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蘇夢甜抿了抿唇,她本來以為自己重活一世,對于拔草這種初級農活應該是得心應手,但是現實卻狠狠的給了她一巴掌。
是她太過高估自己了,重來一遍又怎麽樣?如果她不突破自己,她最終可能總是會走回上一輩子的老路。
對的,她要突破自己,她一定能行的。
蘇夢甜重新彎下腰,又開始新一輪的拔草。
不知過了多久,林滿倉,陳會計和一個年輕但看起來很麻利的女子走了過來。
蘇夢甜知道,那個女子是林滿倉的二兒媳,叫錢小花,同時她還是隊裏面的工分記錄員。
林滿倉的二兒子早年離家去當兵,後來帶回了一個麻利潑辣,懷有身孕的女子回來擺酒,之後那女子就順理成章的留在北林大隊。
當時她懷有身孕,幹不了重活,林滿倉就暫時讓她做隊裏的工分記錄員。
為什麽說是暫時呢?
蘇夢甜在上一輩子聽隊裏的人說,那工分記錄員的位置,林滿倉本來是為他在當時快小學畢業的女兒林多銀準備的。
可是這錢小花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她當時挺着大肚子,每天都在地裏走前走後,關心隊裏們每一個隊員。
隊員們也都漸漸認可她,等到了後來,她生下孩子,林滿倉想将這個工分記錄員回收,給他的女兒時,結果卻遭到了隊員們的強烈反對。
就這樣她頂替了她小姑子的位置,當然她也和她的小姑子林多銀成為了敵對的狀态。
這林多銀可是林滿倉最疼的女兒,林滿倉哪能輕易就放過錢小花。
所以林滿倉曾多次給她下些小絆子。
錢小花也不是什麽輕易妥協的人,再加上她可是生下了那老林家第一位金孫的人,她的丈夫可是老林家最有出息的人,她憑什麽要低聲下氣。
這不,久而久之錢小花和林滿倉的關系就一直不太好,和林多銀的關系更是形如水火。
而林多銀就是上一輩子推自己下水,害自己去世的人。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有機會,她倒是可以和這錢小花搞好關系。
“不錯喲,今天大家可都辛苦了,我決定給各位記個滿分。”錢小花滿意的說,同時手上拿着一支被磨損的很厲害的鋼筆,在工分薄上涮涮涮的寫。
林滿倉眉頭緊鎖,不滿的瞪着錢小花,“你就是這樣做工分記錄員的?這滿工分是說給就給?等年末隊裏的糧不夠分,我看你怎麽辦。”
“新知青們都是第一天下地,難道不應該要鼓勵鼓勵嗎?至于隊裏的糧不夠分,那就先欠着隊員咯,難道這種事不是很正常的嗎?”錢小花沒有客氣,直接反問說。
蘇夢甜對錢小花露出了一個甜甜的微笑,然後說:“大隊長、會計、記錄員,我們知青都商量過了,我們可以不用要滿工分……”
陳會計感興趣的接過話問:“喲,你們有什麽要求?”
蘇夢甜腼腆一笑,“剛才大隊長說讓我們新知青把這片地裏的草拔幹淨,不拔完,我能下工。現在,經過我和各位同志的努力下,這草都已經拔得差不多,如果我們能将這些草拔完,那我們下午能不來嗎?”
陳會計想到蘇夢甜還要幫他的孫子補習,也不願她因為下地而累着,就搶在大隊長回話之前回答:“可以。”
蘇夢甜看着,林滿倉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難看起來,看着他嘴唇微動,卻不知道是礙于陳會計還是什麽,最終卻沒有說些什麽。
她見這大局已定,輕呼了一口氣。
看吧,她還是做到了,看吧,她終于要走上一條和上輩子完全不同的路。
“嗯,小妹妹的建議确實不錯,你們這是第一天下地,确實要好好緩一下。我看這片地的野草也都拔得差不多了,你們這也算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只記你們上午的工分,也是不太說得過去的。這樣吧,我就在這裏做主,記你們每人7個工分吧。”錢小花說。
蘇夢甜急忙搶答道:“真是太謝謝你了。”
也許是因為蘇夢甜成功讓林滿倉吃癟,有或許是因為蘇夢甜長得讨人喜歡,反正錢小花對這個,她第一次見到的知青,頗具好感。
她立馬回道:“客氣啥了,你們來到這北林大隊,為建設北林大隊而努力,我這些幹部,總不能虧待你們的。
小妹妹,我還挺喜歡你的,我叫錢小花,隊員們都叫我阿花,你也別叫我什麽記錄員了,怪別扭的,就跟着隊員們那樣,叫我阿花吧。你叫什麽啊?”
“我叫蘇夢甜。”
錢小花爽朗的說:“好,我以後就叫你甜甜吧。不過說真的,你這名字讀起來真的挺甜的。”
“阿花姐姐。”
林滿倉見狀輕哼一聲,就直接轉身離去。
錢小花對奮戰在地裏的知青說:“你們把這裏收好尾就可以回去了。”接着她看向蘇夢甜,“甜甜,我要去其他地方看看了,你有事可來林家找我。”
蘇夢甜看着錢小花慢慢遠去後,對着陳會計颔首。
陳會計用和藹的視線看向她,溫和的暗示她,“你劉嬸子已經回去做飯了,石頭也應該快放學,待會你收拾好就去陳家吧。”
“好,陳伯我知道了。”
帶陳會計離去之後,趙玉霞好奇的說:“你居然和北林大隊的村幹部這麽熟悉?你是怎麽做到的?”
“沒有很熟悉啊,今天我是和那記錄員的第一次見面。”
“你真厲害。”趙玉霞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蘇夢甜說。
“沒有錯,我們夢甜真厲害。這次幸好有夢甜,不然我估計我們下午的休息也是懸了。”王靜花說。
蘇夢甜在心裏默默的給王靜花打了個勾。之前自己利用楚一懷名聲那步是算是走對了,如果說這前的王靜花,算她在北林大隊和諧生活的障礙的話。那現在的王靜花簡直就是她想要實施建設新農村,創造美好生活的一大助力。
衆人贊同道:“王知青說的對,這次可真是多虧了蘇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