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章

第 56 章

妹妹姜淡月做手術的時候,姐妹倆已經恢複了關系。

因着姜淡月的關系,這還是她第一次踏足大城市,她被眼前看到的一切震驚了。

從來沒離開過市裏的她,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坐地鐵,第一次去三甲醫院。

一切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新奇。

本以為來這一趟,只能在照顧妹妹的間隙抽空看一眼海城,沒想到妹妹男朋友的到來,給了她充足的獨處時間。

走出病房的那一剎那,她連忙打開手機查詢海城旅游攻略,并在接下來的幾天內,看遍了海城的著名旅游景點。

站在地鐵出口,她仰頭看向矗立在眼前的高樓,她要将腦袋仰成一個直角,才能看到樓頂位置。

不,她還看不到樓頂。

因為天氣的原因,樓頂位置盤繞着稀薄的雲朵,如同處在仙境之中。

她從未見過如此高的樓。

不敢想象在這種高樓裏工作的人,每天工作的時候該是多麽快樂。

原來這就是大城市。

怪不得大家都一股腦兒地往大城市跑。

她還買了一些紀念品,準備拿回去給老陳以及一些朋友們分享。

在小城市生活了将近三十年的姜金禹,頭一次觸碰到了生活之外的世界。

Advertisement

*

結婚幾年後,姜金禹懷孕了。

不管是陳家還是姜家,都對這個孩子很重視。

姜金禹的婆婆甚至想讓她辭職,專心在家待産。

但不論是身體素質上還是心理上,姜金禹并不是那種柔弱不能自理的類型,相反,經過這麽多年在社會上不斷地摸爬滾打,她性格潑辣,也頗有主見。

好在她所在公司的老板和同事都還不錯,在她整個孕期都沒讓她幹過什麽重活。

時間一晃而過。

懷孕七八個月的時候,姜金禹的婆婆和公公帶着大包小包來到了她們家,怕老陳一個人照顧不來,兩個老人過來幫忙。

很快到了姜金禹生産的時候。

一個很普通的夜晚,羊水破了之後,姜金禹的婆婆公公第一時間将她送到醫院。

上夜班的老陳随後趕來。

姜爸姜媽聽到消息,從農村坐車,晚一步來到醫院。

遠在海城工作的姜玉宸和正在讀研究生的姜淡月聽說後也立馬請假,當天就登上了回家的飛機。

除了他倆,所有人齊齊等在産房外,給足了姜金禹安全感。

等姜玉宸和姜淡月來到醫院時,孩子已經生出來了。

是個男孩。

名字是姜金禹自己取的,叫子墨,姜家這邊沒有意見,陳家那邊也沒有意見。

子墨這個名字就這樣定了下來。

又過了幾年,同年齡的小孩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大家突然發現網上出現了大批同類型的名字,包括什麽子涵、梓涵、浩然……

姜金禹才發現自己也給孩子起了個網紅名。

孩子出生之後,姜金禹的婆婆幫她一起照顧孩子。

她婆婆這人,做事麻利,也不摳門。

除了愛絮絮叨叨,沒什麽大毛病。

她跟姜金禹的公公兩人都已經退休,領退休金,雖然不多,但經常補貼他們小家。

姜金禹跟老陳的工資都不高,姜金禹上班後,婆婆在家幫他們看孩子,也負責做飯,花自己的錢給孩子買奶粉,買零食,二人的生活壓力減輕不少。

但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因為婚姻的關系才住在一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姜金禹也不是那種受委屈不吱聲的人,她有什麽不滿,會當場直接提出來,也會跟婆婆吵架。

有那麽一兩次,婆婆被她氣得回了縣城老家。

爽是爽了。

可孩子沒人看。

姜金禹和老陳又不得不開車回縣城,好說歹說将婆婆接回來。

婆婆盡管生氣,可也知道他們的難處,自己若真的撒手不管,兩人的生活勢必一團亂。

于是大家各退一步,做了妥協。

在吵吵鬧鬧中,子墨漸漸長大。

*

姜金禹有個好朋友,是以前在某個工廠工作時認識的,二人的友誼從青年時期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彼此都有家有室。

朋友說自己近期考了成人大學,建議姜金禹也去考一個。

學歷是姜金禹一生的痛。

她仔細詢問了關于報名的相關要求,得知成人大學是比較簡單的,只要通過考試,交上一定的學費,甚至都不怎麽需要去上課,幾年後就可以拿到畢業證。

她心動了!

交上考試報名費之後,姜金禹當天就領回家一堆複習資料。

翻了翻領到的課本,姜金禹發現其他東西還好,數學她早就全部忘光,看課本上的例題就像看天書一般。

這讓她對自己能否通過考試擔憂不已。

朋友安慰她,自己也是一樣的,沒關系,只管去考試就好,考試很容易過的。

幾個月後,姜金禹腦袋空空地去往考場,這期間,她曾經好多次想要放棄,但是想到朋友說的話,想到自己已經交的報名費,咬咬牙還是去了。

考試結束後,朋友問她:“考得怎麽樣?”

姜金禹更沒底了:“有一些會,但也有好多不會的。”

朋友安慰她:“放心吧,肯定能過。”

成績出來後,姜金禹果然通過了。

她開心極了,當天帶着全家一起出去吃了大餐。

老陳和子墨都為她高興。

又過了幾年,到了該畢業的時候,老師發來一個壓縮文件,裏面是論文的标準以及格式。

姜金禹對此一竅不通。

她打開看過,發現自己什麽也看不懂,也不知道該如何着手寫論文。

這時,她想到了姜淡月。

将材料發給姜淡月之後,姜淡月表示,這對自己來說小菜一碟,甚至比自己當時的本科畢業論文還要簡單,因為姜金禹的論文沒有查重的要求。

沒過幾天,姜淡月就給她發來了論文終稿。

她原樣發到老師的郵箱。

本以為有姜淡月的幫忙,論文一定輕輕松松就能過關,沒想到老師将她的論文打回來,說有些地方格式不對。

她自己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修改,只能再次讓姜淡月來做。

姜淡月很快修改完,又給她發了過來。

這次,焦急地等了幾天,老師終于表示她的論文可以了。

老師還在電話裏跟她抱怨:“小姜啊,你說我都把論文的格式要求放在文件裏了,裏面還有一篇完整的論文,照着改就行了,你說他們怎麽就改不好呢?”

姜金禹這才知道,自己改了一遍,已經算是很好的了,很多學生已經改了七八遍,還沒有提交出完全符合老師要求的論文格式,不僅那些學生發愁,就連老師愁得頭發白了一大片。

她表面上安慰老師,內心暗暗竊喜。

幸好不是她。

她的論文已經通過,只等拿畢業證了~

*

不出意外的,姜淡月研究生畢業後,也留在了海城工作。

似乎從這時候開始,姜金禹有什麽大事,比如要不要換新工作,或者工作上遇到的一些她無法解決的問題,會反過來向姜淡月咨詢。

有姜淡月和姜玉宸這兩個外挂,姜金禹在工作上都順利了不少。

賺了錢之後,姜淡月也偶爾會給姜金禹和小外甥買吃的。在網上買,直接郵寄到姜金禹公司,姜金禹的同事見她老收快遞,開始還以為是她自己買的,後來聽她說是妹妹給買的,都表示很羨慕她。

即便是親兄弟姐妹,結了婚之後,大家普遍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小家,見面能好好說話就不錯了,很多人甚至早就反目成仇。

子墨上幼兒園時,姜淡月将自己用了一兩年的mini平板送給姜爸看小說,後來子墨回家看上了,姜爸心疼外孫,就又把平板轉手給了子墨,自己則仍用舊手機看。

恰巧此時二姨家淘汰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姜爸要了過來,開始在大屏幕上看。

每天堅持看十幾個小時的小說,沒過幾年,姜爸的眼睛就受不了了。

他聽從姜金禹的建議,開始聽書,每天把手機貼在耳朵上,或者放在身邊,開很大的聲音,制造了新一波噪音污染。

等子墨上小學時,舊平板壞了,子墨又需要用平板上網課,姜淡月出錢給子墨換了個新平板。

子墨拿着新平板,高興的不得了。

立馬打了兩把游戲。

雖然姜金禹和老陳學習都不咋地,但子墨從小學開始,成績就一直穩定排名在班級前十。

姜金禹很高興,但也沒有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她想的是,即使以後子墨學習不好了,那也是他們做父母的鍋,誰讓自己和老陳以前就是學渣呢?

不過她可不會像姜爸那樣,頑固不化。

她跟老陳都勤勤懇懇地工作,滿足孩子一切合理的要求,不想讓孩子有任何遺憾。

*

直到現在,姜金禹的戶口一直在家裏,即使結婚她也沒遷出去。

自然,姜淡月的也在。

老陳不是沒提過讓她遷出來放在一起,但她不是忘了,是不想遷。

姜家的戶口本上面只有四個人,戶主姜爸,然後是姜媽,姜金禹,姜淡月。

以前只有四個人,往後也只有四個人。

就這樣,挺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