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分工訓話
第19章 分工訓話
到時,餘大海經不住老餘頭兩口子以孝要挾,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餘大海還能頂得住,敢放個屁?
說不得還讓她把自己的房子和莊子捧到老餘頭面前。
所以必須給他下一劑猛藥,刺激刺激他。有時受到壓迫到極致的人,反彈起來,比什麽人都狠。餘婉想看看給餘大海下的這點猛藥會有多大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她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極品親戚的身上。
兄弟三人聽餘婉這麽一說,也沒有吭聲了,都坐下。
“吃點水果吧,你們不用擔心,他哭完就沒事兒了”。餘婉又拿出果子開始切,對于她徒手拿出果子這事兒,他們已經不覺得奇怪了,知道小四兒有個牛逼的師傅,就是大變活人他們也不會眨下眼睛。
餘婉也吃,這會兒她見鳳氏還跟小六小七有點互動,還拿衣袖給小六小七擦下嘴。
兄弟幾人相互對視一下,本是滿眼的擔心瞬間化為驚喜,他們娘越來越好了,他們都很高興的望着餘婉,連餘大海的哭嚎聲都忽略了。
誰不希望自己家裏父母健康慈愛,只有他們家才是爹弱娘傻,日子過得連乞丐都不如。
餘婉心裏也挺高興的,雖不知道那噬情蠱怎麽弄出來,這種景象表明它沒有在吞噬鳳氏的七情六欲了。她在想,如果有一天,鳳氏恢複過來,看着她與糟心的餘大海生的這一窩窩的孩子,她會不會瘋過去,畢竟她本身身份應是非常尊貴的。
“大哥,你去讓朱大貴将所有人叫在院子裏”。她得将咋天買回來的人分派下去,以後她就不會再管這些事情,也讓兄弟幾人在旁邊看看,學學。
餘浩然起身出去,餘婉對餘浩宇餘浩天說:“一會兒有幾個男孩,是買回來給你們做小厮的”。
兄弟倆連連擺手:“小四兒,小厮就不用了吧,我們自己動手就行”。
“廢什麽話呢,你們的時間和心思可不能放在小事情上,得努力的變強才是正理”。餘婉瞪了他們一眼,兩人立即閉嘴。
一會兒時間朱大貴帶着一幹人等站在院子裏,餘婉叫上兄弟幾個到大門口的臺階上,而下面站着兩排人。
Advertisement
餘婉一看,喲,有這麽多人了啊,大大小小有十三個人了,那秦大柱一家不去莊子上,光家裏下人就有十七人了。
“奴才,奴婢們見過少爺,小姐”,十三人齊聲聲的喊道。
餘婉“咳咳”兩聲:“今天,讓你們過來,自是給你們說說你們以後在家裏各自的活計。我們家呢有九口,加上你們十三人,就有二十二人,哦,還有另外四人去了北街的莊子上,我們呢現在算是個大家庭了。既然來了我們家,就得認清楚你們只有我們這九個主人,不允許幹吃裏扒外的事。我們家也是村裏人,沒有什麽多嚴格的規矩,只要大家盡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兒就行了。”
“從今天開始,朱大貴任我們家的管事,家裏以後的大盤小事由他來管來安排,處理不了的可以找大少爺和我。”“現在我把你們重新安排一下,朱叔和你們都認真聽清楚了。李嬸兒(李桂花)和姚嬸兒從今天開始負責廚房的事宜;陳嬸兒負責夫人的所有事宜;杜大山杜叔負責老爺所有事宜;張春虎張叔負責門房;李二牛李叔負責二進院裏的事情;杜小山(彭嬸兒和杜大山的兒子,十二歲)跟着大少爺;李旺富(江嬸兒和李二牛的兒子,十一歲)跟着二少爺和三少爺;鐵蛋大名汪東(陳嬸兒的兒子,十歲)跟着五少爺;吳嬸兒跟着我;江嬸兒負責六小姐的所有事宜;彭嬸兒負責七少爺所有事宜”。
餘婉又看向大家:“你們記住了嗎”?
衆人:“四小姐,我們記住了”!
餘婉從花圃裏撿塊比拳頭大的石頭,高高的舉起:“很好,希望你們能認真對待你們的主子,如果讓我發現你們有欺主行為,尤如此石”。
餘婉一用力,石頭被捏成粉沫,飄飄灑灑的掉在臺階上。
衆人一看,頓時後背生涼,連悄悄起來的餘大海都覺得脖子有種窒息的感覺,他縮縮脖子,閃身又進入卧室。
“哎呀,娘嗳,四小姐(小四兒)太可怕了”,大家的心裏不禁驚恐嘆道。
“咳咳咳”,餘婉咳咳幾聲,拉回呆愣中的衆人。
“當然你們做得好,是有獎賞的,你們每人每月除了孩子和朱叔的月銀暫定五百銅板一月。孩子現在沒有,如果你們願意識字,可以跟着你們少爺每天鍛煉身體和識字。朱叔每月月錢暫定二兩。”
大家聽後餘婉的安排和每月的月銀,個個心裏都很滿意。尤其是那三個孩子,還可以與少爺一起鍛煉身體和識字,他們心裏自是激動萬分。都在心裏暗暗告介自己,以後一定盡心盡力的做事,保護好自己的主子。
餘婉這樣安排自有她的道理,沒理由主子強了,身邊的小厮跟個弱雞似的,遇到事兒還要主人去保護自己的小厮。倒不如讓他們跟主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建立深厚的情義。相信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兒沒有哪個做下人的會拒絕得了,不對主子感恩戴德的。
朱大貴帶頭跪下:“多謝老爺,夫人,少爺,小姐,奴才們(奴婢們)一定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絕不背主欺主”。說完還“咚咚咚”的磕了三個響頭。
“起來吧,大家現在開始各就各位吧”,餘婉一家坦然的接受了他們的下跪磕頭。第一次立規矩,自當得受。
“是,奴才們(奴婢們)告退”。
衆人走後,那三個孩子站在一旁,杜大山拿着掃把在掃院子了。餘婉轉身進屋,見到陳氏正在為鳳氏擦臉上的和身上的髒東西。彭式正抱着小七往屋外走去,看小七的手勢應該是小七要出去。
“陳嬸兒,我娘的情況不大好,你每天多削些果子給她吃,還有多喝一些水。平時多陪陪她說說話,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