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夢的啓示

1、似睡非睡的遐想:

我在急切地尋找一個人……

我意識到自己正靠在椅子上,夏日清涼的微風包裹着身體,無比舒服。

我在找誰?我又是誰?我們是什麽關系?為什麽要尋找我們?

沒有記憶,又怎麽知道自己遺忘了?!

在沉睡的瞬間,我記住了最後的那一個意識:在心情無比舒暢的當下,為何還會想任何問題呢?如果我愛她,可為什麽需要愛?

2、夢裏的掙紮:

如此強烈,卻無法表達。我徒勞掙紮,又無法放棄……

我醒來了,只見眼前沙塵彌漫,狂風大作。

幾個身影在灰色風沙中忽隐忽現。我聽到有人在大聲喊叫,才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只駱駝,正在穿越漫漫黃沙。我應該有着無比的耐力和耐性,不應該對水如此渴望。

于是,我緊随着前面的夥伴。無需回頭就知道,後面的夥伴也跟着我。彼此之間默默無語,卻又默契。這是我們的本性。向前,再向前,世界漸漸湮沒在白色的光亮裏……

等我有了意識的時候看到的是紅光。我笑了。

我知道那是穿透布滿毛細血管的眼皮所看到的景象。對于夢醒,我一樣很熟悉。這無需睜開眼睛就能知道。

還好是夢。還好是我。意識就是啓示……

只是恍惚之間,我還未能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現在又是何時,甚至不知道哪些是夢到的,哪些是睡前所想到,或許還有一些是念念不忘的遙遠記憶……

不過,我先躺着享受這寧靜和舒坦吧。那些問題或許在未成為現實問題之前,過一會就自然明白了。嗯,我從不急于離開此刻,因為不想讓此刻離開我。這是一天難得屬于自己的珍貴時光。

Advertisement

我再次體會到清醒不是為了趕走黑暗,而是離開了那個不喜歡的真實……

3、半夢半醒之間的臆想:

所想即所夢。又一次穿越彌漫的沙塵。沉默的沙漠,是固化的大海。人們在我四周時隐時現。我緊緊跟随這若隐若現的飄渺身影,深怕最後的模糊融入無限的灰暗之中。我已經感到力不從心,但只要我一聲呼喊,他們就會停下匆忙的腳步,而現實的風沙也會同時進入喉嚨,用足夠的理由堵住我的嘴,将我窒息。但我知道,無需掙紮和呼救,夥伴們就會停下。我想告訴人們這個消息,但他們總說要現實,于是陷入了缺乏想象力的命運囚牢。我只會嘶鳴。單調的語調,貧瘠的含義。語言無法表達情感,無法解除心靈屏障,為何要說給她聽,增加她的煩惱。沉默是我們的天性,默契是我們的安慰。于是緊閉嘴巴,恢複信心,向前,繼續向前……

4、身體的記憶:

睜開眼睛,注意不要看任何東西,就可以“看見”在視覺背景裏飛蚊一般飛舞,那是視網膜脫落的衰老細胞的影子,随着眼球的轉動在玻璃體的液體裏漂浮,這是初級背景,只要細心,人人可見。

閉上眼睛,再按壓眼球,認真去“看”,有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光斑亮紋,有紫色擴展的圓,或閃爍的雜亂短曲線。如果這還不是最基本的背景視覺,那看又是什麽,還是視覺嗎?

顯現,是心靈的內在性質,還是神經屬性呢?或者叫作外在客觀?但似乎都毫無現實意義。

還會意味着什麽呢?看是一種記憶,視覺就是身體的影子嗎?

除此之外,至少我知道自己還是在這個世界裏……

5、現實的猜想:

我打開窗簾,在刺眼的陽光裏,走近了這個現實世界。所有事物都鍍上了金黃色,光鮮透亮,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漆黑星空之下是藍天白雲,樓房和樹木顯得如此低矮,又像是臨時擺放的模型或道具,又恍惚覺得夢裏有一些事必須記住,它在真實裏将被遺忘。

可我或許已經遺忘了,夢依然未醒……

6、家鄉的記憶:

黑暗。漆黑到看不見任何東西,包括自己身體和四周。然而,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麽叫四周嗎?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否存在了!

記憶裏的知識似乎毫無用處,甚至連懷疑本身也若有若無,不能确認了。

更讓我憂心的是,我都快遺忘了無限,而不可定義的黑暗了!那是小時候的故鄉應該經常有的……或許有過……漆黑的夜晚,只留下了星光的記憶。沒有黑暗的記憶,怎知光明的存在?

沒有黑暗的幫助,光明也變得模糊晦澀。習慣于從生到死,讓人心安理得。那是家鄉的記憶。

習慣如此,為什麽要有我,為什麽要有愛?這是誰在掙紮?

可是,黑夜裏的夢境,為什麽不是黑暗?!夢境裏的光亮,又是什麽?!

7、故鄉的向往:

毀滅和重生,竟如此臨近:這一年的天空呈現出奇異的紫紅色,像混合了天堂和地獄漏出的光。

我曾在異鄉游蕩臆想,擡頭看見這奇異美景,就像故鄉的呼喚。可我已經忘了故鄉,那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嗎?就像這裏……

是我在這裏生活還不夠久嗎?

8、生命的記憶:

在藍色的空間穿行,才發現自己擁有了藍鯨般的龐大身軀和巨大眼睛,一舉一動都定格了新的意義。

那個龐大的生命,是宇宙的記憶。

那個龐大的宇宙,是心靈的記憶。

透過它的巨大瞳孔,看到了真正的故鄉。

生命的意義不只是基因複制重組的單調瞬間。一個巨大的生命,應該畫在卧室的整面牆上。那應該是生命飛離宇宙的最後一幕吧?

藍色是死亡的故鄉嗎?就如黑暗是生命的源頭。

可是,生命有大小之分嗎?就如心靈是否有遠近?

9、夢境的寧靜:

花的海洋裏,我們一起躺着聆聽。遠處僻靜的森林偶爾傳來一陣婉轉鳥鳴,山谷盡顯寂靜。

自然的寂靜畢竟需要聲音來存托其存在;而我感受到的卻完全不同。真正的寧靜無需用鳥鳴來制造,寧靜到連思考的動靜都沒有,在這樣一種寧靜下,還需要想什麽呢?我們在哪裏?

我們就在這裏!一切都展現在那裏,包括整個世界和全部美好。

我們彼此就像對自己一樣透明,卻更熟悉。相見,甚至無需對視。寧靜,似乎都沒有開始,也不會有結束……

10、幻想的預知:

突然冒出的念頭或期待,猶如預知,盡管有時以相反或象征的方式來實現。這不是心理暗示所能解釋的。

過去以為那是幻想和期待,現在看卻如預言。

為什麽要讓我的願望全部實現?或許現實都是知覺,記憶都是想象,夢都是現實。

從夢想到生活的現場,我看到了她走過的痕跡,看到了上升的孤獨和下降的幸福……

11、過去的現場:

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她站在那裏,看着我。

我想看清楚她,卻像被目光審視。她靜止了,我無法看到更多。

時間變得短暫又漫長。她怎麽看我的呢?心裏又想些什麽呢?

這邊是我的緊張尴尬,那邊是她無法猜測的內心。

此岸流水,彼岸開花。唉,我還是無法跨越這很近的距離。

精心準備的借口,日夜構想的對話,曾經多麽完美,在靜靜對視的幾秒已煙消雲散。就像我脆弱不堪的自信。我甚至都沒看清她的臉,更別說她的表情和動作。

我努力回憶她的相貌、穿着、神情和動作,印象卻更加閃爍不定……

在後來無數次回憶裏,任何一點記憶都像不确定的想象,就像一片空白。我甚至想不起來那時兩人的距離。唉,最後還是沒能跟她說話。或許等下一次吧,或許更沒有理由開口了。我不能裝作又突然熟悉她了,就像這次“巧遇”。

哦,也許,很久都不會再嘗試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