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州城
新州城
這地方離他們住的院子不遠,但這邊商鋪太多,觀俗堂又沒有招牌,被略過去好幾次。
“上次你還有定位功能,怎麽這回就讓我在這亂竄?”唐西妗走得慢,但實打實在走,猛地發現目的地近在眼前,她瞬間覺得累了起來。
“不好意思,為了防止這家店被發現,沒加招牌,掃描不到。”系統幹巴巴,沒想到自己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
唐西妗一直挺疑惑,系統說它不能幹擾現實,連實物獎勵都不肯發,但它卻能直接将店鋪作為獎勵。她先前猜測是系統事先布置過,但這次系統甚至找不到店在哪,只能提供一些店內的特征。
問也不肯說,唐西妗無奈,只能先進店看看。
這家店不小,店內空空蕩蕩,但沒有破損,看起來建造時間不長。齊利有些疑惑,他在附近也有家商鋪,賣些香料,他竟完全想不起來這家店以前是做什麽的,但考慮到新州商人數量,這些店更換主人的頻率很快,他記不住也沒什麽。只是在食品區賣書,真的能賣出去多少嗎?
新州沒有實行坊市制度,觀俗堂所在區域向來是些賣香料與粟米的店鋪,這邊還生活許多普通百姓,雖然人流量大,但會買書的人不多。
唐西妗走到後面庫房,确定能放不少書籍,安心下來。這店縱深很深,能放不少書架。書架和招牌都得現做,明天就要開業,她得想辦法找點平替。
“崔兄,你能幫我找些木匠嗎?還有掌櫃跟夥計,我想早點開店。這裏不需要修理,先做點書架跟牌匾擺上。”
如果招牌不好做,先用塊布寫上字湊活也行。至于書架,她記得落腳的院子裏有不少,搬來些應該沒什麽吧。
崔祎安沒猶豫,這些都是小事,崔家店鋪不少,找些人過來頂兩天很容易,“人好找,書架你不用擔心,等會兒回去讓人搬來些。”
“那些書也都搬過來?”崔家庫房離這裏不遠,如果放在那裏以後也好取。
唐西妗:“不用,少拿來幾本就好,大字報多上些。新州百姓不需要那麽多書,擺到店裏也沒什麽用。放到庫房,如果誰想買,可以讓他們自己去提。”
這邊沒什麽可忙的,什麽東西都沒有,都要找人做。
齊利自告奮勇,“我的鋪子離這裏挺近,要不我給你搬來些架子?平時放香料用,最近改成櫃子了,那些架子都在庫房扔着。”
Advertisement
當然可以,應急而已,她不挑。
齊利的香料鋪子很大,商品也多,來往顧客大多都會進來買上些許。景朝香料少,但需求大。香料多是從東南一些國家進口,一船一船運過來,在南方分售後再由行商賣向全國。
“我可是有專屬的香料路子,這裏的香料全都是上等貨,在新州名氣不小。當初我跟船去南邊那些國家,他們那裏香料多得很,甚至有大食人過來搶生意。”
“熙春樓可都是從我這兒買的香料,那裏的炙羊肉誰不說好吃?”
原來她那裏使用的香料都是齊利運來的,唐西妗好奇,聽說海路很危險,以景朝的造船水平,要面對的問題怕是只多不少。“聽說近幾年海盜猖獗?齊兄遇到過嗎?”
“當然遇到過,船上香料堆積成山,惹來不少賊人觊觎。真不知道海邊怎麽那麽多海賊,聽說那邊的百姓一月能被搶兩三次。”
等齊利指揮店裏夥計搬出架子,看确實能用,唐西妗讓夥計先擺在裏面。整整五個架子,足夠應付這幾天時間。
景朝海運發達,對外交流頻繁,甚至有人行駛到東非海岸,與當地居民開展貿易。她一直在中原打轉,不知以後有沒有機會出海看看。景朝造船業由官方把持,普通人沒有途徑獲得造船原料,但沒有海禁,總有人能買船出海。
指不定她以後還能走海路去買書呢?系統連文言文互譯器都能出,翻譯個外文怎麽了。西方多是表音文字,印刷成本低得多,還不用認識外文,不識字的人也能做。
看架子布置好,唐西妗與寅二出去逛街,留崔祎安在店裏安排。她不知道崔家的店在哪,也找不到人,還不如出去轉轉。
新州和她待過的其他州都不一樣,她從京城過來,一路上也見了不少城池,但它們都沒有這麽自由。不行坊市制度,在生活區域也開着許多點,來來往往的商人與路邊商販讨價還價,這裏沒人覺得做生意是低人一等。
梁州與京城都太繁華,士族貴人不少,往往架子端得很高。明明景朝廢除了對士農工商的劃分,但人們的偏見一時之間改不了。任何有關錢財的事都不放在明面上說,免得顯得人土氣。
正走着,她竟然看到一家大書肆,這書肆有兩層,招牌上書“通明齋”三個大字。這麽大一個書肆,唐西妗有些擔憂,要是新州本就有出名的書店,那觀俗堂吸引客人的難度會大大上升。
“寅二,你聽說過這通明齋嗎?”
寅二想了片刻,解釋道:“這雖然是個書肆,但裏面不賣書籍,我記得這是家專門做雕版的店,當初公子找人刻的雕版,有些就賣到了這裏。”
那她就不必擔心了,唐西妗邁開步子,想要進去看看裏面是什麽樣子。
通明齋裏顧客不多,成排的雕版擺放在架子上,下面貼着一張要多少錢。恰好櫃臺處有人在詢問如何定制雕版,唐西妗停下腳步,想聽一聽。
“我将原本給你們,什麽時候能完工?”一年輕男子詢問道。
掌櫃:“要看有多少頁,頁數多了工錢也高。其中分為兩百頁、五百頁、八百頁、一千頁的檔次。不論多少頁,都是一月為期。”
那男子顯然不滿,“原本有三百頁,就不能快一些?我能多付些錢。”
一聽加錢,掌櫃眼睛眯成一條縫,“當然可以,若按八百的檔位算,半個月就能給公子刻好。”
“多少錢?”男子将原本拿出,那書被小心包了好幾層布,很受愛護,“原本不能損壞,若是有破損,我找你們東家算賬。”
“公子就放心吧,一頁五十文,我看看,這有三百零三頁,那零頭給您抹了,總共要十五兩。”
那男子還真眼也不眨地掏出錢,唐西妗默默轉身,往店內走去。一下能拿出十五兩,真有錢,果然有錢人的作品傳世的概率大多了。
寅二小聲感嘆,“這兒的雕版真便宜,他們幫人刻都是壓了價的。先前公子刻的那批,一張一百文也有人買。”
“他們壓價做什麽?我不信加價就沒人買了。”
“聽說是不靠這個掙錢?我也不懂,五十文只是成本費,不過他們幫人刻的雕版質量都不好,只供收藏,印不了多少次。”
萬惡的有錢人,又貴質量又不好的東西也買,說不定他們的作品刻了也傳播不起來,真的只做紀念用。
一樓全是些經史子集的雕版,按刻工與用料不同分的價位。到了二樓,雕版的價錢翻了一番。字都是反的,她認不出來是什麽書,比科考用書買的還貴。
直到一個轉角,她看到了石印術那本書。這書的雕版竟然要兩百文一張,石印術有快兩百頁,算上成書的成本,也就是說買下這雕版的人至少要賣出兩百本以上才能堪堪回本。
她虧了,要是知道還能這樣賣,她自己就能賣到通明齋好嗎?她都不敢想能賺多少錢。
“這,這是你送給公子那本書?”寅二十分驚訝,竟然有人把書賣到這裏,真是鑽漏處。
“唉,本來也沒什麽,但一想到那人從我這裏買只要幾百文,賣出來能得幾百兩,我就過意不去。”
深呼幾口氣,唐西妗轉頭不再看這版,下次她注意點,先前她還覺得盜版沒什麽,現在吃了啞巴虧,十分不爽。
這是幫石印術傳播,回去注意澄清,不能讓人以為是觀俗堂出爾反爾,回去她要用系統記錄的數據好好看看,是哪個機靈鬼這麽賺錢。
轉過一圈,她确定二樓賣得都是些有價值但又傳播得少的書,靜等着識貨的人帶回家。
離開通明齋,她聽寅二建議買了燒餅吃,燒餅裏面夾了羊肉做餡。叫做燒餅,其實是烤出來的,吃着有些硬,但與胡餅有着明顯的不同。
吃完餅,新州逛了個遍,他倆換了條路,天色漸暗,也該回去歇了。
回到住處,遇到剛回來的崔祎安,唐西妗有些心虛,這人可是在幫她處理事情,她舉起手上的飯盒,“我特意給你帶的,挺好吃的,我看這邊沒做飯的人,你先拿這些墊墊肚子。”
崔祎安接過,認真看了她片刻,問道:“你吃過了嗎?一起?”
“我就不了,我吃過了。”唐西妗踢走腳下石頭,總覺得有些尴尬。
“行,早點休息。明早一起去觀俗堂。”
天氣太冷,唐西妗起時天還沒亮,她想找些熱水,便在院子中轉了片刻,這才發現這院子裏是有廚房的。又折騰了會兒,終于用火石敲出火花。水已經打好,她蹲在一旁看水燒開,有些無聊,看這些人沒一個人起來做飯的,不知道早上吃什麽。
“唐公子,起這麽早?”
唐西妗剛洗漱好,迎面遇上買早餐回來的寅三,他手裏提着一籠包子,正要進廚房。
“我燒些水用,你做飯?”看不出來,寅三還有這手藝。
寅三把包子放在桌上,笑道,“我只會熬粥,也就能應付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