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一路上都是奇形怪狀的石階和巧奪天工的美景,郡主和舒歌玩兒得那叫一個“忘乎所以”。
馬兒便交給了小道士,可他實在是不大扯得動這匹擔驚受怕的高頭大馬,但畢竟是“宮裏來的貴人”,他也只好耐着性子折騰了幾段山路,直到累得坐倒在地,喘着粗氣……
舒歌見他沒跟上來,就折回來拍拍他的肩道:“小道友,你力氣不行呀!”說完,“唰啦”一聲從衣角邊撕扯下一條長布圍在白馬的頭上擋住它的眼睛,輕松道:“行啦,它能走了,你快跟上我們!”說完跑上前去追趕郡主。
小道士輕嘆一口氣,苦着臉又牽起馬缰繩,心中憤憤不平——真是造孽吶~!
走了半程路,舒歌瞧見一處田地,便請郡主坐在田埂邊等着後面的小道士,才在遠處依稀見到人影,舒歌便大聲吆喝着問他:“你們這還有荔枝呀?這東西可金貴着呢!稀奇稀奇!”
郡主點頭應聲道:“是呀,聖人祖母雖寵我,但也不是每年都能賞賜的!”
舒歌若有所思,見小道友走近些就偏頭問:“嘿!小道友,我們在京城都沒得買,你這兒的不會也是從我們那兒運來的吧?”
小道士歪歪嘴,牽着馬繼續往前走,淡淡然留下一句:“這是師父帶着我們種的,誰在乎你們那兒的三瓜倆棗。”
郡主和舒歌一聽硬是被氣到了,瞪起墨色銅鈴般的雙眸,倆姑娘一跺腳追上前去,舒歌道:“喲呵!咱們還真是給他端着了!郡主,臣去收拾他!”
“嗯!給他點顏色看看!”
三個人行在山中,一時間歡樂的笑聲和叫聲回蕩在山間——讓肅穆靜默的山林多了一絲“煙火氣息”。
一旬後,皇家車馬到達,祈福一事也順利結束,舒歌也将護送郡主回京。
下山前,郡主按禮節一一賞賜道觀中的師父并且捐贈香火;臨走時,大內侍衛史旻來到院子裏找官舒歌:“小馬爺,準備準備,要出發喽!”
——此時的舒歌正在和小道士比試紮馬步,她應聲道:“好,這就來!”說完站起身走過來笑着拍拍小道士的肩膀,快言快語:“不錯不錯,那我就先走啦!以後要是來了京城,就到上官府報‘小馬爺’的名號,沒人敢攔你。”說完挑眉一笑,背起包袱拔腿就跑将出去。
小道士暗暗嘀咕着“小馬爺”,只見舒歌又折将回來,“嗖”地一聲,一支圓頭長箭在風中穿梭幾秒後不偏不倚地落入小道士面前的竹筒之中,她站在院門口貓着身子彎眼一笑:“你俗姓是褚對吧?下次再和你比投壺,這次先算我贏!”
Advertisement
待她走後,小道士拿起箭,箭尾赫然刻着一個圓圓飽飽的“褚”字,滿臉無奈的他竟然不禁泯然一笑。
白駒過隙,四年光陰飛逝,憑借真本事和上官氏的教誨,上官舒歌在大內衛軍中也越發站得住腳跟,加之由于兩次救駕有功,女皇賜封她為從五品女官,授名“玄武女将軍”,可自由出入大內以護皇城安全!
雖說“玄武女将軍”是個幹實事的實職,但權責都不大,何況皇城內外本就把守森嚴,除了平日巡邏查勘,也就沒其他的事情;不過是皇帝身邊的人,地位高些耐得住他人攀一攀罷了,正所謂表面光鮮的閑差!
但上官舒歌作為女皇培植的新力量,大內侍衛不過是明面上的噱頭,她還有另一個更重要且鮮為人知的身份——匦院使者!
匦院使者起源于女皇設立的“銅匦制度”和“告密制度”,當有告密者要入京面聖告密時,匦使便負責接應告密者,如若女皇無暇親自召見告密者,匦使便負責與告密者碰面接密!
他們通通憑借着另一個身份藏匿于人海之中:有的隐于皇城之內;有的駐足于市井瓦肆;有的出走于名山大川……可謂是“神出鬼沒”一般的存在,而他們全員直接隸屬于女皇,為武周政權而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