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等他

靜儀長公主之女陳薇與賢妃所出的三皇子結親, 錦書自是知曉, 卻不曾想過, 這樣的場合裏,她會站出來,為王家人說話。

目光隐晦的往身側賢妃面上一掃, 錦書心有所悟, 明白過來。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她便要給靜儀長公主這個面子,順着她心意将話扯下去。

臉面都是別人給的, 可不是自己紅口白牙去要的,她不将自己放在眼裏,自己何必巴巴的湊上去,自取其辱。

更不必說, 靜儀長公主與賢妃結親,早就站在了她的對立面。

“皇後娘娘, ”錦書不語, 靜儀長公主便笑的愈發開懷了:“您倒是說話呀。”

“長公主随驸馬外放,別的沒學到,鄉野婆子的口舌倒是學的十足。”

錦書輕輕一哂,側目看她, 也不客氣:“搬弄是否, 言語粗鄙,知道的,你是皇族長公主, 不知道的,以為是哪來的村婦呢。”

衆人同這位年輕皇後說了這麽久的話,一直都覺她溫和敦厚,哪裏想得到對上靜儀長公主時,會這般犀利決絕,偌大的內殿,當即便是一滞。

靜儀長公主也怔住了。

沒出嫁之前她是嫡出公主,很得先帝寵愛,出嫁之後幾年,先帝駕崩,繼位的是她胞兄,她這個長公主愈發尊貴,更沒人敢輕易違逆她了。

等到這次回京,聖上待她态度雖淡了些,但畢竟骨肉至親,願意買她賬的人依舊很多,真的被人這樣明晃晃說到門面上,還是頭一次。

捏着團扇的手一頓,靜儀長公主面色一沉,面露譏諷:“皇後這是什麽意思,真想擺出長嫂的架子,教訓我嗎?”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

錦書一挑眉,冷冷一笑:“本宮是中宮皇後,母儀天下,你不過是身為臣妹的長公主,怎麽,本宮教訓你不得嗎?”

靜儀長公主為之語滞,目光驟寒,正待說話,卻被坐在她身後的女兒陳薇搶先開口了。

“你竟敢這樣跟我娘說話!”她瞪大眼睛,惡狠狠道:“我要叫舅舅收拾你!”

Advertisement

錦書連靜儀長公主都敢得罪,到了現在,哪裏還在乎區區一個陳薇:“你又算什麽東西,也敢這樣同本宮說話?”

“于私,你該叫我一聲舅母,如此言語,是為不尊,于公,你該稱我一聲皇後,語出放肆,是為不敬!”

錦書目光淩厲的望向靜儀長公主:“長公主是怎麽教孩子的,居然連這樣淺顯的規矩都不懂?簡直丢人現眼!”

靜儀長公主哪裏被人這樣說過,更不必說,錦書指責的是她視如珍寶的女兒了,當即恨聲道:“你這樣的低門之女,竟也能得封皇後,真是荒唐!母儀天下?你也配!”

“皇後之位本宮配與不配,不是你說了算的,而是要聽聖上決斷。”

錦書面色淡然,甚至于微微笑了:“長公主殿下,本宮今日說一句話,你千千萬萬要記住。”

“你是姓顧,也的确是先帝的骨肉公主,聖上的嫡親胞妹,可是……”

她眉梢一挑,目光在前列席位上安坐着、面色不豫的陳家夫人面上掃過:“你已經嫁入陳家,做了他人婦,那就算不得顧家人了。”

“還有,”錦書不理會她的驟然變色,繼續道:“陳薇只是陳家女兒,連正經郡主的封號都沒有,便不要擺出比皇族公主還要尊貴的派頭了,那不是貴氣,是恬不知恥。”

“那日宮宴,她裝扮逾制,竟越過大公主與二公主去了,本宮給你們母女留面子,才未曾說出口,哪裏想得到……”

她瞥一眼陳薇發上公主方可用的南珠,冷冷一哂: “不知分寸,厚顏無恥!”

靜儀長公主活了這麽多年,還是頭一次被人說到門面上,一點餘地都不肯留,直接将她臉面撕下,扔到地上一通猛踩。

在座的皆是各家夫人,心中無論如何做想,面上總不會顯露分毫。

靜儀長公主看着她們目光在女兒發上一掃而過,心下焦急,卻也想不出什麽對策來,竟讷讷無言,說不出任何辯解之詞。

“長公主覺得本宮不配做皇後,”錦書含笑側過臉,去看賢妃:“你呢,也覺得本宮不配嗎?”

這樣的關頭,衆目睽睽之下,賢妃即使在心裏說了一萬遍她不配,嘴上也要乖乖應聲的。

否則,豈不是光明正大的說,她在觊觎皇後之位,對于聖上的決斷有所不滿?

饒是心頭滴血,賢妃也低下頭來,以溫和柔順的聲音,道:“皇後娘娘端娴大度,鳳命加身,正是母儀天下的典範,豈會有不配之言?”

“賢妃這張嘴,說出來的話,果真是讨人喜歡。”錦書聽得一笑。

賢妃笑意有些勉強:“皇後娘娘謬贊了。”

“本宮知道,許多人明裏暗裏都說本宮不配,說本宮出身低微,做不得皇後,可那又如何?”

錦書難得笑的有些肆意:“誰叫聖上寵愛本宮,寧願叫後位空懸多年,也要留着給本宮呢。”

她相貌本就明豔,這般淩人之态,就更是灼灼動人,一時之間,竟有人看的呆了。

賢妃心中那只藏了多年的苦果似乎被掰碎了,那些碎屑一寸寸的在她心口塗抹,苦澀到難言:“娘娘說的是。”

“哦,本宮想起來了,”錦書原先只是側着臉同她說話,現下卻是轉了轉身:“賢妃既覺得這樣說,也是覺得,靜儀長公主方才在胡言亂語,是嗎?”

“這……”賢妃一時語塞。

若說靜儀長公主在胡言亂語,豈不是說姚氏正該是皇後,正該壓她一頭?

更不必說,這句話絕對會在她與靜儀長公主之間形成芥蒂。

可是,若是她否定,豈不是當着一衆命婦的面,表明自己觊觎後位,怨怼君上?

兩下裏如何做想,皆是叫人為難。

錦書也不急,只含笑看着她,等了一會兒,方才道:“賢妃?說話呀。”

賢妃在心底恨得咬牙,連靜儀長公主面色都不敢去看,終于道:“長公主前些日子病着,近來總不見好,大概是燒糊塗了,才胡言亂語的,娘娘別同她計較。”

“賢妃說的有理,”錦書定定看她一看,直到看得她目光躲閃,方才正過身來,望向靜儀長公主:“長公主确實病了,大概,連自己在說些什麽都不知道。既然如此,便不要在這裏掃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說着,便吩咐左右:“來人,好生将長公主送回去,再叫太醫去候着,免得身邊無人照料,再說出什麽胡話來。”

她也不管靜儀長公主如何勃然變色,目光準确的落到陳家夫人面上:“只長公主母女回去,本宮總不安心,只好勞煩陳夫人這個婆母一次,在側照料了。”

在靜儀長公主最先發難之時,內殿裏是一片安靜,到了現在,就更是死寂了。

連資歷最長的安國公太夫人,都停了撥弄腕上佛珠的動作,凝神屏氣起來。

皇後哪裏是關切靜儀長公主,分明是尋了由頭,當着一衆命婦的面,将靜儀長公主母女與陳家夫人一道趕出去!

人要臉,樹要皮,真的被攆走了,這三人日後,在長安,只怕便擡不起頭來了!

靜儀長公主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原本就有些泛白的面孔驟然慘淡,眸光一寒,擰了眉毛,正待怒斥皇後幾句,卻被她動作打斷了。

“砰”的一聲脆響,錦書将案上茶盞摔在地上,汝窯青瓷與內裏奶茶一起飛濺開,在光可鑒人的地面上滑出遠遠一段,寂靜的內殿中,響的刺耳。

“怎麽,”她既不看靜儀長公主,也不看內殿命婦,只是望着正中虛浮着的空氣,淡淡道:“本宮這個皇後,使喚不動你們嗎?”

“還是說……”

錦書驀然厲了聲音:“你們有不臣之心,連皇後都不放在眼裏?”

這位年輕的皇後甚少疾言厲色,連面上妝容都淡淡的,如今短短幾句話,卻駭的人不敢做聲,只低下頭去,避開她近乎刺人的目光。

靜儀長公主難得的畏縮了,眼見幾個宮人來請,身子哆嗦幾下,連句狠話也沒說,便拉着女兒,腳步踉跄的退出去了。

陳家夫人從頭到尾都沒看口,可她是靜儀長公主的婆母,陳家的當家夫人,總歸是站在錦書對面的,現下一起吃虧,倒也不算是受了無妄之災。

尊貴了這麽多年的靜儀長公主,就這麽輕而易舉的被皇後趕出去了。

內殿裏的命婦皆是低着頭,別說做聲,連彼此交換一個目光都不曾。

“愣着做什麽,”錦書收了面上淩厲,淡淡吩咐宮人:“将地上收拾了,別擺在這裏丢人現眼。”

“是。”給幾個宮人低低的應了聲,取了工具,小心翼翼的去清理那只碎掉的茶盞殘骸。

“哎呀,看看我這記性,”錦書微驚着嘆一聲,忽的一笑,轉向安國公太夫人:“那會兒老夫人還說自己上了年紀,記不得事情,可您看看我,轉眼的功夫,也給忘事了。”

安國公太夫人笑的溫和:“娘娘諸事繁多,偶然間忘掉一二也是有的,哪裏能跟老身比呢。”

中書令夫人周氏也跟着湊了一句:“太夫人說的是,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可沒法兒跟娘娘比。”

最為尊貴的三個人開始說話,內殿裏的凝滞無形中便散去幾分,重又說笑起來。

張氏坐在程老夫人身側,也是暗自撫了撫心口,叫方才被驚得險些跳出的那顆心髒舒一口氣。

在家裏的時候,她便有些怵這個繼女,現下繼女做了皇後,周身更是威儀不凡,隔得這麽遠淡淡掃一眼,就叫她有些喘不過氣來,果真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想着自己此前所作之事,張氏不覺憂心起來。

錦書卻無暇顧及張氏,只看向王家大夫人周氏,語氣帶笑。

“長公主病着,本宮少不得要安排一番,倒是誤了夫人的事。”

她關切道:“現下得空,夫人盡可以開口了。”

周氏原本是想同靜儀長公主一唱一和,将事情給定下來的,哪裏想到皇後雖年輕,手腕卻強硬,三言兩語收拾了靜儀長公主,現下竟空出手來對付自己了,心中不覺生出幾分退縮之意來。

将目光隐晦的轉向賢妃,她遞了一個眼神過去。

賢妃剛剛才被皇後明裏暗裏的譏諷一通,又見了靜儀長公主下場,只想着将自己掰扯出來,哪裏會搭理她,即使見到了,也只做不知。

現下是王家求她,又不是她求王家,便是舍了,也沒什麽大不了。

周氏見賢妃如此,便知她是不打算幫忙了,暗自磨牙之後,終于轉向錦書,澀然道:“娘娘容秉,今日入宮,一是為宮宴,二來……也是想祭拜亡女一番。”

周氏膝下只有先晉王妃一女,現下提起,自然是指她了。

先晉王妃去得早,雖說是病逝,可長安中哪有傻子,之間聖上登基之後未曾追封,便知其中貓膩,此刻聽周氏提起,更是心中門清。

王家這一回,要麽是想叫聖上追封先晉王妃,要麽就是……想要送人進宮。

只看這位皇後,打算如何應對了。

錦書聽得諷刺,在心底一笑,面上卻不動聲色,只再度轉向賢妃:“本宮在宮中時日尚淺,卻不知曉,宮中哪一位已去嫔妃,是出身王家的?”

賢妃早知周氏要問什麽,雖不開口相助,卻也打定主意看錦書笑話,聽她這樣問,心中冷笑,正待開口,卻忽的頓住了。

不只是她,連一側目光自信的周氏,也瞬間呆住,随即目露恨色。

姚氏這句話問的……太過于狠毒了。

先晉王妃是聖上原配,是名分上的正妻,甚至于連姚氏這個皇後在她面前,都算是妾室。

只是這樣說,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可是,那是要有前提的。

——王氏沒有被追封皇後,那直到現在,她也只是先晉王妃。

別說是在姚氏面前,便是在賢妃面前,乃至于後宮其餘嫔妃面前,她也要矮一頭。

王妃見了宮妃,怎麽能不見禮?

若沒有追封,他日聖上駕崩,能夠與他合葬的皇後,也只會有姚氏一人。

名分未定,談論起這些來,先天便是要吃虧的。

賢妃将手裏的帕子揉了又揉,終于道:“臣妾愚鈍,也不知宮中妃嫔,有王姓之人。”

“賢妃久在宮中,竟也不知,卻是奇怪,不過也無妨,別人不知道,聖上那裏,總歸是知道的。”

錦書笑的溫和:“紅葉,你親自往含元殿去,将此事告知聖上聽,問他如何裁決,王夫人還在等呢,記得腳步快些。”

紅葉應聲出去,她才看向周氏:“夫人稍待片刻,含元殿距此殿不遠,聖上若有吩咐,随即便會傳來。”

周氏面皮抽動一下,皮笑肉不笑:“娘娘有心了。”

內殿裏再一次安靜下來,只有錦書與幾位位尊的夫人,時不時說笑幾句,倒也其樂融融。

其餘人坐在原地,面上是最合乎儀度的微笑,心裏卻在等一個結果。

——來自含元殿的最終态度。

她們不在乎先晉王妃之事到底如何收場,她們只在乎……

在聖上心裏,這位皇後究竟有多重。

尤其是後宮風雲一觸即發,三皇子已然議婚,年輕的皇後又懷有身孕。

為了家族,她們必須選擇一個方向。

靜儀長公主之事,便是一個極好的衡量标準。

在得知素來親近的胞妹被趕出內殿,聖上依舊會庇護皇後嗎?

還是說勃然變色,為此申斥皇後,安撫幼妹?

含元殿距離此殿不遠,但在大多數人心中,等待的時間卻被拉的很長很長。

大周的宮宴皆是在夜裏,今日也不例外,溫暖明亮的燭火之中,更漏的聲響滴滴答答的傳來,更叫人心神不寧。

紅葉去的快,回的也快,衆人意圖自她面上看出幾分端倪,然而目光在她臉上轉了幾圈兒,卻什麽都不曾發現。

對于聰明人而言,這已經是最大的發現了。

“娘娘,”紅葉向錦書屈膝,輕聲道:“聖上說,他不記得後宮有王姓嫔妃,想來,應是王夫人記錯了。”

周氏的臉驟然慘淡下來,咬住嘴唇,才沒叫自己出聲。

紅葉卻不看她,只繼續道:“聖上還說,夜裏更深露重,娘娘有孕,獨自回去,總不叫人安心,稍後便親自來接,叫娘娘等他一等,別急着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