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懸着的刀

懸着的刀

顧煊一夜未眠,宮中淑貴妃也等了一夜時間,雖說聽人說兒子沒事,溫斓卻也還惦記救了他兒子的那位少女。

顧煊說了秦芷君已經蘇醒,但是肩膀留了疤痕,溫斓的眉就沒有展開過,

世間對女子本就苛刻,這樣落了疤痕,加上那藥的作用,只怕會影響婚配。

“母妃。”顧煊說道:“我先替她把那藥給解了,以後定然替她尋個好夫君。”

顧煊的腦中猛然出現了周晉的名字,他很快就把這個名字給拂去了,誰都可以,就是周晉不行。

他需要去警告周晉,玉佛寺的事情已經被人所知曉,但凡周晉再想要求娶秦芷君,只要流露出這個意思,玉佛寺的錦鯉之死的真相就會被扯出來。

溫斓見着兒子的神色變化,知道他已經心中有了章程,不再多說什麽,只想着也讓溫家去留意祛疤的方子。

秦芷君的傷勢太重,她留在明宴公主的別院裏,秦檐也在工部告了假就在別院裏陪着女兒,他就這般京裏京外跑着,雖說不用去工部衙門,但是總得回家告訴家人們女兒的狀況。

也就是跑來跑去的時間裏,秦檐知道了一件大事。

刺客行刺四皇子,給四皇子的身上留下了暗疾,讓四皇子身子受損了,不過這藥并不是無法醫治,只是需要耗費一些時日去拔除病根。

秦芷君作為救四皇子之人,這身體也是如此,一個女子在最好的年華,先是和永安侯府的世子結緣,謝紹死了,她又中了這般的毒,在京都裏頭名聲是跌落到了極點,就算是永安侯府把她收為了義女,京都裏頭說閑話的人還是不少。

秦檐自從考取了功名以後,一直是在工部衙門裏上職,這個時候有些想要選擇外放了。

他想帶着女兒離開京都,到外地沒人知道京都裏女兒的這些事。

秦芷君坐在馬車裏的時候,看到了父親皺起的眉頭,“怎麽了?”

秦檐搖頭,沒說自己接下來的打算,畢竟給女兒解毒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每個月都需要到明宴公主的別院裏去解毒,持續一年的時間。

Advertisement

秦檐把窗戶關的更緊一些,務必不讓女兒見了風。

下了馬車以後,秦家府邸外烏泱泱已經聚集了不少人,秦芷君在明宴公主的別院裏待足了半個月,終于回到了秦家。

章老夫人本來就年齡大了,雖然兒子說孫女已經無礙,但是她總是忍不住操心,夜裏經常被噩夢驚醒,醒來以後就睡不着了,短短時間看上去蒼老了許多。

她那雙蒼老的眼凝在孫女身上,很快裏面就積蓄了淚水,“平安回來就好。”

章老夫人沒和兒子交流,卻也産生了離開京都的念頭,她的孫女兒只怕是婚嫁上困難了。

秦元平日就負責插科打诨,此時笑着說道:“咱們別站在這裏啊,先讓二妹妹回房休息。”

“對對對!”老太太連忙說道,“是該躺下,身上還有傷口呢。”

大伯母沒有女兒命,很是喜歡府裏頭年齡最小的姑娘,扶着秦芷君,忍不住低聲說了一句:“就算對方是龍子鳳孫,也沒必要這樣拼着命,肯定還是保全自己。”

章老太太咳嗽了一聲,大伯母也知道這話說的不妥當,她就是在心裏頭憋了很久,不說憋着難受,“咱們自己家裏,也沒外人。”

“那也不應該說出口。”章老太太說道,“我總說元哥兒跳脫,看來是你帶的。”

秦家大老爺笑呵呵的,見着秦芷君沒事,他就放下心來了,其他的都不是大事,“要我說,元哥兒已經沉穩了不少,他自從議親了以後,可是懂事了不少。”

秦芷君忍不住看向了秦元,她最關注的就是這位堂哥的婚事了,她見着哥哥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一下臉,“是哪家小姐?”

秦元忍不住說道:“阿芷,你還是關心一下你的傷口,關心我未婚妻做什麽?”

秦如蘭擋住了秦元,笑盈盈對着秦芷君說道,“他這是害羞了,我同你說,這也是緣分了,小時候大伯和對方家裏做生意的時候,同對方見過,還以為是男孩子,結果……”

“好你個如蘭。”秦元和秦如蘭鬧了起來。

秦家大伯這會兒見着秦芷君好奇對方的門楣,仔細和對方介紹,是一個姓華的姑娘,晚些時候,會把華姑娘請到家裏來玩,相互也就認識了。

在聽到了秦如蘭的話,秦芷君已經可以确定,秦元的妻子不會是夢裏的那個人,那戶人家是官宦小姐,而現在聽到了大伯的解釋,更是放下心來。

要說這門婚事成,也和秦芷君救人有關,那華家人本來還在猶豫是另一人還是秦元,最終因為秦家人救了四皇子,選擇了秦元,這華家人和淑貴妃的娘家沾親帶故。

秦芷君被簇擁着進入到了府裏頭,家裏人也怕人太多了,對她身體恢複不好,只是略坐了坐,不到一刻鐘時間,所有人都散得幹幹淨淨。

到了她的寝房裏,秦芷君發現了一件事,她的房間裏多了幾個大箱子。

這箱子打開了以後,裏面放了稀罕的衣服、珠寶,最名貴的東西則是一本班夫人批注過的《女則》。

秦芷君拿着這本《女則》,忍不住笑出了聲來,牽扯到了肩膀的傷口,這讓冬葵連忙把自家小姐手中的書抽出來,埋怨地說道:“小姐你的身體還沒好,不适合這樣情緒牽動過大的。”

秦芷君由着冬葵把書拿走,嘴角還是翹起,心中覺得這書不應當給自己,最适合的是給尚未歸來的謝紹。

秦芷君還在明宴公主別院的時候,永安侯府的東西就沒有停過,而她回來了以後,永安侯府更是把不少東西送來。

整個京都都啧啧有聲,這秦芷君雖說沒有嫁入永安侯府,但是能夠有這般的造化,只怕三年之前誰也想不到。

這期間貢院開了,滿京都的學子進入到了考場裏考了秋闱,等到考完了以後,不少人是豎着進去,橫着擡出來的。

再之後是秋闱放榜,因為要趕萬壽節的名頭,考官們加快閱卷,和之前比提前放了榜。

周晉雖然沒有奪得頭名,卻也得了第三,正是風光的時候,不過秦家沒去周家燒熱炕,而秦芷君也不擔心周家會派人來求親。

四皇子曾親自和她說得清清楚楚,玉佛寺的錦鯉是懸在周晉脖頸之上的斬龍刀,周晉就算是通過了科舉,踏入到了官場,這一柄戰龍刀依然久久懸挂于他脖頸之上。

這幾天整理了一下大綱,這本書應該會加快進度做個短篇。

可能最近更新都不太穩定,可以等到完結以後再來看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