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塑料父女

塑料父女

“等等!”

雖然張良被身後的人說的話給鎮住了,但是反應還是很快的,眼見着店家馬上就要打開他的傳查看他的身份證明了,張良便連忙出聲阻止道,“我不住店了。”

一邊說着,張良一邊以最快的速度從店家的手裏搶回自己的傳。

他簡直不敢想象要是店家真的打開了他的傳知道了他就是身後那個人說的張良後,他要怎麽處理這個局面。

尴尬!

太尴尬了!

他什麽時候求着要給嬴政那個暴君做事了?他又什麽時候後悔自己有眼無珠,打算給嬴政那個暴君寫一篇巨作贊美他,給他洗清罵名了?

張良從客舍離開之後,就第一時間直奔到宅邸了。

看着去而複返的張良,文娥感嘆道:“公主果然料事如神,說張先生會回來,張先生果然就回來了。”

知道小骊珠和始皇帝幹了什麽事的蒙毅:“……”

他能不回來嗎?

陛下和長公主這一招,可比直接拿劍威脅人還要更加厲害。

看到蒙毅和文娥他們見到他都一副不意外的模樣,張良頓時就反應過來了——

這根本就是一個圈套。

等進屋見到小骊珠和始皇帝之後,張良就更加篤定自己沒有猜錯了。

Advertisement

“你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放我離開是不是?”

張良又不傻,剛剛在客舍的時候确實是被身後的人說的話給驚得又急又氣,但是等反應過來之後,他就意識到當時在他身後說話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小骊珠他們安排的。

至于目的?

那當然就是逼他回來了。

“不是啊。”小骊珠搖搖頭道,“我爹是皇帝就不說了,我說話也是一言九鼎的,說了放你走就放你走,怎麽可能會言而無信?”

張良問:“那你們為什麽派人捏造事實?”

“哎呀,我們都那麽大方的不要你的命了,現在要借你的名兒用用而已,你怎麽那麽小氣啊?”小骊珠皺皺鼻子,“這對你又沒什麽損失。”

她确定他沒有損失嗎?

他損失可大了。

再說了,他們這麽做跟直接要了他的命有什麽區別?

張良默默地深吸了一口氣,看了小骊珠一眼之後,側頭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始皇帝:“是你讓人這麽做的吧?”

頂多算個同謀的始皇帝:“……???”

“這麽卑鄙無恥的辦法也就只有你這樣的人才想得出來。”

想出這個辦法的小骊珠:“……???”

張良可不知道自己錯怪了人,畢竟在他的眼裏,小骊珠可是一個聰慧卻單純的孩子,所以張良根本沒有想過這樣的損招會是小骊珠想出來的。

“不是……”小骊珠張嘴就想要跟張良解釋,但是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被始皇帝給攔住了,“卑鄙無恥嗎?朕倒不覺得。”

“對朕而言,結果始終比過程重要。”

只要能夠達到目的,那麽他不太在意過程是怎麽樣的。

“士可殺,不可辱。”張良對始皇帝道,“你如果想要我的命,那麽只管拿去,沒必要用這樣的手段來羞辱我。”

一想到自己這個反秦分子眨眼就成了舔秦分子,張良就恨不得撅過去算了。

“朕要你的命做什麽?”始皇帝開口道,“你的名聲可比你的命值錢得多了。”

他能不知道這件事嗎?

張良被始皇帝這副無賴的模樣給氣得咬牙切齒的,一旁的小骊珠見狀,開口道:“別生氣嘛,張良你要是不想外面的人那麽傳也不是沒有辦法的。你留下來為大秦效力呀,你多做利國利民的大事,這樣大家日後提起你的時候就不會第一反應就想起你拍我爹的馬屁了。”

張良深吸一口氣:“我沒拍。”

“是,你沒拍,但是有人會拍的。”小骊珠道,“到時候拍了都算你頭上。”

張良:“……???”

“你不想這樣的對吧?而且我也知道如果我今天早上真的勸你歸順大秦的話,你哪怕不會一口答應,也不會一口拒絕對吧?”雖然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疑問句,但是卻叫小骊珠說得十分篤定。

別問,問就是她火眼金睛。

張良原本就像是一只充滿了氣的氣球似的,結果聽到小骊珠最後這句話,整個人的氣勢都有些癟了——

因為他想起了今天早上自己自作多情的事情。

不對……

張良看向小骊珠,他問她:“你今天早上是故意的?”

既然小骊珠他們并不是真心想要放他離開,而是希望他留下來為大秦效力的話,那麽按理來說小姑娘今天早上洞察到他的想法了,她不是應該順水推舟勸他留下的嗎?怎麽可能讓他離開?

偏偏小骊珠真的讓他離開了,不僅盤纏都幫他準備好,甚至還給他備了一匹馬。

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張良篤定小骊珠今天早上那麽做肯定是故意的。

而小骊珠也很誠實,見張良發現了,她也沒有矢口否認,而是點點頭道:“沒錯,今天早上我就是故意的。”

“為什麽?”張良問。

“當然是幫我爹報仇啦。”小骊珠沖着張良“哼哼”了兩聲,然後道,“不殺你而已,又不代表我可以當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如果說小骊珠當初從扶蘇的口中得知張良刺殺過始皇帝的事情後放話逮着張良他就死定了是一心為了完成她的任務的話,那麽當日知道了張良的真實身份後,對他出手則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她真的把始皇帝當做是她的親爹了。

雖然始皇帝(這個身體)和她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但是有時候感情并非因血緣而有,也并非因血緣而無的。

反正對現在的小骊珠來說,始皇帝就是她親爹了,所以得知張良就是她的殺父仇人(失敗版),小骊珠怎麽可能無動于衷?

且不說張良聽到小骊珠這話之後是什麽反應了,反正坐在她旁邊的始皇帝聽到小姑娘的話,嘴角忍不住翹了起來,淡化了他原本威嚴的面容。

始皇帝當爹這麽多年了,這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養女兒的快樂。

張良本來就對始皇帝沒有什麽好感,經過今天的事情之後就更是了,現在見他笑得那麽得意,心裏頭就更加不痛快。

但是誰讓小骊珠是始皇帝的女兒而不是他的呢?

又誰讓他确實是曾經刺殺過始皇帝呢?

所以女兒為爹報仇有問題嗎?

确實沒問題。

沒辦法在這個問題上找小骊珠他們算賬的張良開口問道:“如果我不答應留下來呢?”

“那就放你走啊。”小骊珠說,“不過你的名字會留下來。”

“到時候贊美我爹就靠你……的名字了。”

張良:“……”

她以為他是那種那麽容易就被威脅的人嗎?

好吧,他是。

張良也是個讀書人,他幻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名留千史嗎?自然是幻想的,但是如果這個“名”是馬屁精的,那麽他寧可當一個寂寂無名的普通人。

史書不必記載他,後人不必知道他,畢竟他也是要臉的!!!

“長公主若是不嫌我才疏學淺,我願為長公主效犬馬之勞。”張良朝着小骊珠一拱手,“我只願長公主不會讓我失望,不會讓天下萬民失望。”

張良的話雖然不是對着始皇帝說的,但是他聽了之後臉上的神情還是嚴肅了幾分。

他現在有點明白張良為什麽留在小骊珠他們身邊卻始終都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了,一來确實是因為他們沒有想到,二來也是因為張良和一般的六國餘孽不一樣。

“你放心。”小骊珠也收起了玩鬧的心态,“我不會讓你失望的,要不然的話……”

“讓我爹沒法長生不老。”

始皇帝:“……???”

他收回剛剛那句話,養女兒也沒有那麽快樂。

“爹,你剛剛為什麽不讓我跟張良解釋清楚啊?”小骊珠等張良走後,忍不住問始皇帝,“對付他那個主意明明是我出的,跟你有什麽關系?”

“反正他對我有偏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再多幾分偏見也無妨。”始皇帝顯然就是“虱多不癢,債多不愁”的心态,“比起我,他顯然對你的印象更好,既然如此,那麽就維持你在他眼裏的好印象就行了。”

始皇帝确實是不在意張良究竟是喜歡他還是讨厭他,只要他願意為大秦辦事就行,如此一來,那麽張良究竟是為他效命還是為小骊珠效命有什麽區別嗎?

始皇帝認為是沒有什麽區別,因為他和小骊珠的目标是一致。

“喔。”小骊珠應了一聲,“那好吧。”

既然始皇帝這個當事人都不在意背黑鍋了,那麽小姑娘當然不會說什麽了。

“雖然不用跟張良解釋什麽,但是骊珠你是不是應該跟朕解釋解釋?”始皇帝看向小骊珠,問她,“為什麽你做不到讓張良和天下萬民滿意,就讓朕沒法長生不老?”

這像話嗎?

小骊珠一本正經的對始皇帝道:“因為我知道我肯定可以做得到啊。”

“你确定?”始皇帝問。

“那當然了。”小骊珠點點頭,“我确定。”

“你發誓?”始皇帝說,“如果你撒謊的話,你就沒法跳龍門。”

小骊珠:“……!!!”

好歹毒的爹!

“你不信我?”小骊珠一臉難以置信地看向始皇帝,“爹你居然不信我?心寒,我太心寒了。”

“我沒有。”

“那你發誓?”小骊珠說,“如果你撒謊的話,你就沒法長生不老。”

始皇帝:“……!!!”

好歹毒的女兒!

小骊珠和始皇帝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為了維護他們之間那點脆弱的父女情,兩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轉移話題。

“除了呂雉之外,你不是說在沛縣還發現了幾個挺有本事的人嗎?”始皇帝問。

“喔,對對對。”小骊珠配合,“一個叫蕭何,是沛縣的主吏掾,他對歷代的律法都有研究。”

說到這裏,她看向始皇帝道,“爹我覺得吧,咱秦律不是不好,但是這麽嚴刑峻法确實只會讓天下萬民畏懼大秦而非愛戴大秦。”

既然不愛戴大秦,那麽自然別指望他們會愛戴大秦的皇帝了。

在拜讀秦律之前,小骊珠還想着呢,她倒要看看究竟有多苛刻,等到她拜讀完之後——

失敬了。

秦律嚴苛到什麽程度呢?

嚴苛到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違法,鄰裏連坐的程度。

“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⑴。”小骊珠說,“沒有哪個國家會一套律法用到老的,爹你已經統一六國,結束亂世了,大秦是一個全新的國家,你繼續用重典自然可以鎮住黎民百姓,但是想要安定人心的話,你得用輕典。”

始皇帝沒有說話,但是也沒有動怒,因為他知道小骊珠的話不無道理。

“你覺得可以讓這個蕭何參與進修改秦律一事裏面?”始皇帝了解自己這個女兒,能叫她看上的人,不僅基本上是個人才,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人才。

所以始皇帝并沒有不把小骊珠的推薦當一回事。

“我覺得可以。”小骊珠掰着手指道,“首先當然是因為蕭何他對這方面有研究了,其次他生在民間,長在民間,是離黔首們最近的人,他很清楚黔首們的想法,必要時可以提供參考和意見。”

始皇帝微微颔首,然後就聽到小姑娘繼續道,“另外兩個一個叫曹參,一個叫樊哙。曹參是蕭何的下屬,沛縣的獄掾,而樊哙呢,是呂雉的妹夫,現在是一個屠夫。”

“曹岑是官吏,和蕭何搭檔多年,不僅善文也善武,更難得的是膽識過人;而樊哙雖然是個屠夫,大字也不識幾個,但是蒙毅見過他之後,誇他是領兵打仗的好苗子。”

嗯?

領兵打仗的好苗子?

一聽到這幾個字,始皇帝就動心思了。

蒙毅他是了解的,別看他不像他祖父、父親和兄長那樣上過戰場領兵打過仗,但是自幼熟讀兵書,對行軍打仗那一套并非不熟悉不了解。

而且蒙毅也不是那種愛信口開河的人,既然他敢開這個口,那麽就說明這個叫樊哙的确實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大秦缺會打仗的将軍嗎?

不缺。

但是始皇帝會嫌自家會打仗的将軍多嗎?

當然不會了。

雖然始皇帝已經統一六國了,但是向外擴張疆土的心一直在蠢蠢欲動。

“如果他們真的如你所說的那般有本事的話,那麽我們爺倆來沛縣這一趟算是來值了。”始皇帝笑着對小骊珠道。

可不是麽,雖然他們這次來沛縣的目的并非是搜羅人才,但是在完成目的之餘,又能夠得到這樣的意外之喜,怎麽不讓人高興?

“那可不。”小骊珠現在都有點後悔楊戬之前離開的時候沒有苦苦挽留他了,要是他也跟着一塊來沛縣的話,那麽哪裏需要小骊珠在得知對方的名字之後才能(通過系統)确定他/她是不是一個人物?

楊戬只要神眼一開,立馬就可以确定啦。

簡直就是行走的人才搜羅器。

小骊珠跟始皇帝這麽一說,始皇帝也覺得有點可惜,不過也僅此而已,畢竟楊戬沒來已經是事實了,他們再怎麽惋惜都沒用。

有這個時間,倒不如花在別的正事兒上面。

在小骊珠他們忙着建設美麗大秦的時候,行奴也沒有閑着,他很清楚小骊珠這次帶他一塊來沛縣的目的,那自然是希望他能夠發明更多便民利民的農具了。

行奴不想讓小骊珠失望,于他而言,小骊珠不僅是他的主子,更是他的貴人,如果不是因為有小骊珠的話,他現在說不定還得留在百工坊受人欺辱,甚至說不定連小命都保不住。

所以行奴抵達沛縣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泡在了田間地頭裏,琢磨着怎麽發明、或者改善農具。

結果沒想到還真的叫行奴琢磨出點什麽來。

跟着一塊來沛縣的人都知道行奴是因為什麽出頭的,也知道小骊珠讓他跟着來沛縣的目的是什麽,所以行奴一有想法,不用勞煩小骊珠出面下令,底下的人就已經十分配合他了。

因為行奴怕不成功,又怕小骊珠失望,所以一開始行奴并沒有向她禀報,而是拿着圖紙就和匠人們配合着将他想要的東西都制造出來。

經過數次的失敗和改善後,行奴終于做出了符合他預期的播種神器——

“陛下,公主你們瞧,這下面的三個鐵犁铧是用于開溝,它們的間距我都設計好了,恰好是一壟,中間這三根中空的腳下接鐵犁铧,上承這個裝種子的漏鬥……”

行奴拜見始皇帝和小骊珠的時候還有點緊張,但是當介紹起他的作品時,他卻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整個人侃侃而談,就像是在發光似的。

小骊珠和始皇帝雖然不是莊稼人,但是他們既然看重農業,那麽對這方面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了解的。聽完行奴的解釋之後,他們認為他發明的這個農具确實是可行的。

“下過地裏實驗過嗎?”小骊珠迫不及待的問行奴。

行奴沖着小骊珠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回公主的話,實驗過了,也成功了,日種可達十畝地。”

多少?

十畝地?

一畝地是多少平方來着?

小骊珠換算了一下計量單位,然後在心底裏算了算,發現一畝地大概六百六十六平方米,那十畝地不就是相當于六千六百六十平方米嗎?

哇塞,那麽多個六,小骊珠覺得行奴真的是六啊。

在小骊珠心算的時候,始皇帝已經反應過來了,不止是他,就連聽說行奴又有新發明的張良和呂雉等人也一并過來了。

衆人聽到行奴的話,神色難掩震驚。

時下的人一個人、一頭牛播種十畝地要花多長的時間呢?

沒有人統計過,因為尋常老百姓不可能有十畝地那麽多,真的有十畝地的人也肯定不可能一個人下地幹活。

但是有過種地經驗或者對種地有過了解的人都知道,十畝地如果僅憑一個人一頭牛來開溝播種的話,別說一天了,只怕十天都搞不定。

結果行奴現在發明的這個農具竟然能夠一個人一頭牛一天就播種十畝地?

頓時所有人看向行奴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他何止是在介紹自己的發明時才閃閃發光?他們覺得他現在不說話了整個人也在發着光。

“這個只能給玉米播種嗎?”始皇帝問。

“回陛下的話,奴才特意在漏鬥的開口處做了一個閘板,可以根據種子的種類和大小來調節。”行奴特意操作了一遍給始皇帝他們看。

關于這個問題,早在設計的時候行奴就已經想到了,畢竟除了玉米之外,小麥、高粱、大豆等等的播種方式都和玉米大差不差,所以設計的時候行奴就起了幹脆一步到位的念頭。

始皇帝看完之後龍顏大悅,小骊珠更是給行奴鼓起了掌:“太厲害了你行奴,看來這個名字跟你真的是跟對了,你何止行呀?簡直行得不得了。”

得到了小骊珠的誇獎,行奴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他覺得這比他得到了始皇帝的獎賞還要更加開心。

“長公主說得對,行奴你還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啊。”呂雉也跟着誇,自從跟在小骊珠身邊做事之後,別說是和小骊珠身邊的人了,就連跟蒙毅都混熟了。

但是由于行奴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小骊珠身邊,再加上呂雉的工作和他不重合,所以可以說小骊珠身邊的人,呂雉最不熟悉的就是行奴了。

她知道犁壁是行奴發明的,卻以為他有誤打誤撞的運氣在,但是他現在又發明了這個播種神器,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行奴年紀雖小,卻也是有真材實料的。

如此一來,呂雉更加慶幸自己當日抓住了機會,要知道在此之前,她一直覺得大秦長久不了的,要不然當初她也不會抱着搏一把的心态下嫁給比自己大那麽多的劉邦了。

但是見到小骊珠,見到始皇帝,見到他們身邊這些有奇才異能的人之後,呂雉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

她覺得大秦有這樣的皇帝,有這樣的長公主,有這樣的出類拔萃的人才,想亡好像有點困難。

不止呂雉是這麽想的,同樣在現場的張良看了看播種神器,又看了看發明了這個播種神器的行奴,腦子裏突然蹦出了一個疑問——

圮上老人當初賜給他《太公兵法》讓他日夜研習,确定不是讓他讀完之後輔佐秦皇的嗎?

圮上老人:“……???”

哈哈哈哈我覺得珠珠來沛縣根本不是來推廣玉米,她是來人才市場搜羅人才的~

劉邦:誰懂啊家人們,我只是上趟山而已就被偷家了。

⑴:《周禮.秋官.司寇》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