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叮咚,來自孫庚:“晚安。”

“晚安。”

木子放下手機:“完了完了,估計今晚又是失眠的節奏。”

丁香在做瑜伽,同一姿勢已經維持了十分鐘:“嗯?”

“從旁觀者的角度,你覺得我和孫庚現在算是什麽階段?”

“嗯?”

“朋友?暧昧?”

“朋友。”

木子不服氣:“為什麽?”

“我可沒見過暧昧中的男女,完全沒有單獨的約會。”

“也許他不好意思?”

“對于一個男人來說,追求一個心儀的女孩,可沒有好不好意思一說。”

木子回想她和孫庚兩個人由最初的沒有來往到公事上的來往,再到私下的來往,好吧,她承認,他們兩個之間一直有太多其他人的參與,但,“從朋友發展到戀人不是也很好嗎?”

“很好。我只是覺得你們現在還在朋友階段,卻沒有否決任何後續發展的可能性。”

“我暫時把這個當作安慰吧。”

丁香放下腳,伸伸腰:“話說回來,你也不是盲目狂熱的人,這個孫庚真有那麽好?”

Advertisement

“對味。”

丁香點頭。

“你知道心裏有一個人的好處是什麽嗎”,木子甩甩手機,“我媽又給安排了一次相親,我拒絕了。這種因為有待定人選,而無需大海撈針的感覺,真好!”

丁香想了想:“所以,萬一沒有結果呢?”

“不不不,以我現在的智商和情商,我暫時沒辦法考慮到那麽多後果!且讓我再享受一下戀愛的感覺吧!”

指正:“是單戀。”

“又何妨?”

“以你的高齡,單戀有點不合适。”

“我內心永遠是個少女。”

丁香攤手:“好吧!祝君好運!”

木子喜滋滋地拿着手機回了房間。

丁香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再過一個多月,她就滿三十二周歲了。十八歲的時候,她覺得二十歲是個不可逾越的坎;二十七八歲的時候,她特別害怕三十歲的到來;而現在,三十即将有二,是更從容了,還是更忐忑了?

她想起爸爸跟她說過的一句話:“你現在什麽都好,就欠一個家了。”

一個家,家的概念是什麽?當然不僅僅是一個房子。

或許,她也該學習木子的狂熱,積極地把自己投入到任何一個可能性當中,哪怕那個可能性很小?

夜深人靜,難以安眠。

習慣性看看朋友圈裏面朋友的動态,忽然心跳加速。

她看到周季同的一則動态。更新時間:1分鐘前。

沒有文字,只有一幅配圖,是郵輪上的夜景。海面波光粼粼,船內隐約衣香鬓影。

周季同很少發朋友圈,大概兩個月更新一次的頻率。從她發出那則信息:“再這樣下去,我大概會很快淪為一個逼婚的可憐女人,而你會加速厭倦我。趁場面還沒有更難堪之前,我們分手吧。”那天開始,直到今晚為止,期間周季同沒有發過更新過任何動态。

曾經丁香想過删除他或者把他加入黑名單,最後作罷;曾經丁香想過發一些開心精彩的配圖,以告知周某人“沒有你我還是活得很好”,也想過抒發一些最真實最痛苦的心情,用來批判“你毀了我的快樂和幸福”,但最後也是作罷。

原因是,一個不願意允諾給予女人婚姻的男人,一個伴侶不堪壓力提出分手卻不做任何回應的男人,一個分手後立馬找了理由跑到外地回避了将近一個月的男人,你的故作潇灑或者委屈可憐,在他眼中都是惺惺作态了。

戀愛時,或許可能放下自尊成全愛情;愛情宣告結束了,那就拾回尊嚴吧。

不過,女人可悲之處,是人前如何氣勢強大,人後依然感情軟弱。又比如現在,為了前任一個或許毫無意義的網絡動态,又調動了無數腦細胞做起來了閱讀理解:是發給我看的嗎?想要表達什麽中心思想?他運用了什麽技巧,聲東擊西,欲蓋彌彰,渲染強調?

丁香忍不住再次翻看了周季同的所有微信動态。內容都不多,要麽是一些活動圖片,要麽是他轉發的名人名言——某種意義上,他确實不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至少他不熱衷在微信上曝光自己的個人生活。

他們在一起之後的兩年多,他的動态沒有任何可以顯示出他非單身的跡象。唯一一個讓丁香這個當事人了悟其中含義并且一度為之感到甜蜜的是,他曾經發了一幅圖,那是他們一起去北京度假的一個晚上,并配上文字:今晚月色很美。

來回刷了幾次朋友圈,周季同的動态之下有一個評論,來自莊臣,那是他們寥寥的共同的微信好友之一,是公司的大客戶:“紐約再見。”

周季同回複:“期待。”

再無下文。

丁香自嘲般笑笑。她和周季同最終不能走得更長遠的原因之一,還在于兩個人背景的差距。她來自普通不過的家庭,她的朋友她的親戚都是平凡不過的小百姓,過着一日三餐的小日子已心滿意足。相比而言,在她的熟人圈子裏,她已經算得上是所謂的精英人物,擁有著名大公司中高層管理者的頭銜,擁有比普通工薪族更好的物質收入。可是,這些所謂的成就,在周季同的圈子裏,卻是拿不出手。

有些人,好像曾經離你很近。可是一旦撕去某種關系的外衣,你會發現兩者之間的距離很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