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抓人

抓人

吳良輔并未貿然行動,而是轉頭指揮皇上的随身侍衛以及巡邏到此的禁衛軍進去查看。

待衆多侍衛魚貫而入,他才跟在最後進入鐘粹宮。

【在皇上和太後面前指揮禁衛軍,吳良輔這太監當得果然不一般。】

皇後的心聲雖小,卻像有穿透力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陳福晉腦海中,肯定了吳良輔的地位。

鐘粹宮後殿傳來更嘈雜的聲音,不多時便押出了三個太監和一個宮女。

定睛一看,這被押送過來的唯一一個宮女,便是開了宮門又關上的那個。

四人被壓着跪在了宮門口,離四位主子有五六米遠。

不等他們說話,吳良輔便責問道:“為何在後殿喧嘩打鬧,從實招來!”

其中一個太監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個響頭:“回禀吳公公,我們仨是鐘粹宮的奴才,這宮女不知是哪個宮的,剛剛鬼鬼祟祟往後殿竄被我們逮個正着!”

他擡起手指着那位宮女:“我們見她行為異常,便将她攔下盤問,誰知她竟然撒腿就跑,我才叫上其他二人一同捉拿她。”

孟婧十分關心陳福晉的情況,從人縫中瞥了一眼坐在轎上的人。

卻瞧見她咬緊了嘴唇,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孟婧突然想起陳福晉今日反常的舉動。

與太後和皇帝一來就阻止自己進屋探視不同,陳福晉之前明明說是來探望筆什赫福晉,之後卻又跟太後一同勸自己趕緊離開。

如此看來,這宮女可能是陳福晉的人!陳福晉得知自己要來鐘粹宮,才趕緊過來給宮女打掩護。

Advertisement

想到了這一點,孟婧心中是萬分焦急,這宮女現在落入太後與皇帝之手,無論她承不承認,內務府一查便知她是誰的手下。

假如陳福晉聰明,這宮女是在別的宮裏收買的還好,若這宮女就是她宮中之人,今日恐怕問題就大了。

孟婧思前想後,擡手擋住自己的嘴唇,對太後耳語了幾句。

太後微微眨眼後點點頭,對禁衛軍命令道:“将這三人押送到坤寧宮,由皇後進行盤問即可,後宮之事理應由皇後處理。”

順治也幫腔道:“将人押過去,別堵在鐘粹宮擾了筆什赫福晉清淨。”

孟婧則在一旁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今日定不能讓這宮女牽扯到陳福晉!】

這想法被陳福晉聽了去,驀地一愣,皇後為何知道這宮女是自己的人?又為何要幫自己?

孟婧走到陳福晉身旁,意味深長地沖她遞了個眼神:“陳福晉,你行動不便,今日就先回寝宮休息,行嗎?”

這一句詢問中飽含着暗示,讓陳福晉全身發緊,她只好弱弱地點頭。

這一看就是後宮勾心鬥角之事,不宜過分張揚。

然而皇帝出行,身邊都帶着不少侍衛,為避免太多人參與其中,太後開口道:“皇上公務繁忙,先回乾清宮吧,奴才們打打鬧鬧的小事,皇後處理好後向你報一聲即可。”

孟婧心中贊嘆道:

【好一句打打鬧鬧的小事,事情一下子就變成了奴才之間的小矛盾,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陳福晉聽到皇後這一解讀,緊張的心情得以放松一些。看來今日太後和皇後都不打算計較這個宮女的問題,那自己應該能脫身。

皇帝一副順從的模樣,與太後告別。陳福晉的小轎也擡起往她寝宮的方向行去。

孟婧與蘇麻喇姑一同将太後扶上轎,在太後的轎旁随行,又命那和雅和其他坤寧宮的人快些回去收拾收拾迎接太後。

鐘粹宮往北面走幾步,朝西面拐彎,穿過禦花園,便能進入坤寧宮。

路上,宮人擡着軟轎緩緩前進,生怕轎子颠簸讓太後不舒服。

行至禦花園,環境清幽,周圍只剩下壽康宮的人和皇後,太後才試探着問:“今日這宮女的事,你怎麽看?”

孟婧是個聰明姑娘,既然太後都将此事定性為奴才之間的小矛盾,那就是讓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

只是這宮女潛入鐘粹宮到底是何意圖?皇長子夭折之事是否與此有關?

孟婧思慮再三後柔聲答道:“妾以為,奴才在宮中喧嘩,驚擾了聖駕,實屬大罪。但太後與皇上寬仁,沒有親自處理他們,妾就遵從太後與皇上的意思,對他們施以小懲,不知太後娘娘意下如何。”

太後對這回答十分滿意:“很好,此舉既能警醒宮裏人,又不至于太過苛刻,我們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兒,都是有大智慧的人。”

“只是妾還有一事不解。”孟婧誠實道出心中疑惑,“若今日這宮女是企圖謀害筆什赫福晉,那該如何是好?”

空氣突然靜的可怕,太後沒作聲,一只寒鴉從天空中掠過,将這壓抑的氣氛推到了極致。

過了許久,太後才幽幽開口:“此事我會着手安排處理,你做好你分內的事情即可。”

這宮女跑到鐘粹宮,總不能是做什麽好事,到時候若牽扯出陳福晉,她到底該不該處罰這正懷着龍嗣的妃子?太後現在要接回這燙手的山芋,孟婧是求之不得。

孟婧恭恭敬敬回答:“謹遵太後娘娘懿旨!”

接下來的路上,她心中盤算着該如何處置這三個太監和一個宮女。

古時懲治奴才要麽扣月錢,要麽打板子掌嘴。

宮女太監本身月銀就不多,說不定還要存下來補貼家用,給他們扣了屬實不近人情。

打板子掌嘴對身體的傷害又極大,孟婧一個現代人,實在難以接受。

太後之後會處置那位宮女,自己可以撥她去浣衣局;那三個太監,确實是維護自己宮內安全,卻又驚了皇上與太後,不如……

那和雅将坤寧宮正殿的桌椅擺放整齊,又将正中央的物品移走,迎接太後的同時,還為三個太監和那宮女留下了位置。

那和雅從小跟随孟古青,雖生長在民風淳樸豪放的草原,辦事卻十分細致,若是跟随在太後這樣的能人身邊,将來也會是蘇麻喇姑這樣的存在。

“太後娘娘駕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