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交鋒

交鋒

正月三十,日頭西下,再過幾個時辰,牛鈕就将滿三個月。

按照原定計劃,高太醫從外頭尋了一具嬰兒屍體,在順治給的便利下帶進了宮中。

月上枝頭,在蘇麻喇姑的協助下,一切準備就緒。

“福晉,我要宣布大阿哥去世了。”高正寧低聲對筆什赫福晉說。

半個月過去,筆什赫福晉的情緒也平複得差不多了。

但當她看見當日抱走孩子的高太醫時,還是難免傷懷。

她眸中泛着淚光,輕輕點頭。

蘇麻喇姑命手下的太監去給太後及皇上通傳。

太後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動身前往鐘粹宮探視。

順便還大聲問了來通報的太監,是否有人通知皇後,得知沒有通知皇後,她又将那太監遣去坤寧宮,将皇後一同叫來。

因為皇子夭折這種大事,需要史官記錄,衆人不得不演一出戲給史官看。

太後剛進鐘粹宮,蘇麻喇姑就迎上去攙住了她。

走入東配殿,就瞧見筆什赫福晉已經披頭散發,跌坐在地上哭哭啼啼,高太醫正在一旁不斷說着勸慰的話語。

見太後進屋,筆什赫福晉還是改換成了跪着的姿勢,抽抽噎噎地向太後行禮。

太後滿眼心疼道:“孩子快起來吧,你受苦了。”

Advertisement

筆什赫福晉在地上坐得太久,腿有些麻,起身的時候不小心又跌回了地上,一旁拿着筆記錄的史官也為之動容。

不一會兒,皇後也趕到。

她忙制止了想向她行禮的筆什赫福晉,語氣溫柔地說:“你在榻上好生躺着。”

接着她瞥了一眼身旁的史官,在心中喃喃:

【現在癱在床上,表現得傷心欲絕更好。】

筆什赫福晉聽到理由,忙照着皇後的指令行事。

一群人在鐘粹宮裏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順治的影子。

太後有些不滿,早就商議好的事,皇帝怎麽耽誤如此之久。

皇帝不來,就難以進行下一步處理嬰兒屍首之事。

等了許久,皇帝沒等到,只等到了前去通報的太監。

太監面容愁悶道:“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皇上與衆位大臣在乾清宮內商議戰事,根本不允許我進入。”

太後聽聞,一聲令下,命皇後陪同擺駕乾清宮。

南方硝煙四起,南明軍隊勢如破竹,這幾日朝堂內争論不休,太後是知曉的。

她特地挑了夜裏處理後宮之事,已是退讓,誰知朝臣還在乾清宮內與皇帝糾纏。

乾清宮正殿內燈火通明,殿中争執之聲不絕于耳,與早朝時別無二致。

“太後娘娘駕到!”太監高聲通傳。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衆人都不知此事太後到來是何意。

焦頭爛額的順治眉頭舒展了些,他被這些各有主張的朝臣吵了一整天,都快被吵瘋了。

在這場戰事上,他更傾向于談和與招攬。

但輔佐他上位的鄭親王卻主戰。

太後到來,順治趕緊迎上前去,期待着母親能幫自己說兩句。

不等太後開口,順治就先将眼下之事道來:“皇額娘,南明在西南起事,我想将南明将領招攬至麾下,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表情複雜,平日裏她在後宮悄悄出點主意,神不知鬼不覺;如今在衆臣面前,她作為後宮女子,怎可妄議國事?

順治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只是被群臣圍攻,他也已經昏了頭,此時只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太後猶豫的間歇,鄭親王的兒子簡郡王就憤怒出聲:“後宮女子怎有資格幹政!”

這一聲吼,令在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看太後的反應。

簡郡王與皇帝私交不錯,在沒有矛盾時,皇帝時常與簡郡王傾訴在後宮被太後管教約束之事。是以簡郡王對太後并沒有好感。

簡郡王的話,雖有些不敬之意,卻又說的是事實,“尴尬”二字寫在太後臉上。

本是來興師問罪,結果順治一番操作下來倒讓她裏外不是人。

群臣等着看笑話之際。

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孟婧從太後身後站了出來,語氣尖銳道:“我說什麽了?就幹政了?”

簡郡王一驚,誰說你了?

他還沒來得及開口,孟婧嘴裏的話噼裏啪啦如彈珠般竄出:“後宮出了大事,我與太後前來請皇上定奪,進來一句話沒說,就先挨您一頓斥責,當真是天子的後宮也不及你大?”

簡郡王怒急攻心,擡起手指向皇後。

“你還敢指我?我再不濟也是明媒正娶,天下共認的皇後,你若不滿,這皇後之位你來坐!”孟婧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太後忙攔住模樣氣急敗壞的皇後。

鄭親王也在一旁抓住了兒子的衣領。

太後端莊的儀态未變,語氣和藹道:“小孩子間的争執,讓各位見笑了。今日後宮确實出了大事,須皇上處理,還請各位理解。”

鄭親王位高權重,本也是想放縱兒子敲打太後一番。

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讓兒子濟度失了顏面。

乾清宮內衆人經過這一折騰,只得将今日議題放下,在順治的命令下逐個退出。

順治這才抽身,與他們一同前往鐘粹宮,處理牛鈕的身後事。

一路上,順治都在與太後講述他與大臣意見相左的事。

孟婧跟在二人身後,心中直道“蠢貨!”

南明軍隊攻城略地、勢如破竹,此時去招安,不割地賠款掉一大塊肉才怪了。有點腦子的朝臣都不可能支持順治的想法。

更蠢的是,他還為此将自己的母親推到風口浪尖,讓太後差點被一個晚輩抹了面子。

不過也好,孟婧早知道順治靠不住,她為自己在後宮生存定立的目标,就是抱好太後的大腿。今日自己站出來化解了太後的尴尬,想必又能博點太後的疼愛。

就算之後與順治不合,在太後的庇護下,好好活下來是沒問題的。

太後也在氣頭上,不想理會自己這蠢兒子。

只是告訴他:“朝堂之事,還是多聽鄭親王的意見,當初是他頂住壓力支持你上位,前些日子又幫你肅清多爾衮殘黨。他所思所想皆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順治見皇額娘也不支持自己,頓時洩了氣,只能沉默地走完接下來的路,前往鐘粹宮處理牛鈕的事宜。

當晚,皇長子夭折的消息傳遍了後宮;次日早朝,衆臣也得知太後與皇後深夜造訪乾清宮的用意。

“後宮幹政”之說不攻自破。

簡郡王昨日指責太後的行為受到了鄙夷。

同類推薦