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被污蔑的女知青 8

第82章 被污蔑的女知青 8

兩山輪戰, 指我國對越南控制的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衆多據點進行的集中拔點作戰。

七十年代以來, 越南持續騷擾我國邊境。我國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攻打至河內後選擇撤退,并未占領越南。我國希望雙方回歸談判桌解決邊境争端,但越南人野心不死。他們持續侵犯邊境,老山、者陰山受到越軍炮火攻擊。

收複老山、者陰山的戰鬥打響, 我國抽調各軍區部隊共10個集團軍輪番上陣作戰。

跟越南的仗,從七十年代打到八十年代末,戰士們更換了一批又一批, 不變的是炮火的無情與殘酷, 數不清的戰士将生命獻給了邊境線。

張君心一直停留在老山前線, 她如今已成為火線搶救隊的隊長,野戰醫院副主任醫生。

所有人都喊她姐姐。她的年齡已經比許多老兵要大。當然, 一聲姐姐,也是戰士對她的尊稱。

戰地記者對張君心做過采訪, 寫了一篇關于她和火線救援隊的文章, 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引起轟動。全國各地的朋友都給她寄來感謝信,可惜她沒有時間回複。

與死神戰鬥的天使

标題有些誇張, 張君心認為比喻過了頭。

文章記載了她的戰績,各項數字清清楚楚。不過, 張君心不太确定數字的真實性。

從戰場上擡出多少人背了多少人,她動了多少次小手術,上過多少次大手術, 這些數字誰有功夫去統計?

她只能保證,上了火線,她會将所有傷員從炮火下搶救回來,給予最及時的急救。

*

趙愛英與李建群結束知青生涯後返回了城裏,托關系進了文工團,現在前來老山慰問前線戰士。

她們久違地見到張君心。

Advertisement

這次來老山,一是進行慰問工作,二是來找張君心敘舊。

知青站的同志很久沒有得到張君心的消息,還難過了好一陣。沒有想到竟然會在人民日報上看見她的照片。

“瘦了,黑了,但還是那麽漂亮。”李建群拍着張君心臉,喜悅與憂傷并存。

“離開這麽多年,居然也不給我們來一封信。”趙愛英抱怨。

她們緊緊握住同伴的手,止不住流淚。

兩人緩緩述說張君心離開後的日子。

正如她們所料,政策很快就下來了,知青回城。

零星有幾個成了家的女孩舍棄了得來不易的機會,在邊境的小村子停留,絕大部分知青都抓緊機會返回故鄉。

李建群跟趙愛英回城後,準備高考。但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哪裏那麽容易考上?她們嘗試過,最後失敗了。

父母是文工團員工,接着這層關系,她們進入文工團。工作還算不錯。

不過如今時代變了,改革開放。

兩個好朋友認為對文工團平淡的生活不太滿意,還想着要不要去特區闖一闖。

“出去闖蕩很不錯,就是要注意安全。”張君心鼓勵道。

“我們也是這樣的想的。”李建群道。

“不說我們了,君心,你有考慮過自己沒有?以後怎麽辦?”趙愛英皺着眉道。

戰争遲早要結束,張君心是從地方上招來的醫務工作者,到時候哪裏來哪裏去,這不就回到小村的衛生所裏了嗎?

若是返回小村子當個赤腳醫生……

如今醫療系統正規化,赤腳醫生正在逐步淘汰。她沒有行醫資格。

還有,知青回城那一撥政策張君心錯過了。現在想回家怕是不容易。有些留在下鄉地點的人後悔了,後來都都沒有機會回城。

張君心将青春獻給戰場,可當她回去後卻面臨回不了家,沒有工作,找不到位置的可怕未來。

被她們一提醒,張君心确實想起自己背後還有諸多的麻煩。

可她現在哪有功夫去忙這些事情?她離不開前線。

“這些事情,就等戰争結束後再忙了。”張君心道。

知青回城是國家大政策,她情況有特殊。多跑幾趟,大不了多看點公務員的眼色,送點禮,想要回故鄉,總是有辦法的。

行醫需要執照,那她就去考。不是她自吹自擂,考執照對她不成問題。

*

文工團的慰問演出結束後,攻占936高地的戰鬥打響。

23分鐘,這場戰鬥持續了23分鐘。我軍行動勝利,成功攻占936高地。

炮火的聲音消失了,戰鬥取得勝利。

負傷的戰士被擡下山,進入野戰醫院急救。

“姐姐,我疼。”十七歲的小戰士顧衛國忍不住喊痛。他呼吸急促嘴唇都在發抖,但他沒有哭。

他傷得很重,身上十多處中彈,雙腿還沒了。

年紀小小的戰士作戰最為英勇。顧衛國作為突擊隊成員第一個沖出戰壕,擊斃敵軍17人,破壞2個火力點。正常進攻之際,地方一個隐蔽的倒打火力點突然開始設計。激烈的炮火瞬間将他的雙腿砸飛。但他沒有就此倒下,依舊堅持作戰。顧衛國拖着殘破的身體靠近敵方火力點,拼死炸掉敵方碉堡後繼續殺敵,直到休克。

張君心将他搶了回來,止血、通氣、輸液、輸血,當時并沒有抱多少希望。但顧衛國生命力頑強,意志堅決,手術後不久很快蘇醒。

“不怕,姐姐給你打一針,很快就不痛了。”張君心一邊安慰,一邊給他上止痛針。

所有的手術已經結束,現在進入觀察階段。不久之後,顧衛國會與其他幾位暫時一起轉移。命是救活了,後續治療必須送到地方醫院。

張君心每天都在盼望,想顧衛國這樣壯烈負傷的戰士能再少一點。總體的數字确實有下降,但負傷、犧牲始終無法避免。

顧衛國也不知道是止痛針起了作用,還是張君心的話有着神奇的安撫作用,他真的沒那麽痛了,稍微有那麽點想睡。

腦子有些混沌,一些心裏話控制不住想說。

“姐姐,你說我們這麽打下去有意義嗎?”顧衛國頗為委屈地問道。

英雄戰士不怕流血,只怕自己與戰友的犧牲沒有意義。

士兵一腔熱血想要奪回被侵占的領土,可漫長的兩山輪戰看不到希望。

兩山輪戰,各大軍區輪流上戰場,可這麽多年就是打不下來。20天時間能攻到河內,十年打不下老山。越南真的這麽強大嗎?怎麽可能!可為什麽打不下來?這麽拖着到底有什麽意義?

“你為國家的付出當然是有意義的!”張君心肯定道,她撫摸着顧衛國的額頭,溫柔地說道。

戰争,有時候攻占領土、獲取勝利并非是最重要的。利用戰争,達到更深遠的戰略目的才是最終極的目标。

越南對祖國的侵犯不僅僅是領土,還有領海,而偏偏我國海軍還很弱小。兩山輪戰吸引大量的火力,轉移敵人對領海的入侵,避免了海上戰争發生。

兩山論戰還徹底拖垮越南的經濟,讓侵略者以及背後的支持者也深陷泥潭。而與之相對的,是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起飛,高歌猛進。

或許戰争沒有分出勝負,但國家與國家的較量,他們已經贏了,敵人早已經輸了個徹底。

戰士們的鮮血守衛的是大家和平幸福的生活,是他們擋住了侵略者的腳步,是他們守衛經濟發展,又怎麽會沒有意義?

“那就好,那就好。”顧衛國閉上眼,在藥物的作用下睡了過去。

房間內隐隐響起抽泣聲,不僅僅顧衛國,許多戰士聽見了張君心的話,倍感安慰。

他們是戰士,他們也是人,也會懷疑,也會後怕,會擔憂。

當有人明确的告訴他們,他們傷得有意義殘得有意義,那就不會後悔。

*

跨國八十年代,進入九十年代,曠日持久的邊境戰争終于結束。

張君心穿着黑色的大衣,胸前佩戴者白花,站在英雄墓碑前為他們獻上花環。

失去兒子的母親、父親,抱着墓碑哭得肝腸寸斷。

幸存的戰士回歸,為逝去的戰友掃墓。

很多她叫不上名字認不出的人跑來跟她問好,感謝她當初的搭救。他們的父母甚至還跪下了,張君心愧不敢當。她不過是做了她該做的而已。

“君心啦,你以後有什麽打算?”老連長笑着詢問。

花一樣漂亮的姑娘,因為他一時心軟上了火線。

她在戰場呆了十多年,誤了談婚論嫁的青春年華,誤了個人發展的好時機。可她立了三個一等功,五個二等功,救助了上千人的性命,從鬼門關拉回了好多戰士的生命。

這樣優秀的人才,她的未來不能不管。

“我想把戶口問題解決了,然後考醫學院學習,再拿到行醫資格證。”張君心說着計劃。

老連長心想,這丫頭的頭腦還真的很清醒。

“戶口問題早解決了,你上前線的那一天,我就讓人幫你轉軍籍了。”老連長嘆氣。

當初老連長原本不想張君心上火線,她不是軍人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讓百姓上火線像什麽話?

後來被軟磨硬泡答應了,老連長立刻就給她轉軍籍了。這是規矩,當然也便于管理,發撫恤金也方便點。

打仗時期亂七八糟,這種小事沒來得及告知張君心。

老連長拿出一個存折,交到張君心手中:“這是你這麽多年來的津貼和獎金。”

“謝謝連長。”張君心有點楞,翻了翻存着,這個驚喜也太大了。

“我覺得你的計劃不錯。也是巧了,我們軍區醫院真好就有一個進修的機會,我給你争取了,就看你願不願意。”老連長道。

去醫學院從專科或者本科讀起那又要耽擱多少時間?老連長直接推薦張君心讀研究生,等張君心出來就能進軍醫院。

“怎麽樣?”老連長笑得開懷。

作者有話要說:  如果沒有意外,下一章這個小世界就完結了。

本來下個世界原本準備寫自梳女,但連續兩個世界如此沉重,我決定改寫一個比較輕松的換換心情,寫個提籠架鳥的纨绔吧。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熙君 30瓶;檸舒 10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