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老混混

老混混

張良沒見過劉邦,也不認識他,但是他聽說過他的事跡,而且還不少。

畢竟張良改變主意決定為小骊珠效力之後,他和同樣為小骊珠效力的呂雉也算是同事關系了,又因為小姑娘目前手下只有他們兩個門客,以至于張良經常得和呂雉打交道。

這交道打得多了,哪怕張良不是那種八卦的人,也被迫知道了不少有關于呂雉的家事,或者更準确一點來說,是被迫知道了不少劉邦幹過的缺德事兒。

年輕時游手好閑,尋歡作樂,還跟寡婦不清不楚,生下了一個私生子;娶妻後依然吊兒郎當,鬥雞走狗,雖然有一份工作,但是每個月領的俸祿別說養家了,便是養活自己都不夠。

之後的事情就更加不用說了,自己犯了事卻讓懷孕的妻子給自己當替罪羔羊,明知他一犯法會讓左鄰右舍跟着連坐,他也沒有想過回來自首,反而繼續逃匿在外,任由自己的妻兒老小留在沛縣受盡旁人的白眼。

這樣的人還算得上是男人嗎?

張良覺得不僅不算是男人,甚至連人都算不上。

雖然張良自己也幹過掉腦袋的事情(刺殺始皇帝),但是最起碼他在幹這些事情的時候已經提前安置好他的妻兒老小了,保證他們不會受到他的連累,不管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正是因為張良都做不出這些事情,所以對做出這些事情的劉邦,他自然是看不起了。

不過劉邦是呂雉的丈夫,俗話說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哪怕是看在呂雉的份上,張良也得給劉邦幾分面子。

“閣下就是劉邦?”張良原本打算出門的,得知劉邦的身份之後腳下步子就朝着他這邊拐了過來了。

一見到張良,原本還因為劉邦的話而不悅的兩名侍衛臉上收起了臉上的表情,拱手給張良問好道:“見過張先生。”

張良不小心自曝身份之後,他的真實身份就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換做是一般的六國餘孽,而且還是刺殺過始皇帝的六國餘孽,侍衛們自然不可能有這麽好的态度了。

具體可以參照蒙毅知道張良的真實身份後的反應。

甭管之前和張良相處得有多好,一旦知道他就是六國餘孽,而且還是刺殺過始皇帝的那種,蒙毅的第一反應都是拿下張良,為始皇帝斬草除根。

Advertisement

這些侍衛們雖然論職位的話,比不上蒙毅,但是論對始皇帝的忠心,他們可不比蒙毅要少。

畢竟經過了沙丘宮變一事之後,始皇帝對自己的安全更加上心了。

但是現在始皇帝選擇了撤銷張良的通緝令,小骊珠更是繼續将張良留在自己的身邊當門客,那麽其他人對張良的态度自然随之改變了。

因為始皇帝這個當事人都不跟張良計較了,他們又怎麽可能跟他們陛下唱反調?

劉邦見侍衛兩人都對張良那麽恭敬,當下就沖他點頭道:“沒錯,乃公就是劉邦,聽他們喊你‘張先生’,你也是在長公主身邊做事的?”

“何以見得?”張良問。

“想考我是吧?”劉邦道,“你要是為陛下做事的話,那他們就該喊你一聲‘張大人’了,又怎麽可能喊你‘張先生’?”

“你如果不是給長公主辦事的話,那麽就沖着他們那狗眼看人低的勁兒,又怎麽可能喊你喊得那麽恭敬?”

劉邦的話音剛落,那兩位被他說是狗眼看人低的侍衛頓時臉一黑,看向劉邦的眼神都是摻着火氣的。

“張先生,雖然這人自稱是呂娘子的丈夫劉邦,但是無憑無據的,誰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謊?”

“就是,我瞧着呂娘子知書達理,她的丈夫又怎麽可能會是一個滿嘴渾話的老無賴?”

“乃公早就猜到你們會這麽說了。”被罵了劉邦也不生氣,反倒是洋洋得意的從懷裏掏出了他的傳,“幸好乃公早有準備。”

說完,劉邦也不将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傳交給兩個侍衛,而是遞給了張先生,“乃公瞧着你是個好人,肯定幹不出撕毀他人物件的事情。”

兩個侍衛:“……!!!”

淦!

這是在暗示他們兩人幹得出來嗎?

張良看了劉邦一眼,從他手裏接過傳之後檢查了一遍,确定是真的沒有錯。

畢竟在身份證明造假這件事情上面,張良算得上是老行家(bushi)了,如果是假的肯定騙不過他的雙眼。

張良将劉邦的傳還給他,問他:“你是來找呂娘子的嗎?”

“那當然了。”劉邦道。

“那你跟我來吧。”張良道,“正巧我也要去尋呂娘子,這會兒她沒有在宅邸裏。”

“行,反正乃公也不稀罕進去。”除了前面一個字是應張良的之外,後面的話劉邦全都是對那兩個侍衛說的。

見兩個侍衛再一次被劉邦氣到對他怒目而視,張良就幹脆直接把人帶走了,他怕劉邦再繼續留下來,真的會把兩個侍衛氣到忍不住動手打人。

在去找呂雉的路上,張良對劉邦道:“他們攔着不讓你進那也是職責所在,畢竟這裏面住着的不是普通人,別說他們不知道你的身份了,便是知道也不可能随便放你進去的。”

“乃公看他們分明就是勢利眼。”劉邦道,“像他們這樣的人乃公見得多了,見高就拜,見低就踩。”

張良道:“呂娘子到底是為長公主辦事的,每天都要出入宅邸,你這麽做也不怕他們遷怒到呂娘子的頭上?”

“沒事。”劉邦卻滿不在乎,“娥姁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就算遷怒她,娥姁也不會讓自己吃虧。”

張良:“……”

行吧。

張良無話可說了,他就不該用尋常人的思維去勸他。

呂雉跟着劉邦的腳程算了算時間,也算到了他大概是這幾天會回到沛縣的,所以當張良帶着劉邦出現在自己的面前時,呂雉面上并沒有流露出半分意外的神色。

得知劉邦在來之前已經去過宅邸找她,呂雉便對着張良點了點頭道:“麻煩你了,張先生。”

“不必客氣。”張良不覺得自己幫了什麽忙,他道,“那你們先聊吧,不打攪你們了。”

說罷,張良便先離開了。

張良一走,呂雉臉上的笑容就直接淡了。不僅笑容,呂雉就連跟劉邦說話的語氣都淡了許多:“回來了?”

“咱夫妻都兩年多沒見了,你沒高興到喜極而泣就算了,怎麽還那麽冷淡?”劉邦道,“瞧瞧你剛剛是怎麽對那個張良,現在又是怎麽對我的。”

“我不應該這麽對你?”呂雉道,“我沒找人讓你死在外邊已經算很善良了。”

“是是是。”劉邦最會看人臉色了,見呂雉真的惱火,他立馬舔着臉哄道,“娥姁你絕對是天底下最善良的女人了,飛黃騰達了也沒有忘記我這個糟糠之夫。”

“我這次能夠那麽順利的回來,真的是多虧了你。難怪別人都說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頃,依我看,我劉季能夠有你這麽一位賢妻,何止是勝過良田萬頃?簡直是十萬傾,百萬傾甚至是千萬頃才對。”

“少在這兒油嘴滑舌了。”呂雉還能不了解他嗎?最會說一些哄人開心的話,要不是這樣的話,當年曹寡婦又怎麽願意跟他勾勾搭搭,甚至為他生下一個兒子?

“既然回來了,那就去見見爹吧,我晚些再回去。”呂雉口中所說的“爹”自然是指劉太公了。

“要不我留下來等你吧?”劉邦道,“反正我沒事做。”

“不用。”呂雉拒絕了。

于是造紙場內的張良很快的就見到呂雉一個人回來了,他有些意外,尤其是見呂雉面上沒有多少欣喜的表情時。

不過張良并非是一個好打聽的性子,所以只是問了一句:“這麽快就聚完了嗎?”

“嗯。”呂雉點點頭,“反正晚些回去也會見面,也不必急于一時了。”

張良并沒有勸什麽,因為他也不傻,從呂雉看到劉邦後的反應中他可以看得出來,呂雉對她的丈夫似乎沒多少的感情。

不過……

想了想,張良還是将劉邦去宅邸找呂雉時跟守衛的兩個侍衛發生了一些口角的事情跟她說了。

他相信依照呂雉的性子,她不會覺得他這是在故意讓她沒臉的。

果不其然,呂雉聽完之後第一反應是先謝謝張良:“要不是你的話,只怕我還被蒙在鼓裏,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知道這件事。”

反正劉邦是肯定不會主動告訴她的。

“舉手之勞而已,呂娘子你別嫌我多嘴就好。”張良道。

“怎麽會呢?”呂雉也不是那種不知好歹的人。

當着呂雉的面時,張良不好評價她的丈夫,但是當小骊珠問起他劉邦的為人如何時,張良就直言不諱了:“不及呂娘子三分。”

“這麽差勁嗎?”小骊珠對于張良給出的這個評分有點驚訝,“我問過蕭何也問過樊哙,他們對娥姁她丈夫的評價倒是挺高的。”

“大概是因為親疏有別吧。”張良倒不覺得意外,“蕭何和樊哙他們都是先認識了劉邦,再認識呂娘子,而我恰好與他們相反。”

認識的順序不一樣,對人的偏向自然就不一樣了。

“有道理。”小骊珠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她說,“我聽說娥姁她丈夫以前是個小混混,現在怎麽樣了?在外面逃匿了兩年多,有成熟穩重了些嗎?”

成熟?

穩重?

想到劉邦之前來宅邸找呂雉時的模樣和态度,張良搖搖頭道:“成功的從一個小混混變成了一個老混混了。”

一聽到張良對劉邦的評價,小骊珠就知道他肯定是不喜歡劉邦了,這也正常,小姑娘在心底裏想到,換做是她的話她也不喜歡娥姁她丈夫。

系統:【……???】

哪裏正常了?

它珠姐不喜歡劉邦很正常,但是張良他也不喜歡劉邦那就很不正常了好不好?

歷史記載了劉邦和張良這對君臣可是相見如故的,如故到什麽程度呢?

如故到張良說什麽辦法好使,劉邦就一個态度——

真的嗎?我試試。

對此,作為對照組的韓信可以說是留下了羨慕的淚水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歷史上的韓信經過夏侯嬰、蕭何等人多次向劉邦舉薦,結果依然不得劉邦重用,蕭何甚至言明,劉邦若是想争奪天下的話,唯有韓信一人能夠與他共商大計,劉邦聽完之後他的反應是——

真的嗎?我不信。

韓信:“……”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正是因為系統知道這段歷史,所以得知張良和劉邦竟然見面了的消息後才會懸着一顆心。

畢竟在它看來,雖然張良現在是答應給小骊珠效力(間接給始皇帝效力),但是架不住劉邦才是張良的官配(bushi)啊。

要是他們一見面就天雷勾地火的話,那他們豈不是得痛失一員大将了?

然而系統怎麽也沒想到,它擔心的事情壓根就沒有發生,張良不僅沒有和劉邦相見如故,反倒是看不起他?

這這這……

這簡直太好了。

“系統你為什麽那麽高興?”小骊珠和張良聊完之後,就注意到他們家統子的情緒有點過分高漲了,“知道我爹要離開沛縣的消息時你不是說你又要自閉了嗎?”

結果這會兒怎麽高興得仿佛要敲鑼打鼓了?

【……我剛剛才想起點高興的事兒讓自己高興高興呢。】系統被小骊珠這麽一提醒,想起它和它政哥馬上又要分開了,立馬又想要自閉了。

“啊這……”小骊珠眨了眨眼睛,“那你繼續?”

【我都想起這件傷心事了,我還怎麽繼續得了?】系統嘆氣。

被這麽一打岔,小骊珠都不好意思再深究系統剛剛因為什麽事情那麽高興了,為了等始皇帝真的離開沛縣回鹹陽之後,系統不至于像之前那樣舍不得,小骊珠決定在始皇帝臨走之前(幫系統)多看他幾眼。

于是始皇帝就發現今天的小骊珠格外的粘人了,他那張英俊的臉上沒什麽表情,但是看向小姑娘的那雙眼睛裏卻含着笑意:“這是怎麽了?平日裏骊珠你不是早就跑遠了嗎?今天怎麽還在朕的跟前打轉?”

小骊珠和始皇帝不一樣。

始皇帝即便抵達沛縣了,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留在宅邸裏處理政務的,畢竟他雖然離開了鹹陽,但是他依然是皇帝,有些政務他不處理就沒人能處理了。

而小骊珠呢?她就不一樣,不管是在始皇帝來之前,還是在始皇帝來之後,小骊珠抵達沛縣之後,就鮮少一整天都待在宅邸裏的,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瞎逛……咳咳,不是,是在外面關注沛縣當地黔首的生活。

所以小骊珠今天居然什麽事都交給呂雉和張良他們去做,就連文娥都讓她使喚上了,自己卻待在宅邸裏哪兒也不去的,自然引起了始皇帝的注意了。

“沒有,我就是想問問爹你這次回去要把蕭何給帶上?”小骊珠轉移了話題。

“是。”始皇帝點點頭,“朕見過蕭何,讓他留在沛縣的話,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了,而且要修改律法的話,蕭何也不适合再繼續留在沛縣。”

“那也是。”小骊珠先是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點完之後她才反應過來,“嗯?爹你真的打算修改律法了?”

“骊珠你上次說的也确實在理。”始皇帝之前從未想過大秦的律法過于嚴苛,一方面是因為他從未像現在這樣關注到底層的勞動人民過着什麽樣的日子,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秦,或者說從秦國走上強國之路開始,就一直用着這樣一套律法,而秦國乃至大秦也确實是因為這套律法而變得日漸強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始皇帝了,就連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沒有幾個想過要修改律法。

但是始皇帝承認小骊珠說得在理,從她口中得知在原來的歷史軌跡裏,大秦是二世而亡的始皇帝也意識到了六國餘孽的不死心确實是掀起大亂的原因之一,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則是因為民怨。

從項氏叔侄因為搶奪玉米種子而被沛縣當地的黔首們鄙視甚至怒罵一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楚國餘孽和老楚人從來就不是一國的,而決定他們會不會成為一國的,全看大秦的統治者是如何對待他們了。

始皇帝覺得小骊珠做得就不錯,對待六國餘孽就該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對待原六國黔首則應該像春天般的溫暖。

見小骊珠因為他的話立馬就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始皇帝的唇角也忍不住往上揚了揚,不過……

“你高興得有點太早了。”始皇帝對小骊珠道,“這修改律法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事情,畢竟秦律那麽多,而且要怎麽改,那還是個問題呢。”

“爹你可以多聽聽各層階級人士的聲音啊。”小骊珠道,“畢竟律法又不是只适用在一部分人身上的,讓各個階層的人士都參與進來,那才能調動他們對大秦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嘛。”

始皇帝一愣,繼而面露驚喜,他伸手胡嚕了一下小骊珠的腦袋:“骊珠你倒是提醒朕了。”

他腦子裏突然有了一個計劃。

始皇帝看向小姑娘,“朕突然不想讓你留在沛縣了,要不你幹脆先跟朕回鹹陽吧?”

他總覺得小骊珠能夠時不時的給他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那不行。”小骊珠搖搖頭,“玉米還沒成熟呢,我得陪着沛縣的黔首們一塊等着。”

行吧。

始皇帝也就是那麽一說,他也看得出來小骊珠很在意沛縣當地的這一次春播,正如始皇帝很在意鹹陽今年的小麥收成。

他為什麽這個時候得趕着回鹹陽呢?

不就是因為鹹陽的小麥馬上就到了收割的時候麽?

想到小麥每畝十三石的産量,始皇帝的心情就有些澎湃起來了,再想到已經播種了的玉米,以及小骊珠因為造紙成功而抽到的紅薯,始皇帝更覺得解決黔首的溫飽問題已經不是什麽問題了。

最起碼他們看到了希望。

“正好小麥收割之後就到了紅薯的種植時間,該怎麽種植的,爹我已經跟你說啦,你讓人照着做就沒事的。”紅薯對于始皇帝,對于大秦的百姓而言也是一種陌生的糧食作物,如果可以的話,小骊珠也想自己盯着。

但是她走不開,而且沛縣當地也沒有足夠的土地讓他們種紅薯,臨時開荒的那些地可不夠肥,用來栽種紅薯的話,小骊珠和始皇帝他們都怕浪費了。

于是最後只能讓始皇帝将紅薯帶回鹹陽去讓人栽種了。

這也可以說是一場小小的嘗試,如果真的可行的話,那麽日後小骊珠再抽到什麽對于大秦的百姓而言是陌生的糧食作物,她也照樣可以放心的交給底下的人去種植,而不用自己親自盯着。

“放心吧,朕會讓人盯好的。”始皇帝道,“比起這個,朕倒是有些可惜沒辦法和你一塊親眼見到小麥豐收了。”

這可是他們第一次種植的、高産量的糧食作物。

“這有什麽啊。”小骊珠沖着始皇帝挑了挑眉頭,“爹你忘啦?我還有一個系統呢,你在鹹陽那邊一豐收,不用讓人給我捎信兒,我在沛縣這邊立馬就知道啦。”

至于原因?

那當然是因為小麥一豐收,小骊珠這邊就可以抽獎啦。

那也是。

始皇帝對小骊珠道:“抽中什麽別忘了告訴朕。”

“放心吧,我會的。”小骊珠拍着胸口跟始皇帝保證道,“要是抽中什麽好東西的話,我立馬讓人快馬加鞭告訴你。”

小骊珠這個時候是這麽說的,但是等五月份,鹹陽的小麥豐收了之後,始皇帝那邊還沒有派人給小骊珠捎信兒呢,又得了一個抽獎機會的小姑娘果然就知道了。

等看到自己這次抽獎的選項後,小姑娘的眼睛都瞪圓了。

這都還沒有開始抽呢,小骊珠就想立馬讓人給始皇帝捎信兒告訴他——

我們要發啦哈哈哈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