馥娘打算做的是快餐,也不需要多麽漂亮的刀工,所以不管是徐慧芳切的還是湘榆切的都可以用。

徐慧芳也不笨,馥娘調教她幾遍,她年紀大,對手的掌控能力肯定是超過湘榆的,所以沒幾天功夫也是像模像樣,切的比湘榆還漂亮了。

金桂嬸和朱嬸做了那麽多年飯,肯定也會切菜,但是馥娘早前就用熟了徐慧芳,而且小飯館裏也還有別的活計要做。

加上中午開始賣的時候,店鋪裏也要有人幫忙打菜收錢。

開業這天,除了小飯館固定的員工之外,羅老太和盧二也過來幫忙了。

盧二充當臨時跑腿的,帶着金桂嬸的兩個兒子、周方和周圓,招呼進來的客人,告訴他們怎麽打菜,去哪裏付錢。

羅老太站在收銀臺,幫着收錢。

小飯館開業也不需要什麽儀式,落霞坊整條街都冷冷清清的,舉行儀式也沒有什麽人知道。

馥娘就簡單挂了一下招牌,剪了個彩,就當是開業儀式了。

第一波客人也都是熟人,就是剛才開業儀式上流着口水等的盧二的朋友們。

等到正式開業進去之後,他們都不看到底有什麽菜色,一群人自己拼了飯館裏的桌子,三張小長桌拼成一張大桌,才勉強坐下他們所有人。

一坐下,就把一個布袋咚扔在桌上,聽聲音是滿滿一袋銅錢,。

狹促鬼們大爺一般沖着盧二勾勾手:“小二,過來給爺把這店裏的所有菜都上一遍。”

盧二苦笑不得,不過還是過去了,直接拿起桌上的布袋,來開一看,就知道是夥伴湊的錢。

“店裏菜品,素菜大盤十文,小盤五文;葷菜大盤二十文,小盤十文,今日一共十八道菜,十二道素菜,六道葷菜,我看您諸位飯量,得要大盤!再叫後廚上一份大份的鐵板燒烤魚!再做一份亂炖!盡管夠了!”

“可以可以!”桌上的“大爺們”聽到鐵板燒烤魚,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

他們也不擔心帶的錢夠不夠使的問題,大不了錢不夠,把盧二壓在這裏給小宋娘子洗碗哈哈哈!

盧二還不知道他的損友們心裏是這麽想的,叫周方周圓先給他們那桌上了三壺酸梅湯。

和打菜臺的嬸子們說了一聲,那邊早就做好的菜就和流水似得上了損友們的桌子。

當然這是因為這幾個是盧二的朋友,所以才有這待遇,如果是普通客人,到了店裏來,要自己拿門口的托盤,點完菜,付完錢之後,再自己端到桌子那邊去吃。

盧二拿走朋友們湊的錢,在羅老太待的收銀臺,打開袋子數了八百三十文錢出去,其中六十文放到阿奶手裏,剩下的七百七十文丢進櫃臺的錢箱裏。

一共收了他們十五個人八百三十文錢,其中六十文是買的籠餅,在馥娘的小飯館消費就是七百七十文。

快餐都是大盤的,全點就是素菜一共一百二十文,葷菜一百二十文,這裏就二百四十文錢了。

加點的小炒,鐵板燒烤魚大份三百文,亂炖大份兩百文。

還有叫周方周圓給端上去的三大壺酸梅湯,十文錢一大壺,三壺就是三十文。

加起來共計七百七十文。

錢抛進馥娘的錢箱,盧二又對着羅老太說:“阿奶,我去給他們拿三十個籠餅。”羅老太還詫異孫子怎麽還數錢給自己,聽到他如此說,才明白過來,這六十文錢,不正好是三十個蒸餅的價格嗎?

好家夥,盧二在這跑堂還給自家生意開張了,今天還沒擺攤,籠餅就賣了三十個出去。

他今天過來吃飯的一共十五個朋友,一人兩個籠餅,加上這一大桌的菜,夠他們扶着肚子出去了。

羅老太也沒說不賣,就這幾個小子,要是讓他們吃馥娘店裏準備的白米飯,怕是這一大鍋下去都不夠,馥娘還說店裏的白米飯免費吃,要他們這麽吃,馥娘先得在白米上虧本貼錢。

羅老太想着,之後還得和馥娘說說,店裏的白米也要收錢,本來菜譜就賣的便宜,是沒有房租才有點掙頭。

馥娘現在可不光是要養自己,還有好幾個做活的人要養活呢!

可不能讓人白占便宜!

羅老太就怕有人進門就買一個最便宜五文錢素菜,然後仗着馥娘店裏的湯和米飯都是免費的,過來混飯吃!

盧二去後廚拿籠餅,也就幾步的路程,順道還把前面點的菜和後廚說上一身,讓後廚做上。

今天下午羅老太和馥娘也打算繼續去碼頭賣籠餅和豆面碎,所以羅老太的籠餅也是一早準備好了,就放在馥娘的後廚呢。

馥娘的後廚和羅老太、盧二住的小院子,用牆稍微隔了一下,這樣馥娘這邊的油煙不至于擾到羅老太他們的生活區域。

而後廚還分了兩口竈臺出來,是專門留給羅老太用來蒸籠餅的。

隔牆上也開了個小門,方便羅老太平時進出。

等盧二拿着籠餅回來的時候,快餐的十八道菜也才剛剛上完,而桌上的三大壺酸梅湯已經被喝光了。

十五個半大不小的少年眼睛亮晶晶地瞧着盧二:“你這拿來的是什麽東西,好好喝啊!”

盧二放下籠餅,提着桌上的空壺下去。

回來的時候把三個大茶壺重重放在桌子上:“管夠!繼續喝!”

“豪氣!”夥伴們沖着盧二比大拇指,他們還以為這是盧二請他們喝的呢!

不知道的是,他們埋頭吃飯,扭頭盧二又去收銀臺放着的布袋子裏,又掏了三十文錢扔進馥娘的錢箱裏。

銅錢叮咚入箱,聲音十分美妙!

第二波客人來的十分意外,本來以為除了盧二的朋友們,再過來的話可能就是碼頭的小管事們了。

因為金桂嬸的丈夫周大郎在碼頭做賬房,說過會把在碼頭一起做事的朋友們帶過來捧場。

但是碼頭的小管事們沒過來,過來的是一夥不算眼生,但也稱不上熟悉的人。

“這是飯館吧?!”來人進來的時候還有些猶豫,遲疑着開口詢問。

他後頭還跟了一堆半大的小子,門外有驢子的叫聲。

這是平康坊郭家糧油店的夥計,平康坊在落霞坊也有幾間倉庫,所以這一夥人應當是過來搬貨的。

早時候就瞧見牌樓附近的這件屋子在整修了,沒想到今天過來就看到新開了一家小飯館——沒錯,馥娘想不出什麽好名字,就把嬸子們挂在嘴邊常說的“小飯館”用作了小飯館的店名。

領頭進來的是郭家糧油店的二掌櫃老趙,手裏還算有點銀子,後面的半大小子都是他手下的夥計。

看到小飯館開張,裏頭還不停有飯菜香味傳來,估計是想帶着夥計們也進來開個下館子的洋葷!

都知道飯館的菜貴,日日吃可吃不起。

而小飯館裏的衆人,本來還以為是周大郎帶着朋友來了,乍進來個面生的老趙,後頭還帶着好幾個夥計,一時都愣住了。

他們是真沒想到在這荒僻的落霞坊開張第一天,就有生客上門。

還是朱嬸子腦子轉的快,嘴巴也靈活,張口便道:“歡迎光臨,快請進來!”

而随着朱嬸子的話脫口的同時,盧二也快步上前,領着衆人前去打菜。

糧油坊二掌櫃老趙那見過這樣的陣勢,從前他去下館子,那都是點菜的,這家小飯館炒好的菜整整齊齊的放在盆子裏,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客人,您從這邊拿上托盤,過來這邊看菜色,喜歡什麽,就和嬸子們說,讓她們給您裝。”盧二介紹。

老趙偷摸掂量了一下自己兜裏的錢包,又悄悄看了一眼身後跟着的夥計們,七八個半大的小子,平時也一起吃過飯,知道飯量如何。

他這兜裏的錢夠不夠啊!

早知道就不打腫臉充胖子,聽了這幾個小子忽悠,帶他們進來嘗個新鮮了!

這菜就擺在這裏,瞧後頭的饞小子,盯着大盆裏放着的紅燒肉,口水都要留下來了,這在滿店店員的注視下,老趙也不好意思開口讓這幾個小子少點一點。

“這……”

老趙躊躇開口,本來是想要問這素菜多少錢一份。

那頭盧二已經開口介紹這菜品的價格了。

“素菜大盤十文,小盤五文;葷菜大盤二十文,小盤十文,今日一共十八道菜,十二道素菜,六道葷菜!”

這話一出,瞬間就讓老趙心頭的石頭放下了。

沒想到居然這麽便宜,那就算他把店裏的菜全點一遍,最多也才二百四十文!

如此一想老趙整個人都輕松了,立即大手一揮。

“那全部都來一份!”還不忘潇灑補上一句,“大盤!”

随着後頭七八個夥計的歡呼聲,老趙十分有面子的擡起了腦袋!

盧二繼續領着人往前走,前面就是馥娘設置的打飯還有打湯的地方,本來是說好全部免費的。

但這會兒,不等老趙看着白瑩瑩的大米飯問價,羅老太就過來搶先開了口。

“今天開業第一天,店裏湯和白米飯都不收銀錢!”她這句話留了餘地,開業第一天不收銀錢,之後收不收銀錢還是飯館的老板說了算!

老趙聽說不收銀錢就高興,他也不管之後要不要錢,反正他今天來吃,這便宜已經占到了。

他點點頭:“那先一人裝一碗飯,再來一盆湯。”

老趙瞧了一眼,番茄蛋花湯,算不得什麽葷腥,但這是不要錢的,他也不多嫌棄。

盧二領着人繼續往前走,到了收銀臺:“客人,在這裏付錢,拿筷子!”

羅老太站在收銀臺:“誠惠二百四十文!”

老趙給錢的時候還是有些心疼的,不過扭頭看到夥計們端着的木托盤上放着的滿滿當當的菜品,有葷有素,道道菜瞧着都十分美味,他心裏一下又舒坦了!

心想着,下回自己也能過來吃,點兩盤大盤的葷菜也才四十文,這要是再配上一壺小酒,日子還不是美滋滋!

老趙這邊人也不少,七個夥計,加上老趙本人,也有八個了,一張四人桌坐不下,也學着盧二的朋友們,旁邊搬了一張桌子過來,兩章桌子拼起來,大家擠擠,也剛好夠八個人坐。

就是桌上十八盤菜稍微有些放不下,不過也不用苦惱多久。

因為老趙下一刻就見識了一下什麽叫如狼似虎的吃相,他舉筷子先吃了一口米飯,這就像是開飯的信號,下一刻桌上筷子飛舞,老趙嘴裏的米飯都忘記嚼了。

桌子上的六盤葷菜是最先吃完的,要不是這幾個夥計還顧忌着老趙是二掌櫃,還是請客吃飯的人,提前每樣菜給他夾了一點到一個盤子裏,估計老趙這戰鬥力,喝湯都喝不到。

“好吃,好吃!”這幾位表達方式也是貧乏,除了好吃也說不出別的了。

老趙在旁邊看的無語,心想:這大肉加上大白米飯,能不好吃嗎!

旁邊老趙親自帶出來的徒弟,見師父不動手,忙把給老趙剩的肉放到老趙面前。

“師父快吃啊!這菜做的是真的好吃!”這一盤子葷菜拼盤也是他從其他夥計的虎口之下給他師父搶出來的。

老趙這才夾了一筷子肉放到米飯上。

正好是一塊炸的金黃的鍋包肉,正宗的東北做法,油炸的金黃,外皮還包裹着酸甜的醬汁,白芝麻點綴其中不僅好看,還增加了一層風味。

老趙原本想着,這菜才二十文一份,味道要是一般,他也能忍受,好歹便宜。

可一口咬下去,酸甜的醬汁與他空閑了一個上午的味蕾強烈碰撞,外層的皮因為沾染了一些醬汁有些軟,可牙齒能咬到,再進去一層就是酥脆的,繼續咀嚼就能吃到最裏層柔軟的肉餡!

好吃!

剛才還在嫌棄夥計們只會說這兩個字的老趙,此刻他的腦子裏也只剩下這兩個字。

這小小一片鍋包肉不禁吃,老趙才剛覺得嘗出個味,嘴裏就已經空空如也。

低頭再用筷子去找,哪裏還有啊!

徒弟留給他的葷菜拼盤裏,就這麽一片這種肉!

老趙再看桌上其他人,飯都已經幹下去半碗了。

看來其他菜也十分好吃!

又夾了一塊肉,正是剛才在打菜的地方,讓其中一個夥計饞的口水都要流下來的紅燒肉。

好吃!

老趙的眼睛又是一亮,現在他是徹底不懷疑這家小飯館大廚的水準了。

這盤葷菜拼盤都是他的,沒人和他搶,可是桌上其他的菜也下去的很快,看來一樣的好吃!

老趙也不管矜持不矜持了,瞬間抛棄老臉,加入小夥子們的搶菜大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