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河山
河山
旬美十年知府,滇南城和渝州不一樣,渝州沒錢,都是山石走獸,知州王陵和匪首魏碑之茍合,講條件,偏安一隅。
魏碑之靠打劫為生,在觀音廟搶婦女,拐到山裏,魏碑之野心大的要買工部的船,行私。
但滇南這邊比渝州富庶一些,渝州的富戶都在往杭州跑,想離開渝州。留下來的多是窮人,無力搬家遷徙。
但滇南富戶很多,又有鹽引,開個鹽場,販私鹽也非常賺錢。所以這邊流動資本要比渝州多,而且整體治安偏好,也不存在搶,都是做生意。
所以旬美明面上看沒什麽問題,要不是這次鹽商販子喪心病狂,殺了南都錦衣衛四十八人,也不至于招來滅頂之災。
現在的問題是,鹽商都有誰,錦衣衛是将內城二十八處鹽井都查了一個遍,但錦衣衛不知道背後幕主是誰。這是錦衣衛最希望旬美自己交代的,也最好不要動用到極端刑罰。
陸鼎在北鎮撫司的時候,很少淩遲別人,但不代表他不淩遲別人。
何為淩遲,就是往人的身上刮三千刀,皮肉都沒了,人還沒死。
陸鼎曾經說過,希望诏獄永空。
但那是在人人奉公守法的情況下,而不是外頭亂成一片,還诏獄永空。
空個屁,全部拉回去淩遲,死不死的,看命。
亂世當用重典。錦衣衛同知陸大人翹起了腿,雙手合十,江寒衣瞧見,說旬美:“旬知府還不打算交代嗎?”
交代,交代什麽?他在滇南十年,收了鹽商三千萬兩白銀,交代了怎麽說,說自己允許他們私開鹽井,每年鹽井都死上百人。
蓋不住的就賠錢了事,一條人命六兩銀子。
他們一直這麽幹的,也幹了十年,沒出過事。
交代他們經常讓那些無家無室,無妻無子的人下鹽井,死了就埋了,一毛錢也不出。
交代這裏的鹽,朝廷準許的,出不去,運出去的全是私鹽。
交代,怎麽交代,如何交代,向誰交代。旬美不想說了,他一副引頸就戮的模樣,想死。
陸鼎倒是笑了,他擱下茶盞,說:“成全知府大人。”
“是。”
江寒衣招手,“伺候知府大人,上狼牙棒。”
北鎮撫司的小手段,狼牙棒在鹽水裏浸泡,脫了衣服打,皮開肉綻,還被鹽水刺得疼,江寒衣說:“請旬知府上刑。”
怪客氣的。陸鼎坐在高處,江寒衣也退了一步,官員的受賄史,就是人們的苦難史。旬美為官十年,對大明朝的貢獻就是魚肉百姓,和鹽販子沆瀣一氣,攪亂市場,罪該萬死。
旬美自小嬌生慣養,一身皮肉養得油光水滑,一棒子下去,他就暈死過去了。
陸鼎說:“潑醒。”
江寒衣就着旬美喝過的茶,直接往他臉上潑,說:“您再裝死,下次就往您傷口上潑烈酒了。”
又是幾棍子,旬美沒數,估計才兩棍子,肯定不到三棍子,他就堅持不住了,說:“我說,我說,別打了,別打了。”
江寒衣道:“說吧。”
旬美也沒受什麽罪,在板凳上趴着,說:“我有點冷。”
“拿被子來。”江寒衣道:“您再不說,我們就用被子裹着您,丢護城河裏去了,被子裹着頭,又綁着手,您說您怎麽辦呢,無法呼吸了。”
“我說,我說。”
旬美裹着被子,一五一十說:“永樂十五年,我去廣州做生意,當時萬盛江還是個小喽啰,幫人在碼頭搶位置,好讓那些大商隊停船,他收點舶船費。”
錦衣衛有人專門做記錄,江寒衣問:“什麽是舶船費,那碼頭是他的嗎?”
旬美裹着被子,道:“是廣州市舶司允許的,商隊停船,都是要交錢的,不然就在碼頭外頭等着,船上困個十天十夜,看你交不交錢。”
江寒衣點頭,“繼續說。”
錦衣衛自有人做筆錄,旬美道:“那時候廣州就很多人走私了,從海上來的珊瑚,珍珠,海産品,說是琉球那邊來的,在廣州很受歡迎。”
“然後呢?”
“然後當時就有富商找上我,說可以合作。”
“合作什麽?”
旬美道:“他們想到滇南開鹽井,希望我弄個通行證。”
“你同意了?”
旬美不語。
江寒衣問:“給了你多少錢,幾萬兩白銀?”
“五萬兩黃金。”
“多少?”
依照大明朝的黃金白銀的兌換比例,市面上一般是一金十二銀,黃金價高的時候,也有一金十三十四銀,旬美這五萬兩黃金,差不多是六十萬兩白銀。
江寒衣看了陸鼎一眼,陸鼎可能已經在想,永樂十五年,有何枯嗎?
如果永樂朝何枯還不知道在哪兒,那這些人背後的主子是誰,是誰敢放開廣州的海禁,在廣州開市,還想插手滇南的鹽。
司禮監四品太監何枯,還真是永樂朝進宮的,但是在永樂十九年,不是永樂十五年。而且何枯至今都只是個四品太監,和皇帝算不上親近,當年那敢擺弄廣州市舶司的人是誰?
江寒衣說:“你收了人家的錢,放開了滇南的鹽井?就這一家?”
“是,也不是。”還打起了啞謎。
“說,仔細交代。”
“我那時候還不是滇南知府,我只是認識當時的滇南知府,我拿黃金三萬兩,給自己弄了個鹽井許可證,然後和廣州那人合作,挖井曬鹽。”
“喲,知府大人很有頭腦。”
旬美笑,“我就當是贊美了。我做了五年的鹽,确實大有可為,但風險太大了,鹽井坍塌,常有事故,或者挖不出鹽,白忙一場。”
“所以你不從商了,轉而為官,覺得當官的更來錢?”江寒衣說。
說中了,确實如此,旬美就是這樣,賣了五年的鹽,當年的鹽引許可證差不多到期了,他就退出了鹽井的經營。
但賣鹽利潤重大,如何舍得。于是旬美捐官,捐了個縣衙的縣令當着,當了五年,又花了近百萬兩白銀,當上了知府。
在滇南城當了十年知府,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幫鹽商壓事,死了人也不報。要麽就是壓制官鹽,擡私鹽。
這回要不是錦衣衛來,他還忙着收賬呢。
陸鼎左右手握在一起,江寒衣看了上位一眼,問:“知道殺錦衣衛什麽罪名嗎,抄家問斬,株連九族。你的鋼镚子,都得一個不剩,你還想幫那些鹽販子瞞着,瞞什麽呢?”
“什麽殺錦衣衛,我沒有。”抓到了重點。
旬美沒聽說這事,也沒誰和他說過,他以為是他徇私貪贓的事被錦衣衛拿了。他道:“什麽錦衣衛,誰殺了錦衣衛?”
“旬大人不知道?那好,我問你,曲哊山鹽幫是誰,誰是主導?”江寒衣聽容顯麟說的,容顯麟說夏侯明他們就是在那邊被抓的。如果不是被夏侯明查到了老巢,對方怎麽會下死手,估計被抓也是一個死,被查也是一個死。
問到了點子上,旬美不做聲。
錦衣衛正好也把旬知府家的産業點出來了,暗室萬兩黃金,雖然還沒稱重,但足夠了。
陸鼎起身,“淩遲處死。”
“不,诶,我不,曲哊山是竹風亦的,是竹風亦的。”終于吐出來了一點,“竹風亦是大理人,不住滇南,他往日住大理,也就快過年這幾天過來,清點一下鹽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