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

第 6 章

路錦眠從隧道原路返回,回到地面出口後仔細檢查了出口處的機關,記住開啓機關的方式,然後從出口處鑽了出去。

老房子裏面依舊還是先前的破敗模樣,可是經歷過地下糧倉這一遭,在路錦眠心裏,這裏已經完全和破敗扯不上關系了。

這分明是一座地下寶庫啊。

她離開前把牆上的釘子撥回了原位。

路錦眠用小推車推着最後一批需要搬運的東西,回到李老漢家。

李老漢趕在今天中午前把地裏的最後一點活幹完了,回來得早,此刻已經把午飯做好了。

他招呼路錦眠過去吃飯,路錦眠也沒多說什麽,把搬回來的東西歸整好以後就坐下開始吃飯。

關于地下糧倉的事情,她沒有在李老漢面前提。

因為路錦眠暫時沒想好要不要把這個秘密說出去。

如果糧倉的主人是原主父親,那麽他死了以後,糧倉還有沒有別人知道呢?

根據路錦眠對村長的觀察,她覺得這件事村長應該不知情。

那就是原主父親瞞着全村人把來路不明的糧食藏在了地下。

路錦眠同樣也考慮過把這些糧食拿出來,用于應付田賦,這樣村人就不必為田賦煩惱了。

可是這麽做風險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到萬不得已,路錦眠還不想去冒這個險。

對面,李老漢見路錦眠今天話很少,還以為她回到舊居睹物思人,想起了傷心的事情,于是有意說點有趣的事分散她的注意力:“眠眠,今日我碰見村長,村長說過兩日帶你去縣裏,他還要掏錢給你買糖人吃哩。”

Advertisement

糖人這樣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的确是很罕見的,村長本人也只在很小的時候在縣城見過這東西。

村長為了彌補路錦眠,這次是特意托人打聽了賣糖人的商販的行走線路,預估好了時間。

正巧過幾日商販會來到這邊縣城,所以村長掏出了自家壓箱底的一點碎銀,想要領着路錦眠去縣城圖個新鮮。

路錦眠感受到村長的良苦用心,對着李老漢露出一個表示“不必擔心”的笑容:“是嗎?那我可得好好謝謝村長了。”

李老漢又絮絮地說下去:“田賦的事情你不必擔心,咱們這次收的糧食數量是足夠上交的,就是下一年的口糧有些緊張。老漢我還另種了些土豆地瓜,咱們餓不着,你和紅紅都能吃飽飯。”

路錦眠點點頭。

既然還能勉強度日,那麽有關地下糧倉的事情就可以緩一緩,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吃完飯,路錦眠陪着紅紅玩了一會兒,正要回自己房間休息,窗外忽然狂風大作。

路錦眠剛來到這裏的時候很不習慣沒有天氣預報的生活,因為完全沒有辦法預料會遭遇什麽樣的天氣,只能靠推測。

然而推測大多都是不準的,好在穿越至今路錦眠還沒有遇到過走在路上被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淋成落湯雞的經歷。

看眼下這情況,天有不測風雲,應該是要下大雨。

烏雲黑壓壓地布滿整片天空,不一會兒就電閃雷鳴。

幾道閃電倏忽劃過長空,天空中猝不及防傳來“轟隆”一聲巨響,路錦眠驚得心跳都漏跳一拍。

她心有餘悸地想,自從來到這裏,她還沒有遇見過這麽可怕的天氣。

古代的自然環境盡管比現代要好很多,但是人類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卻遠遠比不過現代。

想到這裏,路錦眠心中忽然想起什麽,又是一驚。

這段時間所有村民都在秋收,很多人的勞動果實還沒來得及運回去,要是天降大雨,對于辛苦的一整年的村民來說豈不是滅頂之災?

路錦眠打開房間的門出去,正巧看見李老漢也從房間裏出來了。

李老漢一邊披上衣服,一邊快步往屋子後面走:“眠眠,快要下雨了,咱們得趕緊把曬在後面稻子運回屋裏。”

路錦眠不敢再耽擱時間,三步并作兩步沖到後院,推來了小推車。

這邊李老漢也已經準備就緒,路錦眠一來,他就把稻子一捧捧往車上堆。

時間緊迫,連紅紅都主動過來給他們搭了把手。

幾人相處這麽些天,幹活配合默契,沒一會兒功夫就把所有稻子都收回了屋裏。

此刻天空已經砸下了豆大的雨點。

路錦眠和李老漢回到屋裏,盡量把所有稻子都轉移到幹躁的地方,可是外面雨勢漸大,空氣逐漸潮濕,李老漢家壓根找不到可以存放這些稻子的合适的地方。

看這天氣情況一時半會兒很難轉晴,可是翻曬稻谷需要太陽啊。

路錦眠正憂慮着稻子受潮恐怕會發黴,大門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李老漢一邊應着聲,一邊冒雨去開門。

門一開,露出餘娘子一張焦急的臉:“大河裏漲水,橋被沖垮了,村長他們去河對岸的田裏搶收糧食,但沒法運過來,我負責來通知大家,咱們快去幫幫忙搶收糧食呀。”

李老漢聽了立即道:“我們這就過去。眠眠,快些收拾一下跟我走。紅紅留在家裏,哪裏都別去。”

路錦眠轉身進屋拿出兩身油布雨衣,和李老漢各自穿上,兩人一頭紮進狂風暴雨中。

整個村莊被一條寬闊的河流一分為二,大部分田地在河對岸,平日裏大家去地裏幹活都要經過一座石橋到河對岸去。

石橋長時間暴露在風雨之中,再加上被河水侵蝕的年頭已久,本就處于風燭殘年的階段。

今日突降暴雨時,很多村人惦記着田中尚未運送回家的稻谷,于是推着小車冒雨前往田地幹活。

那些已經被收割過的稻谷,若是不能及時晾曬,日後大部分也只能遺憾丢棄了。

村人們當然不可能放棄搶收勞動成果,當下便自發組織了小隊,浩浩蕩蕩前往河對岸。

村長最關心村子的收成,自然是二話不說加入其中,幫忙着來回運送。

誰知暴雨持續不斷,河水暴漲,上游又似乎正在利用河流大量洩洪,一來二去,狂瀉而下的洪水竟然将石橋沖倒了。

村長連同村民和尚未運完的稻谷便被滞留在了河對岸。

路錦眠他們趕到的時候,在河流這一側的村民已經在嘗試利用有浮力的巨木臨時搭成橋梁,可是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十多個赤着上身的男人合力扛起巨木,放入河水中,還未來得及捆好繩子,巨木便被水流打着旋窩卷走了。

路錦眠見不得他們做這樣事倍功半的事,連聲阻止道:“你們這樣根本就不能搭成橋梁!快停下!”

帶領村人扛巨木的男人名叫李大福,聽聞此言,輕蔑地看她一眼:“那你能有什麽好辦法?”

在李大福眼裏,路錦眠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關鍵時刻根本起不了什麽作用。

此刻不是争強好勝的時候,路錦眠沒有與他争論,而是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如今雨勢正猛,強行搭橋只會是徒勞無功。只有等天晴了再請人來修橋。”

哪怕是在現代遇到惡劣天氣,人們有時候都拿不出什麽好主意,在生産力低下的古代更是如此。

此時不是逞英雄義氣的時候,人定勝天也要講究時機。

河水湍急,衆人合力扛着那無用的巨木,筋疲力盡之時很容易出差錯,路錦眠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勸李大福不要意氣用事,還是應當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對策。

李大福哪裏肯聽她的話:“那河對岸那些稻谷怎麽辦?在水裏泡上一天豈不是都被泡爛了?”

村人們留在河對岸即便是挨過一夜也并無大事,田間供人休憩的小房子裏還有些存糧,他們可以暫時避去那裏。

但是堆積成山的稻谷卻不好處理,小房子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遮風擋雨效果,而稻谷經過一夜雨水浸泡很難再曬幹,等到交田賦的時候又要被官差挑三揀四。

李大福是個敢闖敢拼的性子,不顧路錦眠勸阻,帶着衆人又要去搭橋。

這次他事先将巨木穿繩後固定在河邊一棵大樹上,然後指揮衆人扛起巨木,把巨木的另一端搭到河對岸。

他也總結了上一次失敗的經驗,選擇的巨木比上一次要粗壯許多,幾十個村民上前一同用力才勉強扛起。

李老漢也要上前去,路錦眠攔下他:“別去,危險!”

李老漢在村子裏生活了這麽多年,村人們對他和紅紅平時頗多照顧,他怎麽可能袖手旁觀?

路錦眠見實在攔不下李老漢,只能由他去了。

到此時暴風雨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時辰,天色漸暗,雨勢卻依然迅猛,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路錦眠一時間想不出好辦法,想要尋求系統的幫助,見無人在她身邊,便明目張膽開口問系統:“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把河對岸的糧食和村人們都接過來?”

系統毫無動靜。

路錦眠急了,接連問了好幾遍,系統卻依舊不聲不響,似乎完全不打算插手這件事。

就在此時,河岸邊扛着巨木的人群裏突然傳來一聲驚呼,緊接着很多聲音大聲呼喊着:“大福!大福!”

路錦眠心中暗道不好,李大福果然還是出事了嗎?

她急忙往河岸邊趕去,在人群中努力尋找着李老漢的身影。

找到李老漢以後,她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将他拖出人群,随後兩人遠遠離開河岸邊。

現在河岸邊的人群正處于混亂之中,河岸邊濕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入水中,或是被人誤傷。

李老漢畢竟年長,見多識廣,見到人群混亂便知道要出事,心急如焚道:“眠眠,這可怎麽辦才好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