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chapter27
chapter27
技術大隊的工作效率一直很高,互聯網這條線索的調查結果是在晚上下班之前出爐的。
霍思琴說的話并不虛假。
互聯網行業發展飛速,在曾經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裏,網絡監管與審查并不嚴格,互聯網就是自由言論的大型集會點,在那裏能見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包括駭人聽聞的網絡暴力。
“當年的天間文學網還不成型,充其量只是一個小公司在互聯網上開發出來的寫作論壇,論壇裏有很多板塊,比如言情板塊、古文板塊等,霍思琴讀高中的時候王亞婷就是論壇裏小有名氣的簽約作家,後來互聯網逐漸發展,公司抓住機會在網絡小說大受追捧的時候把論壇擴展成了相對成型的文學網站......也就是這個時候,霍思琴入職,簽下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作者——念青。”辦公室裏,宋綿竹帶着調查結果來找秦晏。
原本不大的辦公室聚集了一批人,分散着坐,對着案子大眼瞪小眼。
蘇子柒在隔壁聽見動靜,于是捧着從食堂打來的炒飯站在門口,邊吃邊參與這次的讨論。
.
念青被霍思琴簽下的時候只有十七歲,根據天間文學網配合警方提供的合同信息顯示,她簽約的那部作品體量約一百萬字,是長篇的懸疑破案類小說。
“她叫楚遙,十年前是本市重點中學的理科學生,經常拿第一,”宋綿竹把楚遙的資料放在桌上,“她離世的時候正好是十年前的十一月,高三上學期。死因是墜樓。我和你們組的外勤今天下午去她的學校找過班主任,班主任說她墜樓的時候是假期內,家長也并不知道她為什麽會突然墜樓,當年的人們對于青少年心理狀況和自殺幹預了解得也不多,楚遙在确認身亡之後,家長還誤以為是她寫小說寫到走火入魔才會選擇跳樓。”
楚遙遺體被送去火化的當天,她的父母還通過她電腦上的聯系方式找到編輯,責怪編輯胡亂給未成年人簽合同,說都是因為編輯,楚遙才會寫小說寫到上瘾,寫到走火入魔,直到跳樓。
楚遙的父母要求編輯道歉并給出合理解釋,否則便以“未經父母同意誘騙未成年人簽合同”的理由将編輯告上法庭。
編輯別無他法,只能委曲求全,承包楚遙身後事的所有費用,又賠償了楚遙父母一筆精神損失費,這才得以解脫。
秦晏微微擡眉:“她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女兒遭受過網絡暴力?”
“問過了,不知情,我本來想把兩位老人帶來局裏,但他們不願意,可能是不想再提到楚遙,免得傷心,”宋綿竹一邊說一邊拿出詢問筆錄,“後來征求了很久,他們才同意在家裏接受詢問。筆錄和錄音錄像都在這裏。”
Advertisement
“放那吧,”秦晏說,“晚一點的時候我再整理。”
“行。”
.
關于念青這個人,其實很簡單。
一個十七歲的小說作家,文筆不錯,更新勤快,但......
懷才不遇,昙花一現,英年早逝,文學的花還未開放就已凋零。
“根據我們抓取到的數據顯示,十年前的念青簽約之後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把小說全文都進行了發表,網站給她打了二十塊錢的獎勵金,”宋綿竹說,“小說完結當天更改狀态之後,她在新浪微博發表了一篇八百多字的番外,也就是後記,講述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心得體會。這篇博文現在還是可查閱狀态,但評論區已經關閉了。”
秦晏看着宋綿竹帶過來的筆記本電腦,于是傾身滑動鼠标滾輪,看見評論區顯示“已過濾不當言論”。
博文發表日期是十年前的九月份。
念青的微博賬號停更時間則是同年的十一月,粉絲數很少,才幾百個。
停更的時間正好是墜樓的時間。
“一開始不只是這幾百個,十年前的網絡環境比現在寬松,但是上微博的人遠遠沒有現在這麽多,我用技術手段能查出來當年念青的微博粉絲至少有大幾千,但随着十一月之後她的微博不再更新,大家都陸陸續續取關賬號。”宋綿竹解釋說。
秦晏看着花花綠綠的網站界面,念青的頭像因賬號長期不活躍而被系統自動換掉,成了一張無法查看的灰白色像素照片。
他道:“霍思琴說念青的小說完結之後就被人網暴了,但是因為當年的互聯網遠遠沒有現在這麽發達,所以這起網絡暴力的範圍并不大,也沒有多少路人知情。”
“念青第一本懸疑小說完結的第二天,王亞婷......‘招惹大魚’的小說也緊跟着收尾,和念青一樣,都在微博發表了篇幅不算長的後記以記錄自己的創作心得,但王亞婷在後記的結尾處特意多加了一句話——‘拒絕換頭,支持原創’,”宋綿竹說着,把那篇十年前由王亞婷發表的後記翻了出來,“博文公開可見,十年前的評論區裏有讀者問王亞婷那句話是什麽意思,王亞婷回複說,字面意思,看得出來心情很不好,當讀者再次詢問的時候,她發了個微笑的表情,說網站裏有內鬼。”
從這裏開始,評論區清一色的恭喜完結瞬間扭轉了風向,所有人都開始猜測王亞婷那句‘拒絕換頭,支持原創’到底在諷刺誰。
有多事的讀者花費幾天時間利用爬蟲工具抓取網站懸疑板塊的所有小說,并閑得沒事幹開始逐一進行機器比對,最後把目标鎖定在念青剛剛寫完的那本《抽絲剝繭》上。
.
辦公室安靜片刻。
一旁的趙靈和金琳對視一眼,忽然湊到宋綿竹的電腦前,不約而同驚呼一口氣。
宋綿竹看向她們:“怎麽了?”
金琳急忙說道:“我就說為什麽我之前看王亞婷那本《破繭》的時候會覺得那麽熟悉了!在最開始的時候國外有一本《探案手冊》很出名,我讀過,後來感覺《破繭》和《探案手冊》的內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懸疑小說的套路都是常見的那幾樣,我就沒多想。”
她指着電腦上的數據:“念青的這本《抽絲剝繭》,簡介跟王亞婷的《破繭》簡直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只是句式不同,如果說王亞婷借鑒了國外破案小說《探案手冊》的創意,那念青的又是怎麽回事?”
趙靈也跟着附和:“對啊,念青的文章發布時間比王亞婷早,完結的時間也比王亞婷早,王亞婷卻說念青抄襲了自己,但是非要論起來,也應該是念青借鑒過國外小說之後,花費時間打造了《抽絲剝繭》,然後這個書名又被王亞婷借鑒,最後成就了《破繭》。”
技術大隊之前調查王亞婷互聯網交友情況的時候并沒有發現她和念青的關系,所以說這兩個人壓根就不認識,雖然同為天間文學網站的作者,但是她們既沒有互相加好友,也沒有互相關注微博。
《抽絲剝繭》在念青死亡之後被編輯下架,目前只有在盜版網站上才能查到。
如今《破繭》卻已經出版了實體書,銷量可觀。
王亞婷功成名就,念青卻早就淡出小說圈子,不為人所知,甚至她早早在十年前的網絡暴力裏喪命,也沒有人知道,只有作為編輯的霍思琴了解當時的內情。
“兩本書都上百萬字,比對的事情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誰抄了誰在這個案子裏不重要,重要的是王亞婷主導的這場網絡暴力會不會在十年後的今天給她帶來殺身之禍,”秦晏輕輕開口,“《探案手冊》在國外發行的時間是八十年前,八十年後有人想要借鑒它,這不算什麽,但王亞婷指責念青抄襲自己的創意,帶頭網暴念青,這件事情很值得推敲。”
先不說念青到底有沒有抄襲王亞婷,單就王亞婷書籍首次發表和完結的時間來看,她完全沒有指責念青的立場。
再者,網暴本身就是一件錯事,不管網暴的緣由是否正當,歸根結底都觸犯了法律底線。
念青被網暴之後無法承受來自互聯網上的各種壓力,在十七歲的這一年選擇以跳樓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秦晏思索一陣,淡然道:“王亞婷的死狀你們還記得嗎。”
趙靈瞬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門口站着吃飯的蘇子柒擡起的筷子瞬間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夾着口飯直愣愣插進嘴裏。
秦晏看他一眼:“你還吃,幹脆把我辦公室改成食堂得了。”
“人是鐵飯是鋼啊秦支,你能撐着三天都不吃飯,但我是真不行。”蘇子柒說。
秦晏眼角彎一下。
顧城适時從沙發邊站起來,在辦公室裏踱步片刻,見秦晏表情嚴肅,于是接話道:“王亞婷生前遭受束縛,她的牙齒被人全部拔掉了,而且是活着的時候被拔掉的,再加上她生前曾吸食過毒品,被虐待的時候或許是神志不清但又能夠感受痛苦的狀态。”
“殺她的人,不止是想簡單地殺掉她,”秦晏一只手撐着桌面,一只手捋了捋眉梢,“這樣殘忍的手法,終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王亞婷感受痛苦,讓王亞婷在加倍的痛苦和折辱之下,看着自己的生命進入倒計時。”
楚遙的父母一直把自己女兒的死歸結為因寫網絡小說上瘾而導致的意外事故,再者楚遙墜樓之後二老賣掉了城裏的房子,這些年一直在鄉下老家種地,從不使用互聯網,信息閉塞,自然也就不知道王亞婷這個人的存在,兩位老人也并沒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出行記錄。
在接受詢問時,他們也表示自己早就釋懷了。
假使有人恨王亞婷入骨,大概也不會是楚遙的父母。
顧城突發奇想:“王亞婷帶頭挑起的網絡暴力讓念青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但十年後她自己也無端被人殘忍殺害,說起來倒是有點因果輪回的味道。可這世界上除了被網暴致死的念青會對王亞婷存在怨念,還會有什麽別的人嗎?死人不能開口說話,人燒成一堆灰,什麽也幹不了,即使她對王亞婷心懷怨念,也絕對不可能再有能力殺死王亞婷。”
刑偵支隊沒有怪力亂神的說法,只有事實和真相。
那麽真相到底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