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自從分到地,家裏又開始忙了起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統統拿起工具上地翻田去,地裏的玉米杆稻草之類的雜物都清理幹淨,能燒的拿回家當柴火燒。
地裏秋收過後的雜物的清幹淨了,拿上工具把土翻一翻,種上小麥和蔬菜,一方面可以保護水土,明年春耕的時候,土地依然肥沃好養活,另一方面種點耐寒的大蒜菠菜什麽的,冬天還能有蔬菜吃,吃不完還能拉去賣錢。
現在手上的田多了,當家作主的人膽子也大了起來,萬事能自己做主。
夏家分的幾塊地,面積還都挺大的,夏老頭特地私下跟隊長要來的,連在一塊的幾塊地,唯一一塊沒在一起的地,現在還種着紅薯,得過段時間天氣再冷了些就能收上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談得最多的就是這幾塊地的前途,明年該種點什麽,是高粱還是稻谷,是玉米還是小麥,都有差別,這些夏偉國幾個莊稼把式心裏都門清。
夏小夏其實是想着一家人吃不了這麽多糧食,撥些地來種點水果樹就不錯,還能圈塊地做養殖場,家裏的兔子不用養院裏,趕養殖場去也方便許多。
但是她都沒說,預備等老爸來,讓他出頭說這些,現在她還小過了年十歲,說的話還不夠有力度,她撒撒嬌,無傷大雅的事長輩寵着她,但是這事關家裏生計的,萬不可能聽一孩子瞎叨。
土地承包制之後,緊接着廣播裏開始放着領導人的主張,偉大的某位改/革先驅者領導,正是提出了市場經濟論,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發展生産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反對的聲音漸漸壓下去,廣播裏報紙上都是社/會/主/義也可以發展市場經濟的言論。
即使是封閉在農村的村民,也似乎活躍了起來,夏小夏眼見着有那麽幾個,生活過不下去的,或是抵住別人嘲笑的目光想拼一把的,推了小攤車出來賣吃食,賣農作物,賣手工品。
憨厚的農家大叔,挑着家裏種的紅薯玉米白面兒,拎着籃子賣雞蛋的阿婆,還有那靈巧的小姑娘織的圍巾帽子手套做的襪子,身上挂了個自己縫的布袋,斜斜跨着,裏面就是做的這些小玩意,一件一塊,大點的圍巾兩塊,兩塊五,一有生意來,顧不得北風吹得紅通通的臉蛋兒,也不在意被風打亂的頭發,高興地拿出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縣上的繁榮開始初顯一角,雖然大部門店門關得緊緊的,僅有的幾家也是公家的,但是這些試水的小攤販們顯然給這座落後的小縣城注入了絲活力,如熱油碰上水,早晚會濺起火花來的。夏小夏這麽覺得的。
她站在上次系統獎勵給她的店門口,從街頭走到街尾,站在街尾望着街頭,開始思考未來。
做點營生是必然,她家的小兔子現在不拘着了,能繁衍多少就繁衍多少,到時候找個供銷商賣出去不簡單?再不然光是村裏附近鎮上這些人口就夠消化了。
現在她還小,獨立不了這種大事,夏小夏想這周老爸回去聽聽他的意見。
夏偉業在廠裏技術吃香,領導指着他修機器,他嘴巴甜機靈靈活,跟這些人相處得倒是不錯,所以一向消息靈通。
早在消息還沒傳開的一周,夏小夏就發現他爸匆匆忙忙的,這回想起來可能就是在計劃些什麽。她斷定自個兒老爸不是那麽安分的人,就像老夏家生出的一根反骨,向來主意靈活。
夏小夏心想,老爸這會如果真的想搞些什麽,家裏會同意他放棄這個鐵飯碗,去做起人家看不上的買賣營生麽?
雖說這會不叫投/機/倒/把了,但是一直以來的觀念怎麽會那麽好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